首页 > 文献资料
-
激光诱发电位研究进展
激光诱发电位是痛觉诱发电位的一种,它是指采用激光这种痛刺激形式来诱发神经系统的反应.痛觉诱发电位可以在整体水平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对痛觉的处理过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痛觉研究的有力工具.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正电子发射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脑功能成像技术相比,诱发电位技术大的优势是它具有毫秒级的时间分辨率,非常适宜于研究大脑对事件加工处理的动态过程.激光是一种特殊的辐射热,由于其可以选择性地激活皮肤中的Aδ和C感受器,且操作方便,因此非常适合用于痛觉的研究.本文拟就近年来激光诱发电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中枢神经降压素在针刺(电针)镇痛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学作用的内源性多肽.1977年有作者发现颅内静脉注射神经降压素(NT)明显减弱机体对痛刺激的反应性,从而引起人们对痛觉调制过程中NT生物学效应的广泛关注.有作者提出,NT的镇痛作用可能大于β-内啡肽(β-EP)、吗啡(Mor)、脑啡肽(EK).脑内NT水平的增加时,镇痛作用可能增强,但是也有作者提出不同的意见.
-
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的护理讨论
膀胱癌是泌尿科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术后行膀胱灌注引起尿道刺激症及尿路感染发病率在 80%左右.对 38例膀胱癌切除术后及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后病人用羟基喜树碱行膀胱灌注,灌注前用消毒石蜡油+利多卡因润滑尿道,灌注后再注入生理盐水,临床实践证明该方法预防尿频、尿急、尿痛刺激症效果明显.
-
外周痛刺激诱导大鼠中缝背核内触液神经元Fos蛋白表达
实验应用CB-HRP逆行追踪和c-fos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鼠足底注射福尔马林后中缝背核内触液神经元Fos蛋白的表达,以探讨大鼠中缝背核内触液神经元与外周痛的关系.
-
氯丙嗪行足三里封闭治疗顽固性呃逆1例
呃逆见于脑干、丘脑下部或颅后窝受损的病人,其治疗原则首先解除病因,因中枢功能紊乱所致者可给予氯丙嗪静脉滴注,因激惹所致者可采用强痛刺激、压迫膈神经、胃肠减压和冰刺激,必要时行膈神经封闭.我科采用氯丙嗪行足三里封闭治疗顽固性呃逆1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
脓肿壁切开直视下腔内脓汁脓苔吸除法治疗多发性脑脓肿1例报告
我科收治1例多发性脑脓肿患儿,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2岁.病史短,高热,频繁抽搐,反应迟钝,嗜睡.曾在当地医院按"化脓性脑膜炎"以菌必治及激素治疗12d,意识障碍加重,大小便失禁.于1997年3月13日急诊转入我院,既往健康,无外耳道流脓病史.查体不合作,中度昏迷.右瞳孔直径5.0mm,不规则,左瞳孔3.0mm,眼底视乳头苍白,边界清楚,光反射微弱.颈强,强痛刺激不能定位,深反射减弱,浅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
-
以脑出血起病的混合性中风1例报道
1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5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因右侧肢体活动障碍2h于2001年5月2日急诊入我院.患者在入院前2h突然感到头部不适,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活且言语不清,约20 min后患者肢体活动障碍明显加重,反应渐差,很快呼之不应,经头CT检查诊断为脑出血,急收入院治疗.入院时查体:呈昏睡-浅昏迷状态,呼吸略深,血压190/120 mmHg.右侧口角低,双眼向左侧凝视,右上肢坠落试验阳性,右下肢外展、外旋位,痛刺激后肌力达I~Ⅱ级,右侧Babinski征阳性.头CT显示左壳核区可见高密度出血灶量约14 ml.入院后给予脱水、止血及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病情不见好转.次日约病后24h复查头CT显示出血灶同前,同侧额叶、颞叶及顶叶皮质及皮质下白质可见大片低密度梗死灶,同侧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明显移位.虽加强脱水等对症治疗但患者病情逐渐加重,病后第4天患者呈中-深昏迷状态,左侧瞳孔较右侧略大.当日转脑外行去颅骨瓣减压治疗.
-
大鼠脊髓神经元对福尔马林痛刺激的反应及氯胺酮的调节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对福尔马林痛刺激的反应及氯胺酮的影响。方法:采用福尔马林致痛模型、c-fos基因免疫组化法和NADPH-d组化技术。SD大鼠30只,分为福尔马林致痛组、痛刺激前和后腹腔注射氯胺酮组及相应对照组,取脊髓切片。结果:(1)痛刺激后,刺激侧脊髓背角出现大量Fos免疫样阳性(FLI)神经元,其中部分为FLI/NOS双标记神经元;(2)痛刺激之前或之后给予氯胺酮,背角各层FLI神经元和FLI/NOS双标记神经元的数量均显著减少。结论:同侧相应脊髓节段的某些神经元参与了化学性致痛信息的传导和调控,氯胺酮通过抑制这些神经元的活动而产生抗伤害作用。此作用与抑制脊髓内NOS阳性神经元的活性有关。
-
外伤性颅底骨折伴鼻腔大出血治愈1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我院收治1例颅底骨折伴鼻腔大出血的病例,经积极救治,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患者,女,41岁,2005年2月11日因车祸致头颅脑外伤2小时入院.查体:深昏迷,无自主呼吸,心率121次/min,BP80/50 mmHg.GCS 4分,痛刺激肢体有伸直反应,右侧瞳孔5 mm,对光反射(-),左侧瞳孔3 mm,对光(-),口鼻腔有新鲜活动性出血,较剧烈,右侧外耳道血性液体,双侧巴氏征(+).头颅CT示右侧颞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脑肿胀,环池变窄,蛛网膜下腔出血.初步诊断为重型颅脑外伤,右侧颞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前颅窝底骨折,弥漫性脑肿胀.
-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致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4岁5月,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于2005年1月18日入院.查体:体温36.7℃,血压120/67.5mmHg(16/9)kPa,神志朦胧、躁动,口唇稍红,瞳孔对光反射稍迟钝,颈软、两肺部呼吸音清,心率92次/min,无杂音.四肢肌张力高,时见四肢不自主抖动,痛刺激肢体伸屈敏感,腱反射+,无病理征.血气分析示代谢性酸中毒,血常规WBC 18.5×109/L,LYM 57.8%,NEU 36.8%,HGB 135g/L,血钾4.75mmol/L,血钠133.5mmol/L.立即行高压氧治疗,同时给予保肝、促清醒、营养神经及活血等治疗,患者次日即清醒,无不适.继续治疗的第9天中午患者在静滴还原型谷胱甘肽(重庆药友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40810)600mg时出现恶心、上腹部闷痛,给予口服颠茄合剂10mL后腹痛缓解,但出现畏寒、发热,体温升高至38.5℃,立即停用该药,肌注异丙嗪15mg,并给予物理降温、柴胡注射液2mL肌注后,于晚20时体温降至正常.
-
外伤性直窦血栓1例报告
外伤性直窦血栓临床罕见,近来我们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28岁,既往健康.2003年10月2日车祸致伤头部,伤后人事不醒,呕吐,无耳鼻腔出血,无休克.查体:生命征平稳,昏迷,双眼向右下方凝视,四肢肌张力正常,痛刺激屈曲,GCS评分6分.CT示脑干稍肿胀,蛛网膜下腔出血.MRI示脑干及脑内多发性点状挫伤灶.诊断: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予常规脱水、脑保护、抗炎、神经营养及支持对症治疗.于伤后1、3、5天行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颅内压均正常,病情渐改善.2003年10月14日,出现意识障碍加深,喷射性呕吐,四肢痛刺激过伸,GCS评分5分.MRI示弥漫性脑肿胀,MRA示直窦不显影.腰穿示颅内压4.41 kPa,考虑外伤性直窦血栓,遂加用尿激酶溶栓,每日80万U,连用4天后颅内压恢复正常,继续用药3天后停药.其后病情明显改善,于2003年11月6日出院,遗留轻度额叶精神症状,近记忆力减退,MRA示直窦明显显影.
-
甲硝唑严重过敏反应1例报告
患者王××,男,40岁,河北省石家庄市人,住院号:90345,因右上的牙疼痛一周,当日9Am曾去私人诊所就医,输入甲硝唑注射液500mk(1.0g)后,牙痛未见缓解,感头晕、恶心、无呕吐、心慌、胸闷、出冷汗、肢体麻木,急诊收入院.T.P.R无异常,神志恍忽、反应迟钝、四肢麻木、无力、继之出现昏迷.心电图检查显示:心率120次/分、窦性心动过速、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痛刺激无回避反应、立刻给予吸氧、肌注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后,患者逐渐清醒,能对答,输入的10%葡萄糖液500ml,诊Vitc2.0,诊VitB60.2后,上述症状明显减轻.
-
脑瘤块样脱髓鞘病变一例
患者 男,35岁.右侧肢体乏力2天,突发右上肢抽搐伴意识障碍.既往无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病史,无外伤史及疫区生活史.体检:右侧上下肢体肌力Ⅲ级,痛刺激较左侧减退,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
颅脑外伤术后失语期的整体护理
颅脑外伤是脑外科常见急症,现将颅脑外伤术后失语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994年以来,我病区收治病人2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2.5岁,颅内血肿5例、硬膜下血肿10例、硬膜外血肿5例.康复出院10例,好转出院8例,死亡2例.2 观察2.1 注意病人意识状态意识的改变提示病人病情的轻重,对失语的病人,护士不能通过对话来观察,可用呼唤、给予痛刺激:是否睁眼以及病人的手势与护士问话的配合来判断患者意识情况,如病人突然出现躁动或躁动病人突然安静、昏迷,应怀疑病情恶化.
-
脑外伤诱发急性心肌梗塞1例
患者,男,65岁,因车祸致昏迷13h急诊入院,患者于13h前(9:00时许)横过马路时不慎被车撞倒,左前额先着地,当即出现昏迷不省人事,并出现喷射状呕吐2次,均为胃内容物、量中,当即被人送往当地医院做简单包扎处理及治疗(具体不详),病情无任何好转而转我院治疗,门诊拟"脑外伤"收入科.入科体检:T37.7℃,P54次/min,R22次/min,BP15/9kPa,意识不清,呈中度昏迷状态,格拉斯哥(GCS)评分8分,头颅见专科情况、颈抵抗,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尖搏动不明显,无震颤,心界无扩大,HR54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无异常.专科情况:头颅外观无畸形、无伤口,右前额见一约3cm×4cm瘀血斑,左眼睑肿胀瘀血明显、结膜充血、无眼球损伤、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0mm,对光反射迟钝、颈抵抗,耳鼻唇无畸形、无裂伤,耳鼻道未见血液或脑脊液流出,痛刺激四肢活动正常、肌张力正常、腱反射稍亢进,病理性神经反射未引出.
-
肋骨间叶性软骨肉瘤一例
患者女,25岁.左胸背部疼痛渐加重1年入院.查体:左胸背部第9~10肋间略饱满,有明显压痛.胸部X线片示:左侧第10后肋有大片不均匀密度增高影.胸部CT示:左侧第10后肋肋椎关节处有4 cm×2 cm近椭圆形、膨胀性、不均匀密度增高影,骨皮质消失,伴局部软组织阴影.临床诊断:左侧第10肋骨肿瘤.入院后行左侧开胸肋骨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左侧第10肋根部有5 cm×5 cm半球形隆起肿块,质硬,突入胸腔,与左肺轻度粘连.术后患者出现双下肢肌力减退,左胸10、右胸8以下水平痛刺激感觉明显减弱,膝反射消失,CT检查胸7~10椎管无狭窄,考虑为急性脊髓损伤,给予扩容、改善微循环、应用神经营养恢复药物、抗炎消肿等治疗,肌力逐渐恢复,痛感觉减退平面逐渐下移,膝反射恢复,术后第5天已可在他人搀扶下离床下地行走,第6天可独自下地行走,痛刺激等浅感觉恢复.术后病理报告:送检组织见大量弥漫分布的肿瘤细胞,细胞呈短梭形,细胞质红染,围绕血管周围或平行排列,其间有灶状分布的高分化软骨岛(图1).病理诊断:左侧第10肋间叶性软骨肉瘤.术后第12天出院.术后1年6个月患者再次来院复查,胸部CT检查示肿瘤复发.
-
外伤后特急性张力性硬膜下积液导致脑疝死亡一例
患者女性,77岁,于1998年11月13日6:30pm被汽车挂倒后在水泥马路上向右侧摔倒致伤,无原发性昏迷,伤后头痛剧烈,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共4次,7:50pm入院.体格检查:不能合作,神志恍惚,Bp:20/13kPa,P65次/min,R22次/min,全身未见伤痕,痛刺激后四肢活动,肌张力及肌力均元异常,病理反射正常,其余神经体征均正常.8:00pmCT扫描发现:
-
发热、昏迷
1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8岁,大学生,因发热20余天,肠粘连术后7天,神志不清3天于2000年9月27日急诊入院.20余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为38~39℃,伴腹胀、腹痛、呕吐及停止排便排气.7天前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机械性肠梗阻”(肠粘连)而行手术治疗.术后消化道症状有所减轻,但发热不退.3天前出现逐渐加深的意识障碍,伴尿失禁,当时查体颈强直.既往于5月前曾因发热、消瘦诊治于我院,诊断为:盆腔脓肿、急性阑尾炎”,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8.9℃,呼吸24次/min.血压16/11KPa,浅昏迷状,消瘦,呼吸尚平稳,心率120次/min,律齐,双肺听诊无异常,腹软,下腹见一已拆线切口,下段约2cm的切口未愈合,敷料有渗血,切口探查示裂口与腹腔不通,臀部皮肤可见压红,脑膜刺激征阴性.压眶有反应,双瞳正圆等大,直径约3mm,光敏,四肢肌张力可,强痛刺激时四肢有反应,活动度不大,病理征未引出.
-
颅脑损伤致阴茎勃起障碍1例
某男,31岁,工人。1996年3月8日因涉案被打跌倒在水泥地上,当场昏迷,即送医院救治。查体:呈深昏迷状态,GCS4分,呈大脑强直状,呼吸深大。双瞳孔不等大,右侧直径0.5cm,左侧0.3cm,对光反应消失,颈部有抵抗感,四肢肌张力增高,痛刺激时有反应,双侧巴氏征(+)。诊断:颅脑损伤,脑疝形成。手术见:硬脑膜下广泛血肿,厚约0.5cm,脑组织塌陷,无挫裂伤。术后呈植物人状态,经治疗6个月后意识逐渐清楚,肌力开始恢复。出院时神志清,反应迟钝,计算力可,记忆力差,语言欠清,四肢肌力V级,右侧肢体肌力稍高,步态不稳,自述伤后阴茎未勃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