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椎动脉狭窄的诊疗进展
脑血管病是影响人们生存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中风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每年中国新增加脑血管疾病约150~200万人.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约占75%,而且致残率约高达31.6%.脑血管支架成形术是预防缺血性卒中的一种简单、有效、微创的方法.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卒中发生率高,文献报道在特定人群中椎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20% ~40%[1].
-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65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予西比灵胶囊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用经颅多普勒诊断仪测定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 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美尼尔氏综合征的TCD测定及其价值
美尼尔氏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为了进一步探讨其颅底动脉环(又称为Willis环)的功能及动脉血液动力学的改变特点,笔者1996~1999年对42例临床上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征的患者,采用TCD超声检查测定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主要功能、血流比及血管频谱波形的特点,对美尼尔氏综合征的病因进行探讨和研究.
-
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0例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通心络胶囊,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予评分,并做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治疗组降低血黏度、增加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85.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脑干或小脑梗死36例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脑干、小脑梗死的漏诊、误诊原因及早期明确诊断对疾病预后的意义.方法:分析36例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情况.结果:36例患者入院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入院后8~24 h间行头MRI检查示脑干和/或小脑梗死,其中5例患者入院后病情进行性加重,治疗后31例治愈,2例死亡,3例留有严重残疾.结论:对于单纯表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老年患者,特别是反复头晕发作或一次发作时间>1 h的要高度怀疑脑干、小脑梗死的可能性,应在病后24 h内行头MRI检查,早期明确诊断.
-
卡马西平联用氯硝西泮致粟粒状充血性皮疹1例
患者,女,6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脑梗死病史、椎底动脉供血不足史.主因静息时突发意识障碍,四肢抽搐,双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头后仰,双眼上吊,牙关紧闭,口吐白沫,症状持续约2~3 min好转而入院,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36.8℃,脉搏132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202/122 mmHg,中度昏迷,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痰鸣音,心音有力,心率132次/分,四肢肌张力高,双上肢肌力1~2级,双下肢1级,双侧巴氏征阳性,双侧查多克征阳性.头颅CT显示两侧脑室前后角旁周围脑白质缺血性改变.
-
6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瞬目反射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经颅多普勒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脑干功能与经颅多普勒(TCD)的相关性.方法对68例临床诊断VBI的患者及30例非VBI患者进行BR、BAEP和TCD检测.结果 VBI组脑干功能损害84.6%,TCD异常率为83.1%,χ2检验差异不显著;非VBI组脑干功能损害8.3%,TCD异常率为46.6%,χ2检验差异显著.VBI组脑干功能损害及TCD异常者为98/136,皆正常者为24/136,两者占89.7%;非VBI皆异常者为4/60,皆正常者为32/60,两者占60%.结论根据临床表现,结合BR、BAEP及TCD检查结果可提高对VBI的诊断价值,而单独的TCD结果不足以作为诊断依据.
-
介入支架成形术对椎-基底动脉狭窄62例治疗作用观察分析
目的 评估采用支架成形术(CAS)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治疗作用.方法 自2006年4月至2009年2月,62例患者(48~79岁,平均65岁),主诉后循环缺血(PCI)症状如眩晕发作,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为椎-基底动脉狭窄.接受经皮腔内CAS,采用球囊扩张支架对椎-基底动脉狭窄段行球囊扩张CAS,支架安放位置为致血流灌注不足的动脉狭窄处.结果 62例患者共放置69枚支架,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DSA显示狭窄段全部成形良好,椎-基底动脉狭窄段狭窄程度从术前的(71.5±9.2)%降至(5.6±2.2)%.无介入相关性死亡病例发生.随访6~38个月,平均(20.6±5.8)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51例,改善8例,复发3例.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AS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灯盏生脉胶囊治疗老年椎 -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0例疗效观察
椎 -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ibro-basilar artery insufficieney,VBI)是老年人常见疾病,是以脑后部循环缺血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与生活质量.
-
针灸浅刺法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l)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由于脑动脉硬化、血黏度增高、颈椎病椎动脉受压等多种因素引起椎 - 基底动脉管腔变窄,血流缓慢,前庭系统、小脑缺血所致.1999年开始采用浅刺法加红外线照射(TDP)照射治疗椎 -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灯盏细辛治疗椎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灯盏细辛以其扩血管、活血化瘀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本文旨在观察该药对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2003年1~10月采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22例,并与传统用药丹参组比较,现报告如下.
-
丁咯地尔治疗椎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丁咯地尔抑制肾上腺素α受体所产生的收缩作用,从而改善缺氧组织的血流量[1],国内、外已用该药治疗痴呆及脑血管病.2001年7月~2002年2月用该药治疗30例椎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并与传统用药丹参组对照,现报告如下.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2例分析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由Caplan自1980年首次提出并命名,是由于基底动脉尖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组综合征,临床少见,且症状复杂,易误诊.现将我科1998-2001年收治的TOBS患者12例进行分析 ,并讨论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诊断.
-
灯盏花合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于1998.7~2000.9,运用云南灯盏花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58例患者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41~72岁,平均61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2.8年.临床表现为眩晕反复发作,大多数病例为劳累后或情绪波动时发病,在转换体位或头部转动、俯仰时加重,有的伴有恶心、耳鸣、视物不清,均有不同程度的气短乏力.全部患者均经头颅多普勒(TCD)检查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X线片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合并高粘血症28例,高脂血症26例,高血压12例.排除耳源性眩晕、脑肿瘤等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晕.
-
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4例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针刺穴位并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静滴丹参注射液,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本方法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颈椎小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使其所引起的肌肉、关节囊韧带的紧张挛缩得以缓解,使椎动脉扭曲、受压状况减轻而血流量增加.
-
小脑出血11例误诊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小脑出血临床上容易被误诊误治的原因.方法:回顾性调查2001年4月-2003年4月本院11例小脑出血被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例,美尼尔综合症(Meniere(s) syndrome)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脑梗死1例.结论:误诊原因是小脑出血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据统计,约占脑实质出血的5%~10%,临床表现上由于小脑出血症状体征不典型;发病往往起病急、变化快、而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经被误诊,造成延误诊治,严重情况导致患者死亡.多由于临床上对其发病率、危险程度认识不足造成.由于其临床表现并不具有明确的特征,故诊断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随着颅脑CT、MRI 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小脑出血的诊断率可以明显提高.
-
倍他司汀联合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门急诊及住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138例,均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诊断标准[1],均行经颅多普勒(TCD)、颈椎X线摄片、心电图、眼底等项检查,部分病例行CT检查,均无应用相关治疗药物的禁忌征.
-
颈部彩色多普勒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测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颈部彩色多普勒与经颅彩色多普勒(TCCS)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A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VBAI的120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120例行颈部超声检查及TCCD检查.结果:发现椎动脉表现正常12例,走形迂曲12例,单侧变细48例,双侧变细8例,局限狭窄36例,单侧闭塞4例,8例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其中1例伴有动脉瘤形成,28例基底动脉局部狭窄.对照组只有20例单侧椎动脉变细,其余均表现正常.两组中椎动脉表现正常和狭窄(血管变细和局部狭窄)的出现比率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有显著差异(x2 =28.72,P<0.01).结论:颈部彩色多普勒与经颅彩色多普勒(TCCS)对VBAI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0例
我院2010年1~12月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40例,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且未发现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伴寰枢关节紊乱87例治疗体会
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中,发现许多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伴有自发性寰枢关节紊乱,出现寰枢椎齿侧间隙不对称,C2棘突变偏歪等,易导致误诊、漏诊,单纯使用活血化瘀,改善脑供血药物治疗效果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