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位移的艺术跑酷

    作者:安安

    跑酷即Parkour(或Le Parkour),有时简写为PK,目前有多种中文译法,除“跑酷”外,还有“暴酷”、“城市疾走”、“位移的艺术”等名称.这个运动诞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法国,是由法国的大卫·贝欠创立的.

  • 6511心电图机电源故障检修

    作者:张坤毅

    故障现象 日本光电 6511型心电图机走纸功能开关反复在观察位和准备位之间变换时,记录热笔会发生上下 5mm~ 6mm的位移 (灵敏度开关置于 1位 ),而正常时位移为 0;导联选择器不管在任何位置走纸,反复按动 RESET(复位 )开关 (导联线不插上 ),则会描记出幅度有 5mm~ 6mm的象定标波形的图形,增益越高,该幅越大,而正常时为一条直线.

  • 3T MRI 基础与临床第八讲腹部成像

    作者:刘怀军

    43腹部运动校正(1)目前有四种方法用于补偿呼吸运动造成的移位:①简单地要求病人屏住呼吸.②用来自呼吸带的信号触发扫描.③使用"导航"回波监测呼吸循环,选择或放弃采集的数据.④使用"导航"回波监测呼吸循环,按照呼吸运动造成的位移,调整成像层的位置.

  • 基于磁共振的组织弹性测量

    作者:黄燕平;郑永平

    磁共振成像(MRI)是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医学成像技术,其具有成像质量高、便于三维立体成像和功能成像等优点,适用于对各种器官组织进行疾病的诊断.随着MRI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基于MRI的组织弹性测量或成像技术( MRelastography或MRE)也相应地受到广泛的重视并且获得了许多应用.在准静态激励条件下,MRI可以直接用来测量组织的位移和形变.在动态激励情况下,因为成像速度较慢的原因,MRI一般不适合直接用于动态位移的测量.这个时候就可借助标记法或者剪切波传播法实现MRE.目前,动态剪切波传播法已成为MRE的主流.在剪切波传播弹性测量方法上,借助于运动敏感的成像序列,可获得剪切波的时空相位信息,然后计算传播速度用以实现弹性的测量.相对于传统的基于超声的弹性测量技术,MRE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如基于三维空间测量的位移更加准确、观察范围大(超声只限于探头成像范围),以及特别适合于脑部等超声无法进入的组织进行弹性特征的研究等.本文主要介绍基于MRE,首先介绍MRE相关的测量技术及特点,然后介绍目前MRE在几种典型组织的应用情况,后总结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 基于超声的组织弹性测量之剪切波传播法

    作者:黄燕平;郑永平

    近年来,随着临床实践上肝脏硬度检测的广泛开展,软组织弹性的测量也受到广大科研和医护人员的重视.除了弹性的直接测量法(印压和压缩测试)外,剪切波传播测量法也是一种实用的间接测量组织弹性的方法,如在肝脏硬度检测里面广泛使用的瞬时弹性测量技术,就是利用剪切波的传播速度方法来测量肝脏组织的弹性.该方法的原理是根据剪切波在组织里面的传播速度与组织剪切模量的理论关系,利用测得的剪切波的传播速度来计算组织的弹性系数.在组织中产生剪切波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包括外振动器振动法和声辐射力振动法.振动的形式也可以分为连续性振动或脉冲振动.超声是一种常用的探测振动传播的方法,其B模成像功能还可以用来引导测试的感兴趣区域,增加探测的准确性.本文主要介绍利用超声对剪切波传播进行测量,然后获取传播参数用以计算组织弹性的方法.首先介绍测量的原理和各种相关技术,然后介绍这些方法在组织弹性测量中一些热门的应用,后对该领域存在的不足和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总结和展望.

  • 彩色B超使用环境不当故障一例

    作者:戴玉春;李屯生

    我院在九六年下半年购入HP1000型彩色B超,并投入使用.至九八年上半年出现故障,现象为向左、向右、向下滚动轨迹球,屏幕标尺坐标位移正确,向上滚动轨迹球,标尺坐标向下移动或不动.

  • 血细胞计数仪故障二例

    作者:徐庆海

    故障一:机器提示10mL电机故障,整机不工作.分析处理:10mL电机用来驱动10mL注射器,此故障可能包含以下原因:定位检测光耦出现异常,电机驱动线路供电异常,10mL注射器内部阻力过大,10mL注射器安装位置有偏离导致活塞上下位移与电机位移不在同一直线上,电机本身出现异常.打开机器右侧门,发现注射器内有活塞磨损的痕迹,同时电机两侧滑竿因为缺少润滑油而产生较大的摩擦力.首先拆下10mL注射器,取出拉杆及活塞帽组件,用蒸馏水清洗注射器内壁,清除活塞帽上的污物,仔细观察活塞帽,发现磨损很小,应该不影响正常使用,于是把注射器彻底清理后装回.把专用固体润滑剂涂在电机螺纹杆及两侧固定滑竿上,重新开机,自检通过,做空白本底正常,做样本正常,故障排除.

  • 岛津XED-150L-10X光机检修

    作者:杨燕琼

    故障现象:胃肠检查过程中,床由立位移至卧位,不能过片,无法进行点片.透视正常.

  • 医科达Precise加速器机械参数的月度检查

    作者:刘旭红;柏晗;潘香;赵彪;崔建国;李文辉

    1激光灯的检查所有激光灯线均应过机架旋转等中心点,位移误差±1mm,激光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误差均小于1°.2光距尺的检查 安装经校准过的前指针、升床,床面刚好到针尖,此时光距尺应在100 cm位置,误差±1 mm.

  • 基于有限元方法和临床数据分析的两种前牙压低方法的对比分析

    作者:刘爱荣;朱彤;陈关宝

    目的 对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压低前牙治疗深覆牙合病例的治疗效果分析并评价压低方法,并利用有限元方法,探讨使用隐形矫治方法,深覆牙合前牙压低的佳牙齿移动方法.方法 选取33名已经矫正完毕的深覆牙合患者,通过三维重叠软件将阶段模型与治疗前模型进行重叠对比,测量前牙3-3牙齿实际移动量;模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载荷对牙牙合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对不同压低方法作用下的牙齿压低位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临床数据分析,两步法的完成率在30%以上的占比超过了一步法;通过有限元方法,两步法的压低效果要强于一步法采用一步法压前牙,尖牙压低位移量为0.035 mm,切牙几乎没有压低位移;第二组代表的两步法,尖牙的压低位移量为0.044 mm,切牙的压低位移量为0.011 mm、0.022 mm.结论 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深覆牙合压低前牙时,采用两步法的压低效果要比一步法压低效果好.

  • 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基础研究进展

    作者:付梓新

    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手法治疗中,旋转手法的应用是关键,近几年有学者作了一些可贵的探索,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 解剖学方面倪文才等[1]曾对31具尸体标本进行椎基动脉系及其对延髓、脑桥等部血循分布情况进行解剖学研究发现,椎动脉从出枢椎横突孔至入枕骨大孔处可谓"蜿蜒崎岖”,共有6~7个生理弯曲,椎动脉在其中位置相对固定.颅内椎动脉远侧段的管径约3.0~4.0mm,支配前庭神经核的基底动脉脑桥支管径仅0.1~0.5mm,支配迷路的内听动脉由小脑下前动脉分出,其管径平均为0.2mm,所以对上颈段大幅度的位移必然扭曲、拉张椎动脉,影响椎动脉血供.另外椎动脉壁分布有交感神经纤维,该神经纤维受到异常刺激可引起椎动脉痉挛进一步影响椎动脉供血.李义凯等[2]研究结果表明:旋转手法对颈椎管内解剖结构的改变,如椎管截面积、椎管矢状径、神经根袖等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旋转时,对侧神经根袖位移明显,这有助于解除神经根袖处的某些粘连.纤维环在过伸旋转时均有轻度凸出,并随左右旋转而左右移动.如果退变严重,或椎体后缘有较大的骨赘,或有较大的髓核突向椎管内,此时如果行旋转手法,容易造成脊髓损伤.前屈旋转时较过伸旋转时能使椎管矢状径和椎管截面积增大,使椎管内空间增加,有利于手法的安全;前屈旋转对下位神经根位移的影响较大,有利于松解神经根袖处和椎管内的某些粘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为此,建议颈部施行旋转手法时,采取适当的前屈位为宜.另外,他对颈部旋转手法对椎动脉血流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取新鲜尸体颈段脊椎,用输液器头皮针的细塑料管分别插入枕骨大孔内的双侧椎动脉内,将颈椎标本分别置于直立位和右旋不同弧度进行滴注液体观察,发现旋转侧椎动脉的滴数在开始时有所增加,至旋转极限时下降,对侧椎动脉滴数在旋转10°左右时开始下降,至极限时下降明显,甚至完全停止.上述现象他在临床病例中也得到了验证,因此他认为:行旋转手法时切忌蛮力大幅度的旋转手法,尤其对于伴有椎动脉变异、动脉硬化明显、高血压等患者要慎用或不用颈椎旋转手法.

  • 主动脉弓位移和变形情况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李晓阳;张平;柳光茂

    目的分析主动脉弓在恒定内压下的位移和变形情况,为主动脉弓部位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和医学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主动脉弓的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通过加载恒定内压,求解计算得到主动脉弓的位移和变形.结果主动脉弓整体的轴线向近心端倾斜,近心端位移值大,肋间动脉处位移值小.在恒定内压作用下,直管段均匀膨胀,弯管段膨胀为椭圆形,且椭圆短轴沿"内""外"连线方向.

  • 康复移位装置多体动力学建模和力学响应研究

    作者:任武;张赵威;唐宏宾;于毅

    为解决目前国内外对移位机结构设计、力学特性研究不足的问题,利用多体传递矩阵法建立液压驱动移位机模型.模型中采用弹簧阻尼对液压缸进行等效,把支撑臂和摆臂当作Euler-Bernoulli柔性梁处理.利用90和120 kg的质量进行不同人员乘坐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油缸部位大受力达到l 200和1 400 N,满足部件的安全使用标准;以上两种质量人员移位机模型的末端振动位移大达到45和50 mm,符合设备的抗变形能力.通过对移位机样机上的60名样本人员试验乘坐,显示设计的产品符合乘坐需求和产品设计目的.多体传递矩阵法可为肢体康复移位机产品设计提供有效的参数化建模和计算条件,能满足不同人员、不同型号产品的设计需求,得出运动过程中不同工况的动力学响应,所得结果为移位机及临床医疗设备的智能控制和患者乘坐的安全性、舒适性提供帮助.

  • 彩色室壁运动分析技术评价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室壁运动异常

    作者:张棣;李智贤;龙伟吟;朱性威;郭盛兰

    目的:探讨彩色室壁运动分析(Color kinesis,CK)技术评价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CK技术观察32例ICM患者室壁运动异常的类型、分布,测量异常节段收缩期彩色位移幅度,并与30例正常人的左室壁运动状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ICM组检出室壁运动异常节段388个,其心内膜位移幅度明显低于正常组(P<0.001).结论:CK技术能够实时、准确地评价心内膜运动状态,是判断ICM患者室壁运动异常的一项较敏感、实用的新方法.

  • 不同体位下颈椎旋转手法对颈椎间盘位移和内在应力的影响

    作者:黄学成;叶林强;江晓兵;余伟波;梁德

    目的 利用三维有限元模拟颈椎在前屈、中立、后伸三种体位下行颈椎旋转手法,探讨该手法在不同体位下对颈椎间盘位移和内在应力的影响.方法2016年11月对1例25岁健康成年女性志愿者的颈椎进行CT扫描成像,应用Mimics 10.01、Geo-magic Studio、Solidworks 14.0等软件建立颈椎C5-6实体CAD模型,然后将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 14.5软件进行有效性验证及手法模拟.在颈椎前屈、中立、后伸三种体位下进行手法分解,把各项力学参数代入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即时显示手法作用时颈椎间盘的位移和内在应力的变化.结果 在三种体位下,纤维环旋转对侧的后部均出现向前回缩变形,前屈位大,中立位次之,后伸位小;纤维环旋转侧的后部均出现向后膨出变形,前屈位小,中立位次之,后伸位大;椎间盘内在应力在三种体位下分别集中于旋转对侧后部、旋转对侧和旋转侧后部,其中前屈位大,后伸位次之,中立位小.结论 从椎间盘安全性角度出发,颈椎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时,建议向健侧旋转,体位首选中立位,若疗效欠佳再考虑使用前屈位.颈椎管狭窄的患者不宜使用颈椎旋转手法治疗.

  • 简化太极拳运动中的位移和重心变化

    作者:孙绪生

    目的探讨缓慢柔和动作在简化太极拳运动疗法中的作用.方法 40名年龄、身高和体重相近的健康成年男性分为练拳组和步行组各20名.测练拳组练一遍太极拳的位移和步行组步行18 m的耗时,另测1名练拳者运动中的身体重心变化.结果练拳组5 min太极拳运动位移(1796.4±91)cm,步行组舒适步行18 m耗时(14.1±1.7)s,练拳中身体重心下移(5.5±12.7)cm(t=1.223,P>0.05).结论动作缓慢柔和构成太极拳运动疗法的运动学基础.

  • 运动疗法的历史与未来

    作者:励建安

    生命重要的标志和体现是运动.运动的终止就是生命的终结.运动的表现不仅在于物体的物理性位移,也表现为各种生物体内部结构的动态变化.

  • 颌间牵引对颞下颌关节区应力分布及位移影响的有限元研究

    作者:付欣;房玉镇;叶之慧

    目的 通过建立包含颞下颌关节、上下颌骨、上下牙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使用临床颌间Ⅱ类、Ⅲ类牵引,加载不同力值,分析各工况下颞下颌关节区的应力分布和位移变化,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颌间牵引力值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临床样本一例,对其进行螺旋CT扫描,获得原始的建模数据,运用三维重建软件,建立结构完整,具有较好几何相似性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当加载100 g、200 g、300 g力值时髁突各部分的受力和位移情况.结果 颌间Ⅱ类牵引时,髁突前面受压应力,后面受拉应力,髁突顶部的范·米塞斯(Von-Mises)应力大,前面略高于后面,外侧面高于内侧面,随着载荷力增大,髁突周围的Von-Mises应力呈线性增大.位移方面,髁突的位移趋势为向前向下移动,随着载荷力增大,髁突的位移也逐渐增加.颌间Ⅲ类牵引时,压应力集中在髁突后面;前面为拉应力.髁突顶部的Von-Mises应力大,其次为前面和后面,外侧面高于内侧面.随着载荷力增大,髁突周围的Von-Mises应力呈线性增大.髁突呈现向后向上的位移,随着载荷力增加,位移逐渐增大.结论 随着载荷的增大,髁突的应力和位移都会增大,提示对于临床成人患者或适应能力较差的患者一定要使用柔和力,避免出现医源性损害.

  • 超声二维应变评价正常人左室扭转和径向位移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丽;谢明星;韩伟;王新房;吕清;王静;王蕾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技术(2DS)探讨正常左室扭转及径向位移运动特征,构建左室-扭转位移环.方法 健康成人志愿者58例,取胸骨旁左室心尖和心底短轴观对各水平旋转及径向位移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左室扭转及径向位移,构建左室-扭转位移环,并记录心底部与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和左室扭转角度峰值及达峰时间,收缩期及等容舒张期左室径向位移.结果 正常人扭转运动主要表现为心底部顺时针旋转和心尖部逆时针旋转,心脏整体表现为心动周期内逆时针方向为主的扭转运动.左室扭转-位移环均呈"8"字构型.收缩期及等容舒张期左室扭转与径向位移呈线性相关.结论 应用2DS技术可无创性评价正常人左室扭转及径向位移运动特征,构建左室-扭转位移环.

  • 急性心肌梗死局部室壁峰值速度和位移的变化

    作者:黄慧贤;胡大一;朱天刚;杨静文;郭实;陈真;丁茜;王欣;权欣;刘俊琪

    目的 观察组织速度峰值(Sm)和组织位移峰值(D)在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动脉(IRA)供血节段与非梗死相关动脉(NIRA)供血节段急性期的变化,并与正常人相应节段比较,探讨Sm和D能否敏感地评估缺血心肌、坏死心肌.方法 以31例首次发病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前壁AMI 14例,IRA为前降支(LAD);下壁AMI 17例,IRA为回旋支(LCX)10例,IRA为右冠状动脉(RCA)7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24小时内获取其标准心尖二腔、长轴、四腔彩色组织多普勒,描记心肌各节段的TVI、TT曲线,测量基底段、中段、心尖部收缩相峰值.并与42例正常人对照分析.结果 AMI患者的Sm和D与正常人比较结果显示:在前壁和前间隔所有IRA基底段、中段和部分NIRA基底段、中段峰值减低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或P<0.01、 P<0.05),峰值减低程度IRA大于NIRA;在侧壁、下壁、后壁和室间隔所有NIRA基底段、中段和部分IRA基底段、中段峰值减低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或P<0.01、 P<0.05),峰值减低程度NIRA大于IRA.AMI患者的Sm和D在IRA和NIRA比较提示我们,在前壁AMI组(除外前壁的Sm),前壁和下壁的基底段、中段的Sm和D可以区分梗死与非梗死心肌(P<0.05);在下壁AMI组(除外下壁AMI患者的Sm)侧壁、前间隔、后壁和室间隔中段的Sm和D可以区分梗死与非梗死心肌(P<0.05).结论 AMI患者的Sm和D与正常人比较不仅能够在急性缺血早期无创、定量、准确、敏感地区分正常及缺血、坏死心肌,也能够评估IRA和NIRA的缺血、坏死心肌,为临床提供了可床旁测量、方便快捷的诊疗手段.

199 条记录 1/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