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有机磷中毒与血清淀粉酶关系60例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血清淀粉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60例中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入院当日采血通过血清淀粉酶somogyi法检测血清淀粉酶.结果:患者中33例有淀粉酶增高,其中3例中间综合征及2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均有淀粉酶异常升高,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可出现血淀粉酶增高,增高程度对中毒程度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杀虫药.有机磷/中毒 淀粉酶类/血液 -
淀粉酶持续增高胰腺炎26例分析
按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胰腺学组临床诊断和分级标准[1],2003-08~2006-12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15例,经保守或手术治疗2周后,血或尿淀粉酶水平仍在正常水平以上26例,占总数22.6%.分析如下.
-
伴淀粉酶升高的反复发作酮症酸中毒1例分析
对2009-11-2010-11反复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DKA)伴淀粉酶明显增高的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71岁.糖尿病病史15 a,病初未系统应用降糖药,未监测血糖,未曾发生酮症.入院前1 a开始,反复3次无明确诱因于入院前1~2 d突发尿量增多,恶心,呕吐,气短至神志不清.入院时查体:BP 80~90/50~60 mm Hg,意识模糊,脱水貌,呼吸深大,颜面潮红,HR 100~120次/min,腹部压痛,病理征阴性.实验室及特殊检查:血糖 29.1 mmol/L,血酮:3.7~4.6 mmol/L,尿常规:尿糖:+++~++++,尿酮体:+++~++++,血常规:WBC (14.6~19.25)×109/L,血气分析:PH 6.91~7.01,BE -25.2~-27.1 mmol/L,HCO-3 3.0~4.6 mmol/L,PCO2 21~26 mm Hg,PO2 96~102 mm Hg,血离子:Na+ 124.2~137.3 mmol/L,K+ 3.9~5.0 mmol/L,血淀粉酶2 165~2 562 U/L,尿淀粉酶1 500~1 732 U/L,糖化血红蛋白12.1%~14.4%,空腹C肽0.16~0.26 ng/ml,胰岛素及自身抗体均阴性.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 淀粉酶类/血液 淀粉酶类/尿 -
医用手套润滑剂对生化测定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医用手套润滑剂对生化测定的影响.方法添加12.5 mg医用淀粉组和对照组在两种生化仪上共测定30种生化项目.添加1.2、2.4、3.6 mg医用淀粉组和对照组在生化仪上测定血清淀粉酶.结果添加12.5 mg医用淀粉组和对照组比较,血清磷分别是1.30 mmol/L±0.13 mmol/L和1.19 mmol/L±0.10 mmol/L(P<0.05) 血清CO2分别是18.6 mmol/L±2.0 mmol/L和20.8 mmol/L±2.5 mmol/L (P<0.02); 血清淀粉酶分别是20.8 U/L±17.9 U/L和86.1 U/L±22.3 U/L(P<0.001);皆有显著性差异.其它项目两者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添加1.2、2.4、3.6 mg医用淀粉组与对照组血清淀粉酶测定值有极显著性差异.血清淀粉酶测定值随淀粉添加量的增大而降低.结论医用淀粉(医用手套润滑剂)能对血清磷、CO2和淀粉酶的测定产生影响,在进行这些项目的测定时,应严格避免润滑剂的洒落污染,以免影响临床的准确诊断.
-
芸香苷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芸香苷(Ru)皮下注射给药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AP)的治疗作用.方法脱氧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诱发大鼠AP模型.诱发AP后10 min,Ru 30、60、120 mg/kg,sc,q1h, 共6次,观察AP大鼠各项指标的改变.结果 Ru 30、60、120 mg/kg,sc 3个剂量治疗用药,可不同程度的降低AP大鼠升高的血清淀粉酶, 减轻胰腺组织病理组织学损伤.仅Ru 120 mg/kg治疗用药使血清脂肪酶有较明显的降低,使胰腺系数和腹水生成减少.结论 Ru多次sc给药对实验性AP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
目的探讨干化学法测定血清淀粉酶 (AMS)、脂肪酶(LPS)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界值和首诊价值以及联合测定的价值。方法采用干化学法测定56例急腹症患者血清AMS及LPS活力,分别计算不同临界值时血清AMS及LPS对急性胰腺炎首诊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绘出ROC曲线。结果血清AMS、LPS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佳临界值为130 U/L、300 U/L;首诊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8.0%、90.3%、89.3%和92.0%、90.3%、91.1%;两者平行联合测定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78.3%、99.1%;系列联合测定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99.0%、81.5%。结论 AMS、LPS联合测定有利于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但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对时间因素加以考虑。
-
ERCP术中经十二指肠镜注入硫酸镁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经十二指肠镜注入硫酸镁对血淀粉酶水平的影响及患者胰腺炎发生情况.[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82例拟行ERCP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硫酸镁组与常规组,每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取石治疗,硫酸镁组在插管前向十二指肠乳头局部喷洒硫酸镁,比较两组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CRP)、Oddi括约肌(Sphincter of Oddis,SO)压力、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6 h、24 h血清血淀粉酶、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硫酸镁组术后6 h、24 h血淀粉酶、CRP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喷洒10 min后SO基础压力、SO收缩幅度、SO收缩频率较喷洒前显著提高(P<0.05).硫酸镁组喷洒10 min后SO收缩间期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基础压力、SO收缩幅度、SO收缩频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硫酸镁组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术中经十二指肠镜注入硫酸镁可松弛Oddi括约肌,有助于提高插管成功率,减轻胰腺组织损伤,降低血淀粉酶水平及胰腺炎发生率.
-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大白兔制作成AHNP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0)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对照组(n=30)用盐水替代肝素,对比两组动物的生存率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淀粉酶(AMS)、血栓烷B2(TXB2)、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结果治疗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清TNF,AMS,TXB2,NO,SOD,MD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LMNH能降低AHNP兔的TNF,NO,AMS,TXB2水平,抑制MDA产生,可改善AHNP兔微循环障碍,对AHNP有一定治疗作用.
-
胰胆管合流异常与胰腺炎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AJPBD)与胰腺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胆道造影、胰腺组织学、超微结构检查以及血清、胆汁淀粉酶的测定结果.结果可分析对象1368例中发现AJPBD 37例,发生胰腺炎28例,其中急性胰腺炎6例,慢性胰腺炎22例.光镜下胰腺均有炎性细胞浸润和/或纤维组织增生,其超微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AJPBD组血清和胆汁淀粉酶及胰腺炎的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JPBD与胰腺炎有密切关系;AJPBD引起的胰腺炎主要为慢性发展过程.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淀粉酶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血淀粉酶(AM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AP患者72例,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45)和重度组(n=27).另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n=30).在入院后第1、3、7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Flt-1水平,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并检测血AMY、hs-CRP.结果 入院后第1、3、7天重度组血清sFlt-1、AMY、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均P<0.01).轻度组入院后第1天血清sFlt-1、AMY、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入院后第1、3、7天重度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轻度组(均P<0.01).入院后第1天血清sFlt-1水平与AMY、hs-CRP、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38,P=0.000;r=0.563,P=0.000;r=0.233,P=0.028).入院后第3天血清sFlt-1水平与AMY、hs-CRP、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22,P=0.000;r=0.584,P=0.000;r =0.218,P=0.032).入院后第7天血清sFlt-1水平与AMY、hs-CRP、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593,P=0.000;r=0.547,P=0.000;r=0.227,P=0.030).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AP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显示,血清sFlt-1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18(95% CI:0.865 ~0.971,P=0.000);血清AMY的AUC值为0.948(95% CI:0.908 ~0.989,P=0.000);hs-CRP的AUC值为0.789(95% CI:0.696 ~0.882,P=0.000).结论 sFlt-1在AP患者中明显增高,与AP的严重程度有着密切关系.动态联合监测血清sFlt-1、AMY、hs-CRP的变化对于AP的诊断、治疗、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急性胰腺炎尿胰蛋白酶原Ⅱ和血、尿淀粉酶测定
急性胰腺炎(AP)的实验室诊断往往以患者的血、尿淀粉酶(Amy)升高为主要依据,但Amy测定的特异性差,灵敏度低,容易造成漏诊、误诊.2002年7月以来,我们开始采用检测患者尿中胰蛋白酶原Ⅱ(TSG-Ⅱ)诊断AP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
生化指标对不同病因所致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所致急性胰腺炎(AP)的生化指标实验室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急性胰腺炎患者106例(其中高脂血性AP 13例,胆源性AP32例,其它诱因急性胰腺炎55例,胰腺癌6例)及对照组24例的血、尿淀粉酶、脂肪酶、甘油三酯、胆红素、转氨酶等生化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尿淀粉酶、脂肪酶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胆红素也高于其他组别(P<0.05).高脂血性AP患者的血、尿淀粉酶、脂肪酶及甘油三酯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血、尿淀粉酶低于胆源性及其它诱因性急性胰腺炎(P<0.05).胰腺癌患者的血、尿淀粉酶、脂肪酶低于高脂血性、胆源性及其它诱因性急性胰腺炎(P<0.01).结论:不同病因的急性胰腺炎其生化结果各有不同,各种生化指标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观察与预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