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儿氯胺酮围术期护理
氯胺酮麻醉是小儿短小手术的主要麻醉方法,例如包皮环切,鞘膜积液翻转术,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等麻醉中精心的护理对小儿术中的安全及术后的身体和心理恢复很重要.
-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观察
我院应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小剂量氯胺酮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现将观察体会报告如下.
-
静脉泵注异丙酚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异丙酚麻醉起效快,催眠时间短,苏醒恢复完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临床上已广泛用于小儿各种手术的麻醉.但用于小儿眼科手术的报道较少,我科自2003年3月开始共对31例小儿眼科手术用静脉泵注异丙酚加氯胺酮复合麻醉进行临床观察,并与传统的地西泮加氯胺酮麻醉进行比较,现介绍如下.
-
全麻儿童斜视矫正术中的护理
小儿斜视是眼科中的常见病,严重影响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和健美,使患儿日后的生活、学习深受影响.在其它方法治疗无效时,常采取手术治疗斜视.我院于1993年-2001年在全麻下行小儿斜视矫正术82例,82例中男38例,女44例,大年龄10岁,小年龄3.5岁.82例均采用氯胺酮麻醉,其中发生短暂呼吸抑制、口唇发绀4例,给予辅助呼吸和吸氧后好转,12例术中发生呕吐,无1例发生眼心反射,其余患儿术中平稳.现将术中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小儿应用氯胺酮麻醉围麻醉期护理
我院患儿全麻手术多采用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氯胺酮是唯一具有确切镇痛作用的静脉麻醉药[1].因其具有显著镇痛作用,尤其是体表镇痛效果好,且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较轻,因此主要适用于短小手术、小儿麻醉等.
-
术前长托宁、阿托品用于小儿氯胺酮麻醉临床观察
长期以来,氯胺酮作为唯一具有镇痛作用的静脉全麻药在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其具有使交感神经兴奋、唾液腺分泌增多的作用,因此需要合理选择术前用药,以减轻其不良作用.
-
小儿氯胺酮麻醉护理体会
氯胺酮麻醉又称分离麻醉,因其诱导迅速,作用时间短暂,临床常用于小儿中小手术的麻醉.现将我科一年来氯胺酮麻醉用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蛙式石膏外固定术患儿139例进行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部位麻醉辅以氯胺酮用于小儿四肢手术的麻醉观察
我们对120例小儿四肢手术采用部位麻醉辅以氯胺酮麻醉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20例ASA Ⅰ~Ⅱ级四肢手术的患儿,男70例,女50例,年龄5~10岁,体重16~30kg.本组患儿均无镇静药服用,无循环系病史,无肝肾功能损害,无精神病,癫痫病史.手术时间30~150min.
-
小儿氯胺酮麻醉的护理
氯胺酮麻醉是临床麻醉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它多以保留自然呼吸.如果手术需要还可行气管内插管.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并结合术中手术麻醉的需要,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体会.
-
佳苏仑用于小儿氯胺酮麻醉催醒
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临床已延用几十年,但能否使病儿术毕快速苏醒是当今麻醉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在基层医院,缺少专科的麻醉苏醒室,监测设备不足,术后病儿早期脱离麻醉是减少全麻后险情发生的一重要环节.为此我们依据佳苏仑的药理特性试用于临床.本组以40例普外、骨外小儿氯胺酮麻醉,术毕应用佳苏仑催醒,并对本组病例给药后心率、血压和呼吸对照,报告如下.
-
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中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麻醉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中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均行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氯胺酮麻醉,观察组给予吸入性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吸入性麻醉应用于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之中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氯胺酮麻醉,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氯胺酮麻醉斜疝术后患儿家属心理指导
氯胺酮麻醉主要通过抑制丘脑间新皮层投射系统和激活边缘系统而产生镇痛作用,又叫分离麻醉,[1]是小儿外科手术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患儿手术完毕返回病房处于麻醉苏醒期时会有很多"异常"表现,而患儿家属如果缺乏疾病及麻醉剂药理知识,很容易产生心理误区,导致情绪过度紧张,甚至打骂、斥责患儿,或与医护人员发生争吵,影响医疗、护理秩序,不利于患儿康复.术后加强患儿家属的心理指导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改良肛门环缩术治疗小儿直肠脱垂31例
采用改良肛门环缩术治疗小儿直肠脱垂3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2~3岁10例,4~5岁20例,10岁1例;病程10h至7年.脱出长度3~28ClTI,脱出肠段均能回纳,均为Ⅱ~Ⅲ度直肠脱垂. 治疗方法:取截石位,氯胺酮麻醉.用10号丝线穿大号弯圆针在距肛缘1~1.5cm处,先从12点处进针,术者左食……
-
50%葡萄糖注射液直肠周围注射治疗直肠脱垂
我们采用50%葡萄糖注射液直肠周围注射治疗直肠脱垂86例,疗效满意.临床资料:本组男52例,女34例;年龄3~49岁;病程30天至2年.其中部分性脱垂46例,完全性脱垂40例.治疗方法:治疗当日少渣饮食,清洁灌肠.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小儿用氯胺酮麻醉).于肛门左右侧及后正中距肛缘约2cm处,用0.5%普鲁卡因做皮丘,再于每个皮丘处各注射3~5ml,深度约5~6cm,然后用腰麻穿刺针先在右侧正中(3点处)垂直刺入皮肤、皮下、坐骨直肠间隙及肛提肌,直达骨盆直肠间隙.穿刺前,注射者将示指插入直肠作引导,触摸针尖证实位于直肠外侧时,再将腰麻穿刺针逐渐刺入5~7cm.到达骨盆直肠间隙后,将药液缓慢呈扇形注入,一侧总量约10~15ml.左侧同法注射.
-
氯胺酮麻醉应用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氯胺酮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我院小儿疝气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为2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骶管阻滞麻醉,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氯胺酮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期间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2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疝气手术麻醉中应用氯胺酮麻醉起效时间快,患者苏醒和离开手术室时间短,不良反应率低,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氯胺酮麻醉患儿术后疼痛程度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氯胺酮麻醉患儿术后疼痛程度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行麻醉手术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芬太尼麻醉方法,观察组采取氯胺酮进行麻醉,比较分析2组临床麻醉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为9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氯胺酮麻醉用于患儿术后疼痛程度变化具有良好治疗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
纳洛酮和多沙普仑用于催醒氯胺酮麻醉的比较
氯胺酮是广泛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药, 但由于它的作用持续时间短,会在术中被反复多次应用,氯胺酮术后两次分布入血,可能会造成苏醒延迟,再加上它有增加肌张力的作用,可能造成胃内容物反流,在缺少麻醉恢复室的基层医院,术后窒息缺氧的风险大为增加.所以,氯胺酮麻醉后常进行拮抗催醒以降低这种风险.本文从临床角度对比观察纳洛酮与常用催醒药多沙普仑对氯胺酮的拮抗效果,现报告如下.
-
小儿氯胺酮麻醉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氯胺酮麻醉手术的成功护理措施.方法对104例患儿在氯胺酮麻醉下行外科手术护理分析.结果通过采取重点掌握儿童的生理特点,充分的术前准备,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等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保证患儿安全渡过手术期.
-
小儿氯胺酮麻醉的护理体会
氯胺酮是20世纪60年代合成的具有麻醉和镇痛作用的静脉全麻药,机制是选择性抑制大脑联络系统和丘脑新皮层系统,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持续时间短,在用量过大时对呼吸有抑制作用,加之小儿的解剖生理特点,给麻醉中的护理带来一定的困难.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对168例小儿实施氯胺酮麻醉,由于护理措施得当,无1例因麻醉手术中护理不当而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