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膜透析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20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林;郭群英;阳晓;姜宗培;陈崴;毛海萍;余学清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FP)的易感因素、诊治和转归.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1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收治的CAPD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病源菌、治疗、转归,并与同期收治的革兰氏阳性(G+)球菌、革兰氏阴性(G-)杆菌腹膜炎进行分组对比.结果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205例,其中真菌性腹膜炎20例(9.76%);真菌性腹膜炎组、G+球菌组、G-杆菌组3组间的发病年龄、性别、血白细胞计数、透出液细胞计数、开始透析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性腹膜炎组腹部压痛、反跳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17例(85%)患者1月内有腹腔/全身系统使用抗生素史;真菌性腹膜炎组6例(30%)死亡,其余14例转血液透析,死亡率及腹膜透析退出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 腹腔/全身使用抗生素是腹膜透析相关真菌性腹膜炎发生的高危因素,真菌性腹膜炎临床症状较重,预后不良,确诊后早期拔管可能可以降低死亡率.

  • 真菌性腹膜炎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于媛;刘文虎

    自从腹膜透析(PD)技术进入临床以来,腹膜炎一直是PD的一个常见的合并症.不少患者因此需要住院治疗,也有的不得不拔管改做其它透析,腹膜炎甚至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因素而导致患者死亡.

  • 口服氟康唑对细菌性腹膜炎腹膜透析患者继发真菌性腹膜炎的影响

    作者:杨国凯;洪富源;吴家斌;魏立新;林苗;舒贵扬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细菌性腹膜炎治疗同时,予口服氟康唑对继发真菌性腹膜炎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160例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干预组在腹腔给药抗感染期间同时予氟康唑100mg,每天1次口服,对照组仅单纯给予腹腔给药抗感染治疗,抗感染治疗疗程结束后1~5个月观察真菌性腹膜炎发生率,以评估预防性治疗的有效性;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样本发病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干预组仅2例出现继发性真菌性腹膜炎,发生率为2.5%,对照组发生9例继发性真菌性腹膜炎,发生率为1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期发现2例原发性真菌性腹膜炎,所有真菌性腹膜炎均予氟康唑静脉注射抗真菌治疗。结论腹膜透析患者患细菌性腹膜炎时使用抗菌药物易导致继发性真菌性腹膜炎发生;在治疗细菌性腹膜炎疗程中,同时使用氟康唑可显著地减少继发性真菌性腹膜炎的发生。

  • 腹膜透析玫真菌性腹膜炎26例分析

    作者:陶颖;潘诚;杨运堂

    真菌性腹膜炎虽然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发病率并不高,但常导致不良后果,严重者不得不终止腹膜透析,甚至导致死亡[1-2].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肾内科1995年8月-2010年7月接受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导致真菌性腹膜炎26例.现报告如下.

  • 腹膜透析并发真菌性腹膜炎诊治体会

    作者:杨晓峰;赵占正

    腹膜透析是抢救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毒物中毒患者的临床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是血液净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依赖弥散和超滤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1].

  • 卡泊芬净治疗肝衰竭并发真菌性腹膜炎1例

    作者:张丽;曾维琼;张大志

    笔者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1例肝衰竭并真菌性腹膜炎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特点,以探讨卡泊芬净对肝衰竭并发真菌性腹膜炎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证明经验抗感染治疗无效时需重视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治,卡泊芬净治疗严重肝脏功能不全并发深部真菌感染是安全有效的.

  • 原发性真菌性腹膜炎1例

    作者:李果生;李文茂;刘祖明;刘繁荣;罗淞

    腹膜透析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近年来国内多有报道,但原发性真菌性腹膜炎罕有报道,我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病历报告患者,女,53岁,因腹痛、腹胀伴肛门停止排气3d于2011年2月10日入院.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疼痛,伴腹胀,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数次,每次量约50ml,肛门停止排气,无畏寒、发热,曾在我院妇科诊断"盆腔炎"给予头孢曲松2.Og,2次/d,静滴治疗2d,无缓解.摄腹部X线片:不全性肠梗阻,转入我科.

  • 高浓度氟康唑封管治疗腹透患者真菌性腹膜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崔杏成;倪军;王旭翔;程晓霞;鲁盈

    真菌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中的一种严重的腹膜炎,腹部压痛、反跳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腹透并发的其他腹膜炎[1],预后不良,早期拔管町能可以降低病死率[2].

  • 腹膜透析管引起直肠瘘1例

    作者:于心珂;毕春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4岁.因腹透管出口处有脓性分泌物伴恶臭1周于2002年9月9日入院.患者1997年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行腹膜透析治疗.腹透管为 Quinton 直管.2001年11月因真菌性腹膜炎伴小肠高位梗阻停止腹透,改血透治疗,患者要求控制感染后,继续行腹膜透析,坚决拒绝拔管.真菌性腹膜炎治愈后,给予肝素10 ml 加生理盐水20 ml 封管.

  • 腹膜透析相关性真菌腹膜炎的实验室检查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杨姗姗;刘天明;艾清;李威

    近年来,腹膜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相关感染性腹膜炎患者越来越多,其中以真菌性腹膜炎(PDFP)增多显著.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共87例经腹膜透析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患者,采用ATB FUNGUS3和E-test条检测酵母样真菌和丝状真菌的MIC值,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进行耐药情况分析,为临床正确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降低患者死亡率.

  • 24例腹膜透析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邓声京;王云燕;薛少清

    目的:分析我院维持腹膜透析患者真菌性腹膜炎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2年6月维持腹膜透析的真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一般情况、治疗状况、转归情况.结果:我院六年间共发生真菌性腹膜炎24例,首次发生腹膜炎即为真菌性腹膜炎者14例(58.3%).18例(75%)患者曾在发病前1月内进行抗感染治疗.该病的临床表现以腹痛为主,低白蛋白血症在真菌性腹膜炎患者中的发生率更高.真菌培养以念珠菌为主,绝大部分抗真菌药物对该病有效.结论:发生真菌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为发病前1月使用抗生素及出现低白蛋白血症.

  • 三唑类广谱抗真菌新药——泊沙康唑

    作者:江丽;马道铭;刘维达

    泊沙康唑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6年批准上市的三唑类口服广谱抗真菌药[1],它主要适用于念珠菌属、隐球菌属真菌引起的真菌血症,呼吸、消化道、尿路真菌病,真菌性腹膜炎、脑膜炎等,还可以用于抗曲霉和念珠菌侵袭的免疫缺陷患者,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其他器官移植患者的感染预防.目前泊沙康唑的规格为40 mg/mL口服混悬剂和200 mg片剂.每次服200 mg,每日3次,泊沙康唑可治疗一般性真菌感染,而对于严重的深部真菌感染可每日800 mg,分2-4次口服[2].

  • 腹膜透析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易感因素及预后分析

    作者:赵洪静;许坤;吴永贵

    目的:探讨腹透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 FP)易感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次FP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腹透相关性细菌性腹膜炎(BP)比较,分析FP的易感因素及预后。结果腹透相关性腹膜炎共400例次,FP占5.0%;FP组血红蛋白低于BP组;FP组中,45%患者近1个月内有腹腔或全身使用抗菌药物史,高于BP组(15%)。20例次FP中1例治愈,15例拔管,4例自动出院。 FP组腹膜透析退出率及患者病死率均明显高于BP组。结论严重贫血,腹腔或全身使用抗菌药物是FP发生的高危因素,FP预后不良,尽早拔管可能降低病死率。

  • 腹膜透析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13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国凯;洪富源;吴家斌;魏立新;舒贵扬

    目的 分析我院腹膜透析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病原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我科收治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资料,共有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173例纳入其中,分析真菌性腹膜炎发生情况.结果 发生真菌性腹膜炎13例,11例为继发性真菌性腹膜炎(之前患过细菌性腹膜炎且使用广谱抗生素),2例为原发性真菌性腹膜炎.2例死亡,11例存活,其中10例改为血液透析,1例继续腹膜透析.真菌培养:光滑念珠菌5例、白色念珠菌2例、近平滑念珠菌2例、其他真菌4例.所有真菌均对氟康唑敏感.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患细菌性腹膜炎时使用广谱抗生素是继发真菌性腹膜炎的易感因素;大部分真菌性腹膜炎患者致病菌为念珠菌属,其中以光滑念珠菌为主.一旦确诊为真菌性腹膜炎,应尽早拔除导管及予抗真菌药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 氟康唑腹腔灌注法治疗连续性腹膜透析并发真菌性腹膜炎的疗效

    作者:邓晖

    目的 探讨氟康唑腹腔灌注法治疗连续性腹膜透析并发真菌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7例连续性腹膜透析并发真菌性腹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1例与对照组16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氟康唑注射液200 mg·d-1,腹透液2 000 mL灌注,每2d灌注1次;治疗组用静脉注射氟康唑注射液200 mg·d-1,腹透液2 000 mL+氟康唑100 mg灌注,每2d灌注1次.治疗2周后进行腹水常规、腹水培养检查.对无效患者转做血液透析.结果 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68.75%.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康唑腹腔灌注治疗连续性腹膜透析并发真菌性腹膜炎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膜透析并发真菌性腹膜炎

    作者:李晓萍

    笔者对采用间歇腹膜透析法(IPD)和连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并发真菌性腹膜炎的患者,用鱼腥草注射液加入腹透液中,可有效治疗其真菌性腹膜炎。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47例病人均系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24例,女23例;年龄在22~62岁之间,平均年龄48岁。此组病人均在我院外科手术插腹透管,均并发真菌性腹膜炎。

  • 腹膜透析患者合并真菌性腹膜炎1例的护理

    作者:李丹

    腹膜透析是慢性肾衰竭肾脏重要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 真菌性腹膜炎在腹膜透析患者人群中的发病率并不高,发生率占整个腹膜炎的3%,但临床预后差,患者病死率和腹透脱落率高.2013年5 月13日本院肾内科收治1例腹膜透析合并真菌性腹膜炎的男性患者,经过治疗患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真菌性腹膜炎15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琼琼;叶任高;李志坚;余学清;林芳宇;戴健霞

    1 引言腹膜透析中真菌性腹膜炎(fungal peritonitis,FP)的发生率约占腹膜炎的1.5%至15%,且病死率高[1].为了探讨FP的易感因素、诊治和转归,1979年至1997年间在我院接受腹膜透析的970例患者中发生FP的15例,现报道如下.

  •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真菌性腹膜炎23例临床分析

    作者:钟慧;崔天蕾;刘芳;秦敏;周雪丽;任英;沙朝晖

    目的 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真菌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真菌性腹膜炎的治疗水平.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诊断为真菌性腹膜炎的腹膜透析患者,记录并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痛史、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真菌性腹膜炎(FP)者23例,糖尿病状态3例(13.0%).FP发生前4周使用抗生素者19例(83.6%),使用免疫抑制剂l例(4.3%),9例(39.1%)患者因疼痛剧烈使用了镇痛剂.透析液培养结果为白色念珠菌18例(78%).4例保管抗真菌治疗并继续腹膜透析,治愈2例;20例(87%)拔管改作血液透析;死亡2例(8.7%).结论 对真菌性腹膜炎提倡立即拔管,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予以适当考虑保留腹膜透析管.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需设计更好的前瞻性研究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真菌性腹膜炎的治疗细节.

  • 一例腹膜透析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合并肠梗阻的护理

    作者:刘淑文;李爱华;卓婉玲;刘畅

    腹膜透析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在腹膜透析患者中发病率不高,但却是很严重的并发症,有文献报道其病死率在5%~53%,40%的患者拔管后不能继续行腹膜透析治疗[1].真菌性腹膜炎(FP)的治疗困难,均需在拔管的基础上抗真菌治疗,这与真菌在透析管中寄生以及生物膜形成有关[2].尽管及早拔管,但仍存在合并炎性肠梗阻的风险.因此,腹膜透析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临床预后差,一旦合并肠梗阻,更是造成患者全身心的痛苦.我科于2016年8月收治1例腹膜透析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合并肠梗阻患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