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患儿冠状动脉的术前超声心动图分型
目的 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析动脉调转手术(ASO)术前大动脉转位(TGA)患儿冠状动脉解剖类型,探讨其检查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64例TGA患儿ASO术前的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料.结果 164例患儿中,正常冠状动脉124例(75.61%),异常40例(24.39%).17例冠状动脉起源于单个冠状动脉窦,为所有畸形中比例高者(42.50%).术前超声与手术的诊断符合率可达93.29%.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于ASO术前比较准确地检出TGA 患儿的冠状动脉畸形,有利于确定冠状动脉移植方法.
-
12例新生儿行完全性大动脉调转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总结新生儿惠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行调特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 12例新生儿均在全麻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行一期根治术.手术室内注意保暖.备好手术所需的精细器械、针线等物品.体外循环结束后.配合麻醉医生将所要输入的新鲜冰冻血泉、红细胞悬液和血小板等适度保暖后再输入新生儿体内.曩后安全、平稳地将忘儿送入重症监护室.结果 手术护理配合顺利.除1例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未行关胸术返回PICU.且于3d后再次返回手术室内行关胸术,其余患儿均一次安全返回PICU.所有患儿均顺利出院.结论 熟悉新生儿生理特点.做好手术全过程的护理配合,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
快速二期动脉调转术应用的体会
目的:报告采用快速二期动脉调转术(ASO),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合并完整室间隔畸形的初步体会.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采用快速两期ASO治疗4例室间隔完整型TGA患儿.年龄1.2个月~20个月;体重4.0~9.5 kg.一期手术主要采用肺动脉环缩及Blalock-Taussig分流术进行左心室功能训练.至二期ASO前,左心室心肌质量、舒张末径和容积、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厚度分别较左心室训练前增长了102%~120%、30.3%~37.5%、79.1%~143.6%、5.5%~26 7%和20%~50%.室间隔位置由偏向左心室侧转为偏向右心室侧或居中.二期手术间隔5~19 d.结果:术后早期均无心肌缺血及明显低心排出量综合征表现.存活3例,另1例在二期手术体外循环过程中及术后早期无尿,术后28h死于肾功能衰竭.结论:对于年龄错过新生儿期室间隔完整型TGA患儿,在根治手术前采用肺动脉环缩先对左心室进行功能训练,为一种可选择的、有效的方法.
-
ACC评分对动脉调转术后患儿早期预后的评估效果
目的:ACC(Aristotle comprehensive complexity score)评分系统是近年来开始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难度评估的工具,能够预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早期死亡率和病残率.本文目的在于探讨ACC评分对动脉调转术(ASO)后患儿早期预后的评估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8-01至2010-01小儿外科中心ASO手术患儿171 例.计算所有患儿ACC分值,分析ACC评分对ASO术后患儿死亡率及快速康复治疗的影响,以线性回归分析ACC评分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171例患儿ACC评分结果为12.44±2.33(10~21.5,中位数13),死亡人数7例.171 例患儿中,6例ACC评分大于20,死亡5例.23例快速康复治疗患儿ACC评分<13,快速康复患儿与非快速康复患儿AC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ACC评分与机械通气时间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8.03,R2=0.921,P=0.000).结论:ACC评分与ASO患儿术后早期死亡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呈明显正相关,ACC评分大于20的患儿死亡率高,应积极降低其非手术依赖风险.
-
大月龄患儿大动脉调转术
目的:观察大月龄患儿大动脉调转手术效果。
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3年4月于我中心行ASO治疗的18例6个月(含)以上患儿设为高龄组,并将同期行ASO治疗的24例6个月(含)以下患儿设为对照组,给予术前处理并完善检查后行大动脉调转术。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效果和随访情况,手术中情况包括:患儿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心脏停搏时间和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情况;术中循环指标:包括血液超滤完成后即时肺动脉压力(PAP)、平均动脉压力(AP)、中心静脉压(CVP)和手术完成后血管活性药物评分。 -
230例动脉调转术患儿手术方法及结果分析
目的:总结动脉调转手术手术方法及结果分析。
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10月230例行动脉调转手术,男172例,女58例。年龄3d~11岁;体重2.1~25 kg。其中简单大动脉转位75例,复杂大动脉转位105例,Taussing-Bing畸形50例。采用Leiden冠状动脉分型方法,1LCx2R为冠状动脉正常分布,共198例,其他类型为冠状动脉异常分布,共32例,其中4例冠状动脉壁内走行。冠状动脉吻合主要采用带片开门技术和双纽扣技术,患儿均应用Lecompte技术。 -
大动脉调转术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机理研究
目的:探讨大动脉调转术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生物力学机理
方法:通过对我科2006年至2012年14例大动脉调转术后患儿中远期随访结果及术后不同程度主动脉关闭不全影像学资料的分析,结合有限元模型模拟仿真的研究,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大动脉调转术中重建窦管交界和窦部形态对术后主动脉瓣关闭发生的机理。 -
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和干预战线前移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防治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期,发展的重点先从临床开始,然后逐步发展到先心病早期筛查诊断和干预,先心痛防治战线正在前移.首先发展起来的是先心病临床诊疗技术,包括术前影像学、分子遗传学诊断;复杂先心病外科技术及相关的麻醉、体外循环技术;简单先心痛介入治疗技术和内外科结合的镶嵌治疗技术.由于这些技术的普及和提高,使我国先心痛临床水平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在我国一些大的医学中心,复杂的大动脉调转术、房室双调转术、Fontan手术已成为常规[1],手术死亡率已从过去的20%~30%下降到目前的5%左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复杂先心病手术趋向低龄化低体重化[2],有些单位新生儿手术比例从1%提高到6%.在手术的总量上也有了大幅提高.《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数据显示[3]:2010年我国心脏手术总数已达170 491例,比2003年的76 319例增长了223.2%,平均每年增长15.42%,其中先心病手术约占55%~60%,每年完成已超10万例,居心脏手术首位.
-
新生儿大动脉调转手术的麻醉体会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TGA)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大动脉调转术( SWITCH)是目前治疗TGA的首选术式。新生儿期是手术的佳时期。现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22例( TGA)患者行SWITCH术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
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完全型大动脉转位23例
目的 总结大动脉调转术(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治疗大动脉转位的经验.方法 2008年8月~2016年12月,我们对23例大动脉转位患儿施行ASO.全麻、低温(18~22℃)、低流量(50 ml·kg-1·min-1)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根据病情选择一期或分期手术:13例在出生72 h内行急诊ASO;3例行快速二期;7例有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力45~60 mm Hg,反而使左心室得到锻炼,一期行ASO.结果 术后死亡1例,早期院内病死率4.3%(1/23).主动脉阻断(113±24)min,体外循环转机(150±22)min.术后早期6例患儿应用改良腹膜透析.术后患儿呼吸机辅助72~159 h,中位时间85 h;重症监护室时间5~10 d,中位时间6 d;住院时间15~24 d,中位时间20 d.术后及出院前复查心脏超声,心功能良好,无心室反常运动,未见残余分流及梗阻.20例随访1~7年,平均4年,1例死于肺动脉高压.结论 ASO是治疗完全型大动脉转位的首选方法,在基层医院可以开展,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方案,个体化对待,注重细节及操作技巧.
-
为全面提高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水平而努力
近年来,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外科进展较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向婴幼儿新生儿方面发展,手术时机越来越早,接受手术患者的年龄越来越小;二是复杂心脏畸形的手术矫治技术显著提高,引进了很多高难度手术,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大动脉调转术(Switch手术)在我国进一步成功开展就是一个突出实例.本期先心病专栏刊登的<大动脉调转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交流了Switch手术在完全性大血管错位和右心室双出口伴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治疗中的经验.
-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2001年8月至2005年8月,我们对5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D-TGA)、室间隔缺损(VSD)伴重度肺动脉高压(PH)患儿施行VSD补片开窗的大动脉调转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大动脉调转术治疗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型右心室双出口的初步体会
右心室双出口合并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Taussig-Bing畸形,TBA)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较难,尤其在婴幼儿期.早年多数采用心内隧道纠治的方法,远期疗效差.近年来,随着手术操作技术的提高,采用大动脉调转术(ASO)治疗的成功率明显提高,远期效果佳.现将我们开展这类手术的初步体会总结如下.
-
姑息性大动脉调转术的临床应用
2000年7月至2002年6月,我们为4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病儿施行姑息性大动脉调转术,现总结报道如下.
-
超声心动图对大动脉调转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大动脉调转术(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是治疗完全型大动脉转位(TGA)和部分Taussin-Bing的首选手术方式[1],但其要求患儿左心室发育可.若患儿诊治时年龄稍大,错过生后2周的佳手术时机,可先环扎肺动脉锻炼左室,然后再行ASO即快速二期大动脉调转术.本研究对6例施行ASO患儿的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分析,探讨超声对ASO术前筛选及术后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
-
大动脉调转术麻醉处理2例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是常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病死率居各类先心病之首.目前大动脉调转术(arterial switch)是治疗TC,A较为理想的术式,新生儿期是手术的佳时期.由于新生儿脏器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及TGA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麻醉处理非常重要、复杂.我院于2006年7~8月首次成功为2例小婴儿实施大动脉调转术,报道如下.
-
4例大动脉调转术患儿术后早期护理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D-TGA)是一类复杂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8%[1],般认为,一经确诊,必须尽快手术,室间隔完整型的患儿好在2周内进行,迟不超过1个月.
-
1例"高龄"婴儿Switch术后的护理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是新生儿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主要特征是主动脉和肺动脉同左、右心室的连接异常和/或这两支大动脉相互位置异常,为新生儿紫绀型心血管畸形首位(10.8%),男比女多3~4倍[1].其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7%~9%,该病预后凶险,出生后1年存活率仅有10%[2].自1975年Jatene采用大动脉调转术(Switch)治疗TGA以来,手术疗效不断提高,Switch术成为当今纠治TGA的首选方法,近年来国内仅三四家单位开展Switch术[3].目前临床上普遍认可的是Switch手术,好在出生后2周内完成[4],超过1个月手术危险性极大.我科于2004年6月22日成功地为1例已超过佳手术年龄的TGA患儿实施Switch术,现将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
低体重婴儿长时间心肺转流后停机困难一例
患儿,男,57 d,4 kg,足月顺产.因"哭闹后口唇发绀1月余"诊断为"右室双出口、陶宾综合征",拟行"室缺修补、大动脉调转术".术前患儿一般情况较好,哭闹后明显发绀.查体:发育差,心率115次/分,律齐,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收缩期3/6级杂音.彩超示:左房增大,余房室大小正常.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右侧偏前,主动脉弓降部正常,降主动脉内径8 mm,升主动脉内径2 mm.肺动脉主干内径增宽,与主动脉并行排列,共同源于解剖右室.单一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分左右两支.肺动脉骑跨于室间隔上,骑跨率50%.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11 mm,房间隔卵圆孔回声中断4 mm.静脉入左房,收缩期左室血液由室缺处进入右室,右室血流进入主动脉及肺动脉.
-
新生儿大动脉调转术的护理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是一类复杂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其患者往往需伴有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和/或动脉导管未闭(PDA)方能存活.近几年来,国内外开展新生儿TGA动脉调转术(Switch),我院于2001~2003年共矫治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手术9例,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