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胸腰段脊椎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的临床治疗思考

    作者:邓旭东

    目的:比较前路钉棒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脊椎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寻找治疗胸腰段脊椎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的有效办法.方法:选择于2008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胸腰段脊椎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患者44例,其中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的有2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前路钉棒系统治疗的有24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参数、后凸角度纠正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伤口引流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2组患者的后凸角均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显示,观察组患者后凸角度丢失严重,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后凸角度无明显丢失,与同期观察组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2组患者均未出现神经功能损害加重,末次随访显示,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状态要略好于观察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椎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在防止角度丢失、维持矫形力方面好于后路手术,但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量较多,2种术式各有优缺点,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术式.

  • AF与钉棒系统在单节段胸腰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临床合理选择

    作者:王建伟;郭安丰

    目的:探讨AF与钉棒系统在单节段椎体爆裂骨折中的临床合理选择。方法:对2003~2012年270例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AF与钉棒的临床应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F治疗组共180例,35例AF内固定因骨质疏松术中安装螺帽时螺钉随之转动,使纵棒不能与螺钉牢固固定,其中5例导致骨折复位欠佳,其余均有较好的椎体骨折复位,术后半月螺钉松动1例,半年松动5例;其余145例当中术后1年断钉2例,10例出现钉尾过长挤压皮肤导致术后患者不适。钉棒治疗组共90例,未出现钉尾过长挤压皮肤及术中螺钉随螺帽转动而松动的现象,并且术中发现骨质疏松较重螺钉把持力差者,术中通过增加固定椎体节段数来增加内固定的稳定性,而 AF术中没有这样灵活改变术式的优势。结论:对于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患者,男大于45岁,女大于40岁者首选钉棒系统;男小于45岁,女小于40岁者首选AF系统;对于体型较瘦者首选钉棒系统。

  • 椎管减压椎体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56例报告

    作者:徐本明;鹿洪辉;史亚民

    目的:观察后路椎管减压,椎体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以来56例胸腰椎骨折病人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体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48例,随访平均20个月(6个月~62个月), 其中29例脊髓不全损伤患者Frankel分级提高1级~3级(平均1.8级).A级16例有2例恢复到B级,1例恢复到C级,其余患者部分术后感觉平面下降或下肢感觉部分恢复,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善.术后遗留轻度腰背痛5例,有2例出现轻度神经根损伤症状,1例螺钉松动, 无1例发生感染.随访病例均行X片检查,后凸角由术前平均28° (11°~35°)矫正到术后10° (0°~15°),椎体前缘高度矢状径指数术前32°(15°~55°),恢复到术后88°(72°~100°).结论:后路椎管减压,椎体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此方法操作简单、安全,解除神经及硬膜囊压迫的同时扩大了椎管,杜绝了继发性椎管狭窄,增加了脊柱稳定性,值得推广.

  • 胸椎结核伴不全截瘫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梁淑贤;韩丽娜;王月梅;王凤荣;刘丽娟

    脊柱结核是常见的骨与关节结核,约占全部结核的3~5%,其中又以胸腰椎段居多,约占骨结核的50%.我科自1994年~2010年收治胸腰段结核病人23例,均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994年~2010年我科手术治疗胸段结核病人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12岁~67岁.其中有单椎体、双椎体或三椎体病变,以胸9~12椎体病变居多.病人术前均经抗结核治疗2周~4周,使病变局限,症状好转,采用病灶清除术,其中病灶清除伴椎旁减压术12例,病灶清除后取肋骨、髂骨行椎体融合8例,病灶清除伴椎体内固定3例.

  • 胸腰椎骨折并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的临床护理

    作者:宋凤

    目的:分析在临床胸腰椎骨折合并多发肋骨骨折且出现血气胸患者的护理当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6月时间段内骨科收治的5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主要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合并多发肋骨骨折与血气胸症状,对所有患者给予临床优质护理干预,对比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相关症状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在接受临床优质护理之后,相关症状基本消失,明显少于接受护理之前,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前后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胸腰椎出现骨折且合并肋骨骨折与血气胸患者的护理方案选择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相对比较好,该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

  •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SSI风险的单因素及Logistic 多因素分析

    作者:毕显芝;霍海凤

    目的:探讨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495例进行研究,根据术后情况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计算感染率,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术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因素进行判断筛选.结果:495例病例术后SSI发生率为3.43%(17/495),经单因素分析,白蛋白浓度、手术时间、术前血糖值、ASA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节段数、异体移植物使用等7个指标与感染预测相关;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的危险因素依OR值大小依次为ASA评分、术前血糖值、术前白蛋白浓度、手术时间.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SSI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参与下的病生理结果,围术期应根据风险预测因子强化感染风险排查及预防,以降低术后SSI的发生率.

  •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曹李华;廖红波;段波

    目的: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施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4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以骨折类型为依据,采取个性化的后路固定手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及VAS评分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手术相关指标方面,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展开治疗时,应对其个体情况及骨折类型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其中,经后路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到显著改善,胸腰椎功能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选择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效果

    作者:黄永锋

    目的:探究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1日~2017年5月31日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双盲法标准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后对比2组手术疼痛、椎体结构以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椎体结构以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可观,不仅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还可改善椎体结构,值得推广.

  • Sky椎体成形器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杨建;陈德权

    随着社会发展,交通及意外事故逐渐增多,导致胸腰椎骨折病人增多,以往单纯性骨折病人采取卧床保守治疗,椎体高度不能恢复,导致后期出现腰痛及椎体不稳等并发症,后来采取开放手术治疗,创伤较大,恢复慢,近年来手术趋向微创方向发展,自2005年2月~2006年12月我院用Sky椎体成形器治疗12例胸腰椎单纯性压缩骨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Centaur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关群;熊小江;骆浩;冯世龙;程军

    目的:Centaur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胸腰椎骨折81例经前路减压﹑植骨﹑Centaur系统内固定术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出现腹胀12例,无切口感染.本组81例中有76例获6个月~28个月的随访,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植骨于术后5个月~8个月骨性愈合,椎体高度无再丢失现象,胸腰椎生理曲度较前明显改善,慢性腰痛2例,神经功能有4例未恢复,均为脊髓横断伤,其余病例均有1级以上的神经功能恢复.结论:胸腰椎前路手术减压彻底,不易发生脊髓的医源性损伤,脊髓功能恢复好,植骨愈合快,后期脊柱稳定性可靠,Centaur系统小巧外形,手术植入容易,具有矫正脊柱高度及生理曲度功能,是较理想的内固定系统.

  • 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李志华;高鸿一;汪波

    目的:评价AF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胸腰椎暴裂骨折患者,选择性去椎板减压,AF系统内固定复位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结果:椎体高度由术前平均52%恢复到术后平均92%,cobb角由术前平均29.5°矫正到术后平均4.8°,35例脊髓神经损伤者术后均有1到3级的恢复.14例出现并发症.结论:AF系统能有效的复位固定椎体骨折,手术成功的关键是熟悉解剖,准确定位,加强责任心.

    关键词: 胸腰椎 骨折 内固定
  • 2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李常文;赵桂琴;王燕江;潘琦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对2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随访2~24个月,平均16个月,前或后入路完全融合,神经恢复均有1~3级提高.结论:前或后入路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优秀方法,应注意根据术前检查决定手术方式选择.

  • Luque棒A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对比

    作者:周田华;汤逊;林月秋;翁龙江;阮默;王娜

    作者自1996年~2000年间应用Luque棒及AF钉技术共治疗100例胸腰椎骨折病人,收到满意疗效.现就两种治疗方法进行对比总结.

  • 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体会

    作者:苏广志;岳伟杰;孔庆波

    自2000年至2004年底我科共收治174个脊柱骨折的患者.保守治疗141例,手术治疗33例.保守治疗采用平卧硬板床,骨折部位垫高,加以腰背肌功能锻炼;使用腰椎骨折功能锻炼器辅助腰椎背伸背动锻炼;胸腰椎悬吊持续牵引等方法治疗.

  • 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作者:杨成天;苏安平;徐德钢;钱文旭

    目的 探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前路内同定治疗脊柱椎体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椎间植骨侧前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21例,男7例,女14例;年龄8~71岁,平均45岁;胸椎结核5例,胸腰椎结核15例,腰骶椎结核1例.术前后凸Cobb角15°~45°,平均25°.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分析植骨融合程度及脊神经功能改善状况.结果 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5个月.1例于术后7个月出现原部位复发,再次手术后失败;2例术后原位复发,再次手术后恢复自主功能;1例合并髋关节结核,关节置换术后未见复发;其余17例植骨融合良好,无复发.除1例失败病例外,其余患者均达到结核治愈标准,术后X线片示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3~6个月,平均5个月.结论 行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前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可有效矫正脊柱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

  •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后骨不连的治疗进展

    作者:李厚坤;郝定均;王敏;钱冰;李汉;王刚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时代,骨质疏松症患者越来越多,对40岁以上的汉族人群调查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可达12.4%[1]。骨质疏松症患者易发生骨折,发生于椎体的骨折叫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对于整个脊柱而言,OVCF多见于胸腰段,此处应力集中,活动度大,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可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骨不连[2]。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骨不连也叫kümmel病,德国医师kümmel于1895年首次描述该病的发病过程[3],其病程起始一般为一次微小的脊柱创伤,紧随其后的数周乃至数月几乎无任何症状,但随后又表现出临床症状,并进一步加重出现后凸畸形[4,5]。诊断该病主要的特征是裂隙征[6-10]。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骨不连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对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后骨不连的治疗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 胸腰椎爆裂骨折内固定术后伤椎相邻椎间盘及上邻节段椎间盘的转归

    作者:郑晓勇;侯树勋;李利;王华东;史亚民

    目的 研究胸腰椎爆裂骨折经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伤椎相邻椎间盘及相邻节段椎间盘的转归.方法 随机选取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例,55例(62椎体)得到随访,合并椎间盘损伤3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同定手术,观察指标包括术前术后椎间盘的退变程度(于MRI T2加权像上按Pearce分级标准)、Cobb角改变、VAS疼痛评分改变等.结果 术前未合并椎间盘损伤的患者与合并椎间盘损伤的患者相比,伤椎相邻椎间盘的退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央终板骨折粉碎严重或复位不佳的患者与术前未合并椎间盘损伤的患者差异更加显著(P<0.01),术前未合并椎问盘损伤的患者与合并椎间盘损伤的患者相邻节段椎间盘的退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前未合并椎间盘损伤组及中央终板骨折复位良好组与中央终板骨折粉碎严重或复位不佳组相比,术前术后VAS评分改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很好地避免术后后凸畸形的复发,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术前应尽可能行MRI检查明确椎间盘的情况,术中尽可能复位中央终板骨折,尤其是术前合并椎间盘损伤的患者,必要时可切除损伤椎间盘,行椎间融合术.由于坚强固定及融合术的相关副作用,新的固定方式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 X线监视下经皮穿刺活检胸腰椎椎体病灶145例分析

    作者:韦兴;史亚民;侯树勋;陈秉耀;李南

    目的 探讨X线监视下经皮穿刺活检胸腰椎椎体病灶,分析其在脊柱疾患诊断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 145例脊柱椎体病灶患者,胸椎87例,腰椎58例,其中单一椎体94例,多发椎体51例.为明确病理诊断,常规行X线监视下(C型臂或G型臂)穿刺活检,使用骨穿刺针(意大利Gallini S.R.L公司).结果 本组145例,其中141例穿刺成功,4例中途放弃或穿刺失败.穿刺用时10-45min,平均20min.穿刺标本送检后,获得明确病理学诊断130例,阳性率为89.7%.结论 X线监视下穿刺活检是胸腰椎椎体病变明确诊断的安全、有效方法.

    关键词: 胸腰椎 活检 X线监视
  • 球囊扩张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

    作者:杨少坤;丁文元;申勇;张剑刚;安志辉

    目的 探讨选择性应用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04年至2009年期间在我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9例使用球囊扩张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18例,男11例;年龄(55~78)岁,平均64.5岁.所有患者经骨密度检测均为骨质疏松症患者.均表现为骨折椎体局部疼痛,无双下肢神经症状.骨折椎体共33个:T8 2个,T10 1个,T11 7个,T12 11个,L1 9个,L2 3个.所有患者术中经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3.25±0.76)ml.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测量X线侧位片骨折椎体后凸角,CT或MRI上受损椎管狭窄指数,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3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2例患者疼痛缓解不明显,对症治疗后治愈.术中3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1例渗漏至椎间盘,2例渗漏至椎体前方,渗漏率为10.34%;均无神经压迫症状及其他并发症.末次随访时VAS 评分为(2.342±1.13)分,较术前的(6.58±1.31)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角为-3.36°±15.78°,较术前后凸角-5.32°±16.17°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受损椎管狭窄指数(85.14%±10.12%)与末次随访时(84.07%±11.3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应用球囊扩张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结果满意.

  • 后路短节段经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重度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的短期临床观察

    作者:殷实;朱兴元;田顺林;刘晓冬;张志勇;倪晓辉

    目的 探讨后路短节段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严重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我院采用后路短节段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42例重度不稳定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27~55岁,平均41.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致伤22例,高空坠落伤14例,重物砸伤6例.伤椎节段:T114例,T1213例,L116例,L29例.按Denis分型:A型15例,B型24例,D型2例,E型1例.所有病例脊柱载荷评分(load-sharing scoring,LSC)≥7分.测量伤椎椎体高度、Cobb's角;评估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记录随访期间所有并发症.结果 本组4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6个月,平均11.6个月.随访期间,4例出现切口感染,经换药后4周内愈合;所有患者均无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伤椎前缘相对高度由术前的(51.0±8.9)%提高至术后末次随访的(92.0±9.7)%;Cobb's角由术前的(36.0±7.4)° 减小至末次随访的(5.9±2.8)°;VAS评分由术前(7.9±1.8)分减轻至末次随访的(1.6±0.9)分;ODI评分由术前39.0±6.2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16.0±7.9.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后路短节段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重度不稳定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重建了椎体的高度,增加了脊柱前柱稳定性,治疗效果满意.

1529 条记录 12/77 页 « 12...9101112131415...767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