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治肝先治"心"
乙型肝炎病程长,易反复,难以治愈,病人易产生各种不良心理,不利于疾病的康复.下面就在临床上常见的几种不良的心理特点进行剖析,给予一些心理护理方面的指导.
-
"大龄女"难嫁
女大难嫁,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不少大龄女青年自身条件优越,既有花容月貌,又才华横溢、事业有成,但在爱情上却常常搁浅,以至于到了而立之年仍闺中待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是在择偶中表现出的种种不良心理--
-
如何应对老年灰色情感
灰色情感,亦称负性情绪,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的多发的不良心理,其一般表现为忧愁、多疑、讳疾、嫉妒、自卑、牢骚、孤傲等方面,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情况.对其的调理应以调心为主,通过自我心理调适来加以消除.一、杞人忧天 有的老年人每天生活在忧愁苦闷之中,心事总往坏处想,不该操心的事他偏要操心,不该忧虑的事他总是愁绪重重.认为自己人老珠黄,万事凋零,是"快入土的样品",以至整日饮食无味,坐卧不安,精神萎靡,坐以待毙.
-
胆石症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因素的相关分析
传统医学认为,不良心理可导致胆气郁积,容易形成胆石症,相反,胆石症患者胆气受损,也容易导致心理疾患[1]。研究表明胆石症患者睡眠质量下降明显[2]。然而,哪些心理因素与胆石症患者的睡眠质量相关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对96例胆石症患者资料分析,旨在探讨影响胆石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心理因素,为临床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参考。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护理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51%~73%[1].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常因禁食或进食方法不正确,引起脱水、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同时引起患者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影响脑卒中整个治疗过程,所以尽早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和功能训练,可改善吞咽功能,促进疾病的整体康复.现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65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措施作一介绍.
-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产生、住院时长与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随机在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行胆囊切除术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共有150例,将其平均划分成两组,即常规组与围手术期护理组.常规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而围手术期护理组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之间的手术用时、住院时长、焦虑状况与并发症的比例.结果:围手术期护理组的手术用时、住院时长、焦虑分值与并发症的比例都比常规组的显著减少(P<0.05).结论: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产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长,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调控患者的不良心理,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对重睑成形术患者实施音乐疗法的护理
重睑成形术是整形美容外科常见的手术,患者期望值较高,常担忧手术达不到期望的效果,从而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容易引起血压增高、心率增快等反应,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我科应用音乐疗法对46例重睑成形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不良心理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不良心理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26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63例)在入院后即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63例)给予常规护理.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SCL-90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与医学应对问卷(MCMQ)进行测试研究.结果 研究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后心理症状自评量表中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以及附加量表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方式中的面对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不良心理,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对疾病的康复有巨大的帮助作用.
-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和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前人们对优生优育愈加重视,加之孕妇对分娩的恐惧或畏惧疼痛等因素,分娩前通常存在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而产妇的负性心理会对分娩结局产生一定的影响[1].目前护理模式已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心理护理已成为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2].本研究通过对初产妇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对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护理干预缓解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i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HD),简称冠心病,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1-2].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是老年冠心病常见的不良心理表现,且常合并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可能使死亡率升高[3].随着我国“生物-社会医学-心理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干预已成为临床整天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在缓解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中的作用常常被忽视[3].本研究通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效地心理护理干预,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在缓解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妊娠合并乙肝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心理护理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感染在世界范围很广泛,全世界HBV感染者均有3亿左右,我国人口HBsAg携带者约占人口数的10%,其中孕妇产前检出HBsAg携带率为6%~15%[1].妊娠合并乙肝孕妇的心理压力很大,常表现出紧张、焦虑、自卑甚至恐惧的不良心理[2].这种不良心理必给孕妇身心健康和胎儿的发育带来不良影响[3].下面就妊娠合并孕妇的心理状态及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
防止安全生产中的12种不良心理
综观历年来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绝大部分都是人为的责任事故.而造成责任事故的根源则是心理认知上的不正确——由心理隐患引发事故隐患,因不正确的行为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因此,要防止安全生产中的12种不良心理:一要防止应付心理.安全工作必须实打实、硬碰硬,须臾的疏忽大意,稍微的敷衍塞责都可能酿成事故灾难.因此,对待安全工作必须树立求实、求真、求严、求细的思想,切不可做样子给领导看,做表面文章应付检查.
-
肺磨玻璃样结节患者术前焦虑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肺癌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中部分早期肺癌在CT征象上主要表现为磨玻璃样病变(ground-glass opacity,GGO),且术后病理证实多为细支气管肺泡癌或以细支气管肺泡癌为主的肺腺癌.近年来,螺旋CT技术的广泛应用使GGO的诊断率有了大幅提高,许多人在初诊为肺部GGO后担心罹患肺癌而出现紧张、恐惧、悲观和焦虑等一系列不良心理[1].这些强烈的心理应激常导致焦虑和抑郁的负面情绪产生,而且不良情绪会加速癌症恶化,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及治疗效果[2].为此,笔者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并分析肺GGO结节患者术前焦虑相关因素,旨在为进一步有针对性消除患者心理焦虑提供理论依据.
-
对活体亲属供肾者实施术前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近年来,尿毒症患者越来越多,但移植器官的缺乏使得很多尿毒症患者没有肾源,无法得到较好的治疗,而亲属肾移植的实现有效地缓解了这种状态;但实施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很多供肾者缺乏医学相关知识,对手术和麻醉不了解,而且将会失去一个健康的肾,多引发焦虑等不良心理,从而影响生命体征,不利于麻醉和手术的实施.
-
心理护理在未婚引产术中的应用
未婚先孕者心理状态十分复杂,及时引产是终止妊娠的一项补救措施.妊娠中出现的焦虑、紧张、忧郁、悲伤绝望等不良心理均可导致或诱发各种疾病或神经内分泌紊乱,易在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有效地促进她们的心身健康,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我们针对未婚先孕的孕妇各种心理特点给予积极的心理指导,同时加强临床观察和出院指导,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
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4例.干预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干预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心理明显改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对患者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
自我击溃不良心理六法
人们在从事社会活动的过程中,由于精神刺激或紧张状态诱发疾病,影响和危害人体身心健康的因素,称为精神因素或心理因素.精神因素和其他因素不同,由于对人体的危害不直露,具有隐蔽性,人家看不见、摸不着,因而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
跳伞员易出现的不良心理及其对策
跳伞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据调查,有60%以上的初次跳伞者或经验较少者在跳伞过程中会产生担心和害怕的念头.本文对跳伞员易产生的不良心理及其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
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的不良心理及其克服
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的不良心理侥幸心理侥幸心理主要有3种情况:一是汽车穿越十字路口、窄路、险桥或事故多发路段时,驾驶员对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估计不足,自认为会平安无事而侥幸通过,结果导致违章肇事;二是行车途中有人请吃饭、喝酒时,认为少喝一点也许没事,但端起酒杯往往不能自控,致使酒后开车而违章肇事;三是有的驾驶员明知车辆有毛病,但因赶路心切而不停车检修,认为还剩几里路凑合凑合就到家了,估计不会发生问题,结果发生了事故.
-
社区护理干预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社区护理干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的不良心理、遵医行为、临床疗效及再次入院率,探讨社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其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1月选择出院后入社区的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并随访观察12个月内的不良心理、遵医行为及再次入院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不良心理发生率(9.1%)、吸烟率(7.3%)及再次入院率(5.5%)显著低于对照组(46.6%、56.7%、37.5%)(均P<0.05),不良心理明显好转率82.1%显著高于对照组6.7%(P<0.05);干预后干预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EV1/FVC值、FEV1 (L)值及FEV1(%)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心理情绪、提高遵医行为及降低再次入院率,可显著改善肺功能及提高临床疗效,是稳定期COPD患者康复与保健的有效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