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的机会致病菌之一,与烧伤感染和一系列免疫力低下患者的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由于不断增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住院患者的费用不断上涨,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院内感染已成为世界流行的一大难题[1]。
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这类细菌不仅存在于土壤、水、植物、动物及人类皮肤表面,还存在于潮湿的环境中,如医疗器械的导管中。其次,年龄偏大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更易感染该菌,免疫力低下患者引起的感染很难治疗。后,由于此类细菌耐受各种抗生素,导致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生素治疗极为有限。此外,在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作用下,如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新抗生素的研发等,以及在染色体基因编码的突变和耐药基因决定簇的水平基因转换诱导下,铜绿假单胞菌很容易产生更强的耐药性[2]。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产生机制非常复杂,综合文献报道,主要有产生多种灭活酶、钝化酶或修饰酶、细菌渗透性外膜功能降低、外膜孔蛋白缺失、主动外排系统的外排作用和细菌表面形成生物膜。 -
一株由插入序列引起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的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周围环境及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部位,是年老体弱、慢性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合并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有时可引起严重感染,其在各大医院细菌分离率调查中均居于首要位置,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院内感染高达30%以上[1].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孔蛋白与β-内酰胺酶研究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外科监护室分离株对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方法 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低抑菌浓度(MIC);提取β-内酰胺酶进行三维水解试验及等电聚焦电泳;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酶活性;用PCR扩增IMP、VIM金属酶基因;用Western印迹分析外膜孔蛋白OprD2表达水平.结果 从外科监护室分离的49株铜绿假单胞菌,有41株对亚胺培南耐药;耐药组34株菌产AmpC酶,其中8株同时产ESBLs酶,2株仅产ESBLs,未筛选出产金属酶菌株;亚胺培南耐药组酶活性(74.32±53.42)μmmol/mg与亚胺培南敏感组酶活性(8.7±16.16)μmmol/m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耐药组OprD2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或缺失,而敏感组均正常表达OprD2,耐药组OprD2相对表达量(0.20±0.27)与敏感组(3.10±2.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扩增出IMP、VIM金属酶基因.结论 外膜孔蛋白OprD2表达降低或缺失以及高活性AmpC酶,是外科监护室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原因,与IMP、VIM金属酶关系不大.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和外膜孔蛋白表达水平的研究
目的 探讨我国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MexAB-OprM和外膜孔蛋白OprD 2 表达水平及其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国15个省市28所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655株,琼脂稀释法测定该菌加入外排泵抑制剂羟基氰氯苯腙(CCCP)前后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堵南的MIC;RT-PCR检测外排泵MexAB-OprM和孔蛋白OprD 2 的表达水平;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印迹(Western-blot)检测外膜孔蛋白OprD 2 .结果 收集到的655株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分别为52.5%和59.2%,加入CCCP前后其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无明显变化;52.0%(51/98)美罗堵南耐药株MexAB-OprM显著高表达(P<0.05),43.7%(59/135)亚胺培南耐药株OprD 2 显著低表达(P<0.05),14.8%(20/135)亚胺培南耐药株OprD 2 表达缺失;SDS-PAGE和Western-blot显示与标准菌株PAO1相比.OprD2 表达水平减低菌株ZZ20显影减低,表达缺失菌株BJ1不显影.结论 MexAB-OprM表达升高和OprD<.2 表达降低甚至缺失是我国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外排泵 外膜孔蛋白 羟基氰氯苯腙 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
目的 了解我院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PA)耐药机制及同源性分型情况.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PA,用K-B法检测28株耐亚胺培南PA对12种抗菌药的敏感性,用肠杆菌科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ERIC)进行同源性分析,并用PCR法检测外膜孔蛋白OprD2和金属β内酰胺酶(IMP、VIM)基因.结果 28株耐亚胺培南PA对其他12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在14.8%~42.3%.经ERIC-PCR分析后共有11个基因型.其中A型为11株:A1型9株,A2型2株;B型为5株:B1型2株,B2型2株,B3型1株;C型3株;D型2株;E~K 型各1株.PCR检测到OprD2 基因仅4株,其缺失率为85.7%,28株PA中检测到1株VIM基因,经测序证实为VIM-2型.结论 本院耐亚胺培南PA的主要耐药机制为外膜孔蛋白缺失.在外科和高干病房中出现多种基因型的耐亚胺培南PA传播.
关键词: 耐亚胺培南 铜绿假单胞菌 外膜孔蛋白 金属β内酰胺酶 肠杆菌科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 -
淋球菌外膜孔蛋白与环丙沙星耐药关系的初探
淋球菌(NG)的细胞壁结构类似于大肠杆菌(E.coli)由外到内分为3层:外膜、胞间质、内膜.外膜上有大量蛋白质,其中第一类蛋白质(P.I)功能上相当于孔蛋白,主要有3种,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1000、33000、35000[1-3].环丙沙星(CIP)主要是通过上述3种孔蛋白进入菌体的.当孔蛋白表达下降或不表达时,进入菌体的CIP则减少,细菌对CIP产生耐药性.笔者对5株CIP敏感的NG和3株CIP耐药的NG外膜孔蛋白做了半定量分析,以探讨孔蛋白表达的种类和数量与CIP耐药的关系.
-
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铜绿假单胞杆菌通过生成多种酶类外膜孔蛋白缺失等机制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1-2]国内外对产金属β内酰胺酶铜绿单胞菌的协同试验方法研究已有报道,但对双纸片协同法检测铜绿单胞菌产生的金属酶,同时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系统检测其耐药性则鲜见报道笔者应用上述方法,以了解医院感染标本分离的铜绿单胞菌产生金属酶情况及耐药情况,从而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
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喹喏酮类、氨基糖苷类三类主要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探讨
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已成为医院感染中较为重要的病原菌之一[1].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量抗生素表现出了快速耐药,并且出现了不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而且对喹喏酮类、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等多种抗生素有交叉耐药的多重耐药菌株[2].其耐药机制复杂,对不同抗生素有不同的耐药机制,其中较主要的有外膜低渗透性改变、抗生素灭活酶或修饰酶的生成、生物膜形成和主动外排、外膜孔蛋白缺失等机制[3-5].现就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有关的研究予以综述.
-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及外膜孔蛋白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2007年-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探讨外膜孔蛋白缺失介导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外膜孔蛋白OprD的编码基因,利用Whonet 5.4 软件对药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铜绿假单胞菌每年的分离数量分别为132株、159株和173株,分离率分别为13.6%、14.1%和19.3%,主要分离至呼吸内科和ICU病房,标本类型则以痰液为主,474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高,分别是89.50%和81.5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7.1%和34.80%,多重耐药菌株占49.50%,其中7.80%为泛耐药菌株.随机选择的8株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有一株外膜孔蛋白OprD编码基因出现缺失.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整体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也较高;OprD的缺少是引起本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机制之一.
-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目的 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产碳青霉烯酶、整合子分布及外膜孔蛋白的缺失情况进行分析和特征讨论.方法 收集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患者的痰液、尿液、分泌物、血液等标本,临床分离的87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RE)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对87株CRE菌株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检出碳青霉烯酶基因74株,占85.06 %.包括肺炎克雷伯菌65株(87.84% ),大肠埃希菌6株(8.11% ),阴沟肠杆菌、产酸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各1株,分别占1.35%.整合酶基因检测结果显示,Ⅰ类整合子检出52株,检出率为59.77% (52/87),其中47株来自产碳青霉烯酶菌株,5株为非产碳青霉烯酶菌株,同时均以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的比例高(分别为39株和3株);Ⅱ类整合子检出8株,检出率为9.20 % (8/87),其中4株来自产碳青霉烯酶菌株,4株为非产碳青霉烯酶菌株;未检出Ⅲ类整合子.Ⅰ类和Ⅱ类整合子检出3株,2株来自产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株,1株为非产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株.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外膜孔蛋白缺失情况表明,70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株中,膜蛋白无异常达18.57%,其中产碳青霉烯酶菌株中膜蛋白无异常为16.92%;OmpK35表达下调的菌株占24.29%,OmpK35缺失的占10.00%;OmpK36表达下调和缺失的比例分别为4.23% 和57.14%;产碳青霉烯酶菌株中OmpK35表达下调的菌株占50.77%,OmpK35缺失的占9.23%;OmpK36表达下调和缺失的比例分别为3.08% 和55.38%.结论 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CRE的耐药情况非常严重,且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基因检出高,耐药严重;耐药性的发生还与整合酶基因Ⅰ类整合子,以及孔膜蛋白表达减低与缺失密切相关.
-
23-07 外膜孔蛋白OprD的C-末端区调节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的敏感性
-
定量RT-PCR检测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MexAB-OprM外排泵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所涉及耐药机制相当复杂,包括抗生素灭活酶或修饰酶的生成、外膜低渗透性、外膜孔蛋白缺失、生物膜形成和主动外排等[1].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内存在着多种主动外排系统[2],MexAB-OprM是在PA中发现的第一个RND家族外排系统,在PA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碳青霉烯类)的固有耐药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MexAB-OprM是迄今为止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外排系统.本研究用SYBR Green Ⅰ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临床分离鉴定的多药耐药和敏感铜绿假单胞菌中外排泵MexAB-OprmM mRNA的表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