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来源于发育早期中胚层的一类多能干细胞[1-5],MSCs由于它的自我更新和多项分化潜能,而具有巨大的治疗价值[1-3,6-7],日益受到关注.MSCs有以下特点:(1)多向分化潜能,在适当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肌细胞[2]、成骨细胞[3-4]、脂肪细胞[8]、神经细胞[9]、肝细胞[6]、心肌细胞[10]和表皮细胞[11-12];(2)通过分泌可溶性因子和转分化促进创面愈合[13-14];(3)免疫调控功能,骨髓源MSCs表达MHC-Ⅰ类分子,不表达MHC-Ⅱ类分子,不表达CD80、CD86、CD40等协同刺激分子,体外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内诱导免疫耐受[11,15],在预防和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诱导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4)连续传代培养和冷冻保存后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用于组织工程和细胞替代治疗.
-
血小板活化因子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内源性磷脂,其生物学活性极强,在体内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均可发挥作用.1970年,Henson等[1]发现白细胞可刺激血小板分泌一种"可溶性因子";1972年,Benveniste等[2]在家兔中发现该种"可溶性因子"可由IgE致敏的嗜碱性粒细胞释放出来,具有活化血小板的作用,遂首次将其命名为PAF,终人们通过气液色谱仪及质谱分析等方法证明了PAF的分子结构:1-O-烷基-2-乙酰基-sn-甘油-3磷酸胆碱.
-
组织工程化软骨分泌的可溶性因子对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化软骨分泌的可溶性因子是否能够单独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i cells,BMSCs)软骨分化.方法 体外培养扩增猪BMSCs、猪关节软骨细胞以及皮肤成纤维细胞,以5.0×107/ml的细胞终浓度分别接种于聚羟基乙酸/聚乳酸(PGA/PLA)支架,应用隔离池进行隔离共培养.以软骨细胞-材料复合物与BMSCs-材料复合物隔离共培养为实验组,以皮肤成纤维细胞-材料复合物与BMSCs-材料复合物隔离共培养为对照组1,以单纯BMSCs-材料复合物为对照组2.各组标本均于体外培养8周后取材,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以及免疫组织化学,RT-PCR等方法对新生组织进行评价.结果 隔离共培养8周后,实验组软骨细胞材料-复合物诱导的BMSCs-材料复合物形成的组织略有缩小,外观类似软骨组织,组织学检测见软骨陷窝样结构,SafraninO染色可见软骨特异性基质分泌,免疫组化显示有大量Ⅱ型胶原沉积,RT-PCR检测组织表达Ⅱ型胶原、Ⅸ型胶原、COMP、Sox9等软骨特异性基因,提示形成了较成熟软骨样组织;而对照组成纤维细胞材料复合物诱导的BMSCs-材料复合物和未经任何诱导的BMSCs-材料复合物形成的组织淡黄色,明显缩小、变薄、质地较软,组织学检测均未形成软骨陷窝样结构,主要为纤维性成分,各种软骨特异性相关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软骨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能够单独诱导BMSCs软骨分化,可能是软骨细胞形成的微环境中发挥诱导作用的主要因素.
-
细胞因子与急性辐射损伤的防护和治疗
细胞因子是由机体的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小分子多肽,它们具有调节机体免疫、神经和内分泌功能,参与炎症发生、创伤愈合及造血调控等作用.第1个细胞因子是在1957年由Issaxa和Lindenman首先发现的,被称之谓干扰素,是由机体免疫细胞与热灭活的流感病毒相互作用后分泌的一种可溶性因子.此后,一系列细胞因子相继问世.随着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细胞因子的研究已从蛋白水平的分析进入基因水平的调节,而且通过转基因和敲除基因动物实验,揭示了细胞因子在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同时细胞因子作为新型的生物制剂,已被运用于临床,尤其在调节机体造血和免疫功能、抗肿瘤和抗病毒感染的治疗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并成为生物制药业的支柱产业.同时,这些细胞因子在辐射损伤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救治中也得到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在升高患者的白细胞、促进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重建中显示出独特的作用.本文作者就细胞因子在辐射防护和损伤救治的研究进展作一评述.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巨噬细胞感染蛋白1α表达的研究
溶骨性骨质破坏为多发性骨髓瘤(MM)的突出临床表现,然而MM及其骨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巨噬细胞感染蛋白1α(MIP-1α)为肿瘤细胞、淋巴细胞等分泌的一种可溶性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它与MM的发病有关[1].我们检测了30例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NC)培养上清液的MIP-1α水平和24例MM患者骨髓基质细胞(BMSC)培养上清液的IL-6水平,以探讨MIP-1α与MM和MM骨病发病的关系.
-
儿童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上)
免疫缺陷病(IO)是指免疫活性细胞(如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和免疫活性分子(可溶性因子,如白细胞介素、抗体即免疫球蛋白、补体蛋白质和细胞膜表面分子)发生缺陷引起的免疫反应缺如或降低,导致机体抗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
内皮抑素与类风湿关节炎血管新生
内皮抑素(endostatin,ES)是一种内源性抗血管生成物质,特异性地作用于内皮细胞,抑制其迁移、增殖,诱导其凋亡,有效地抑制血管新生.目前,ES治疗肿瘤国外已进入三期临床实验,而对其用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研究尚少.尽管RA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关节软骨表面的血管新生是RA病理过程的中心环节却得到了一致公认,它在RA病程的早期便开始[1-3].血管新生是一个涉及内皮细胞、细胞外基质、可溶性因子的复杂过程,主要取决于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和抑制因子如ES之间的平衡[4-6].
-
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其相关疾病
肾小球系膜细胞具有保持肾小球微血管床结构的完整性和系膜基质的稳态性,在遭遇各种损伤时,可发生凋亡或呈现活化表形,进而肥大、增殖,产生过多的基质蛋白、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而这些可溶性因子反过来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分别影响系膜细胞或其他肾小球细胞.系膜细胞是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疾病,如IgA肾病和狼疮性肾炎,或代谢性疾病肾损伤,如糖尿病肾病的主要靶点.信号传导和氧化应激是激活系膜细胞的主要途径,而且很可能是多种调节作用的后通路,这些反应往往是治疗干预的常规靶点.明确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MCs)的特殊标志有利于对这些细胞进行基因调控和选择有效的治疗靶点.
-
软骨细胞上清液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微团培养成软骨
背景: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有望成为软骨组织工程中治疗软骨缺损的种子细胞,在其向软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合适的生长因子起了重要作用。
目的:利用富含生长因子的软骨细胞上清液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并对其鉴定。
方法:采用消化法分别获得 SD 大鼠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收集软骨细胞上清液离心、过滤冻存备用。培养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至第3代后离心成微团,并用软骨细胞上清液进行成软骨诱导分化,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法、RT-PCR检测进行鉴定。
结果与结论: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使用软骨细胞上清液成软骨诱导21 d后,微团可见似软骨样组织。免疫组化法进行Ⅱ型胶原鉴定,基质能被Ⅱ型胶原染色,细胞染色呈现棕黄色。RT-PCR 结果显示诱导后的微团表达软骨特异性基因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证实软骨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可以诱导大鼠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 -
补体C3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补体系统是一个具有复杂而精密调控机制的生物反应体系,是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之间的重要枢纽,其组成成分包括固有成分、多种调节因子和补体受体等30余种[1]:①固有成分包括:经典激活途径的C1、C2、C4,凝集素途径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等,旁路激活途径的调控蛋白B因子、D因子等,以及三条激活途径枢纽C3,共同末端通路C5、C6、C7、C8和C9;②多种调节因子包括:备解素、H因子、I因子等血浆可溶性因子和腹膜蛋白等细胞膜结合蛋白;③补体受体包括:CR1 ~CR5、C3aR、fH受体等.补体成分中含量为丰富的补体第三组分(The third complement component,C3)是1912年Ritg利用蛇毒处理血清时发现,是补体系统的核心,功能上,它成为三条补体激活途径(即经典途径、旁路途径、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途径)的启动汇合点,引起补体系统的级联反应,与各相关因子发生相互作用,同时还是C3b依赖的阳性反馈环路的基础.被激活的C3裂解为同样具有重要生物学活性的片段:C3a、C3b、iC3a、C3d等[2].
-
英文文摘
1.缺氧肿瘤微环境调节侵袭性口腔癌细胞的入侵(英)/Tep-po S…//Exp Cell Res.-2013,319(4).-376-389
侵袭是癌症的一种重要特征,涉及肿瘤微环境和肿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缺氧,是一种低氧水平,在许多癌症中均与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增强相关。本研究探讨缺氧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OSCCs)侵袭的影响和一种新的三维肌瘤器官侵入模型在缺氧实验中的适用性。我们研究了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原发性口腔癌细胞 UT-SCC-43A,复发性口腔癌细胞 UT-SCC-43B 和侵袭性舌癌细胞 HSC-3)在常氧、缺氧及在氯化钴低氧模拟环境下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如预期结果,复发性 UT-SCC-43B 细胞较原发性口腔癌细胞更具侵袭性。相反,舌癌细胞 HSC-3在转移或侵袭实验中对缺氧条件反应较轻,说明缺氧对癌细胞侵袭潜能的影响具有细胞系特异性。通过漂洗组织清除各种潜在的可溶性因子,可改变HSC-3细胞的侵袭模式和缺氧刺激产生的效果。在洗脱后的组织中,缺氧状态可显著提高侵袭性,但在原有完整组织中未发现侵袭性的改变。这说明可溶性因子对侵袭模式和缺氧反应极为重要。缺氧调节赖氨酰氧化酶(LOX)作为一种转移和预后不良的标志物存在于肌瘤组织中,但可经漂洗清除。LOX 的抑制可缩小侵袭范围,但对浸润深度的缩小影响非常有限。据此认为,LOX 可能对侵袭模式的调节具有一定作用。另一个缺氧相关预后不良标志物碳酸酐酶9(CAIX),是由低氧暴露条件下的 HSC-3细胞及在常氧条件下侵入组织内的侵袭性 HSC-3细胞所诱导的。总之,完整肌瘤器官模型可提供佳缺氧环境,是极好的人类肿瘤微环境模拟物。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恶性胶质瘤的趋向性机制
我们以往研究结果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向恶性胶质瘤趋向性迁移的特性,并可能成为恶性胶质瘤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 1-2].目前对MSCs向胶质瘤趋向性迁移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胶质瘤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包括趋化因子或生长因子可能介导MSCs的胶质瘤趋向性.体内外实验均证实,胶质瘤细胞分泌多种趋化因子,包括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3]、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SDF-1α)[4]等.我们通过体外实验观察趋化因子MCP-1和SDF-1α对MSCs的趋化迁移作用,探讨上述因子在MSCs的胶质瘤趋向性中的作用.
-
趋化因子2对血液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肿瘤细胞与其生长微环境存在着交互作用,肿瘤微环境中的附属细胞可分泌一些可溶性因子影响肿瘤的进展,肿瘤细胞也可分泌一些细胞因子促进附属细胞的增殖和生长,因此对这些细胞因子的深入了解对于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有重要意义.趋化因子2(chemokine ligand 2,CCL2),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属C-C趋化因子家族的可溶性趋化因子,它普遍存在于多种肿瘤微环境中,在肿瘤的形成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1-4].近年来,人们在多发性骨髓瘤、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滤泡性淋巴瘤等血液肿瘤中发现CCL2与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本文就CCL2对血液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有助于充分了解其与血液肿瘤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将来探索血液肿瘤治疗的新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诊断和治疗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ID)是指因免疫活性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和免疫活性分子(可溶性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补体蛋白质和细胞膜表面分子)缺陷引起免疫反应缺如、降低,导致机体抗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或引起免疫反应亢进,发生过敏和严重炎症反应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
海马可溶性因子体外诱导分化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为胶质样细胞
目的 探索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在大鼠海马可溶性因子中的体外发育归宿及分化鉴定.方法 显微镜下分离Wistar大鼠海马组织放置于低温DMEM/12培养基,低温振荡2小时后高速离心(15000g),获取实验所用海马组织可溶性因子.取材出生1天的Wistar乳鼠海马中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endogenous neural stem cells,ENSCs),将ENSCs分别于含海马可溶性因子终浓度为0(对照组)、50、100、200、400 μl/mL的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6天并每日观察,使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印记技术比较各组ENSCs中Nestin、CD133的表达量;同时计量并比较各组ENSCs成球个数,以探索在模拟颅内微环境情况下,ENSCs发育、归宿及分化.进一步于适宜的海马可溶性因子终浓度中分化神经球,对分化的细胞行神经元特异性蛋白入(如:β-tubullin Ⅲ、MAP2)及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如:GFAP、S100及p75 NGFR)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 大鼠ENSCs在培养基中呈单细胞漂浮生长,球形;ENSCs于海马可溶性因子各实验分组中培养第2天呈细胞球状态,对照组中无细胞球形成(与100 μl/mL组比较,P1=0.00),100 μl/mL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1=0.00<0.05);至第6天,在100 μl/mL组中的细胞球数量明显多于其余各组(P1'=P2'=P3'=P4'=0.00).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中,100 μl/mL组中细胞球表达干细胞高亲和蛋白Nestin、CD133阳性,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检测其中Nestin、CD133蛋白高于对照组.进一步分化试验中,细胞球呈贴壁生长的单细胞状态、有突起伸出、长梭形,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分化的细胞表达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GFAP、S100、p75NGFR阳性,但不表达神经元特异性蛋白β-tubullin Ⅲ与MAP2.结论 大鼠ENSCs在终浓度为100μl/mL的HSF作用下,可促进ENSCs的增殖分裂;ENSCs在同样浓度下的HSF中可进一步分化为表达GFAP、S100、p75NGFR阳性的胶质样细胞;100 μl/mL的HSFS是ENSCs的一种生理性诱导剂或参与促进ENSCs增殖、分化及通过细胞替代或因子分泌等机制修复神经损伤.
-
人脐带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及其在心血管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来源于早期中胚层和外胚层的一类多能干细胞.MSCs初在骨髓中发现,随后在多种组织中分离得到,包括肌肉、脂肪、大脑、软骨、牙髓以及脐带等[1].大量研究表明,MSCs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因为其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在体内或体外的合适条件下能分化成为多种成体细胞,从而实现组织重建;能够通过分泌可溶性因子和转分化等直接或间接刺激进行组织修复[2].MSCs还具有免疫调节能力,体外扩增的MSCs具有免疫抑制功能,可通过与免疫细胞(如:T和B淋巴细胞、NK细胞及树突状细胞等)的相互作用来调节免疫反应,可能成为某些免疫性疾病(如:Crohn's病)的治疗手段,对于减少造血干细胞及器官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也有一定的作用[3].另外,MSCs在连续传代和冷冻复苏后仍具有上述功能,可作为组织工程和细胞替代治疗的种子细胞[4].
-
静滴黄芪注射液致药物热1例报告
患女,64岁,1998年11月26日,以咳、痰、喘10余年,胸闷3年,加重3d入院.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衰Ⅱ度.给予抗炎、平喘化痰、对症治疗,并黄芪(中科院地奥制药公司生产)4mi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点,1月后患者病情缓解,停用以上药物.1999年1月4日患者不慎受凉后病情复发、加重,咳嗽、咯白色粘痰,双肺闻及湿罗音,血常规示WBC 8.7×109/L,N 0.897L 0.103,RBC 6.35×1012/L HGB 193g/L,电解质、肾功均在正常范围,故予先锋必3.0,奥复星100ml,黄芪4ml(中科院地奥制药公司生产)均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点,次日患者静点黄芪时出现畏寒,继之高热,体温达40℃,心率120次/min,即停用黄芪并壶入地塞米松5mg约2h后,症状缓解,体温为36.8℃,后分别于1月6日、7日两次静点到黄芪时症状复发,体温上升至38.9℃~40℃,停用并壶入地塞米松后2h可缓解,1月8日停用黄芪后未再出现上述症状,起病全过程无皮疹出现,血培养无细菌生长.讨论药物热以药物过反应者常见,常为-型或Ⅳ型过敏反应,机理是:一些药物具有全抗原作用,而一些药物或其代射产物有半抗原作用,可与体内蛋白质成分结合成全抗原,两者增多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并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直接或在补体作用下激活吞噬细胞,释放内原性致热原;细胞免疫的机理是通过淋巴细胞释放的非致热原性可溶性因子,特异性的致敏抗原所致,药物性过敏反应一旦发生,可长时间存在,重复投药可迅速出现发热反应.本例患者曾接触过黄芪注射液,再次使用后次日出现发热,表观为单纯发热而无期他症状,符合药物过敏症所致药物热的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