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局部晚期食管癌放化疗治疗结果进展
局部晚期食管癌(locally advanced esophageal carcinoma)是指食管肿瘤局部已侵犯食管外膜(T3)或已侵及邻近器官(T4),又或是已有局部淋巴结转移(N1-M1a)[1].大多数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已属局部晚期,加上患者自身存在的高危因素,以至于仅30%~40%的患者在确诊后可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然而,仅仅运用手术方法治疗食管癌的结果是不令人满意的,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局部复发和转移.为了改善预后,形成了新辅助放化疗+手术以及手术+术后辅助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对于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病灶,随着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和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ion radiation therapy,IMRT)应用于临床,同步放化疗较传统单纯放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率和放疗毒性反应.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前列腺癌的应用现状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多发于老年男性,在欧美发达国家中发病率很高,其发病率在美国男性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1]。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已成为泌尿外科医师研究的热门问题。目前,针对不同时期、类型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内分泌治疗、根治性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以及冷冻、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基因治疗等,而目前临床主要是以内分泌治疗和根治性手术治疗为主。
-
1例局部晚期右半结肠癌患者的治疗(附视频)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1].由于结直肠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所以一部分结直肠癌患者在初步诊断时就已到达局部晚期,无法进行根治性切除.而手术治疗是根治结直肠癌的唯一方法,因此术前的新辅助化疗成为了此类患者重要的治疗方式[2].现报告1例我院收治的局部晚期右半结肠癌患者,经过5个周期mFOLFOX6方案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现将其治疗过程报道如下.
-
肝细胞肝癌并胆管癌栓的诊断及根治性手术治疗:附10例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一种发病迅速,病程较短的恶性肿瘤,既往多认为肝细胞癌一旦并发胆管癌栓已属晚期,丧失手术机会.近年来的文献认识到部分肝脏恶性肿瘤胆管癌栓病人可由于手术治疗获益,获得症状缓解和长期生存,甚至偶尔获得根治~([1-3]),因此重新区分和认识此类病人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回顾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2005-2008年间10例原发性肝癌并胆管癌栓的诊断及治疗,以探究其治疗效果.
-
辅助及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联合局部根治性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研究现状
对局限性或局部进展性前列腺癌的局部根治性治疗包括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和根治性放疗2种,但局部治疗后仍有30%~40%的患者会出现PSA复发或转移[1],说明局部治疗后有肿瘤残余或治疗前已经存在转移.对这些具有复发或转移危险的患者是否应进行新辅助或辅助性治疗国外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将相关的临床研究结果简要介绍如下.
-
射频灭活治疗肝癌的适应证及疗效评价
目前,手术切除仍是肝癌主要和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肿瘤的大小、部位、数量、是否合并肝硬化及其硬化的程度、肝脏功能状况、是否存在肝内外转移及病人全身状况等,只有少数患者能够获得根治性手术治疗,而目前化疗及放疗均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肝脏外科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先后开展了多种微创治疗肝癌的方法,包括微波治疗、冷冻治疗、肿瘤内部注射无水酒精治疗等,其中射频灭活(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
胃癌根治术中联合脏器切除的问题
外科根治性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能治愈胃癌的措施,为了达到根治目的,常常需联合脏器切除,如脾、胰、肝、横结肠、十二直肠、肾脏等,其中胰腺、脾脏、肝脏是多见被联合切除的器官.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先进仪器的应用、围手术期监护的发展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在不断提高,联合器官切除日益受到重视其指征也愈来愈受到关注.
-
原发性气管肿瘤临床分析
原发性气管肿瘤临床比较少见,患者胸片可为正常,漏诊、误诊率高.我院自1990年1月~2001年1月共收治气管肿瘤11例,根治性手术治疗3例,放射治疗9例.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方式与胰瘘预防
胰腺癌恶性程度及死亡率高,是疗效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因胰腺位于腹膜后,位置隐蔽,不易早期发现,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仅20%可进行手术切除,即使手术切除,患者的生存期也不容乐观.2010年世界范围新发胰腺癌病例293541例;美国2009年胰腺癌新发病例42470例,死亡病例35240例,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4位.胰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也在逐年增长,2008年我国新发病例44217例,死亡39817例.不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多数患者在2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小于5%.即使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5年生存率仅15%~25%[1].
-
原发性肝癌的根治性手术治疗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是一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疾患,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对PHC患者应尽量创造条件行手术治疗,尤其是根治性手术治疗.
-
原发性肝癌的姑息性手术治疗
原发性肝癌(PHC)因其肝硬化的高伴发率(80%~90%)、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多中心起源、早期出现肝内转移等)和肝脏的解剖特点,使相当大的一部分PHC难以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因此PHC的姑息性手术治疗在PHC的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
如何确定胃癌淋巴结转移标志物
随着胃癌诊断新技术如放大内镜、智能染色内镜及激光共聚焦内镜等的应用,早期胃癌的检出率逐步提高,适合内镜下治疗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对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黏膜剥离术可治愈,但胃癌伴淋巴结转移是内镜下微创治疗的禁忌证,应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因此有无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指标.
-
前列腺癌治疗观念的更新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中国虽然较低,但近年来有逐年明显上升的趋势,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成为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内分泌治疗、根治性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以及局部冷冻、高能聚焦超声等治疗.本文就上述治疗方法的产生、发展和在当今扮演的角色做一评述.
-
MVP方案化疗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生存质量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范围内肺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之首.目前国际上倾向于将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NSCLC.NSCLC占肺癌的85%以上,其中85%以上又都属中晚期肺癌而失去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机会.化疗作为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可以改善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延长生存期[1].
-
妇科大手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护理对策
尿潴留不是一种独立的病,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不能自行排尿的一种症状,临床表现为:尿意窘迫感,但不能自行排尿,下腹胀痛、拒按,病人辗转不安,十分痛苦,尿潴留是妇科手术后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妇科大手术如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等,病人发生率高,妇科大手术后尿潴留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是由于此类病人均为恶性肿瘤病人,实施术式是妇科手术中范围与创伤都较大的手术,术后并发症也相应较多,一旦发生尿潴留,不但给病人增加痛苦,而且对刀口的愈合、术后的康复有很大的影响.我科2000年3月至2003年7月共对37例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实施了根治性手术治疗,其中2000年3月至2001年12月实施手术27例,发生术后尿潴留6例,发生率为21.4%.为了预防尿潴留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我们于2002年1月至2003年7月对10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实施了综合预防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无1例发生术后尿潴留,收效显著,深受病人欢迎,报告如下:
-
56例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尿管病人的护理
宫颈癌是我国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其发病率居我国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首位,对Ⅰb期~Ⅱa期病人,主要采取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导致术后尿潴留,其发生率达50%[2].术后尿潴留对病人的恢复极为不利,甚至会引起尿路感染,给病人带来痛苦和不便,且可延长住院日,增加病人的费用.
-
浸润性乳腺癌的保乳治疗
乳腺癌治疗的发展是人们对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不断认识,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不断进步的过程.乳腺癌的治疗已经从初的单一Halsed根治性手术治疗逐步发展到了现今的综合治疗.随着早期乳腺癌检出率的提高,乳腺癌的保乳治疗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保乳治疗从病人的选择到保乳手术后的综合治疗及随访都涉及多方面内容.
-
输卵管妊娠的手术治疗
输卵管妊娠的手术治疗仍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尤其根治性输卵管切除术快捷、安全、有效.即使是内出血休克者,在处理休克同时进行手术(甚至无血源之时, 利用腹腔内新鲜血经6层纱布过滤后回输)往往也能使患者转危为安.而且经腹根治性手术治疗也是非手术处理、腹腔镜手术或保守手术失败的后盾.
-
Th17/Treg细胞对肺癌的免疫调节作用
肺癌是目前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癌症相关死因的首位,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只有16%[1]。虽然采用了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性治疗方案,仍然难以提高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经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5年生存率为61.8%[2],早期的Ⅰa、Ⅰb期肺癌患者经过根治性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分别只有73%和58%[3]。免疫逃逸是肺癌发生、发展和复发的重要原因,肿瘤细胞通过自身表面抗原修饰及改变组织微环境等途径来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攻击,具体表现为肿瘤局部及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被打乱。近年发现的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 regulatory T cells,Treg),是由初始CD4+T细胞在相应的转录因子和不同的细胞因子作用下分化而成的两个T细胞亚群,在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者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近年来受到关注。
-
PET-CT 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前列腺癌在发达国家中已经成为威胁男性健康的重要疾病。在西方国家,前列腺癌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前列腺癌发病率相对较低,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条件的改善,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已位列男性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已成为影响国人健康的重要疾病。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正确的临床分期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延长寿命。目前临床上,前列腺癌的常用诊断方法有:检测血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含量、肛门指诊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等。PSA 是组织特异性抗原,非肿瘤特异性抗原,它在前列腺癌的转移分期以及局限性的低分化前列腺癌的应用中,可能会导致疾病的过度诊断与过度治疗[1];另一方面,小的高分化的病灶有可能被漏诊而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检出病灶的阳性率约为60%,经腹部和经会阴活检多点取材重复活检阳性率约30%[2]。尽管局限性的微小病灶给予了根治性手术治疗,但是大约有35%(在高危人群中可能更高)的病人在初的根治治疗之后的十年左右存在再次复发的可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