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序贯钠透析预防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HD)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30%左右,文献[1]报道高达60%.它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重要的是循环血容量的急剧变化,HD中由于超滤速度超过细胞外液向血浆再充盈的速度,使循环血容量急剧下降,对血液透析中血浆容量进行连续性监测的结果表明,低血压的发生与血浆容量相关.为寻找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透析方法,我中心开展了为期1年的序贯钠透析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
1例高龄妊娠心肌病患者合并心衰的护理
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心肌疾病,因其妊娠可加大循环血容量,临床上不建议妊娠.妊娠到32周循环血容量可增加原血容量的30%~45%[1],极大地加重了心脏负荷,极易造成心衰,造成胎儿宫内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孕妇及胎儿两方面的危险.我科收治了1名35岁心肌病患者妊娠32周合并心衰,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护理,在产科行剖宫术,顺产双胎女婴.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早期活动已成为AMI治疗中不可分割的部分.长期卧床可引起"失调现象",包括体力劳动能力的降低,劳力引起不适当的心率反应,对变换体位适应能力降低而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循环血容量的降低及肌肉收缩力降低等.此外,长时间卧床还容易引起血栓、栓塞和情绪异常(如焦虑、忧虑).早期活动有助于减轻或克服这些"失调现象"[1].我科自1998年1月~2000年11月对收治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AMI患者实行早期活动,康复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急性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抢救与护理进展
急性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一般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 000 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其临床表现为呕血和黑便,常伴有因血容量减少而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临床常见的急症,死亡率高.因此及时的抢救、细致的护理至关重要.近年来,通过现代治疗手段的运用,如引进国外技术应用组织粘合剂,内镜下小探头超声介入治疗[1]、气囊压迫等都取得显著疗效,本文就其抢救护理作一综述.
-
不同钠及超滤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的影响
尽管血液净化技术在过去许多年中得到很大发展,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仍为20%~30%左右.透析中低血压不仅引起头痛、虚脱、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不适,还可能降低透析充分性.它的发生机制是多因素的,包括血容量减少、心输出量不足及其他一些少见原因.其中常见的原因是在血液透析中,短时间内超滤过量,使得大量体液从血中排出,血容量急剧下降,为维持血容量,周围组织的体液迅速回到血管内部补充血容量,称为再灌注.血容量的减少可导致心脏充盈不良、心排出量减少,终引起低血压.有研究表明,血容量下降超过15%时即已发生低血压,而与总体液量下降或细胞内容量下降无关.一些学者尝试在透析过程中改变透析液钠浓度和超滤率的透析模式,即钠模式、超滤模式及两者结合,据报道可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而对透析间期无明显不良影响.我们旨在探讨钠模式、超滤模式及钠与超滤模式结合与标准透析相比,对循环血容量及肌肉痉挛、恶心呕吐、虚脱、头痛等并发症的发生影响.
-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应用高频震荡呼吸机的护理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应用高频震荡呼吸机的护理策略。
方法:2011-01至2011-12北京某三级心血管病医院共收治210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其中术后发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32例,19例使用高频震荡呼吸机辅助呼吸。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呼吸道护理,遵医嘱积极使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呼吸道隔离监护,保持病室内通风,严密执行无菌操作,杜绝交叉感染;使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逐渐向常频通气治疗过度,终脱离呼吸机;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抗病毒治疗,注意用药的不良反应;保证有效的循环血容量的基础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保证患儿足够的营养摄入,肠内营养合并肠外高营养治疗。 -
持续静滴呋塞米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呋塞米(速尿)是一种高效利尿剂,常用来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但随着疾病的进展,常出现利钠抵抗,患者对呋塞米迅速产生耐受性,导致利尿效果下降,甚至进一步水钠潴留,增大剂量也难以克服这种现象;大剂量间断静脉注射经常导致血容量波动过大和血浆呋塞米浓度过高,这种峰-谷效应可严重干扰生理平衡,导致低循环血容量、电解质紊乱、耳毒等副作用.
-
肥胖、2型糖尿病与高血压
肥胖、2型糖尿病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高血压患者半数以上有肥胖或超重,约10%有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高血压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可能性是正常血压者的2.5倍;糖尿病患者至少1/3以上合并高血压,并发肾脏损害者高血压患病率达70%~80%.这类患者有明显的代谢紊乱和较严重的靶器官损害,降压药的疗效减低,控制血压的能力受影响,构成一种特殊类型高血压[1].从心血管病事件链引出的心血管危险新概念角度,这类患者属于心血管危险的高危群体.从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的角度,反映肥胖程度的体重指数(BMI)越高,平均危险因素数目越多,这类患者就是这种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集合体.一、病理生理特征1.容量依赖性:这类患者肾脏排钠能力下降,体内总可交换钠增多,血糖升高,导致循环血容量和细胞外容量增加,心输出量相对较高,心脏舒张期腔径增大.2.血管收缩反应性增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钠泵和钙泵活性降低,钠-氢离子交换增多,以及血管壁增厚与壁/腔比值增大,导致血管活性物质作用下的阻力血管收缩反应增强,周围血管阻力升高.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大量出血是指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临床以呕血和黑粪为主,多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1].我科通过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
关键词:
-
临床应用人血白蛋白的循证医学评价
人血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作为药物制剂用于临床已有近50年历史.HSA具有增加循环血容量、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结合与运输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等功能.有规定的:HSA适应证包括:①严重感染、创伤所致的低血容量.②肝硬化、肾病、营养不良所致的低蛋白血症.③烧伤,一般认为烧伤24 h以内使用晶体液,24 h后可用HSA.
-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指南(快捷)
1概述液体治疗是麻醉手术期间维持手术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重要措施.手术中患者需要补充正常的生理需要量以及麻醉和手术所导致的循环血容量改变和液体缺失,维持良好的组织灌注和内环境稳定,避免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损伤.麻醉和手术期间的液体治疗虽然历经数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多一致的意见;但是在诸如"开放性输液或限制性输液策略"、"胶体液或晶体液"以及"血容量监测和判断"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遵照循证医学方法,参阅大量医学文献,制定本中国麻醉行业指南.此指南并不具备强制性,亦不作为医学责任认定和判断的依据.推荐应重视麻醉手术期间的液体治疗.
-
产科麻醉快速指南
1妊娠期生理改变1.1心血管系统和血液系统(1)孕妇总循环血容量增多,妊娠33周时达高峰.血容量增多加重了循环系统的负荷,对有心脏疾病的产妇,易诱发心力衰竭、肺充血、急性肺水肿等并发症.(2)血浆容量的增加大于血细胞的增加,血液呈稀释性贫血状态.(3)妊娠期大多数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明显增多,表现为血液高凝状态.(4)第一产程时子宫收缩可使回心血量明显增加,心排血量可增加20%左右,第二产程时孕妇屏气动作可使腹内压显著升高,增加回心血量,加重心脏负担.心排血量在产后初阶段达峰值,可超出产前值80%~100%.
-
上消化道大出血90例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短期内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临床表现为呕血和黑便,常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1],若不及时抢救,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上应引起重视,尤其是护士一定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积极抢救.现将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霍姆"发明人--赵超英博士访谈
编者按:现在,高渗晶体/胶体混合液除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上创伤及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早期液体紧急治疗之外,由于其具有迅速恢复循环血容量、改善心血管功能、减轻组织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组织和器官氧供和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的优点,在围手术期和神经外科等其它科室用于容量治疗也倍加受到重视,在围手术期除了上述的优点之外还可以有效减少总液体输入量,而在神经外科对于脑外伤颅内高压伴低血容量的病人则能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
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及预后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
上消化道大出血78例临床分析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内外科常见的临床急症。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部位出血,包括食管、十二指肠及胰胆病变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空肠上段病变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毫升或循环血容量的20%。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在内窥镜,介入放射学等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其诊断准确率和止血率不断提高,而死亡率仍在10%,误诊率可高达20%,本文就为院内外科2010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78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
血浆代用品的临床应用
目前市售的血浆代用品溶液的组成成分、各成分含量及其理化性质,没有一种能够完全代替血浆,血浆代用品中所含的胶体也不是真正的血浆蛋白代替物.血浆代用品的主要功用是通过它所含的胶体产生的渗透压来扩张循环血容量.
-
急诊胃镜诊治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体会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在短期内失血量超过1 000 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1],临床主要表现为大量呕血和(或)黑粪,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病情危急、凶险,病死率高达8.0%~13.7%[2],在短时间内作出病因及出血部位判断并及时处理是该病急救成功的关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