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特征表现为进展性关节滑膜损害导致的外周关节炎症[1].近年来,众多流行病学研究发现,RA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2].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是一种脂质过氧化产物,它可通过多种生物学途径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及发展,循环ox-LDL水平是评价及预测AS性风险的有效指标[3].本研究通过测定RA患者体内血脂、ox-LDL浓度及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其内在关系,分析RA患者冠心病高发生率的原因.
-
心肾联合损害在临床上面临的一些问题
心肾同为循环系统上的两个重要器官,不仅通过血管相互连接,还通过内分泌效应[心脏:A型利钠肽(ANP),B型利钠肽(BNP);血管: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肾脏: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交感肾上腺系统(盐皮质激素,儿茶酚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生理状态下,两器官借助血液动力学、神经内分泌、血管生物学途径,通过对血液动力、血管容量、血液容量的调控,发挥着稳定循环系统的作用.两个器官功能相互调节、相互补充,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
趋化素样因子1在支气管肺损伤与重建中的作用
近,北京大学医学部马大龙教授及韩文玲博士利用反向生物学途径,创建了一种发现新细胞因子基因的方法:即根据人髓性白血病U937细胞系在有丝分裂原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能够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能够广泛抑制细胞因子合成的生物学原理,利用抑制性减数杂交(SSH)技术,查找未被报道并受IL-10抑制的U937细胞表达的基因,结果成功地发现并克隆出一个新的细胞因子基因--趋化素样因子1(CKLF-1),获中国及国际专利.
-
临床面临的心肾联合损害问题
心肾同为循环系统上的两个重要器官,不仅通过血管相互连接,还通过内分泌效应[心脏:A型利钠肽、B型利钠肽;血管:内皮素、一氧化氮;肾脏:肾素、血管紧张素-2、醛固酮,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交感肾上腺系统(盐皮质激素、儿茶酚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生理状态下,两器官借助血流动力学、神经内分泌、血管生物学途径,通过对血流动力、血管容量、血液容量的调控,发挥着稳定循环系统的作用.两个器官相互依存、相互调节、相互补充,维持内环境稳定.
-
生物靶向药物ZD6474治疗实体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目前细胞毒性药物在肿瘤治疗中仍占主导地位,其能有效的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进展,对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区别的深入认识,针对肿瘤发病中的分子事件进行干预的靶向药物为肿瘤治疗开辟了新途径.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指针对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胞信号传导及其他生物学途径的治疗手段,其作用靶点可以是细胞表面的生长因子受体,抑或是细胞内信号传导通道中重要的酶或蛋白质,广义的分子靶点则包括参与肿瘤细胞分化、凋亡、浸润、迁移、淋巴转移以及全身转移等过程的从DNA至蛋白水平的任何亚细胞分子.
-
广西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的研究
BRCA1基因(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是乳腺癌发生的易感基因,在调节细胞周期进程、DNA损伤修复、细胞生长与凋亡及转录活化与抑制等多种生物学途径都起重要作用[1].我们应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BRC A1基因的突变,探讨广西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的特点.
-
用组织发育生物学模型揭示肿瘤的发生机制
关于肿瘤的发生机制,目前存在着多种学说,不同学说源于对致癌物作用靶点的不同认识,而这些认识都是在对正常组织发育的生物学过程还不十分清楚的情况下,对不正常组织的行为作出的判断,因而难免带有片面性.我们研究的方法是:首先确定正常组织发育的生物学模型,然后研究"模型"改变的各种生物学途径,在此基础上揭示肿瘤的发生机制.
-
地西他滨和5-阿扎胞苷在癌症研究及临床上的应用
恶性肿瘤是对人类威胁大的疾病之一,对其治疗的研究也为广泛深入.科学家们正从不同的生物学途径进行攻关,有从控制细胞周期的信息通路入手;有从控制细胞凋亡(apoptosis)过程入手;有从研究肿瘤周围血管再生入手;更有学者寻找遗传突变,尤其是肿瘤抑制基因或重要DNA修复基因的突变.近,科学家们又发现表遗传(epigenetics)原因,特别是发现DNA甲基化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和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着重综述DNA甲基化抑制剂在肿瘤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
固有免疫信号分子hsa-miR-181a调节脑卒中作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对固有免疫信号分子hsa-miR-181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期探讨其调节脑卒中的生物学途径和信号通路,为hsamiR-181a的实验验证及功能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利用TargetScan 6.0、miRWalk、miRanda、PicTar、Genecards数据库预测所得的hsa-miR-181a与脑卒中所相关的靶基因,通过BINGO及DAVID对脑卒中相关靶基因集合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信号通路分析.hsa-miR-181a可与固有免疫基因TLR4相互作用,并同时作用于与脑卒中相关的其它靶基因,通过调节细胞途径,影响代谢过程等生物学途径,神经营养因子信号转导等KEGG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固有免疫信号分子hsa-miR 181a可通过调节细胞途径,影响代谢过程等生物学途径,神经营养因子信号转导等信号通路调节脑卒中,为进一步实验和功能验证提供生物信息学指导.
-
存大爱,顾大家,成大医——记我国著名肿瘤学专家秦叔逵教授
记者:什么叫靶向治疗?在我国,靶向药物治疗的现状如何?秦叔逵教授:在临床肿瘤学领域,广义的靶向治疗包括了器官靶向、细胞靶向和分子靶向三个层次.狭义的靶向治疗,即通常我们说的靶向治疗,是指分子靶向治疗(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就是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大分子,包括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细胞信号传导和其他生物学途径的靶点(参与肿瘤细胞分化、周期调控、凋亡、浸润和转移等过程,从DNA至蛋白、酶水平的任何亚细胞分子),通过特异性阻断肿瘤细胞的信号转导,来控制其基因表达和改变其生物学行为,或是通过有效阻止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发挥针对性的抗肿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