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现状及有关问题思考
目前临床上对于深度烧伤的界定尚无统一的定论,在三度四分法中,深Ⅱ度以上的烧伤被定义为深度烧伤,但在三度六分法中,烧伤达到深Ⅱ度深型,微循环损伤发生在真皮网状层,仅有少量皮肤附件残留时才能认定为是深度烧伤.但不论何种划分方法,深度烧伤创面由于伤及真皮深层,导致生发层受损,影响皮肤的再生,创面愈合后一般有瘢痕遗留,甚至出现挛缩畸形,影响患者的功能及美观,使其回归社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一直是烧伤外科学研究的重点及难点.现就目前深度烧伤的处理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
-
Aquacel-Ag亲水性敷料在深Ⅱ度烧伤早期磨痂创面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我们采用 Aquacel-Ag亲水性敷料覆盖深Ⅱ度烧伤患者磨痂后创面,创面愈合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病例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治疗且既往无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结缔组织病等基础病的烧伤患者58例,烧伤深度和面积判定均由本科室2名烧伤专科副主任医师根据“三度四分法”得出一致结论确定。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
根面平整术一次法与四分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根面平整一次法和四分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上洁治术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一次法和四分法进行根面平整术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检测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结果 术后1个月和2个月重度探诊位点(PD≥7mm)的牙周探诊深度2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探诊位点(4mm≤PD<7mm)的牙周探诊深度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的菌斑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2个月复查时,两组间菌斑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一次法和四分法根面平整术对慢性牙周炎的治疗均有效,一次法的短期疗效优于四分法,对深袋的改变尤为显著.
-
输尿管三段四分法及其在输尿管结石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通过回顾分析提出输尿管三段四分法的新概念,力求前瞻性验证.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近25年来,许多新的微创技术和治疗方法被不断应用于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尽管增加了微创治疗方法的选择,但是有时由于未能合理地选择治疗方法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本文再重点强调了各种微创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并从而凝练出输尿管三段四分法的新概念,力求指导输尿管结石各种微创治疗方法的选择,并进一步地提高对临床选择重要性的认识.
-
烧伤院前急救在儿童烧伤中的调查分析
烧伤主要指热力、化学物质、电能、放射线等引起的皮肤、黏膜甚至深部组织的损害,其中以热力烧伤(如热水、火焰等)为多见[1]。我国一般采用三度四分法来估计烧伤的深度,即Ⅰ度烧伤、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和Ⅲ度烧伤[2]。因意外导致的小儿严重烧伤在生活中很常见,约占同期烧伤患者的32%~36%。由于其和成人的解剖和生理特点不同,小儿整个救治过程中比成人更容易出现休克、感染、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并发症,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3]。因此,早期如何进行正确的院前急救是确保小儿严重烧伤急救工作安全、有序、迅速、高效的关键[4],不仅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能有效促进创面快速修复。本院对2011年8月至2015年1月入院的患儿家长采取院前自救和院前急救方法统计调查,现报告如下。
-
两种方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一次法和四分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情况.方法: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100例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进行分组,一次法治疗组50例和四分法治疗组50例.结果:一次法组GI、SBI、PD、AL均明显优于四分法组,P<0.05,研究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平整术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炎性反应改善明显,效果良好.
-
略论王冰对中医病因学的阐发
通过对几种传统病因分类方法的回顾和分析,介绍了王冰的病因学观点,认为王氏病因学不仅病邪内涵丰富,分类包含面广,而且将病因病机有机结合,从病位、致病特点、病性等多角度来说明,还提出情志致病和"气动"的观点,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
轮转切削核乳化技术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白内障手术中传统四分法原位碎核与轮转切削技术(削梨法)超声乳化对眼组织的安全性.方法:对130眼白内障随机采用四分法或削梨法行Phaco+IOL植入术.结果:四分法超声乳化70眼中9眼出现程度不同的角膜内皮水肿,8眼出现后囊破裂,1眼发生虹膜咬伤.削梨法60眼中1眼出现轻度角膜水肿,2眼出现后囊破裂,无虹膜咬伤.结论:削梨法超声乳化对眼内组织尤其是角膜有更好的安全性.
-
烧伤创面应用辐照氟银猪皮252例报告
正确的烧伤创面处理是防止侵袭性感染和各种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而解决创面覆盖是创面早期处理的重要环节.近年我院应用江西医学院烧伤中心研究所研制的辐照氟银猪皮治疗各种不同深度(深度分类采用国际惯用的Ⅲ度四分法[1])烧伤(化学性、放射性烧伤暂无应用病例),患者痛苦小,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对根治性膀胱切除后再次入院强度的理解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再入院的强度依据患者自身及医疗护理系统的影响而不同.因此,研究者进行了基于人口的研究,以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后再住院强度增加的相关因素.研究者使用SEER(监测,流行病学和终结果)-Medicare数据,确定了1782例从2003年至2009年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患者,并以住院时间长度(d)来定义再入院强度,住院时间以四分法分为短于3d(低)、3~5d、5~7d及7d以上(高),采用Logistic回归检验与再住院强度相关的因素.结果表明,超过半数的7d以上(高)强度再入院治疗的患者于出院后1周内再入院,77%的患者于2周内再入院.与低再入院强度相比,高再入院强度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地位、病理分期、并发症、新辅助化疗的使用和尿流改道类型相似.多变量调整后,全膀胱切除术住院期间的并发症(P<0.001)、再入院的周数(P=0.04)及住院时间长度指标与直至出院的熟练的护理之间相互关系(P=0.04)与高再入院强度相关.该研究得出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出院后再入院的强度变化很大.术后的诊治以尽量减少再入院负担增加,以及对导致高强度再入院更深入的了解将有助于将有限的资源(如电话、办公室访问)用于高获益领域。
-
龈下刮治一次法与四分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龈下刮治一次法与四分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3例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一次法组和四分法组,采集治疗前龈沟液并记录相关的临床指标,龈上洁治后,分别采用一次法和四分法完成龈下刮治.刮治完成后4周、8周,再次采集龈沟液并记录相关临床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对患者龈沟液中IL-6水平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指标比较两种方法对慢性牙周炎的疗效.结果:龈下刮治一次法和四分法短期内相比较,在改善临床症状和龈沟液中IL-6的水平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一次性龈下刮治是一种短时、安全、高效和经济的治疗牙周炎的方法,适合在临床推广.
-
根面平整术一次法和四分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根面平整术一次法和四分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1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上洁治术后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一次法和四分法进行根面平整术治疗.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2个月和6个月检测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探诊探度.结果 术后1个月,比较两组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探诊深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2个月时,两组间菌斑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探诊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两组间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探诊深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面平整术一次法和四分法对慢性牙周炎的治疗均有效,治疗后1个月一次法疗效优于四分法,治疗后6个月两种方法的疗效无显著差异.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先天性斜颈诊断价值及推拿治疗动态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CMT)超声图像特征,利用超声检查评估推拿治疗CMT效果.方法:临床诊断为CMT的患儿76例,采用超声声像图对患儿进行CMT形态学分类及Tatli分型;并对其中22例行推拿治疗的CMT患儿进行治疗前、后期跟踪随访,动态观察患儿超声图像变化,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超声声像图形态学检查显示CMT患儿分为肿块型34例、弥漫增厚型33例、增厚不明显型4例、变薄型5例,不同形态CMT的声像图特征性明显;Tatli 4分型法将患儿分为Ⅰ型40例,Ⅱ型22例,Ⅲ型10例,Ⅳ型4例,反应胸锁乳突肌纤维化程度;22例CMT患儿推拿治疗后患侧胸锁乳突肌回声及长度均有改善.结论:CMT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超声检查可作为有效、准确、客观的手段运用于诊断CMT及评价推拿治疗CMT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