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发性肠脂垂炎的超声特点
原发性肠脂垂炎(primary epiploic appendagitis)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1],国内有散在病例报道,属少见病.临床上本病常被误诊为阑尾炎、结肠憩室炎、胆囊炎及妇科急症,极少数患者甚至行剖腹探查手术才得到确诊.超声检查可为本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减少不必要的开腹手术,现将16例原发性肠脂垂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超声特点报道如下.
-
结肠巨大憩室外伤性穿孔二例
憩室穿孔为重症急腹症之一,我科收治二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报告如下.本组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4岁、56岁.1例因腹部肿物在外院就诊,查体时突然出现剧烈腹痛,2*!h后转来本院.检查患者呈急性腹膜炎体征,末稍血白细胞增高,腹透未见游离气体,腹穿为黄色混浊液体.以急性腹膜炎行剖腹探查术.腹腔内为粪性液体,污染严重,结肠脾区下方5*!cm处近系膜缘可见1肿物,直径10*!cm,呈烧瓶状,底部有1*!cm之穿孔,有粪便外溢,诊断结肠憩室穿孔.行病变肠段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冲洗腹腔置引流管.剖视肿物其内为粪便团块,黏膜糜烂,基底部开口2*!cm.病理学诊断:结肠憩室炎并穿孔.经二期手术而愈.另1例患者因从高处跳下,落地后突发难以忍受的腹痛而就诊.
-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Ⅴ
胃肠外科感染的治疗胃肠外科感染包括常见的急性阑尾炎以及相对少见的回肠或结肠憩室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儿童或成人坏死性小肠炎、盲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等.这些疾病大都需手术治疗,但也有一些并不需要手术(如肠系膜淋巴结炎)或仅有部分病例需要手术.无论是否需要手术,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仍在治疗中占有一定地位.
-
宁波与亚琛地区结肠憩室病及其并发症患者发病特点和影像学特征分析
目的 对比宁波与亚琛地区结肠憩室炎及其并发症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影像学特征的异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波宁李惠利医院东部医院及德国亚琛Marien医院收治的结肠憩室病及其并发症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分别设为宁波组25例和亚琛组29组,观察两组患者影像学特点.结果 两组患者发病年龄及性别差别不大.亚琛组患者好发于左半结肠,而宁波组患者好发于右半结肠.憩室位于右半结肠患者的发病年龄较位于左半结肠患者更年轻.CT检查及结肠造影检查可显示结肠憩室病及其并发症.结论 宁波与亚琛地区人群结肠憩室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特点有所不同,影像学CT检查和结肠造影在诊断方面有较大价值.
-
超声诊断急性结肠憩室炎初探
结肠憩室好发于老年人,可终身无明显症状,但近年来并发急性憩室炎并不少见,超声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2002~2007年应用超声诊断的该病患者37例,旨在探讨超声诊断急性结肠憩室炎的临床价值.
-
更年期便秘的危害与预防
更年期便秘是指随着更年期的到来,人体肠道趋于老化,出现便秘的症状.更年期便秘的原因造成更年期便秘的原因十分复杂,除与更年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外,一些胃肠疾病如直肠炎、痔疮、肛裂、肛周脓肿或溃疡、肠道肿瘤、肠梗阻、结肠憩室炎、特异性与非特异性结肠炎、肠粘连等均可形成肠道机械性的梗阻,影响排便,导致便秘.
-
结肠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腹痛性疾病之一,结肠憩室炎在普外科中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亦有阑尾炎误诊为其他腹部疾病的报道,误诊率为4.5%~5.6%[1].现将我院1例结肠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报道如下.
-
结肠憩息室炎的超声检查与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结肠憩息室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42例患者,经过手术、X线造影、CT、肠镜检查或针对性治疗后进行追踪检查而后均诊断为结肠憩息室炎超声图像检查结果,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 根据超声检查及其病变情况,把结肠憩息室炎的声像图特征总结为以下几种类型:(1)结肠旁脂肪堆积样炎症小包块型;(2)结肠旁指头样突起的小肿物光团;(3)结肠周围脓肿或腹膜炎类型;(4)穿孔型.结论 掌握结肠憩息室炎的各种病变声像图特征及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等,可以提高结肠憩息室炎超声检查检出率.
-
结肠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三例
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32岁.转移性右下腹疼痛3 d,伴恶心、呕吐.体格检查:体温38.6℃,右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以麦氏点为主.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为13.6×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为0.86.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即行剖腹探查.术中见阑尾轻度充血、水肿,与术前体征、血象不符.仔细探查见盲肠壁前壁近阑尾根部处一1.2 cm×0.8 cm被邻近脂肪垂覆盖的肿块,质硬,表面附有脓苔.
-
升结肠憩室炎伴穿孔2例报道
升结肠憩室炎临床上少见,常以右下腹痛为主要表现,因此临床上常常难以将其与阑尾炎相鉴别.我们报道了2例升结肠憩室炎患者,均以右下腹痛为主要表现,在行阑尾切除术过程中发现升结肠包快,术中证实为憩室炎穿孔致炎性包裹引起,因此我们建议:若发现结肠包块,则要考虑到结肠憩室穿孔周围组织包裹导致炎性肿块可能.
-
结肠憩室炎多层螺旋CT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结肠憩室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3例经内镜、手术证实为结肠憩室炎患者的术前全腹多层螺旋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内镜、手术结果为标准,评价CT诊断的准确性,并对评估失误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3例患者中,发现结肠憩室53例,憩室壁增厚50例,邻近结肠壁增厚48例,结肠周围炎性改变53例,肠袢间或肠系膜周围积液10例,腹腔游离气体5例,腹腔脓肿3例,肠梗阻2例,多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率为94.3%.结论 多层螺旋CT螺旋能准确地诊断结肠憩室炎,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腹腔镜灌洗与一期切除治疗急性穿孔性憩室炎的随机临床试验
穿孔性结肠憩室炎常需手术切除,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一些队列研究表明,腹腔镜灌洗治疗穿孔性憩室炎可能较切除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为了比较腹腔镜灌洗与一起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于2010年2月至2014年6月间在瑞典和挪威的21家中心开展了随机临床试验。纳入患者需满足以下条件:(1)可疑穿孔性憩室炎;(2)需要急诊手术治疗;(3)CT检查提示存在腹腔游离气体。将符合条件的199例患者随机分至腹腔镜置管灌洗引流术治疗组(灌洗组)和结肠切除组(切除组),比较两组术后90 d内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评分>Ⅲa)的发生率、术后90 d病死率、再手术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终,灌洗组和切除组分别有101例和96例患者纳入意向性分析。结果显示,灌洗组和切除组术后90 d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30.7%和26.0%(差值为4.7%,95%CI:-7.9%~1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两组术后90 d内病死率分别为13.9%和11.5%(差值为2.4%,95%CI:-7.2%~11.9%),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67)。对于无粪性腹膜炎的患者,灌洗组的再手术率明显高于切除组[20.3%(15/74)比5.7%(4/70),差值为14.6%,95%CI:3.5%~25.6%,P=0.01]。灌洗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切除组[(72±26) min比(149±54) min, P<0.001];但两组术后住院时长和生活质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
急性多发性乙状结肠憩室炎1例
结肠憩室炎国内报道多见于右半结肠,而呈现为急性多发性乙状结肠憩室炎者较少报道.
-
乙状结肠憩室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
病例介绍:患者男,3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部疼痛2天入院.查体:T 38.3℃,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4次/分,闭孔内肌试验及腰大肌试验阴性.血常规WBC 12.6×109/L,N 0.8,腹部透示未见异常,入院后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并在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回盲部有少许渗液,回盲部肠稍充血、水肿,而阑尾位于盲肠后位,无明显炎症改变,探查空回肠未见异常,而乙状结肠充血、水肿,并有脓苔附着,将脓苔清除,于乙状结肠后外侧壁见一囊袋状突起,约2 cm×5 cm,充血、水肿及脓苔附着,并扪及囊袋内一直径约1.0 cm大小的粪石,因囊颈较小,故钳夹颈部并切断,全层缝合后加强浆肌层缝合,切开囊袋证实为粪石,并于乙状结肠下方放置一橡皮管引流,术后经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愈10天,痊愈出院.病理诊断为乙状结肠憩室炎.
-
右结肠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4例报告
临床上,有些右结肠憩室炎患者以急性阑尾炎的表现发病,易误诊。我院1995年3月至1998年4月收治误诊为阑尾炎的右结肠憩室炎患者14例,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19~73岁,平均47岁。14例中有4例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术中发现为急性右结肠憩室炎,其中3例行局部病变结肠切除;1例为多发性憩室炎,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有全腹膜炎刺激征,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术中发现憩室脓肿破裂,置管引流;另9例第一次因急性阑尾炎表现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症状仍存在而发现为结肠憩室炎,其中6例行局部病变结肠切除,3例经禁食、静脉营养和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消失。
-
急性腹痛(12)
6 急性下腹和左下腹痛6.1 急性结肠憩室炎结肠憩室,多发于乙状结肠,病人大多是中年以上,体型肥胖,有习惯性便秘的病人.憩室急性发炎时,都有发热、白细胞增多,并左下腹痛.
-
大肠出血的常见病因、鉴别及诊治
大肠疾病所致出血是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大肠出血形式多样,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等有关,难以一概而论,但较少发生大出血.大肠出血原因东西方国家疾病谱存在差异.西方国家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有:结肠憩室炎、炎症性肠病、血管发育不良和大肠息肉及息肉电切后出血.我国则不然,由上海长海医院牵头完成的中国人群下消化道出血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结肠炎性疾病和结肠癌是常见原因,位列其后的是大肠息肉、结肠憩室、血管畸形.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痔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很多合并痔的病人出现便血后,习惯于以痔疮原因来解释,殊不知部分大肠肿瘤病例因单纯治疗内外痔而延误诊断,错过佳手术时机.本文就大肠出血需鉴别的几种主要疾病进行论述.
-
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药物导入治疗盆腔炎的护理
盆腔炎是指盆腔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的炎症,临床分急性和慢性盆腔炎两种.表现为程度不同的持续性下腹隐痛、腰酸伴有肛门坠胀感.常在劳累后及月经期前后加重,白带量增多、色黄,有时为脓性,有气味,如累及卵巢,可引起输卵管阻塞,造成继发性不孕.盆腔炎产生的诱因是多方面的,急性盆腔炎多为需氧菌与厌氧菌(如淋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溶血性链球菌、厌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疱疹病毒等)的混合感染,盆腔炎大多是由于病原体经生殖道或经期子宫内膜剥脱面以及生殖器手术的创面侵入生殖器所致.致病菌可由肛门、外阴进入阴道,沿黏膜上行,通过子宫颈、宫内膜,沿输卵管蔓延至卵巢、腹腔;也可经血行播散至生殖器官;或经淋巴系统蔓延至盆腔;邻近器官的感染,如阑尾炎、结肠憩室炎等可直接播散到输卵管与子宫.引起急性盆腔炎的主要病因有:①产后或流产后感染.②不当的官腔操作、官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③经期卫生不良.④邻近器官的炎症如腹膜炎、阑尾炎等波及或直接蔓延.⑤慢性盆腔炎的急性发作.⑥可以由妇科炎症引起.⑦不注意性生活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