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
脊柱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占骨与关节结核的50%.近十多年来,由于脊柱结核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而且脊柱结核常合并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导致脊柱不稳及后凸畸形.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在正规化疗基础上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矫形内固定,恢复脊柱稳定性的观点已得到广泛认可.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对2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取一期后路椎弓根钉系统矫形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融合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腰椎小关节固定融合的研究进展
的固定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结核及肿瘤等疾病并重建脊柱稳定性的重要手段.目前采用的固定方式主要为椎弓根螺钉固定,腰椎融合的方式较多,除后外侧融合、后路椎间融合、前路椎间融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以外,还有极外侧椎间融合(XLIF).后外侧融合中的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是传统的融合方式,但存在着操作复杂、植骨量大、显露范围大等缺点[1],腰椎小关节的固定融合术操作相对简单,创伤相对较小,符合生物力学的要求,随着人们对腰椎生理病理状态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的研究,对腰椎小关节固定融合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笔者对其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第十六届全国经椎弓根内固定暨精准外科新技术学习班通知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中华骨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脊柱外科杂志》和海军总医院骨科已定于2016年4月在北京联合举办第十六届全国(军)经椎弓根内固定暨精准外科新技术学习班,届时将邀请国内著名脊柱外科专家就颈胸腰椎椎弓根应用解剖学研究、颈胸椎经椎弓根内固定及侧块螺钉内固定技术、经椎弓根内固定的并发症与预防措施、脊柱融合方式的选择、多节段脊柱退变减压融合节段的选择、导航系统在脊柱经椎弓根内固定中的应用、脊柱微创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同时安排学员进行尸体标本(或模型)操作训练。
-
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的研究进展
自O'Brien[1]报告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ALIF)以来,人们对脊柱融合的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的研究和认识不断深入,ALIF在退行性腰椎疾患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近年来椎间融合材料和手术技术发展也较快.现就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的融合材料、融合方式、适应证、手术入路、并发症等方面作一综述.
-
腰椎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原因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与患者自身因素、融合方式、内固定物性质、融合节段、随访时间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笔者就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
关于腰椎滑脱治疗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编者按]腰痛是骨科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疼痛原因复杂,治疗常有困难,疗效时有不佳.对伴有腰椎退行性滑脱的腰痛患者的治疗存在是否都需要手术?哪些患者需要手术?哪些不需要手术?若需要手术,应做何种手术?整复、固定、减压、融合?静态影像有轻度滑移是否一定就是不稳?若需要减压,是否常规做椎板切除?若需要融合,应采用何种融合方式?是否一定要内固定?何时应用内固定……等诸多问题.本期邀请了国内部分老、中、轻专家,对上述问题作了精辟讨论,供同道参考.
-
上颈段植骨融合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上颈段植骨融合术是治疗枕颈部或寰枢椎失稳的一种永久性稳定措施[1].分为枕颈融合及寰枢椎融合两类.由于上颈段的高活动性,使得该部位的植骨融合更显困难,选择合理、牢靠的内固定方式可提供融合术后的即刻和永久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植骨融合率,而选用合适的植骨方式是提高融合率的前提,但目前无论是枕颈部还是寰枢椎植骨融合都存在诸于选取和制作植骨块不规范、植骨床不合格、附加内外固定器械稳定性不足和导致假关节形成等问题,尽管文献报道的植骨融合率都比较高[1].
-
微创经皮前路腰骶椎间轴向融合术(AxiaLIF)的价值
腰椎融合术是公认的治疗腰椎不稳、腰椎滑脱症、退变性腰椎侧凸等退变性腰椎疾病的标准手术方式.病变累及L5/S1椎间盘时常需进行L5/S1节段的融合.常用的L5/S1椎间融合方式包括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AUF)、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和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等.然而,此类腰骶椎融合术需要破坏脊柱的正常结构,对脊柱生理功能干扰较大,尤其行前路融合时,内脏及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且术后疼痛明显、恢复时间长等,以上问题日益引起广大脊柱外科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
三种植骨融合方式在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症占腰腿痛患者的4%~5%[1],常见病因有退变性及峡部裂性,常见合并症有腰椎管狭窄及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表现症状及体征呈多样化,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取得术后良好疗效的关键。本研究按照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这三种方法回顾分析64例腰椎滑脱症病例手术后的优缺点及疗效,现报道如下。
-
竞争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毛细管电泳定量检测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bcr/abl mRNA
bcr/abl融合基因绝大部分融合方式为b3a2或b2a2型.我们根据竞争性逆转录-酶合酶链反应(RT-PCR)的原理,设计和构建了该基因的竞争性参照物,并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对竞争性RT-PCR的产物进行分离分析,建立了对该基因精确的定量分析方法.
-
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手术中融合方式对融合效果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融合方式对融合效果的影响.方法 观察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手术患者共计76例,分别采用自体髂骨、cage、钛网融合器、异体骨4 种不同融合方式,术后观察随访8 个月~1年(平均9.3 个月).结果 植骨融合率按Zdeblick 标准分析,融合率分别为100%、93.8%、100%、69.2%.结论 自体髂骨、cage与钛网融合器植骨融合效果满意,相比之下,异体骨植骨融合率较低.
-
不同融合方式在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同时也是骨科学者研究的焦点.其发病率居高不下,王国军等[1]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流行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发现其发病与年龄及不同的职业因素相关.作者自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对本院收治的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采用不同融合方式进行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
腰椎后路表面融合的应用研究进展
脊柱稳定性的界定和分类很多,有国外学者将稳定性分为神经稳定性、即刻稳定性以及长期稳定性[1].由于腰椎不稳可能导致患者腰背部疼痛及神经症状的进一步加重,融合手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脊柱长期的稳定性.目前腰椎后路融合方式包括了椎体间融合、椎体植骨融合、后路表面融合以及360°融合等,这些融合方式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具体采用何种融合方式存在争议.
-
椎间及椎体附件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应用
腰椎不稳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疾病之一,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除神经压迫, 重建及维持脊柱的序列和稳定性.椎体间融合是治疗该病的金标准[1],椎间植骨或椎间融合器是目前手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两种主要椎体间融合方式.
-
椎间融合器在腰椎滑脱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是引起顽固性下腰痛的病因之一,外科手术是治疗不稳定性腰椎滑脱的重要手段[1].临床上各种不同的术式及种类繁多的内固定器材均有应用报道,后路减压、滑脱复位和节段固定是公认的处理原则,主要不同在于各种融合方式的差异.笔者自1998年5月至2001年3月在23例不稳定性腰椎滑脱症的手术中应用椎间融合器行下腰椎界面固定融合,经术后至少一年以上的追踪,结果显示临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两种融合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腰椎滑脱症(Lumbar spondylolisthesis)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疾患,主要是因过度机械应力引起.本院从2004~2010年采用2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滑脱症56例,并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院从2004~2010年共收治腰椎滑脱症56例,随机分为2组(a组和b组),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53±0.8岁.
-
腰椎不同融合方式对邻近节段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目的 建立腰椎不同方式腰椎融合手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探究在采取不同融合手术方式后对相邻节段的影响,从而优化手术方式.方法 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了三种腰椎模型:(1)退变腰椎模型;(2)螺钉固定融合术后腰椎模型;(3)椎间融合器及螺钉固定腰椎模型;其中腰椎术后模型的手术节段均为L4~L5.分别比较上述三种模型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状态下,手术节段对上下相邻节段的影响,并量化为运动范围(ROM)、间隙压力、大应力的参数百分比.结果 在屈伸和侧向弯曲载荷下,退变腰椎模型相邻节段的运动范围(ROM)、间隙压力、大应力明显小于两种融合手术模型.结论 螺钉固定融合术及椎间融合器加螺钉固定融合术均可致相邻节段退变及失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