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生长迟缓头痛视力下降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7岁,生长迟缓7年,头痛、视力下降4年9个月。患者为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头先露,出生时无窒息、青紫,出生体质量3250 g,身长不详,母乳喂养至1岁,半岁添加辅食、出牙,1岁会说话、走路,生长发育时间与同龄儿相仿。7岁上小学,身高在同龄人中中等,智力正常,10岁时开始发觉生长速度慢,身高较同龄人矮,在学校坐第1排,每年增高约1.0 cm,很少参加体育活动。2004年11月出现无明显诱因的间断头痛,发作时头痛剧烈,伴恶心、呕吐,有时有神志不清,并出现右眼视力下降。在外院检查诊断颅咽管瘤,并于2004年12月13日行开颅鞍区肿瘤切除术,病理证实为颅咽管瘤,术后头痛及右眼视力下降症状缓解。因第1次手术未将肿瘤完全切除,于2005年6月在外院再次行开颅颅咽管瘤切除术,术后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每天饮水5000~6000 mL,尿量与饮水量相似。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0.025 mg,1次/d,尿量减少至1000~1500 mL,半月后停用醋酸去氨加压素,尿量正常,无多饮。术后2个月再次出现头痛并双眼视力下降,2005年9月21日于外院诊断颅咽管瘤术后复发,行有框架立体定向颅咽管瘤囊液抽吸+32 P 内放疗术+伽马刀治疗。2006年5月23日行无框架立体定向颅咽管瘤囊液抽吸+32 P 内放疗术,术后头痛、视力下降有所缓解。病程中怕冷,无怕热,出汗较少,无明显口渴,尿量正常,夜尿0~1次/d,食欲较差。2007年1月1日患者再次出现头痛、嗜睡,2007年1月18日在外院再次行无框架立体定向颅咽管瘤囊液抽吸+32 P 内放疗术。术后患者头痛缓解,现生长缓慢,每年增长约1 cm,左眼视力1.0,右眼光感。无阴毛、腋毛的生长,无胡须生长,无变声和“蹿个”,无勃起和遗精。目前用药:左甲状腺素钠0.075 mg,1次/d,醋酸泼尼松2.5 mg,1次/d。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史。父亲身高170 cm,母亲身高162 cm,青春发育均正常,否认家中类似疾病及其他家族遗传疾病史。
-
颅咽管瘤术后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颅咽管瘤术后患者中进行药学监护的作用.方法:针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27名颅咽管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结合实际病例,分析临床药师进行药物治疗建议、药学监护及对患者用药教育等工作的价值.结果:临床药师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全程药学监护和用药教育,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对颅咽管瘤术后患者中进行药学监护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循证护理在颅咽管瘤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颅咽管瘤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方法 对30例颅咽管瘤患者,从术后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尿崩、高热、癫痫4个护理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30例颅咽管瘤患者中,发生电解质紊乱14例、尿崩症11例、高热7例、癫痫3例,通过循证护理均得到良好控制,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 在颅咽管瘤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中,通过循证护理方法的应用,使护理活动由被动转为主动,提高了发现、解决患者存在健康问题的能力和整体护理水平.
-
翼点入路帽状腱膜下筋膜间及骨膜下三种开颅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1 方法 本科为了探索脑外科手术中的翼点入路,采用了包括标准翼点入路、扩大翼点入路,及其它各种改良翼点入路.手术病种有脑内血肿清除术,开颅垂体瘤切除术,鞍区脑膜瘤切除术,颅咽管瘤切除术等.分为三组,其中A组以帽状腱膜下分离皮瓣,再以切口处切开颞肌形成肌骨瓣或游离骨瓣.
-
颅咽管瘤切除术后致双侧动眼神经麻痹1例
1 典型病例患者,女,因颅咽管瘤于1979年7月5日行肿瘤切除术,病理检查证实为鞍旁颅咽管瘤.1985年下半年出现右上睑轻度下垂、双眼视野缩小等症状,经CT检查拟诊颅咽管瘤复发,于1986年1月行开颅探查术.术中见鞍区无占位,双侧视神经粘连,遂行视神经松解术.1990年5月始左眼上睑下垂,眼球外斜.1992年10月始右眼上睑下垂加重,眼球亦变外斜.1996年MRI检查未见颅内肿瘤复发.
-
颅咽管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
由于颅咽管紧邻垂体、垂体柄和下丘脑,颅咽管肿瘤全切术会对相邻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2001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为18例颅咽管瘤患者(年龄5~60岁)行颅咽管瘤切除术,经术后精心治疗及护理,治愈2例,发生尿崩症14例,电解质紊乱13例(9例3周内恢复,4例2个月内恢复),高热6例,意识障碍3例,抽搐2例,消化道出血1例.其中1例因术后高热、严重水电解质紊乱而死亡.现将围术期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颅咽管瘤术后尿崩症的护理
尿崩症是颅咽管瘤术后较为多见的并发症,有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30%左右[1],分为暂时性和完全性两种,主要由于手术中鞍底开窗伤及垂体后叶或垂体蒂部,导致抗利尿激素减少所致.损伤了垂体后叶,则出现暂时性尿崩症;如损伤了垂体蒂部,则出现完全性尿崩症.我科1996~1998年施行颅咽管瘤切除术120例,术后并发尿崩症6例(5.0%),护理体会如下.
-
32例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治疗
颅咽管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但因其发生部位深在,常与周围重要神经结构广泛粘连,因此颅咽管瘤手术尤其是全切除手术是神经外科医生面临挑战的课题之一,手术全切除困难且风险极大.我院从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行颅咽管瘤切除术32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
鞍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采用显微外科治疗各种鞍区肿瘤的疗效和并发生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09年3-2011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鞍区钟瘤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经医学影像学和核磁共振诊断显示垂体腺瘤为78例,颅咽管瘤为24例,脑膜瘤为14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次研究.所有的研究对象均采用改良型翼点入路手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研究人群主要为进行三种手术,分别为垂体腺瘤切除术、颅咽管瘤切除术和脑膜瘤切除术,其中多的例数为垂体腺瘤切除术为78例,占67.24%,手术主要的并发症为两种,分别为7例视神经功能障碍和2例动眼功能障碍,占6.03%和1.72%,手术疗效分析显示良好为91例,占78.45%,轻度残疾为23例,占19.83%,重度残疾为2例,占1.72%,重度残疾中有1例患者手术后1周并发其他脏器严重疾病死亡.结论:采用规范显微外科治疗各种鞍区肿瘤的疗效校好,且并发生症发生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