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苯巴比妥治疗老年高间接胆红素血症47例
目的:分析老年人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升高的原因和临床特点,探讨苯巴比妥治疗高IBIL血症的效果.方法:连续收集本院高IBIL血症患者47例(58例次).均无其他肝胆及溶血性疾病,除血清胆红质升高外,其他有关常规和生化检查均正常.治疗予苯巴比妥60 mg/次,3次/d,疗程2 wk.于治疗第7、10和14d分别复查肝功一次,如首次复查血清胆红素已正常,即停止治疗,第14 d再复查.除4例停用磺脲类降糖药物外,其他治疗同前.结果:高IBIL血症发生率占同期诊治的1812例次老年患者的2.9%.58例次患者血清TBIL平均值为36.5±7.5(24.7-56.4)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为7.7±1.4(5.5-13.0)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为28.8±5.9(19.2-44.4)μmol/L.治疗7 d后血清TBIL、IBIL恢复正常者28例次(48.3%),治疗10 dTBIL、IBIL恢复正常者42例次(72.4%).治疗14 d后所有患者TBIL、IBIL均降至正常.治疗7 d血清TBIL、IBIL恢复正常者第14 d复查仍正常.治疗前胆红素水平与治疗后恢复正常的时间间无明显相关性(P=0.108).治疗期间患者无任何不适反应.治疗结束后1、3、6、12mon复查TBIL和/或IBIL升高者累计分别为0、2/57(3.5%)、5/53(9.4%)、10/41(24.3%)例.均经重复治疗降至正常.结论:老年人高IBIL血症特点为自发性、特发性、无或仅有轻微症状、胆红质轻度升高、有反复出现倾向.应用苯巴比妥诱导治疗可于较短时间内降至正常,对复发者重复治疗仍有良效.
-
肝炎防治与用药
一、病毒性肝炎有哪些种类?病毒性肝炎按病原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庚型等六型.如按病情可分为急性、慢性和重型.按临床有无黄疸又可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黄疸以直接胆红质为主又称为淤胆性肝炎.
-
黄疸贫血发热
患者,女性,32岁,农民.因食欲下降, 疲乏无力2个月,皮肤巩膜黄染1月半,发热半个月于1998年9月19日入院.患者无明确诱因出现疲乏无力,起病半月后出现皮肤黄染、尿黄,在当地医院诊治,疑"黄疸性肝炎”,"重症病毒性肝炎”,予中药及输液护肝治疗.半月前始发热,中高热度,午后为甚,持续约10小时左右可自行退热,且逐渐出现皮肤苍黄.发病以来无腹痛、恶心呕吐、咳嗽,胸痛,肢体及关节肌肉肿痛.无皮肤出疹、紫癜.未用抗生素治疗.进食少,大便色黄,量少,尿量中等,色如浓茶.既往1992年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经中药治疗病情稳定.1994年患"肺结核”,应用三联抗结核治疗2个月.末次月经1998年7月14日.体检:T 36.8℃,P 96次/min ,R 20次/min,BP 97.5/67.5mmHg(1mmHg=0.133kPa),表情淡漠,贫血貌,皮肤巩膜明显黄染,无皮疹及皮肤瘀斑点,周身表浅淋巴结不肿大,头颅五官无异常,甲状腺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Mophy征阴性. 四肢中小关节活动自如,无畸形,神经系统检查阴性.实验室检查:血象:Hb 33g /L, RBC 1.13×1012/L,WBC 6.7×109/L,Plt 207×109/L,Ret 0.004,MCV、MCH、MCHC示红细胞正色素性贫血.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比分明显减少,占0.01.原红及早幼红各0.05,未见形态异常.粒、巨核系比分及形态正常.尿检:胆红质(+),尿胆元(+),潜血(+),蛋白(-).肝功能:总胆红质>78.1μmol/L,白蛋白31.41g/L,球蛋白46.92 g/L,白蛋白/球蛋白比值0.67,ALT 91.68U/L,谷氨酸转肽酶71.28U/L,AST、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血氨正常.凝血酶原时间正常.甲肝抗体、乙肝全套、丙肝RNA及抗体阴性,肾功能正常,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直接、间接均阴性,红细胞相关抗体不高,冷凝集素试验阴性,酸溶血试验、糖水试验阴性,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血中找到狼疮细胞.抗DNA抗体(+).特检:胸片示左肺门淋巴结肿大可疑,肺野未见实变影.ECG示心肌复极异常.B超示脾稍大,胆囊不大,肝内外胆管无扩张.住院后输注洗涤红细胞2次,每次2U, 用非特异性护肝治疗.于入院第8天用泼尼松60mg/d,当日热退,治疗1周后精神食欲均明显改善,黄疸减轻,好转出院,1个月后来院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血象Hb104g /L,骨髓红系增至30%,以晚幼红增生为主.
-
康力得口服液加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观察
自1993年以来,我们连续4年在302医院用总后卫生部防疫队研制,北京市长城制药厂营养保健品厂生产,批号为"食健字(1997)第372号"的康力得口服液治疗378例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并设376例对照者进行临床观察,证明康力得口服液能消除腹胀、增加食欲、降低血内毒素及胆红质;服该药1个疗程,GPT Bil转为正常者治疗组高于对照组30%;而慢性迁延性肝炎服药10天,GPT转为正常者治疗组高于对照组20%,服药1个疗程,Bil转为正常者,治疗组为96.87%,而对照组仅为33.33%,两者相差显著;个别病人HBsAg还能转阴,说明该药对肝炎病人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
丙戊酸钠对儿童肝脏酶活性的影响
丙戊酸钠是治疗癫痫小发作、大发作和肌阵挛发作的首选药物之一,对精神运动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均有一定疗效.该药属一级代谢消除药物,其游离血药浓度与毒性发生率密切相关[1].据文献报道,丙戊酸钠的肝脏毒性发生率为7%~66%,临床表现为各肝脏酶的异常及胆红质升高,纤维蛋白原减少,减药或停药后多能恢复正常[2].本文考察了51例长期服用丙戊酸钠的儿童癫痫患者的肝脏酶活性,旨在通过该研究,考察丙戊酸钠对儿童肝脏酶活性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
-
胆汁淤积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
胆汁淤积性黄疸的发病机理,上世纪90年代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大家认为,肝脏对胆红质的摄取、运载及脂化能力均正常,主要是由致病因子引起的肝细胞的细胞器和毛细胆管的损害,造成胆汁排泄障碍,或毛细胆管内胆栓形成,脂型胆红素逆向进入血液而发生黄疸;不同病因引起胆汁淤积的过程和预后亦不同.
-
急性肝炎高密度脂蛋白的动态变化
高密度脂蛋白(HDL)主要在肝脏中合成与代谢,因而肝脏病时HDL亦有变化.本文对急性肝炎患者连续测定HDL,发现在病程经过中HDL呈动态变化,并与谷丙转氨酶(GPT),胆红质及黄疸指数呈负相关.
-
基质效应
早在临床检验手工操作年代,人们经常发现有些检验项目的标准管与测定管的色泽和显色强度不一致,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这种现象在当时的血清胆红质测定过程中表现为明显,因为那时所用的胆红质标准液常配制于有机溶剂(氯仿)中,与血清中的胆红质所处的介质环境不相同.分析物之间的相互干扰,血清钾钠的火焰光度计测定是一个典型离子.在血清钾钠的火焰光度计测定时,要用钾钠混合标准液,而且好配制高中低几种浓度的混合标准液,这是因为标本中钠离子(浓度)能增强钾离子的激发光,这种效应称为相互激发,使能量从激发态的钠原子转移到钾原子.这些是人们对基质效应的早期认识.
-
1∶ 10000芥子气软膏外用致肝炎 1例
患者 , 男 20岁 , 因四肢和胸背出现红斑和鳞屑半年 , 诊断寻常型银屑病稳定期 , 入院后查血、尿、粪便常规和肝功均正常 , 给予多种维生素口服 , 外用芥子气软膏 , 每日 1次 , 先于单侧下肢小面积外用 , 7天后无不良反应 . 然后涂擦四肢及背部 . 用药 10天后 , 病人诉乏力、尿黄 (呈浓茶外观 )并有发热 . 查体 : 体温 38.1℃ , 巩膜轻度黄染 , 四肢及背部涂药处鳞屑脱落 , 涂药处变黑 , 背部一处皮损涂药部位见豆粒大水疱 . 各系统检查正常 , 实验室检查 Hb 130g/L, WBC 3.2× 109/L, N 0.5, L 0.5, 尿胆红质 (+ + + ), 肝功能 ALT 4634nmol@ S- 1/L(正常参考值为 83~ 667nmol@ S- 1/L), 直接胆红素 20.3μ mol/L(0~ 6μ mol)间接胆红 5.2μ mol/L(0~ 14μ mol/L), 白蛋白 45g/L、球蛋白 34g/L, " 乙肝五项”正常 , 腹部 B超检查肝、胆、脾未见异常 , 临床诊断 : 中毒性肝炎 .
-
烧伤合并肝功能衰竭二例
例1,男,31岁,因触及6千伏电闸,烧伤面积(TBsA%)91%(Ⅲ°82%),当时昏迷约2分钟,伤后1/2 h入院.早期出现血红蛋白尿,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质、转氨酶升高(轻度).至伤后40~65天患者胆红质(双相性)、转氨酶再次显著升高,高于正常10~20倍,峰值为TBIL 270 μmol/L:ALT 260 U/L、AST 192 U/L,并出现黄疸、右上腹胀痛、胃纳差、腹泻等症状.既往无肝胆病史.
-
硫酸氯吡格雷致丙氨酸转氨酶升高1例
1病案摘要患者男,41岁,因发血压高2年入院.入院查体:血压200/100mmHg(1mmHg=0.133kPa),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和肝功能正常.B超检查示肝脏正常.临床诊断:高血压病.给科素亚5mg、钠催离2.5mg、硫酸氯吡格雷(国产品名泰嘉,深圳信立泰药业有限公司产品)50mg均每日1次口服,三周后血压140/80mmHg,复查血、尿、粪常规正常,肝功能:ALT(丙氨酸转氨酶)180U/L(正常值<48U/L),胆红质25μmol/L(正常值1.7~20μmol/L),HBsAg、抗-HBsAg、HBeAg、抗-HBeAg、抗-HBc、抗-HAV、抗-HCV正常.停用硫酸氯吡格雷,其它治疗不变.20天后复查肝功能正常.
-
静滴硫普罗宁致过敏性休克2例
硫普罗宁(凯西莱)是一种新型含游离巯基的甘氨酸衍生物,无论对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症状及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和胆红质的异常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凯西莱还可减轻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的消化道症状,同时又能升高白细胞的数量,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凯西莱可以减少组胺的渗出,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用于过敏性紫癜的治疗.2003年我院发生2例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
-
不同光疗对新生儿高胆红质血症疗效
间断和持续蓝光光疗对新生儿高胆红质血症疗效对比效果相似.光疗前血清总胆与经皮测胆红质(TCB)、光疗后血清总胆与两种方式光疗后暴露部位、遮盖部位TCB进行相关回归分析,持续组暴露部位截距较其它组截距大,其余各组相关系数、斜率相似,,说明TCB能反映光疗前血总胆和持续组光疗后遮盖部位、间断组光疗后遮盖部位、间断组光疗后暴露部位血总胆水平.而持续组暴露部位TCB较血中胆红质低,未能反映血中胆红质水平.
-
胆道冲洗治疗阻塞性新生儿肝炎
新生儿阻塞性黄疸,临床分为肝内淤滞性黄疸及肝外梗阻性黄疸.作者认为对新生儿持续性黄疸、白便、及血胆红质动态曲线观察增高者,应及早探查手术.临床实践证实,经内科治疗无明显效果的阻塞性新生儿肝炎,经胆道冲洗扩容治疗后,皆获得良好效果.
-
光疗对高未结合胆红质血症新生儿血细胞的影响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质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蓝光光照疗法是一种降低未结合胆红素简单易行方法,为了解光疗对新生儿血细胞影响,将光疗前与光疗后血细胞进行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
黄疸变治与继治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特征.虽多见于急性黄疸性肝炎,但临床切莫以一病言之,还可见于胆道疾病、胰腺疾病,某些血液病、非特异性胆红质增高症、某些占位性病变等.黄疸一症为中医历代医家所重视,对之论述甚多.
-
外科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黄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凡血清胆红质含量异常增高者称为黄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黄疸称为外科黄疸.正常人的血清胆红质总量为1.71~17.1μmol/L,超过25.7μmol/L就会出现临床黄疸.外科医师在处理黄疸病例时,首先要确定黄疸的性质和类型,其次应明确引起黄疸的原因和病变所在的部位,才能进行正确的治疗[1].
-
老年人黄疸应防癌
黄疸,是巩膜、粘膜与皮肤因胆红质沉着所致的一种黄染.正常人血液中胆红质的浓度是0.1~0.8毫克%,如超过2毫克%时,巩膜、粘膜与皮肤就会发生胆红质沉着,出现黄疸.引起黄疸的原因,通常有溶血、肝脏病、胆红质代谢缺陷与胆道阻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