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工和自体复合血管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

    作者:杨柳;党永康;郭建全;鲍永涛;姜学超

    随着国内饮食结构的改变,摄入含脂食物增多,人均寿命的延长及检查诊断技术的改进,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 sclerosis obliterans , ASO)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引起了更多的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5年5月就诊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血管外科,采用人工和自体复合血管旁路术(即膝上使用人工血管,膝下接自体静脉)治疗的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中长期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

  • 温阳散瘀散外敷联合血栓通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李智;李国信;赵婷婷

    [目的]观察温阳散瘀散外敷联合血栓通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8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64例血栓通0.5g+0.9%氯化钠100mL,静滴,1次/d.治疗组64例温阳散瘀散(附子制、干姜各10g,细辛3g,桂枝、当归、延胡索、白芍各10g,鸡血藤15g,乳香、没药、川椒、红花、姜黄各10g,威灵仙15g,透骨草30g),1剂/d,2次/d,温度控制40℃,加热外敷;血栓通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皮温、肤色、发凉感、肢体酸胀、麻木、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踝肱指数(ABI)、趾肱指数(TBI)、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3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3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1.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皮肤温度、静息痛积分两组均有明显降低(P<0.01),肢体麻木、酸胀治疗组有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1).ABI、TBI两组均有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升高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阳散瘀散外敷联合血栓通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瑞鹏;戴维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ASO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单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观察组联合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ABI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BI略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ASO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动脉搏动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 复合技术处理髂股动脉复合病变的中期结果分析

    作者:张东宾;翟水亭;王国权;张克伟;张志东;梁凯;崔明哲;李坤;李卫校;符晓阳;史帅涛;刘剑扬;徐如涛;陈江波

    目的 分析复合技术处理髂股动脉复合病变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复合技术处理16例髂股动脉复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参照国际通用标准评价髂股复合病变的患肢中期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和血流动力学成功率均达到100%,围术期无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发生.静息下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42±0.15上升到术后的0.85±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率100%,随访时间平均19(13~28)个月,随访期间1例患者右足第一足趾干性坏疽并行截趾术,其余病例术后皮温明显改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症状术后消失或明显改善,足部破溃愈合.18个月的初始通畅率和辅助初始通畅率分别为83.2%、91.4%.结论 复合技术处理髂股动脉复合病变能避免跨关节支架植入、有效保留股深动脉、提高闭塞病变的开通几率及效率,更好地解决流入道、流出道血流动力学问题,提高远期通畅率.

  • 低剂量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刘彬;郑加贺

    下肢动脉CTA检查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症上有较高的准确性,并广泛运用于临床,但其带来的电离辐射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降低CTA检查辐射剂量的方法,包括降低管电压、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增大螺距及迭代技术等,旨在推进低剂量CT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

  • 介入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及术后复发相关因素

    作者:任洪;晏明鹏;陈杰;马永伟;周兵;郭荞梅;秦翠华

    目的:探讨介入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的临床效果,总结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12年7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PAD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介入治疗,术后随访18个月,复查CT血管造影,统计不同时期血管通畅率,总结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80例患者介入手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股动脉、髂动脉、腘动脉通畅率逐渐下降(P<0.05),糖尿病(OR=2.45,P=0.003)与高血压(OR=1.89,P=0.001)是导致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介入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十分有效,术后严格控制血糖、血压有利于减少术后复发.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刘利国

    目的:分析并且总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接受介入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根据病人所接受治疗方案的差异对其施行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药物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介入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为其提供介入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腔内外联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探究

    作者:向勇;林燕

    目的:探究腔内外联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1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腔内外联合治疗,观察分析患者临床疗效.结果:①本组13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血管腔内治疗时间(0.8±0.13)h,手术时间(1.7±0.32)h.②13例患者,2例出现并发症,1例心功能不全,1例切口淋巴漏,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2/13).③术前,13例患者踝肱指数为(0.29±0.15),术后增加至(0.61±0.2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外联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有推广价值.

  • 生脉饮加减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张三堂

    目的 :探究生脉饮加减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6年2月 ~2018年2月两年期间内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25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生脉饮加减治疗,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具有差异性,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数据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下肢彩超检测结果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 :生脉饮加减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医学中的推广以及应用.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现状

    作者:罗耀昌

    我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逐年增高,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等,近年来介入治疗已成为首选方法.现综述目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 血管腔内介入联合负压闭式引流术治疗糖尿病足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作者:李宏伟

    目的:分析血管腔内介入联合负压闭式引流术治疗糖尿病足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0例,依据奇偶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行血管腔内介入联合负压闭式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其数据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数据相比均存在明显优势,两组数据差异经计算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通过血管腔内介入联合负压闭式引流术治疗糖尿病足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显著,可尽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围手术期针对性全面护理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鲁莺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针对性全面护理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接受介入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60例,将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28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1—8月采用围手术期针对性全面护理干预的28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感染、血肿、导管堵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采用围手术期针对性全面护理干预,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CTA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价值

    作者:苏海燕;江文匡;黄清存;钟李强

    目的 分析CT血管造影(CTA)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就诊的46例疑似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均行CTA检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分析CTA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46例患者共54条下肢动脉狭窄.DSA共检出444处病灶,CTA检查与之相符420处,CTA的诊断符合率为94.59%(420/444);CTA诊断下肢静脉狭窄(狭窄程度≥50%)的灵敏度为92.45%(257/278),特异度为98.19%(163/166).结论 CTA检查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获得较好的诊断效果,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 灵敏度及特异度,可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

  • 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护理分析

    作者:徐丽丽;李群;叶玲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经验,整体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对我院22例2016年1月到2016年6月入院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用介入治疗前后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与回顾.结果:本组2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介入治疗,通过术前术后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减轻患者痛苦,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未发生不良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通过介入治疗和全程、连续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质量及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特点

    作者:邹鑫;周忠晓;王晓威;宋国鑫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并收集单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0例,设置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髂动脉、股动脉以及小腿动脉闭塞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在髂动脉、股动脉以及小腿动脉闭塞率均明显高于单纯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这可能和患者的血压血脂以及糖尿病等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 改良体位应用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疼痛程度、血氧分压及满意度的影响

    作者:罗君玲

    目的:探讨下肢改良体位应用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疼痛程度、血氧分压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绍兴市中心医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分别给予常规平卧位和改良下垂体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足部动脉氧分压、足部动脉血流值,疼痛VAS评分,舒适度VAS评分、下肢麻木发生率及干预满意度等.结果:对照组患者足部动脉氧分压和血流值分别为(10.75±1.48)mmHg,(9.61±1.45)PU;观察组患者足部动脉氧分压和血流值分别为(19.20±2.53)mmHg,(13.34±2.83)PU;观察组患者足部动脉氧分压和血流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和舒适度VAS评分分别为(7.72±1.48)分,(3.65±0.82)分;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和舒适度VAS评分分别为(4.20±1.06)分,(7.04±1.57)分;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和舒适度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下肢麻木发生例数为5例,发生率为12.50%;观察组患者下肢麻木发生例数为0例,发生率为0.00%;观察组患者下肢麻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及不满意例数分别为10例、19例、8例及3例,干预满意度为72.50%;观察组患者干预后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及不满意例数分别为18例、20例、2例及0例,干预满意度为95.00%;观察组患者干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改良体位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可有效改善足部血流灌注水平,降低疼痛程度,增强舒适感,避免下肢麻木发生,并有助于提高干预满意度.

  • 不同介入术式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分析

    作者:张锋;崔慧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术式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方法:收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支架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踝/肱指数.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踝/肱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成形术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更好.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管腔内介入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分析

    作者:何锦来

    目的:观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管腔内介入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研究组采用管腔内介入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管腔内介入联合常规抗凝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下降幅度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的累计通畅率86.79%比对照组67.92%高(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管腔内介入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脂,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下肢动脉通畅率。

  • 穴位注射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寒凝血瘀型临床观察

    作者:兰静;张红艳;刘俊兰;马杰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寒凝血瘀型的效果.方法:对5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寒凝血瘀型患者给予穴位注射药物.结果:临床治愈率93%,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降低了致残率,无不良反应.结论:穴位注射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寒凝血瘀型有良好的疗效.

  • 无症状性和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诊治策略:如何把握手术指征

    作者:沈晨阳;李伟浩;张小明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ASO-LE)是仅次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第3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并造成越来越重的疾病负担。21世纪以来,全球ASO-LE的发病率相对增加了23.5%,保守估计全球有至少2.02亿位患者,其中>65岁人群患病率>10%,且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1]。ASO-LE医疗费用支出显著地增加,2004年美国血管疾病相关医疗费用支出约为21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与血管重建手术相关[2]。血管重建技术进步为ASO-LE患者带来福音,不仅挽救了严重肢体缺血(CLI)患者的肢体,而且显著地改善了间歇性跛行患者的生活质量[3-4]。尤其是经皮腔内动脉成形术(PTA)的出现和进步弥补传统开放动脉转流术的创伤大、恢复期长及围手术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高的缺点,正在快速地取代开放转流手术,成为病变类型比较轻或者禁忌开放手术的高危患者首选干预方案[5]。

744 条记录 1/38 页 « 12345678...373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