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闭锁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 ,LIS )临床少见,且易被误诊。近几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文献[1]报道有上升趋势。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例确诊为L IS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4—2012年L IS患者12例,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40~81岁,平均60.6岁,既往有高血压史10例,冠心病史8例,心肌梗死病史2例,心房颤动史1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10例,椎‐基底动脉短暂脑缺血发作2例,脑梗死病史6例,糖尿病史3例,吸烟史9例,饮酒史8例,肥胖者4例,高血压及脑卒中家族病史10例。1.2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发病均为急性起病,病程早期均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以头晕为首发症状7例,恶心、呕吐7例,呼吸困难4例,面舌肌肉瘫痪12例,眼球震颤8例,眼球运动障碍及双侧面瘫12例,四肢瘫痪12例,肌力0级9例,肌力1~3级3例。 -
邱玲主任医师针灸治疗产后双侧面瘫验案举隅
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且双侧面瘫发生率极低。现代医学对面瘫对采用补液或口服药营养神经疗法,效果差强人意,邱玲主任医师充分发挥中医整体观念、经络辨证的特点,运用针刺灸法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双侧面瘫,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
外伤引起双侧颞骨骨折致双侧面瘫听骨链中断一例
外伤引起单侧颞骨骨折致单侧面瘫多见,而引起双侧颞骨骨折致双侧面瘫、同时引起双侧听骨链中断较少见.本科曾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护理体会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是一种主要损害多数脊神经根和周围神经,也常损害脑神经的急性疾病.多见于10岁以下小儿,男多于女.主要症状为急性发病的四肢对称性软瘫,严重者则伴脑神经麻痹,或上行性瘫痪及肋间肌、隔肌而致呼吸困难,双侧面瘫等.若呼吸困难危及生命时,可即行气管切开术、吸痰、人工呼吸等,常可挽救病人的生命.1995年5月-2003年5月,我科对96例患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进行治疗,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闭锁综合征的护理
闭锁综合征又称去传出状态,主要见于基底动脉脑桥分支双侧闭塞.患者大脑半球和脑干被盖部网状激活系统无损害,意识清醒,对语言理解无障碍,出现双侧中枢性瘫痪,只能以眼球上下运动示意,眼球水平运动障碍,不能讲话,双侧面瘫,舌、咽及构音、吞咽运动均障碍,不能转颈耸肩,四肢全瘫[1].闭锁综合征的患者四肢全瘫、不能言语表达,病程较长,预后极差.优质护理在该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将6例闭锁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
综合物理疗法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
1资料和方法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5~72岁,病程1~7天22例,7~14天18例,15天~1个月4例,1个月以上6例;右侧面瘫26例,左侧面瘫21例,双侧面瘫3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蹙额无力或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或完全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吹口哨能力差或根本不能吹口哨,患侧食物存留.我们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给予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治疗.
-
以面瘫和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的重症肌无力1例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约为5/10万;往往以颜面肌、舌肌和咽及喉部肌首先受累发病,常首诊于五官科.若对本病认识不够,易造成误诊.我们遇到1例以双侧面瘫及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病人,误诊长达1年之久,现报告如下.
-
罕见一个半综合征合并双侧面瘫一例报告及临床分析
一个半综合征合并双侧周围性面瘫在临床极为罕见,本文报道了1例一个半综合征合并双侧面瘫,其临床诊治过程较为复杂,值得深入探讨.
-
针药并用治疗双侧面瘫26例
面瘫为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四季皆发,男女老幼不限,多由风寒入络、闭阻经脉所致;病发于单例,很少见于双例,一旦双侧发病,一般较单侧而言,症状较重、病程较长、预后较差.
-
双侧面瘫伴病理征阳性的吉兰-巴雷综合症的诊治研究
目的:双侧面瘫伴病理征阳性的吉兰-巴雷综合症的诊治研究.方法:将2016年10月22日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我院采用多项常规检查、肌电图、腰椎穿刺检查等方法将患者确诊为双侧面瘫伴病理征阳性的吉兰-巴雷综合症,并采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和中医针刺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三个月后,除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没有明显变化外,患者的精神状态明显改善,面部表情自如,患者四肢肌力、肌张力以及腱反射均有显著恢复,生理指标恢复正常.讨论:通过肌电图和腰椎穿刺检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并采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和中医针刺的治疗方法,对双侧面瘫伴病理征阳性的吉兰-巴雷综合症的治疗有着积极显著的治疗效果.
-
Fisher综合征2例报告
例1,男,68岁,以"感冒"后四肢远端麻木4天,吐字不清、行走不稳、复视2天于2001年3月24日入院.既往健康.查体:神清,轻度构音障碍,双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正常,双眼球内收、外展、上视、下视均受限,无眼震,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减弱,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欠稳准,步基宽,走直线不能, 双侧病理征(-).入院10天出现双侧面瘫,入院17天腰穿示脑脊液压力1.77kPa,潘氏反应(+),细胞数为0,蛋白1.0g/L,葡萄糖3.34mmol/L.临床诊断为Fisher综合征.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5天,营养神经治疗,10周后患者痊愈.
-
双侧面瘫验案2则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数以一侧发病或两侧交替发病,双侧同时发病极少见.笔者从医近20年,仅收治2例双侧面瘫,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针灸与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瘫35例
周围性面瘫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所致,笔者以针灸与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该疾病35例,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5例中,男11例,女24例;年龄小11岁,大70岁;疗程短1 d,长2 a;其中左侧面瘫19例,右侧面瘫15例,双侧面瘫1例.
-
6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20~59岁,平均39.5岁.患者在发病前1~2周都有感染症状,发病急,进展快.均呈进展性四肢对称性无力,以下肢为甚,腱反射减退或消失;5例伴有呼吸困难及吞咽障碍,4例有颅神经损害症状如双侧面瘫、构音困难等,2例有轻微套式样感觉减退;治疗过程中2例并发肺部感染.1.2实验室检查:5例病人在第2~3周行腰穿检查,脑脊液呈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另一例在外院已行腰穿,并确诊为GBS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
-
针刺加艾灸治疗双侧面瘫1例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针灸治疗特效病种之一,临床上多数以一侧发病或两侧交替发病,双侧同时发病极少见.笔者在针灸门诊收治了1例双侧面瘫患者,经针灸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格林-巴利综合征22例护理体会
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主要损害多数脊神经根和周围神经,也常损害脑神经的急性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中老年也有发生,男性多于女性.主要症状为急性发病的四肢对称性软瘫,严重者则伴脑神经麻痹,或上行性瘫痪累及肋间肌、膈肌而致呼吸困难,双侧面瘫等.若呼吸困难危及生命时,可即行气管切开术、吸痰、人工呼吸等,常可挽救病人的生命.因此,本病的护理质量尤其重要.
-
电针加火罐治疗双侧面瘫1例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但双侧面瘫临床极为罕见.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愈双侧面瘫1例,现介绍如下.
-
以双侧面瘫为首发症状结节性多动脉炎1例
患者,男性,35岁,一月内先后出现左、右侧面肌运动障碍,并有四肢麻木、无力.既往有不规则低热、消瘦、四肢关节疼痛史5年.于2011年5月住院.查体:双侧大腿内侧、小腿皮肤可见网状青斑,双足可见左右对称性、类似圆形、大片状青紫色淤斑7对,不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四肢肘关节及踝以下青紫、皮肤冰冷.双侧额纹消失,睑裂扩大,闭眼时呈贝尔现象;双侧鼻唇沟变浅,闭唇不全,不能皱额、蹙眉、吹哨,双侧面颊滞食,双侧面肌重度功能障碍.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运动神经传导检查提示:双侧面神经、腓神经、正中神经潜伏期延长,传导障碍.入院后多次观察其肢体缺血变化,发现给以保暖处置后可稍缓解.化验检查:血小板350×109/L,血沉54mm/L,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A型干燥综合征抗体(+),抗核小体抗体(+),肝肾功能正常.腰穿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病原学检测均正常.左侧腓肠肌活检病理切片报告:除肌肉组织炎症及坏死改变外,镜下还可见皮下动脉血管壁全层及周围组织炎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另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浆细胞.诊断为结节性多动脉炎并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
头针为主治疗双侧面瘫验案1则
面瘫,《灵枢·经筋》又称“卒口僻”,即西医之“面神经麻痹”.临床以单侧面瘫多见,口眼歪向一侧为其主症.双侧面瘫则十分罕见,仅占国内面瘫的0.5%,每年发病率约为1/500万[1].如不能及时治愈,便会出现面肌痉挛、“倒错”等后遗症,妨碍面部美观,甚至引发自卑等心理疾患,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
温针灸配合面部操作治疗双侧面瘫验案1则
急性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年发生率约为15-30/10万[1].然而,同时发生双侧面神经麻痹(bilateral simultaneous facial nerve palsy,BS-FNP)则极其少见,其年发生率约为1/500万[2].笔者近日采用温针灸配合面部操作治疗双侧面神经麻痹1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