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青年人更需要 普及性知识

    作者:高峰

    2014年发表在《中国校医》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指出,22.6%的学生有过性行为,初次发生性关系的年龄在19~21岁之间的占61.2%,正是上大学的年龄;部分高校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高达26.19%,远高于2001年的16.9%;只有30%的大学生发生关系时使用安全套,知道安全期避孕方法不可靠和人工流产不良后果的学生不足50%.新发布的"广州大学生性安全意识调查"结果显示, 68%的男生和34%的女生接受婚前性行为,但性安全意识薄弱、对性知识存在缺失和误区等现象突出.

  • 孕前阴道感染及治疗

    作者:周桂芳;张云芹

    阴道感染包括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及一些混合性生殖道感染,是妇女常见病.随着社会意识的改变,婚前性行为的增加,1胎孕前阴道感染性疾病有逐年上升趋势.本院对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孕前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及危险性行为的影响

    作者:陈晓;楼超华;涂晓雯;程艳

    目的:探索家庭因素对未婚青少年首次性行为以及危险性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15~24岁青少年进行匿名电子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6 023名未婚青少年中12.7%有过性行为(男16.8%、女8.7%),其中首次性行为发生在≤18岁、首次性行为未使用安全措施、有过商业性行为、与陌生人、与吸毒人员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29.9%、55.2%、4.3%、12.2%和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生年代越早、与父母同住、青春期早期家庭支持评分较高及父母反对婚前性行为的青少年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可能性和危险性行为评分均较低;家庭因素对性行为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性行为的发生受家庭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而男性更多地受人口学特征的影响.结论: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发生趋于年轻化.家庭因素可能影响青少年的婚前性行为及危险性行为的发生,并且这种影响作用存在性别差异.

  • 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婚前性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和红;曹桂

    目的:了解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婚前性行为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城市青年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11 ~12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保定、西安和黄石等4个城市中年龄20~34岁的1 474名独生子女和l 808名非独生子女进行入户问卷调查,选取其中1 631名未婚者进行分析.结果:①发生婚前性行为比例独生子女为23.6%,非独生子女为2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初次婚前性行为的年龄为21.27±2.47岁,其中独生子女为21.39±2.77岁,非独生子女为21.15±2.14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大龄、文化程度低、有异性朋友、无业,以及不与父母同住者更易发生婚前性行为(P<0.05).结论:中国城市青年的婚前性行为发生比例较高,与其是否为独生子女无关,而与所处的时代及社会环境有关.因此,有关部门应针对城市青年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系统全面的生殖健康教育.

  • 江苏省未婚育龄妇女性行为、妊娠及人工流产状况调查

    作者:岳慧;董光华;戴梅竞;张肖敏;荆瑞巍

    目的:了解江苏省未婚女性性行为、妊娠和人工流产情况,以减少该人群的人工流产率,保护其身心和生殖健康.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通过匿名封闭式调查表进行调查,在统一的地点由调查对象自己填写,不进行询问,填完后由应答者投入一封闭的投表箱混匀,增强保密性.结果:在1 222名调查对象中,有98人(8.4%)承认有婚前性行为,已谈恋爱者的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为28.57%,而未谈过恋爱者的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仅为0.36%.未婚育龄女性的总妊娠率为2.13%,总人工流产率为1.72%,发生过婚前性行为者人工流产率为21.43%.有76.3%的人不知道妇女易受孕的时期,有50.6%的人不知道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近53.0%的人不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45.3%从未接触过与性有关的音像或书籍.多因素分析显示未婚育龄女性发生婚前性行为的相关因素有:年龄、与父母同住、谈过恋爱、常接触与性有关的音像和书籍、认为婚外性行为较普遍,其中与父母同住为保护因素,其余为危险因素.结论:本省未婚育龄女性的婚前性行为发生率、总妊娠率和总人工流产率均低于我国其他地区和欧美等国家水平,但发生过婚前性行为者人工流产率较高,且存在不安全流产的可能,有必要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人工流产率.同时,未婚育龄女性的性、避孕及性病知识不足,应加强必要的健康教育.

  • 北京初婚男青年文化程度对婚前性行为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慧禹;邵长辉

    目的:了解初婚婚前检查男青年文化程度与婚前性行为的关系,为生殖健康教育及预防控制相关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随机调查2012~ 2013年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行婚前医学检查的2774例初婚男青年的婚前性行为状况,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2.1%的初婚男青年有婚前性行为,发生首次性行为的年龄小为14岁,平均23.6岁,39.8%的首次性行为是非未婚妻,30.3%的首次性行为未避孕,69.1%首次性行为用了安全套.文化程度高,发生婚前性行为相对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化程度与首次性行为是否是未婚妻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化程度越高,了解避孕知识越多,在首次性行为中避孕的概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婚检男青年婚前性行为以非固定性伴发生率高,文化程度高的婚前性行为概率低,各文化程度层次中仍有部分人对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了解相对不足.因此,加强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的宣教很有必要.

  • 北京市6所高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信行调查

    作者:郭静;张爽

    目的: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知信行)现状,为开展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1~5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6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 041人.其中男生497人,女生544人.调查对象对紧急避孕方法及我国重点预防的性病了解少,对艾滋病传播途径认知较好;男生认知水平高于女生.82.21%的大学生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61.05%的大学生可以接受未婚先孕;12.20%的大学生发生过婚前性行为,每次性行为均采取避孕措施的占56.00%;仅有22.47%的同学能够准确计算出安全期,调查对象意外妊娠发生率为14.40%.89.05%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并希望通过系列讲座或课程等形式获取性相关的生殖健康知识.结论:北京市大学生生殖健康认知水平较低且不全面,性态度宽容,他们普遍对生殖健康教育有需求,学校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全面的生殖健康教育.

  • 不同成长背景的华裔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调查

    作者:曹佐武

    目的:了解不同成长背景的现代华裔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的状况.方法:对暨南大学不同成长背景的华裔本科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来自港澳台、海外、大陆城市、大陆乡村的男生和女生的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差异.结果: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目前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很普遍,57%的学生接受婚前性行为,61.7%的学生可以接受配偶以往的性经历.婚前性行为发生比例外招生高于大陆学生,3.45%的女大学生经历过意外妊娠.生理需要是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主要诱因,婚前性行为对大学生的主要困扰是意外妊娠.结论: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很开放,成长环境对性观念和性行为有较大的影响.大学生的避孕知识需加强.

  • 高校非医学生婚前性行为相关情况调查

    作者:王雪莉;张玉霞;惠爱玲;唐丽君;陈杰;袁爱梅

    目的:了解河南省高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婚前性行为相关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于2012年3月运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河南省3所高校2011级非医学专业专科和本科学生中进行抽样.采用自制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性行为情况、生殖健康与避孕教育态度等.应用SPSS 13.0软件统计学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955份.①调查对象性行为发生率为30.26%,男生(32.80%)高于女生(25.45%)(P<0.05),专科生(39.19%)高于本科生(23.22%)(P<0.05).②调查对象对婚前性行为持赞成态度者比例(16.65%)低于反对者(32.57%)(P<0.05),男生(21.12%)高于女生(8.18%)(P<0.05).③调查对象避孕套的知晓率高(97.24%),其次是短效口服避孕药(81.28%),对避孕栓知晓率低(11.64%);男生能正确使用避孕套比例(68.41%)高于女生(38.37%)(P<0.05).④初次发生性行为时采用比例高的避孕措施是避孕套(54.42%),其次是体外射精(28.75%),采取安全期的比例低(6.30%).曾发生非意愿妊娠的比例专科生(35.23%)高于本科生(31.25%)(P<0.05).结论:高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对避孕知识掌握程度普遍较低,性行为发生率较高,专科生发生危险性行为的可能比本科生更高,建议高校组织专人负责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及服务工作.

  • 青岛市婚检女青年生殖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周猷;姜振泼;朱本善;巩向玲;高玉晓;吉宁;任姗姗;姜晓梅

    目的:了解青岛市婚检女性青年生殖健康知识、婚前性行为和避孕行为的现状.方法:2011年8~12月采用自填式问卷对青岛市所辖黄岛区和即墨市1 680名婚前体检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 575份.生殖健康知识得分为8.10±3.52分(满分15分),及格率为4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地区和文化程度与生殖健康知识水平有关.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为83.4%,首次性行为年龄为22.72±2.97岁,其中18.6%的女性20岁以前发生性行为.在有性行为且目前未计划妊娠的667人中,近6个月内,78.3%使用过安全套,24.9%使用过安全期避孕,22.8%使用过体外排精,能够一直坚持使用避孕措施者为48.9%.结论:调查人群生殖健康知识水平较差,婚前过早地暴露于性行为,避孕措施的使用情况有待改善.

  • 中国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状况及降低非意愿妊娠方法探讨

    作者:陈忆;许洁霜;程利南

    青少年是指从童年期向成人期过渡的一个转变时期.世界卫生组织[1]把10~24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称为青少年.当今,10~24岁的青少年已经成为在历史上人数构成多的一代.全世界10~24岁的青少年已超过17亿人.在中国,15~24岁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16%,约有2亿人[2].青春期包括从第二性征开始出现到性和生殖系统的成熟,在此期间需要建立成人的心理过程和成人的角色,达到社会经济的完全依赖向相对独立转变.近一个世纪以来,青少年的性发育在全球都呈现出了普遍提前的趋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大量增加和初次性经历逐渐低龄化的问题日趋严重,由此导致青少年成为非意愿妊娠、性传播疾病以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等一系列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

  • 青少年生殖健康同伴教育浅析

    作者:周建芳

    青少年人群的生殖健康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但是,国内近年来多次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都表明: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现状仍十分令人担忧.广大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生殖健康知识严重缺乏,性观念开放、婚前性行为比例增加,性病、艾滋病发病人数、未婚人工流产数上升等问题[1].为此,我国教育、卫生和计划生育等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目前所提供的各项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项目在服务的可接受性、可得性、广泛性和项目的可持续性上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目前,对青少年开展富有针对性、指导性的生殖健康教育活动是重中之重.其中,同伴教育(一种以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其有共同语言的同龄人一起分享信念、观念或行为技能的一种教育形式)作为一种行之有效、较为新颖的健康教育方式,在上海、北京、江苏、新疆等地大学生、中学生、外企员工中试点都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但增加了目标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知识,相关生殖健康态度也发生了积极转变[2-5].

  • 城市外来未婚女工生育健康服务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郑真真

    摘要研究目的:研究发现婚前性行为存在于城市中外来青年人当中,而这些性行为大多为没有采取保护措施的.因此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在这个人群中并不罕见.未婚育龄人群尚未有效地利用城市中的生育健康服务.

  • 四川省农村未婚青少年婚前性行为避孕模式

    作者:吴世仲;罗琳;蔡卫东;范其福;江素梅;龚笑燕

    避孕与性和谐、产后非敏感性、人工流产一样,是调节生育率的4个重要因素之一[1].当未婚人群想要与自己的性伴侣发生性关系时,一般是秘密地寻求避孕措施.因此,对于中国未婚人群来说,他们很难获得适合自身的避孕方法.这就导致中国未婚人群的避孕率低和不能正确使用避孕方法等问题.据吴世仲报道[2],妇女避孕失败大多由于不能正确使用避孕方法,与使用的方法无关.

  • 农村未婚青年对性及生殖健康问题的知识、态度和行为

    作者:杨亚军;艾方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提高,传统生活方式在改变,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性观念和性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农村,青少年和未婚年轻人发生婚前性行为的现象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随之而来的是未婚先孕和未婚人工流产的发生.

  • 上海市郊未婚青年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及婚前性行为与避孕使用状况

    作者:楼超华;王波;高尔生

    摘要目的:了解未婚青年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及其婚前性行为与避孕使用状况,以估计年轻人中性与生殖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为开展未婚青年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郊两个镇1 304名17~24岁的社区未婚青年进行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

  • 中国育龄妇女对婚前性行为态度分析

    作者:陈锡宽;高尔生;武俊青

    近20年来,中国未婚性行为的现象增多,未婚妇女妊娠及人工流产不仅危害健康,而且给家庭、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这一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影响婚前性行为的因素很多,但妇女自身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有关结婚前性行为态度的研究较少.本文利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1997年11月进行的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DRHS)资料,研究妇女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希望为减少和预防婚前妊娠和未婚人工流产的发生提供依据.

  • 云南省某县未婚女青年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案例分析

    作者:张建萍;张开宁;唐松源

    研究的紧迫性据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恋人、文化程度低、工人及无业者是未婚性行为及妊娠、未婚人流的高危人群,将性行为看作是忠于爱情、在恋爱中一时冲动及对性行为的好奇是导致未婚性行为、妊娠的危险因素.提出应加强青年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教育,还应对他们加强性知识的宣传教育及健康教育,提高自我文化道德修养,以减少或避免婚前性行为的发生.

  • 北京市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马莎;郭静;杜正芳

    目的 分析北京市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学生生殖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6所高校1187名在校未婚大学生进行生殖健康知信行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187名调查对象中,有性行为者占13.80%.有性行为者对紧急避孕措施的知晓率高(87.10%),其次为安全套的使用时机(85.81%),能够准确计算出安全期低(44.44%),这3项的知晓率均高于无性行为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性行为者能够接受“婚前性行为”(65.22%)、“未婚同居”(85.63%)和“未婚先孕”(32.50%)的比例均高于无性行为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性别、年级和对非婚性行为的态度是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男生发生性行为的比例高于女生(0R=3.5),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和研究生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均高于大一学生(OR分别为6.2,4.7,8.5,9.2),可以接受非婚性行为者发生性行为的比例高于不可以接受者(OR=11.8).结论 有必要在高校普遍开展针对不同性别和年级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工作,同时注重大学生道德教育.

  • 首都医科大学学生性健康相关问题的调查

    作者:沈凯;肖祯;刘新;翁静

    目的通过对首都医科大学学生的调查,了解医学生对性相关问题的认识.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该校345名一至四年级学生随机进行包括性观念、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等问题的调查.结果性观念的开放程度随年级的增加而增加,主要表现为随年级的增加:①对婚前性行为持反对态度的比例明显降低(一至四年级分别31.1%,24.7%,25.6%,7.5%);②对贞操重要程度的认可递减(分别为66.1%,70.3% ,46.8%和40.0%);③对多个性伴侣持反对的人数递减(79.0%,76.5%,72.8%和58.8%).女生相对男生在总体的观念上显得保守.调查中还显示,男女生中各有5.3%和11.5%的人有过性行为.医学生的性知识来源为科普读物及相关媒体、专业知识、朋友交流等.结论首都医科大学学生(尤其是女生)的性观念较其他医学院校更保守.受传统的"有了婚姻才有性","不可纵欲"的思想影响越大,对一些开放的性观念就越不认同.

145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