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应用小剂量常规持续静脉滴注和微量泵皮下持续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方法 作者随机选择白城市某二级医院2014—2015年应用胰岛素治疗8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胰岛素用药方法 的不同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两组基础治疗方法 均相同,对照组患者应用小剂量常规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的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应用微量泵皮下持续注射胰岛素的治疗方法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剂量、尿酮体消失时间和酸中毒纠正时间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为(23.03±6.52)h,胰岛素使用剂量为(40.45±6.57)U,尿酮体消失时间为(37.49±10.94)h,酸中毒纠正时间为(64.71±9.95)h;观察组患者中,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为(18.52±6.28)h,胰岛素使用剂量为(36.46±6.73)U,尿酮体消失时间为(31.82±11.25)h,酸中毒纠正时间为(58.75±9.86)h,两组患者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相应指标均高于观察组.结论 微量泵皮下持续注射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酮酸中毒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临床回顾分析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酮酸症患儿(共80例)临床资料,按照患儿所用胰岛素治疗剂量的不同分为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各40例,按各自剂量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简要分析。结果该两种剂量对患儿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大剂量使用胰岛素能够显著提高血糖下降速度(P<0.05);但两组对患儿酮体转阴时间影响无差异(P>0.05);小剂量组总有效率90%;大剂量组总有效率87.5%(P>0.05);可见两组治疗效果接近。小剂量组患儿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大剂量组中有5例患儿出现低血糖现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P<0.05)。结论运用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具有显著效果,其中大剂量使用会加快血糖下降速度,但也有可能造成低血糖现象,临床使用时要依据患儿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
小剂量和大剂量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差异对比
目的 分析研讨小剂量和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儿科收治的住院患儿7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疾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每组各39例患儿.两组患儿分别接受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并对比分析结果,确保所得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尿酮体转阴状况、空腹血糖、餐后2 h空腹血糖指数状况,组间数据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后血糖降低速度,大剂量组高于小剂量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疾病给予胰岛素治疗,所取得疗效得到了医学界的肯定,但给予剂量为小剂量,且血糖降低速度更为平稳,可避免低血糖症状发生.
-
35例糖尿病酮酸中毒的护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为常见的糖尿病急症,临床上多见.1型糖尿病(T1DM)有自发DKA倾向,2型糖尿病(T2DM)在一些诱因如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饮食不当、各种应激等诱导下也可诱发DKA,但有时也可无明显诱因[1].虽然近年来糖尿病的治疗进展很快,但目前本症因延误诊断和缺乏合理治疗造成死亡的情况仍较常见.现将本院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5例DKA患者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5例均是本院住院患者,男19例,女16例;年龄11~76岁,平均40岁;其中T1DM8例,T2DM25例,妊娠糖尿病2例;病程1~20年.所有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