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骨转移癌80例的放射治疗合并化疗止痛效果分析
本研究自1996年3月至2004年5月对80例骨转移癌148处病灶进行放射治疗合并化疗,现将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38~77岁,中位年龄56.5岁.原发癌均有病理证实,其中肺癌25例,乳腺癌30例,鼻咽癌10例,宫颈癌3例,大肠癌5例,其他癌7例.骨转移病灶均经X线摄片、ECT、CT、磁共振成像(MRI)等明确诊断.骨转移灶分布情况:多发性39例,单发性41例.其中脊柱转移占39.2%,骨盆转移占24.3%,肋骨转移占17.6%,四肢骨转移16.9%,颅骨转移占2%.全组病例均有顽固性骨痛,疼痛重度25例,中度疼痛48例,轻度疼痛7例.
-
门静脉癌栓形成与肝脏供血特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易伴门静脉癌栓形成与肝脏供血方式的关系.方法:1998-01/2001-12疑有门静脉癌栓形成的肝癌患者231例行肝动脉DSA血管造影,造影全程录像,分析门静脉癌栓与瘤内外动静脉漏、门静脉反流,有无肝硬化等关系,结果用x2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全部231例都发现瘤内存在肝动脉-门静脉漏(HAPVF).伴门静脉癌栓形成201例,其中伴有肝硬化184例,无明显肝硬化17例.伴有明显瘤外HAPVF者31例门静脉主干均在动脉造影早期显影,无门静脉主干癌栓.肝内肿瘤单发占94%,肝外转移占9.7%.无明显瘤外HAPVF者170例门静脉主干癌栓占22.5%,肿瘤多发占21%,肝外转移占3.5%.结论:肝脏的特殊血供是HAPVF形成的基础,瘤内HAPVF是门静脉从肿瘤供应血管之一变为出瘤血管从而形成门静脉癌栓的重要原因,肝硬化重者常伴明显瘤外动静脉漏、与无硬化者相比肝内转移率高而肝外转移率低.
-
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进展
同时性肝转移占结直肠癌初诊病例的15~25%[1-2],是困扰结直肠癌治疗的一大难点和热点.手术治疗目前是结直肠癌及肝转移唯一可能获得治愈希望的治疗手段,切除原发结直肠癌和肝转移病灶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34%~38%[3-4].
-
腹部恶性肿瘤术后应用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治疗体会
肿瘤复发是影响胃癌和肠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胃癌和结直肠癌虽然同属消化道肿瘤,但术后复发的形式明显不同.对胃癌来说,腹膜转移占40%~50%,肝转移占10%~15%,而结直肠癌则相反,肝转移占50%左右,两者预后也不一样,胃癌肝转移预后较差,结直肠癌的肝转移则发展较慢[1-3].腹腔热灌注化疗(continuous hyperthermic peritoneal perfusion chemotherapy,CHPPC)作为一种新兴的腹腔恶性肿瘤辅助治疗手段,其在预防与治疗恶性肿瘤腹膜种植转移及其并发恶性腹水等方面的疗效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4-6].我院目前使用的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由广州保瑞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腹腔温度控制范围40 ~45℃,测温精度≤±0.1℃,控温精度≤±0.1℃,流量调节范围200~600ml/min连续可调,流量精度≤±5%.
-
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三维适形全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疗效观察
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大约40%以上出现局部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1].黄国俊等[2]报道术后2年死亡病例中复发和(或)转移占77.4%.
-
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治疗肺癌椎骨转移患者的护理
肺癌骨转移占晚期肺癌患者的30%~65%,以椎体骨转移常见[1]。主要临床表现是进行性加重的局部持续性骨疼痛,晚期可导致严重的骨骼病变,包括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等[1]。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唑来膦酸在改善癌症骨转移患者引起的并发症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2-3]。我科应用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治疗减轻了椎骨转移性疼痛,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MMP-2和VEGF-CmRNA和蛋白表达改变与口腔癌淋巴转移关系的Meta分析
肿瘤淋巴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复杂的过程,而细胞外基质的分解是关键的一步,能有效降解细胞外基质成分的酶类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丝氨酸蛋白酶及胱氨酸蛋白酶.其中MMP-2是MMPs家庭主要成员之一,它可有效降解基底膜Ⅳ型胶原.细胞浸润入组织之后还必须进入淋巴管才能发生淋巴转移,VEGF-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是新近才发现的淋巴管内细胞生长因子[1],由肿瘤细胞分泌,当它和其特异性配体结合后会促进癌周淋巴管的增生,利于癌细胞通过淋巴管扩散.口腔癌淋巴转移占口腔癌转移总数的80%以上,近研究MMP-2和VEGF-C表达改变与口腔癌淋巴转移关系的文献有很多,本文做一综述.
-
多西他赛静脉化疗联合远策欣腹腔灌注治疗晚期胃癌腹水疗效观察
胃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近年来胃癌的治愈率有所提高,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报道的5年生存率仍徘徊于30%~40%之间.胃癌的致死原因中,腹膜转移占首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仍有50%~60%死于腹腔转移[1].
-
原发性肝癌转移的X线诊断
原发性肝癌肺转移是指原发性肝癌的基础上发生的肺部转移性病变.肝癌远处转移的临床发现率为12%~22%,而其中肺部转移占了60.5%~76.5%[1].早期对肺部转移灶诊断,对疾病的临床分期及指导治疗有重大意义.现就本院发现的肝癌肺转移26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讨论.
-
肺转移瘤58例X线征象分析
肺是转移瘤的好发脏器,根据肺外恶性肿瘤患者尸检统计,肺转移占20%~54%,头颈部、乳腺、消化道、肾、睾丸、骨等原发性肿瘤易转移到肺部[1].恶性肿瘤中有50%以上患者在建立诊断或治疗时已有肺转移而导致治疗上的失败或死亡,因此,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检查有无远处转移时,肺部是X线检查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2].为探讨肺转移瘤的X线征象特征与原发肿瘤之间的关系,早期指导临床治疗或有目的地寻找原发部位恶性肿瘤,现将我院58例肺转移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
肺癌脑内单发囊性转移的MRI诊断(附12例分析)
转移瘤占颅内肿瘤的20%[1],而肺癌脑转移占45%,以幕上转移多见,常见于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的皮层及皮层下,但肺癌脑内囊性转移相对甚少,尤其是单发囊性转移要与其它疾病鉴别.
-
心脏转移瘤42例临床分析
癌瘤的播散与转移是患者常见的致死原因.心脏转移瘤以肺癌、乳腺瘤、恶性淋巴瘤多见,以肺癌的心脏转移占首位,一般预后不良.为了总结经验,提高诊疗水平,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2004年临床资料较完整的转移性心脏肿瘤42例,报告如下.
-
大肠癌肝动脉插管微泵化疗的观察及护理
大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及肝转移是影响5年生存率的主要原因,有文献报告大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占首位,其次是腹膜转移.因此有效的化疗对预防肿瘤复发有积极意义,但全身化疗毒副反应大、而区域化疗毒副反应小、疗效明显,区域化疗局部药物浓度是全身化疗的10倍.从1997年5月开始,我院在大肠癌切除同时,采用肝动脉插管、定期微泵灌注化疗药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肝转移癌的外科治疗
肝脏转移癌临床多见,在近10年里其治疗取得很大进步,包括局部治疗、化疗、生物治疗和导向治疗,而手术切除肝脏转移癌是惟一可获长期生存、治愈肝转移癌的有效方法,而且围术期并发症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无病生存期延长.而非手术治疗仅可有限延长病人生存期或无效[1,2].肝脏转移癌以大肠癌肝转移占多数,21%大肠癌患者初诊时已有肝转移,大部分大肠癌患者发生肝转移在原发肿瘤切除后3年之内[3,4],其他部位或病理类型的恶性肿瘤出现肝转移相对较少.本文结合文献复习,分析了我院2000年至2005年恶性肿瘤肝转移手术切除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
胃肠癌术后复发的外科治疗
胃肠道恶性肿瘤临床主要以胃癌和结直肠癌为主.对于胃癌和肠癌患者来说,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就是肿瘤复发问题.胃癌和结直肠癌同属消化道肿瘤,但术后癌复发的形式却明显不同.胃癌腹膜转移占 40%~ 50%,肝转移占 10%~ 15%;而结直肠癌则相反,肝转移占 50%左右;两者预后也不一样,胃癌肝转移预后较差,结直肠癌的肝转移则发展较慢 [1,2].因此,我们将两者分别加以讨论.
-
Gefitinib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约30%~40%的患者会出现脑转移,其中多发脑转移占80%~90%.70%以上的脑转移患者有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和体征,生活质量及预后均极差,其自然病程为4~8周左右[1].如何提高NSCLC脑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仍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
脑转移瘤放射治疗进展
癌症患者约有25%~35%发生脑转移[1].脑转移的肿瘤原发部位以肺、乳腺常见,其次还有黑色素瘤、绒毛膜癌、消化道肿瘤和肾癌等,其中肺癌脑转移占30%~40%,小细胞肺癌生存2年以上者脑转移率高达80%[1,2].脑转移的好发年龄是40~60岁,起病方式大多数为慢性起病,但病程往往进展迅速,极少数可以急性卒中型起病.仅25%患者出现视乳头水肿,脑转移部位多数位于天幕上,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域占一半以上,而且容易发生在灰质与白质交界处,以额、颞、顶叶为多.脑CT扫描诊断检出率达90%以上,转移灶周围有宽的水肿带为特征.病灶大多呈等密度,也可呈低密度或高密度,但造影剂增强对比后95%以上有增强效应.脑转移60%~70%是多发的,特别是MRI的应用,多发性脑转移比例较原来认为的要高,有报道达到90%[3].因此,目前大多数脑转移患者选择的治疗是全脑照射.
-
肺癌早期转移43例临床分析
现将我院自 1999年以来确诊的 43例肺癌早期转移病例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 病例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其中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15例,纵隔淋巴结转移 7例,胸膜转移 10例,肝脏转移 4例,骨转移 3例,脑转移 3例,皮下转移 1例.在转移部位中,表浅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发生率高占 34%,其次为胸膜转移占 23%,其它依次为纵隔淋巴结、肝脏、骨、脑部及皮下.病理分型多为腺癌.其中 9例以肺外转移症状就诊(脑转移 3例,骨转移 2例,肝脏转移 4例).
-
唑来膦酸对肺癌骨转移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肺癌骨转移占晚期肺癌患者30%~65%,大部分系溶骨性转移,常伴有剧烈疼痛及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我科于2005年2月至6月进行唑来膦酸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骨转移临床对照观察,现进行总结.
-
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护理指导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原发性前列腺癌骨转移占晚期前列腺癌的50%~70%[1],临床上常出现进行性加剧骨痛、功能障碍和病理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科应用放疗联合帕米磷酸二钠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