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用肌激动器矫治安氏Ⅱ类错颌的临床研究
在正畸门诊的诊疗工作当中,我们经常遇见某些因面中部或上颌前突、上嘴唇向前噘、开唇露齿而来就诊的患者.经仔细的口腔检查和下颌功能检查、颞下颌关节检查、口面肌肉功能检查、模型分析、X线片分析,确定为上颌骨上牙弓发育基本正常、下颌骨下牙弓发育不足或下颌后缩,因此诊断为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个别为安氏Ⅱ类2分类错欱.
-
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1例
孕妇,28岁.妊娠35周,孕2产0.外院B超示羊水过多来我院再行产前超声检查.彩超检查:于下腹部探及胎头光环完整,双顶径88 mm,股骨长68 mm,羊水深约为160 mm,羊水指数380 mm,透声欠佳.下颌后缩,口呈微张状态.心胸比例正常,双侧胸腔未见积液回声,胎心律整,胎儿四腔心切面二尖瓣、三尖瓣及室间隔可显示.脊柱排列整齐,双上唇、前臂、双侧大腿、小腿及长骨可显示,长时间动态观察胃泡未显示.超声提示:晚孕,单活胎,胎儿胃泡未显示(考虑食管闭锁),胎儿下颌后缩或小下颌(图1),羊水量过多.染色体检查未见异常.
-
SUS2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合畸形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SUS2下颌前伸矫治器在矫治以下颌后缩为主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例以下颌后缩为主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应用MBT直丝弓矫治器配合SUS2下颌前伸矫治器联合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合面像变化,并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经过18-20个月的治疗,16例患者前牙覆合覆正常,磨牙关系为中性合关系,矢状向变化为下颌骨生长及下前牙唇倾,垂直向变化为下面高增加。Co-Go、Go-Po、ANS-Me、SNA、ANB增加,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S2下颌前伸矫治器与MBT直丝弓矫治器的联合应用,可有效刺激下颌骨的生长,协调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改善下颌后缩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软组织侧貌及咬合关系。
关键词: SUS2下颌前伸矫治器 下颌后缩 安氏Ⅱ类错合畸形 -
双阻板矫治器联合肌激动器矫治下颌后缩畸形
目的 探讨用双阻板矫治器(twin block appliance,TBA)联合肌激动器矫治下颌后缩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24例下颌后缩的骨性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2例,分别采用TBA联合肌激动器和传统的TBA矫治方法进行矫治.患者均在治疗的开始、第1期结束时和第2期结束时摄取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用McNamara分析法进行各参数的测量分析.结果 两组在矫治的第1期皆能有效改善面型,下颌后缩得到纠正,前牙建立正常咬合关系.在矫治的第2期,TBA联合肌激动器矫治组后牙建(牙合)良好,并能维持第1期达到的前牙正常咬合关系;传统的TBA矫治组在后牙建(牙合)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维持前牙正常咬合关系,下前牙向后移动,下颌向后向上回复.结论 TBA联合肌激动器矫治下颌后缩畸形,较传统的TBA矫治器矫治方法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提倡.
-
改良式Forsus矫治器与肌激动器治疗下颌后缩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改良式Forsus矫治器与肌激动器(Activator)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用Forsus矫治器(A组)和肌激动器(B组),联合固定矫治器对两组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进行功能性矫形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进行Pancherz头影测量和分析.结果 A组患者治疗时间(21.4±2.0)个月,B组治疗时间(27.3±2.5)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经过改良式Forsus矫治器与肌激动器联合固定矫治器治疗后,患者软组织改善明显,下颌后缩面型显著改善.前牙覆盖均减少,磨牙关系纠正为Ⅰ类关系.SNB角增大,ANB角缩小,软组织侧貌改善较大,两组测量项目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B组骀平面的变化较明显.结论 改良式Forsus矫治器与肌激动器均可以有效地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协调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显著改善Ⅱ类咬合关系以及下颌后缩面型.但改良式Forsus矫治器24 h发挥作用,不依赖于患者的配合性,能够更好地进行生长改良,缩短患者的矫治疗程,在矫治效率和矫治时间方面,明显优于肌激动器.
关键词: Forsus矫治器 肌激动器 Pancherz分析法 下颌后缩 -
下颌前方牵引器制作与应用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一种下颌前方牵引器在矫正以下颌后缩为主要病因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选择30例以下颌后缩为主要病因的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采用方丝弓矫正器治疗的同时,配合使用下颌前方牵引器.牵引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X线定位片进行头影测量,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0例患者矫正后上下前牙排列整齐,覆盖覆牙合正常,磨牙关系正常;X线头影测量显示:SNB角、ANB角、下颌长度、下颌切牙切缘和下颌第1磨牙牙冠近中点到SP线的距离,均有明显变化.结论下颌前方牵引器是一种矫形力矫治器,可促进下颌向前发育;同时,抑制上颌骨的生长发育,适用于矫治下颌后缩.
-
面部脂肪抽吸术配合隆颏术改善面部轮廓
根据东方人的审美观,通常以瓜子形脸、椭圆形脸作为美学标准.作者对面部脂肪堆积伴下颌后缩者,通过抽吸堆积在面部皮下过多的脂肪,配合隆颏术改善面部轮廓,取得满意效果.
-
功能矫治器矫治下颌后缩
目的评价功能矫治器前导下颌后缩的侧貌美学改变.方法选用31例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戴用功能矫治器前导下颌,测量软组织美学指标的改变.结果所有病例的Z角、H角、软组织侧面角、上唇至E线距、上唇长/下唇长、下颜面高治疗后均接近或达到正常,IMPA、下唇至E线距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功能矫治器前导下颌可使侧貌改善至协调、美观.在评价侧貌美观时,应综合各项美学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检查得出结论.
-
伴关节盘前移位的下颌后缩患者在Herbst矫治器治疗后的变化
目的 探讨青春期下颌后缩伴关节盘前移关节紊乱患者、使用Herbst治疗下颌后缩的疗效.方法 选择43例10~15岁安氏Ⅱ类伴下颌后缩患者,26例是关节盘髁关系正常的患者(G1组),17例是伴有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患者(G2组);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数据测量,研究上下颌骨、牙及牙槽关系在治疗前后的改变,以探讨Herbst矫治器前伸下颌后,下颌、牙及牙槽的生长改建.结果 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值的改变,U1-SN(G1组:-2.55±5.93,G2组:-8.62±7.45)、ANB值(G1组:-1.39±1.83,G2组:-1.48±1.58)、OJ值(G1组:-4.88±3.09,G2组:-5.08±2.88)均显著减小,Go-Co值(G1组:3.93±2.65,G2组:3.41±2.86)增加,颏前点位置均发生前移.采用独立样本f检验统计学分析,G2组较G1组U1SN值减小(P<0.006)、U1-L1角度的增加(P<0.003)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Herbst矫治Ⅱ类下颌后缩,关节盘正常的患者下颌骨前移效果更为明显.
-
改良式压膜保持器与Hawley保持器在下颌后缩患者保持疗效的比较研究
目的 对比改良式透明压膜保持器与Hawley保持器在恒牙早期下颌后缩患者保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以下颌后缩为主的恒牙早期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30例,下颌后缩均已纠正,咬合关系稳定,已达到正常(牙合)标准,进入保持阶段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治疗组分别配戴改良式透明压膜保持器,对照组配戴Hawley保持器进行保持.在配戴前后分别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计算头影测量各指标的均值与标准差,采用配对t检验对两组配戴前后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保持治疗12个月后,X线头影测量显示30例患者上下颌骨均有少量生长,但对照组上颌骨前方生长显著,下颌骨前方生长减弱,前牙覆(牙合)覆盖增大且有复发趋势.实验组头影测量显示软硬组织生理性变化,下颌骨前方生长较上颌骨显著,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保持稳定并有减小趋势.结论 改良式透明压膜保持器较Hawley保持器有效地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协调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保持(牙合)关系的稳定及有效改善侧貌外形.
-
Forsus推杆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
患者江某,女,12.6岁,要求矫治牙齿前突.一、临床检查:面部左右对称,侧貌为突面型.恒牙(牙合),双侧磨牙远中关系,前牙覆牙合Ⅱ°,覆盖4 mm,下中线正,上中线左偏2.5 mm,上牙弓拥挤3 mm,下牙弓拥挤2 mm,下颌后缩(见图1治疗前).
-
恒牙期安氏Ⅱ1类下颌后缩的Herbst矫治器矫治及Edgewise的正畸治疗
患者为男性,14.3岁,身高1.75 m.主诉:上前牙不齐、前突求治.无不良习惯史,全身状况良好,生长发育正常;其母亲下颌后缩,下颌平面斜度较大.
-
下颌磨牙埋伏阻生的Herbst及Edgewise联合矫治
患者,男,15岁,身高1.2 m.主诉:右下后牙未萌求治.无不良习惯史,全身状况良好;其父亲下颌后缩,下颌平面斜度较大.临床检查(图1)
-
安氏Ⅱ2错(牙合)伴有上颌尖牙腭侧阻生患者的矫治
患者李某,男,14岁.主诉:牙齿逾期未萌出求治.一、临床检查患者面部左右对称,下颌后缩,面高协调.无口腔不良习惯.恒牙(牙合),右侧磨牙为中性关系,左侧磨牙为远中关系.前牙深覆(牙合)Ⅱ,覆盖正常.上、下牙弓中线正.上牙弓拥挤5 mm,下牙弓拥挤3 mm.23未萌出.
-
成人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骨牵引成骨术的正畸治疗
大多数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病人都伴有骨性病因,表现为下颌后缩或是小下颌.当骨骼畸形较为严重,单纯正畸治疗无法达到好的疗效时,可以根据病人要求,采用下颌双侧升支矢状劈开术延长下颌,使治疗效果较为完美[1].骨牵引成骨术是另一种可选的延长下颌的手段.它具有减少神经创伤,减少术后疼痛及肿胀,增加稳定性减少复发,减少颌间结扎固定的需要以及降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发生等一些优点.尤其当需要长距离骨延伸时,骨牵引成骨术更是不可替代[2].
-
介绍一种改良式上颌活动斜面导板
在临床上,上颌活动斜面导板作为简单的功能性矫治器常用以单独或辅助固定矫治器进行低角型下颌后缩和前牙深覆(牙合)的矫治,应用颇广.但其在临床应用中常出现如下问题:
-
功能矫形与大鼠髁突内源性甲状旁腺素昼夜节律变化的研究
刺激髁突生长改建的功能矫治器,可高效能矫治生长发育期儿童的下颌后缩.但在一天中何时是佳矫治器戴用时段,却至今尚无定论.如何在临床工作中运用机体内在节律,优化治疗方案,是目前学者们关注的热点.我们采用放射免疫学检测手段,应用现代时间生物学分析法[1],探讨大鼠髁突内源性甲状旁腺素(PTH)含量的昼夜节律性及临床佳矫治时段.
-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年轻成人安氏Ⅱ1错邪(牙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Twin-block矫治器(TB)矫治年轻成人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矫治效果.方法 选取11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错(牙合)的年轻成人,采用Twin-block矫治器(TB)以及固定矫治器双期矫治.对治疗前后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TB治疗后,所有患者Ⅱ1错(牙合)得到有效矫治:磨牙中性,覆、覆盖正常,侧貌面型明显改善.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可以有效矫治年轻成人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错(牙合),能使边缘性病例避免正颌手术.
关键词: 安氏Ⅱ1类错 下颌后缩 Twin-block矫治器 -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安氏Ⅱ1类错(牙合)儿童咬肌厚度变化
目的 研究Twin-block矫治器(TB)治疗下颌后缩安氏Ⅱ1类错(牙合)儿童咬肌(masseter muscle,MM)厚度变化.方法 选取下颌后缩安氏Ⅱ1类错(牙合)儿童15例,分为TB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超声成像技术测量0、1、3、6个月两组受试者姿势位及紧咬位MM厚度,计算各指标均值和厚度不对称性指数,并比较组间及组内在不同时间相应指标的差异.结果 ①TB治疗过程中,MM在姿势位及紧咬位厚度先减小后增大,具有统计学意义;②MM厚度不对称性指数显著性下降,肌肉不平衡性改善.结论 TB能消除异常肌功能状态,去除错(牙合)形成的不利因素,改善口颌肌肉协调性,是一种良好的肌肉训练装置.
关键词: 超声检测 咬肌厚度 下颌后缩 Twin-block矫治器 -
微型咬(牙合)导板治疗恒牙列初期下颌后缩的临床探讨
安氏Ⅱ类错(牙合)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错(牙合)类型之一,约占错(牙合)畸形的50%,且其中73%为下颌后缩型[1].由于畸形形成的外貌特征和功能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就诊率高,临床诊断及治疗较为复杂.其治疗方法主要有功能矫治器治疗、固定矫治器治疗和正颌手术治疗[2].临床上常采用功能矫治器在替牙期、恒牙早期进行矫形治疗,现有的导下颌向前功能矫治器包括肌激动器、生物调节器、功能调节器、推杆式导下颌向前的功能矫治器、头帽式肌激动器等[3],这些功能矫治器形体相对较大,患者配戴舒适感较差,临床操作复杂,治疗中需患者积极配合,而微型舌侧导板外形小巧,与托槽大小相似,患者易接受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