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室辅助装置及其临床应用
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延长,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患病率日渐增长,其中约5%的患者处于终末期,预后很差.虽然心脏移植仍作为终末期心衰患者的佳选择,但供体短缺大大限制了其应用.另外,心源性休克(cardiacstroke,CS)的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泵衰竭仍然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故心脏辅助治疗越来越多的引起关注.以心室辅助装置(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s,VAD)为形式的心脏机械支持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随着技术的发展,VAD变得更小、更安全且更持久,新型的经皮心室辅助装置(percutaneous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s,pVAD)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
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抑郁死亡观调查
目的:终末期心衰又称心衰发展的D阶段,预期生存时间短,随时面临死亡的危险。此研究主要对终末期心衰患者抑郁现况和对死亡的看法进行调查,为开展安宁护理打下基础。
-
心导管植入浆膜腔间断引流改善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往往伴有大量的浆膜腔积液(如胸腔、心包腔、腹腔),这些腔内的大量积液造成对重要脏器和血管的压迫,从而导致心衰进一步恶化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本文对15例患者采用浆膜腔内置入心导管法间断引流浆膜腔积液,明显改善了终末期心衰患者的心衰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按照ACC/AHA慢性心衰分期法分为A、B、C、D等四个阶段.A阶段指存在有发展为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高度危险因素,但无心脏结构性改变,对于此期应控制易患因素:如戒烟、戒酒、减肥、运动、控制血糖及血压.B阶段指有心脏结构性改变,但从未出现心力衰竭症状,这个时期的治疗主要为防止心肌的进一步损伤.治疗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RB)及β-受体阻滞剂.C阶段是指过去或目前有心衰症状,此期治疗原则是防止心肌损伤的恶化给予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醛固酮拮抗剂等药物治疗.D阶段指终末期心衰患者,该阶段治疗包括A、B、C阶段的所有治疗,还可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心室辅助泵、心脏移植等.现简述如下.
-
终末期心力衰竭18例姑息护理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渐进性疾病,患者预后差.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和心脏病协会(ACC/AHA)修订的心衰治疗指南[1]将心衰分为A、B、C、D四期,D期为严重阶段,即终末期心衰,患者虽经过优化药物治疗,休息时仍有明显症状,短期内反复住院甚至无法出院.英国心脏病分会[2]主张,如患者到了各种治疗方案只能控制症状的阶段,应考虑采用姑息护理.WHO于2002年对姑息护理定义为:对所患疾病无法根治、进行性恶化或生存期较短患者给予积极的整体护理,控制疼痛和其他非疼痛症状,解决重要的心理、社会和精神问题.目标是使患者和家属获得佳生活质量.姑息护理可减轻终末期心衰患者的家庭负担[3].国外关于终末期心衰患者姑息护理的报道较多,国内相对较少[4].2006年7月~2011年3月,我科对收治的18例终末期心衰患者实行姑息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左心辅助泵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随着心脏外科的发展,心脏手术的数量急骤增加,其中重症者亦按比例上升.据统计,心脏直视手术后约有1%的患者出现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尽管使用各种血管活性药物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仍不能脱离体外循环,需要机械辅助循环装置进行心脏辅助.在急性心肌梗死进入心源性休克时,患者的左心室心肌至少有40%遭致损坏,此时即使用药物甚至IABP,其病死率仍高达80%,用机械辅助循环装置则能使这类患者获得较大机会存活.心脏移植及心肺联合移植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手术数量大大增加,生存率也明显提高.然而,供心不足是心脏移植手术广泛开展的大障碍,据统计,约50%的终末期心衰患者因等不及有合适的供心而死亡;而使用心脏辅助循环提供暂时性心室循环辅助,可以为准备心脏移植的患者摆脱心力衰竭,从而获得充分时间争取到合宜的供心,这就是所谓的桥梁手术.
-
对终末期心衰患者实施临终关怀及护理的实践
临终是生命结束前的必经之路,但对人类而言无论如何是一件重要而痛苦的事,因为它不仅意味着与亲人、家庭及整个社会的永久分离,而且在临终过程中会遇到难以想象的痛苦与折磨[1].终末期心衰患者病情多变、复杂、发展迅速,多数病人临近死亡前仍然头脑清醒,身心都非常痛苦,因此对病人提供良好的临终护理,将其痛苦减少到低限度,使其平静地接受死亡,对病人及其家属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