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建议将"动脉粥样硬化"一词改为"动脉粥样硬化炎"的商榷
"动脉粥样化(Atheroma)"这一名词,源于拉丁词系,意即‘充满粥样物质的肿瘤'.于1755年由Albrecht von Halles首先使用,用以描述沉积在动脉壁内膜的斑块,就象含有粥样物质的肿物.后于1940年,Félix Marchand建议使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一词,其理由是"动脉粥样硬化"比"动脉粥样化"更能反映该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特征.Atherosclerosis源于两个希腊词根:athéré意为粥或麦片粥,sclerosis则意指变硬,此一名词变更使人们对既往所沿用的Atheroma显然是一大进步.因为它反映了动脉粥样斑块的两个组成部分的特点,即富含脂质的动脉粥样核心及包裹在外的硬化或纤维化的壳[1],故而沿用至今.
-
1,6-二磷酸果糖治疗冠心病112例临床观察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固定性(动脉粥样化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发生冠状循环障碍,引起心肌的氧供给与需求失衡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FDP能从分子水平改善心肌细胞代谢,直接在细胞内产生三磷酸腺苷(ATP),改善心肌有氧代谢,有效维持细胞离子泵的功能,增加细胞的稳定性,使缺血缺氧状态的心肌受到保护.目前FDP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现将我院2002年3月~2005年3月的冠心病住院患者112例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并且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和同期8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IMT、FMD、NO以及eNOS的水平;治疗前后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FMD、NO、eNOS的水平变化以及NIHSS和BI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FMD、NO以及eNO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MT和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cy、NO以及eNOS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患者的FMD水平略有增加,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数值显著升高,BI评分指数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可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程度,与血管内皮功能呈正相关.同时可提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影响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
17 α-雌二醇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
〔英〕/Dittrich R…∥Exp Clin Endocrinol Diabetes.-1999,107.-53~57 研究了17α-雌二醇对铜诱导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的影响,并与17β-雌二醇、雌三醇和普罗布考(probucol,一种有抗氧化剂性质的降脂药)的作用进行了比较。 方法与结果采集健康男性隔夜空腹≥12 h的血样,用超速离心、凝胶过滤等方法分离LDL,在LDL溶液中分别加入0.2、0.4和1 μmol/L的试验物质(17α-雌二醇、17β-雌二醇、雌三醇和普罗布考),再加入新鲜配制的CuSO4水溶液起动氧化反应,234 nm处吸收光谱的改变反映共轭二烯的形成,即反映LDL氧化,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共轭二烯形成的第一时相迟滞期是试验物质抗氧化的标志。结果显示加入3种浓度的试验物分别将LDL氧化的迟滞期延长为,17α-雌二醇:1.3(±0.09 SD),1.7(±0.14 SD)和2.7(±0.25 SD)倍;17β-雌二醇:1.4(±0.14 SD),1.8(±0.1 SD)和2.6(±0.16 SD)倍;雌三醇:1.1(±0.07 SD),1.4(±0.11 SD)和1.6(±0.11 SD)倍;普罗布考:1.4(±0.14 SD),1.6(±0.1 SD)和3.0(±0.21 SD)倍。即4种试验物均可延长LDL氧化修饰的迟滞期,且抑制LDL氧化的作用呈浓度依赖性。17α-雌二醇的抗氧化作用与17 β-雌二醇和普罗布考的作用相当,而强于雌三醇。 结论体外试验显示17α-雌二醇具有与17β-雌二醇相同的延迟LDL氧化的活性,而体内生理浓度的17α-雌二醇具有抗动脉粥样化作用,又因为17-α雌二醇无雌激素受体介导的作用,所以在非17 β-雌二醇适应症(如男性)的情况下,也许可使用17α-雌二醇来预防动脉硬化。(张进安摘高慧校)
-
刁氏脊椎保健与心血管症状
心血管症状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源性猝死是威胁人类生命的杀手,所谓心源性就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国外专家曾经对400多例因冠心病死亡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绝大多数没有冠状动脉粥样化硬变现象,此项发现已引起国内外心血管专家的特别关注,究其原因是因为冠状动脉缺血致心肌缺血,这是冠心病的主要症状.
-
运动与心脏康复
1987年,美国疾病中心把缺乏身体活动归为主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缺乏身体活动的危险与吸烟、高血压和高血脂相似。大量的证据表明,正常身体活动在减少疾病危险中是极重要的。身体健壮的人患心脏病(CHD)的少,即使患了 CHD,其严重程度较小,而且发病时间比缺乏身体活动的人晚。运动训练可能使动脉粥样化退化和减小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肥胖和高血脂症)的影响。
-
超敏C反应蛋白、脂联素、脑肭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为当今社会人类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并且其发病成逐年增高趋势。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的趋势,对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 CHD 的诊断如: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冠状动脉 CTA以及检测冠心病的“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CAG),这些检查存在着检测费用高、仪器价格昂贵、不易普及的现实问题。因此寻找新的危险检测因素,能够提高冠心病的诊断,改善预后。冠心病(CHD)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化和血栓形成,患冠状动脉疾病的人,大约99%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1],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而 Libby 明确提出 CHD 是一种炎症反应性疾病而不是单纯的由于脂质沉积所致[2]。内皮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这重要作用。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的检测有助于了解患者有无发生动脉的炎症反应,对 CHD 早期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3]。脑钠肽(BNP)由心室心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其在冠心病的预后价值日益得到重视[4-6],但是对于 CHD 各分型的诊断有无价值研究鲜有。目前脂联素(APN)对于 CHD 的影响报道结果不一致[7-8],因此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清中三者的浓度,综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它们之间以及与 CHD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使 CHD 的诊断更方便、快捷、有效。
-
使用颈动脉超声技术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评析
目的:探讨使用颈动脉超声技术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期间安岳县中医医院收治的4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被确认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对这些患者均使用颈动脉超声技术诊断其缺血性脑血管病.观察两组患者使用颈动脉超声技术诊断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及其颈动脉超声影像的特点.结果:这些患者使用颈动脉超声技术诊断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准确率、误诊率及漏诊率与其使用DSA技术诊断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准确率、误诊率及漏诊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患者的颈动脉中均存在斑块.这些斑块可分为扁平斑、混合斑、硬斑、软斑四种类型.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中均存在斑块.使用颈动脉超声技术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准确率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微血管生成和血管退化
微血管的生成和退化, 是直接影响脊椎动物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受到古今中外的重视.1 血管生成的研究古时, 我们的祖先就知道了血管对维持生命的重要性, <素问>、 <内经>、 <脉经>对血管及脉象都有系统论述.1.1 近20年国内外的研究生理性血管发生和退化, 与胚胎的发生发展、组织器官的发育、月经周期、创伤愈合、个体的发生、成长和衰老等生命现象有密切关系; 病理性血管发生和退化则直接参与肿瘤、动脉粥样化、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并且是防治这些病变的重要且实际的途径之一,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国外在1950年代就有血管新生(angiogenesis)的报告, 1980年代研究论文增多, 1990年代后逐年增加, 特别是在1995年后研究工作报道急剧上升(见附图).
-
中国动脉粥样硬化学会特派代表首次应邀参加加拿大心血管年会
2008年10月下旬,为期5天的加拿大心血管大会在多伦多举行,共有3000多名来自加拿大各地的心血管专家和工作人员参加了这次大会.受加拿大动脉硬化协会的邀请和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的委派,中国动脉粥样化硬化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长刘国庆教授,首次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并在会议上做了两个专题报告.
-
硒蛋白K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硒蛋白K(SelK)是2003年发现的一种内质网膜蛋白.关于SelK的生物学功能,近几年有一些研究成果,如SelK在心肌细胞中参与应对氧化应激;在人肝癌细胞中参与调节内质网应激;在受体介导的免疫细胞活化过程中促进钙流;参与内质网相关蛋白降解;参与调节巨噬细胞表面CD36棕榈酰化,影响泡沫细胞的形成和动脉粥样化.本文就SelK的结构特征、细胞内定位和组织分布以及生物学功能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140例T2DM患者进行随访、检测、分组,比较T2DM患者伴SAS、不伴SAS与健康对照组的hs-CRP水平.结果 T2DM伴SAS组与无SAS组CCA-IMT、FA-IMT厚度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T2DM伴SAS组CCA-IMT、FA-IMT厚度及hs-CRP水平均高于无SAS组(P<0.05).结论 T2DM及伴有SAS患者和均有不同程度的亚临床炎症状态,持续、慢性的hs-CRP升高是T2DM患者发生SAS的独立危险因素.
-
DFMG调节血管新生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7-二氟亚甲基-5,4'-二甲烷氧基异黄酮(7-difluoromethoxy-5,4'-dimethoxygenistein,DFMG)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 E knockout,ApoE-/-)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作用.方法 将20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ApoE-/-小鼠分为4组(每组5只):模型组、溶剂组、DFMG组和洛伐他汀组,在高脂饲养的同时,DFMG组添加DFMG10 mg/(kg·d),洛伐他汀组添加洛伐他汀5 mg/(kg·d),溶剂组添加DMSO10 mg/(kg·d);另取5只C57BL/6小鼠普通饮食喂养作为空白组.喂养16周后,取血清检测小鼠血脂,胸主动脉大体标本油红O染色,组织HE染色检测脂质斑块、Masson染色检测斑块稳定性、免疫组化观察血管新生情况以及Western blot检测TLR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DFMG降低主动脉粥样斑块与血管腔内径比值(P<0.05),降低血浆血脂LDL、VLDL、TG、CHOL水平(P<0.05),减少胸主动脉油红0染色脂质斑块面积(P<0.05),增加斑块胶原纤维含量(P<0.05),降低胸主动脉VEGF、vWF和TLR4蛋白表达(P<0.05).结论 DFMG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ApoE-/-小鼠血管新生,维持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
-
钙拮抗剂在老年高血压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钙拮抗剂或称钙通道阻滞剂是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的常用药物.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增高,同时由于人口的老龄化,老年高血压患者(HPE)明显增多.高血压病与卒中、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发生有直接联系,而HPE引起心血管和肾脏疾病的危险性较中青年患者明显加大[1].钙拮抗剂(CAs)问世20余年来,由于其疗效好,副作用较少,对糖和脂质代谢无明显影响,对靶器官(如肾)可能有保护作用[2],目前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病,尤其是高BP、冠状动脉粥样化性心脏病等应用较广泛的几类药物之一,本文简述近年来对CAs在HPE治疗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