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利钠肽在心肌缺血与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利钠肽系统的一种肽类激素,首先是由日本学者Sudoh等于1988年从猪脑中分离出来,因而得名[1],BNP本质上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在血容量增加和压力超负荷的情况下反应性从心室分泌出来.BNP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它可以促进排钠、利尿,具有较强的舒张血管作用,可以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同酮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可以抗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的增殖等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BNP在心肌梗死(M1)、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等疾病中的分泌显著增加,且与上述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明显相关,而且对于外源性BNP的治疗作用也进行了大量研究,BNP的临床应用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
直流电复律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血浆脑钠肽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其在心脏容量和压力超负荷引起心肌牵张时释放,参与体液平衡的调节.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在呼吸闲难的鉴别诊断,心力衰竭的治疗和预后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1-2].
-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前后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脑钠肽(BNP)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其在心脏容量和压力超负荷引起心肌牵张时释放,参与体液平衡的调节,近些年来研究表明BNP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尤其在心力衰竭方面的应用更为广泛,近年国内外研究表明心房颤动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表明其参与了房颤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1],本研究主要观察持续性房颤患者在恢复窦律前后BNP水平变化,旨在探讨BNP在预测房颤发生和预后中的作用.
-
心力衰竭患者B型脑钠肽检测的临床价值
随着人口老龄化,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发生率正逐年升高,2008年ESC心衰指南提出心衰患病率达2%~3%,且在75岁以上患者中患病率急剧上升,以致70~80岁者患病率达10%~20%.心衰作为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1-2].B型脑钠肽(BNP)是在心室容积扩张和压力负荷增加时,由心室释放的一种心脏神经激素.本研究探讨BNP与NYHA分级、心衰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相关性,为临床对心衰的早期诊断、客观评估、规范治疗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