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动静脉联合溶栓成功治疗右冠状动脉巨大血栓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0岁,干部,入院前1周无明确诱因出现阵发性胸骨后疼痛,每天午饭后1 h发作,多为绞痛,无放射痛,持续约半小时至1 h,含服救心丸后约10 min可缓解,当地医院诊断为"心肌供血不足",给"通心络"等药物治疗后无明显疗效.入院当日晨2时许上述症状再次发作,由睡眠中痛醒,未特殊治疗,1小时后症状自行缓解.患者既往吸烟30余年,20支/d.入院时BP:100/70 mmHg,P:60次/min,肥胖体型,心肺听诊无异常.
-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溶栓治疗是循证医学惟一证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经静脉、动脉、动静脉联合溶栓、机械开通等.理论上,动脉内溶栓可在血栓局部形成更高药物浓度,更有效的溶解血栓,减少溶栓药物的用量及由此带来的不良反应,但由于技术和设备的要求,限制了动脉内溶栓的广泛开展.现将我院近年开展的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如下.
-
动脉溶栓和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对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 比对在急性脑梗死中采取动脉溶栓、机械取栓、动静脉联合溶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分析对象为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样本分为三组,即实验组1(25例,行动脉溶栓治疗)、实验组2(25例,行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实验组3(25例,行机械取栓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实验组3的再通时间、血管再通率、TICI血流变化、NIHSS评分和实验组2、实验组1比较,实验组2的NIHSS评分、再通时间和实验组1比较,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动脉溶栓、机械取栓、动静脉联合溶栓使用在急性脑梗死中均存在一定效果,但更具优势的是机械取栓治疗.
-
产科血栓性疾病溶栓治疗的研究进展
血栓形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循环血液中有形成分在血管内形成栓子,造成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相应部位血供障碍的病理过程[1]。高凝状态、静脉淤滞、血管损伤是血栓形成的经典三联好发因素(即魏克氏三特征)[2]。对于产科而言,妊娠期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学、血流动力学和解剖学的改变增加了孕妇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风险[3],其风险是非妊娠妇女的4~5倍[4]。在发达国家,妊娠期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5]。据统计,孕产妇死亡原因中,10%与深静脉血栓栓塞有关,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能有效改善母胎的预后[6]。在妊娠期血栓事件中,大部分血栓栓塞发生于静脉,约占80%[7]。常见的产科血栓性并发症有深静脉血栓栓塞、肺栓塞、人工心瓣膜血栓形成及急性脑卒中(包括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等。溶栓治疗可经导管局部溶栓、经静脉全身溶栓、经动脉直接溶栓、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动静脉联合溶栓。尽管妊娠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病率升高,但是目前临床上关于此类疾病在妊娠期进行溶栓治疗的经验却不多,现就产科血栓性疾病溶栓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
目的 探讨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发病在6 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疗效.其中超选择性动脉溶栓+静脉溶栓组(联合组)60例,同时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组(动脉组)46例.动脉组用微导管超选择至病变动脉,输注rt-PA 50 mg;联合组先静脉输注rt-PA,再经病变动脉输注rt-PA,总量<50 mg,在溶栓前和溶栓后6 h、24 h、7 d及30 d时,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治疗前ESS评分,联合组为42±13,动脉组为43±10,治疗后24 h、30 d时,ESS评分联合组为82±23、89±25;动脉组为76±27、82±23.治疗后总再通率联合组为53%(32/60),动脉组为35%(16/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出血的发生率联合组为7%(4/60),动脉组为9%(4/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梗死患者起病6 h内,动静脉联合溶栓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动静脉联合溶栓 -
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发病在6 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选择性动脉溶栓+静脉溶栓组(联合组)共35例;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组(动脉组),30例.动脉组用微导管超选择病变动脉,尿激酶用量50万~150万U.联合组先静脉滴注尿激酶0.5万~1.0万U/kg,再动脉给尿激酶,总量不超过150万U.术前及术后6 h、24 h、7 d、30 d、90 d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24 h、30 d后ESS评分联合组为83±24、88±26;动脉组为77±29、81±24.治疗后总再通率:联合组为42.8%,动脉组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起病6 h内,动静脉联合溶栓与动脉溶栓治疗相比,总再通率增加.
-
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机械取栓技术的研究进展
自1995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后不久[1],一些临床研究机构又开展了局部动脉内溶栓及动静脉联合溶栓实验研究[2-3].但无论是静脉溶栓还是动脉溶栓,都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①溶栓时间窗短: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卒中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rt-PA Stroke Study Group,NINDS)的研究认为[1],静脉溶栓应在发病3 h之内进行,多数机构认为动脉溶栓时间窗应在6 h之内.如此短的溶栓时间窗致使只有4.5%~6.3%的患者能够接受溶栓治疗[4].
-
机械取栓与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机械取栓与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患者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通过机械取栓治疗,对照组通过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92%、81.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管再通率、≤30%残余狭窄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0 d,两组颅内出血情况、病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通过机械取栓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
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与动脉溶栓和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组(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B组(动脉溶栓)和C组(动静脉联合溶栓),各40例,比较三组患者术中血管再通情况、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术后出血率.结果:A组患者血管再通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B组的70.00%、C组的67.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内,三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A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B、C组(P<0.05);治疗后2周,三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A组均显著低于B、C组(P<0.05).A组在术后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尿道出血等方面的总出血率为10.00%,显著低于B组的30.00%、C组的35.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动脉溶栓、动静脉联合溶栓对急性脑梗死均有显著的疗效,但是机械取栓可以较早改善神经功能,且出血率较低.
-
动静脉联合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动静脉联合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由基层医院转诊的53例经动静脉联合应用rt-PA治疗的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基线资料,并在患者入院时、治疗后7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MHSS)评分,将评分的差值作为结局变量(NIHSS差值≥4分或≥50%为预后良好,反之为预后不良).同时,比较溶栓前后TIMT分级情况,观察血管再通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53例患者中,近期预后良好35例,年龄、溶栓前血糖、症状性出血、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启动时间、梗死部位是影响近期预后的主要因素.动静脉联合溶栓后,血管再通41例,其中,29例患者缺血区完全恢复灌注,为完全再通;12例患者有<50%的缺血区灌注,属于部分再通.结论 影响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溶栓前血糖、症状性出血、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启动时间、梗死部位;动静脉联合溶栓可显著增加血管再通率,改善预后.
关键词: 超时间窗 急性脑梗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动静脉联合溶栓 -
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
总结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6~12 h内进行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的护理经验.对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30例需紧急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并做相应护理.本组患者溶栓后血管造影显示血管再通26例,血管未通4例,溶栓后症状即刻改善18例,5周内较快恢复7例,无效或恶化2例,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穿刺伤口出血3例,合并消化道出血1例,经及时发现和处理后治愈,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动脉溶栓及动静脉联合溶栓的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动脉溶栓及动静脉联合溶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79例,其中动脉溶栓42例,动静脉联合溶栓37例;比较两组血管的再通率以及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h、24h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单纯动脉溶栓组再通率59.5%,动静脉联合溶栓组血管再通率75.7%;两组患者治疗后1h、24h的NIHSS评分和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之间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动静脉联合溶栓可以增加血管的再通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
颈内动脉狭窄并发TIA及CRVO动静脉溶栓治疗一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动脉介入及静脉溶栓联合应用对因颈内动脉狭窄致TIA发作伴发静脉阻塞所导致的闭塞性脑血管病的预防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介入方法经颈内动脉至眼动脉开口处注入尿激酶同时给与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治疗后病人左上肢发作性轻瘫立刻消失,患者次日视力恢复至0.25,二周后恢复至0.3,一个月内未再出现TIA发作.三个月视力恢复至0.4,未出现TIA发作.结论:动静脉溶栓的联合治疗方法对患者脑缺血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具有确切疗效.
-
动静脉联合溶栓与机械取栓应用于早期急性脑梗死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比动静脉联合溶栓与机械取栓应用于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行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45例与研究组(行机械取栓治疗)45例.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2 w后NIHSS分值的变化,以及24 h颅内出血、≤30%血管残余狭窄、3个月内死亡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前两组NIHSS分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 w研究组NIHSS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30%血管残余狭窄的发生率48.89%高于对照组22.22%(P<0.05);两组24 h颅内出血、3个月内死亡的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机械取栓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优于动静脉联合溶栓,尤其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血管狭窄方面更具优势,适于临床推广.
-
动静脉联合溶栓结合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98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急性脑梗死的动、静脉溶栓治疗日益受到重视.由于严重的急性脑梗死多为颈内动脉(ICA)和大脑中动脉(MCA)等血管形成血栓,直径较大,而溶栓仅能溶解新形成的血栓,无法改变基础病变,狭窄血管溶栓后常常又出现闭塞.临床上我们采用在溶栓的基础上对狭窄的血管进行支架置入,保证了血管畅通,解决狭窄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以来98例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以上各种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rt-P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静脉联合溶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7月5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组.根据患者采取的溶栓方式分为动静脉溶栓组29例和对照组(静脉溶栓组)29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用0.9 mg/kg rt-PA,1 min内给予负荷量10%,后1 h内给予静脉泵入,动静脉溶栓组则在入院后给予0.6 mg/kg rt-PA,1 min内给予负荷量10%,后30 min内给予静脉泵入,并给予超选择性动脉溶栓rt-PA,剂量0.3 mg/kg,1 h内给予动脉泵入.比较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情况;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出血转化率;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水平、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生存质量状况;干预前后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血小板聚集情况、内皮素-1水平.结果:动静脉溶栓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动静脉溶栓组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出血转化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水平、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生存质量状况相近(P>0.05);干预后动静脉溶栓组神经功能缺损水平、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生存质量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血小板聚集情况、内皮素-1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动静脉溶栓组超敏C反应蛋白、血小板聚集情况、内皮素-1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P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静脉联合溶栓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预后改善和临床生化指标改善,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目的 探讨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筛选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大动脉闭塞AC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经外周静脉及经股动脉插入指引导管至病变处实现动静脉联合溶栓;研究组经股动脉置入微导管支架行机械取栓.采用Barthel指数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00.0%vs 88.0%,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血管再通率、≤30%血管残余狭窄率均高于对照组(96.0% vs 74.0%,50.0% vs 18.0%,P均<0.01);两组24h内颅内出血率、3个月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低于治疗后1周(P均<0.05);研究组治疗后1周、2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机械取栓治疗ACI患者的疗效优于动静脉联合溶栓,在改善血管再通及狭窄率方面具有优势,且近远期临床预后均好.
-
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是国际公认的经临床试验证实的唯一有效药物治疗方法.静脉溶栓简便易行,但时间窗短,血管再通率低;动脉溶栓由于需要额外的血管造影和机器操作时间可能延误溶栓治疗的佳时间窗.作者自2004至2006年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和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各20例,并将两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
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与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与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使用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对照组则实施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0 d牛津残障量表(OHS)预后及独立生活能力,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及治疗期间发生的并发症。结果治疗后30 d,观察组症状表现为轻度甚至无症状的比例为70.0%,高于对照组的22.0%(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开始,E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梗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出现消化道出血及泌尿系出血患者,对照组共出现消化道出血3例,泌尿系出血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
动静脉联合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方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05-2014-05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接受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对照组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NIHSS以及BI指数评分,观察2组术后血管再通状况,分析2组近期预后的状况.结果 治疗前,2组NIHSS以及BI指数评分差别不明显(P>0.05),治疗后1周、3周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BI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2项指标的评分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管总体再通率为6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88.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发生症状性脑出血、心绞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以及3个月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静脉联合溶栓方案可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血管总体再通率,显著改善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较静脉溶栓治疗更为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