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二级预防应该作为急性期医疗的有机组成部分
1卒中二级预防:越早越好发生卒中是人生的灾难,神经科医师有责任帮助患者度过灾难并为之寻找一条佳的恢复路线.复发性脑卒中比首次脑卒中更容易引起严重的残疾,复发性脑卒中的病人的预后也比首次脑卒中更差.复发性脑卒中的病死率要远高于首次脑卒中,我国台湾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首次脑卒中28 d病死率为24.5%,而复发性脑卒中高达60%.美国Sansa等报告首次脑卒中两年生存率为56.7%,而复发性脑卒中仅为48.3%.中国的脑卒中复发率高达30%,占国际之首,提示我国的脑卒中二级预防工作是当务之急.
-
循证医学二级预防指南与实践的距离
脑血管病的高复发率已经成为严重问题,而且每一次复发,症状都会加重.按照MONICA的调查,北京地区脑血管病的复发率为30.1%,平均复发时间4.7年.累计第一年复发5.1%,2年为7.8%,5年为13.9%,10为20.2%.复发病例中69.6%为脑梗死,脑出血30.4%.预防复发(即二级预防)是卒中临床面临的重大问题,二级预防的措施主要有两个,即寻找和控制危险因素,加上适当的抗栓治疗.各国和地区已经出版了各种卒中二级预防的指南,表1总结了2004年美国国立卒中协会(NSA)卒中二级预防指南的主要内容.
-
重视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脑卒中的病理基础是脑动脉硬化,是属于发病率较高的进展性慢性疾病,所以具有复发率高的特点.脑卒中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即未发生脑卒中疾病的危险人群;二级预防,是指已经得了脑卒中的患者.预防措施无论对脑卒中患者或脑卒中高发危险人群都十分必要,目的是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脑卒中复发.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有两个,一是控制危险因素;二是可靠持续的药物治疗.二级预防提倡"双有效",即有效药物和有效剂量.对药物吃吃停停是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大忌.
-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探讨
在我国存活的脑卒中患者达600万~700万.缺血性脑卒中占所有类型脑卒中的85%左右,<45岁的脑卒中发病率为9.77%.复发性脑卒中较首次发生的脑卒中更易导致严重的致残,而且预后也更差.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或降低再次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和降低致残率,干预危险因素是脑卒中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包括控制血压、治疗糖尿病、降低胆固醇、抗血小板治疗、控制体重、戒烟、戒酒、体力活动等措施.
-
他汀类药物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合理应用
近年来,脑卒中在人类死亡原因序列中明显前移,成为三大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中国卫生统计数据表明,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死亡原因.脑卒中防治是卫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特别是神经科学界的重视.以往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没有对他汀类药物的推荐,随着2006年积极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卒中(SPARCL)研究的发表,各国对卒中二级预防指南都作了更新,正式推荐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根据积极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卒中等研究及一些他汀类药物的荟萃分析,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他汀用于卒中一级预防不会增加脑出血风险;他汀类药物用于卒中二级预防,获益远大于风险,2007年Stoke杂志上曾将他汀类药物和抗血小板、降压药物并称为卒中二级预防的“三大药物”.伴随近20年的他汀循证历史,已经奠定了他汀类药物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重要地位.
-
健康教育手册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依从性的影响
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或降低再次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和降低致残率,缺血性脑卒中占所有类型脑卒中的85%左右[1].如何提高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依从性,目前还缺乏十分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结合患者病情,分期进行系统化健康指导与护理,并把二级预防策略作为出院指导的重要内容纳入手册,给患者反复讲解、指导,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保健意识和对二级预防的依从性.
-
专病门诊助力卒中二级预防
卒中单元在脑卒中治疗中的显著优势验证了脑卒中防治不仅需要科学,更需要管理的论断.在6月19日于北京召开的2009年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上,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管理方式又成为专家们热议的焦点.专病门诊,成为脑卒中二级预防管理链条中引人注目的一环.
-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实践与指南的距离
卒中是危害我国中老年人群的主要疾病,目前每年新发卒中患者约200万,每年死于卒中人群约150万,存活的患者约为600~700万[1].同时,卒中极易复发,世界卫生组织的MONICA研究发现我国卒中的复发率达1/3,位局全球首位.
-
高血压与卒中二级预防
卒中的二级预防是指对已经发生一次或多次卒中的患者通过寻找卒中原因,治疗可逆性病因,纠正所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以达到预防卒中再发的全部过程,其中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以及改变生活方式等.其目的就是为了预防或降低卒中患者再次发生卒中的危险性.
-
阿司匹林并不能预防所有患者再次发生脑血管事件
美国布法罗大学医学院的Gengo等发现,近20%服用阿司匹林降低再次发生脑血管事件风险的患者不能获得保护性抗血小板反应.到目前为止,估计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为5%~50%.为了确定用阿司匹林治疗进行卒中二级预防时血小板无反应的发生率,Gengo等在29个月中对连续的病例进行了研究.收集患者的缺血事件、危险因素和用药信息.用血小板对胶原和花生四烯酸的聚集反应来确定血小板对阿司匹林的反应.
-
AHA/ASA关于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卒中预防推荐的更新
在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卒中预防推荐[1]发表以后,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HA/ASA)著述委员会对近的一些试验结果进行了回顾.本文的目的是对这些新资料做简要回顾、更新某些推荐意见并说明进行这些修改的理由.在2个领域已发表了一些新的重要临床试验结果:(1)在非心源性栓塞所致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卒中二级预防中具体抗血小板药的应用;(2)他汀类药物在预防卒中复发中的应用.
-
有卒中或TIA病史的非风湿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二级预防中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的比较
背景:有TIA或小卒中病史的非风湿性心房颤动患者再发卒中的危险性很高.目的:比较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对于有既往脑缺血的非风湿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二级预防的效果.
-
基于循证医学的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能否做到并更好?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HA/ASA)有关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的卒中预防指南2011年更新版[1]的发表无疑在卒中二级预防的循证医学领域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国际脑血管病杂志>已刊出了其中文版[2].对于这个新版指南的推荐,我们能否做到? 能否做得更好?
-
抗血栓药在卒中二级预防中的应用--疗效、不良反应和安全性
1引言在美国和加拿大,卒中是老年人残疾和死亡的一种常见原因,所幸的是,这两个国家校正年龄后的卒中死亡率已开始下降,反映了日益广泛开展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工作的成效.
-
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阿司匹林抵抗
上世纪后期,阿司匹林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使具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血管事件及死亡的发生下降了1/4.尽管对缺血性脑卒中一级预防中是否需要使用该药或使用剂量等仍有部分争论,但循证医学研究证实,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病的防治确有肯定的价值,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可显著降低其复发率,在急性期治疗中可减少其病死率,至今仍为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常用、经济、方便的药物.然而,部分患者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预防过程中仍未能幸免地发生血管不良事件,治疗时通过调整剂量仍不能实现治疗目的,由此提出"阿司匹林抵抗(AR)"的概念.
-
脑卒中后降压治疗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全球每年有500万人死于脑卒中,1500万人发生非致命性脑卒中,累计全球有脑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5000万人.脑卒中5年再发率为15%~20%.中国每年新发生脑卒中150万,累积脑卒中600万人,其中2/3有程度不同的残废,脑卒中占中国死亡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给患者及家庭造成巨大痛苦和损失,给国家造成较大经济负担,因此加强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
立足强化降脂,提倡优化选择探讨适合中国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降脂策略
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其中,约70%为缺血性卒中。近期,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成为热点话题,这源自去年11月美国心脏学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发布的《治疗胆固醇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新指南首次将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人群纳入可从强化他汀治疗中获益的4类ASCVD人群,并依据降脂强度对他汀种类和剂量进行了明确推荐。新指南的颁布对我国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降脂策略有何借鉴意义,应如何立足中国临床实践优化他汀治疗?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
非心源性卒中患者出院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国城市29家医院非心源性性卒中患者出院时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本调查为多中心横断面研究,通过连续收集诊断明确的非心源性卒中患者人口学信息、既往史、出院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及医院资源信息,明确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2011-03-01-03-31 29家二级或三级医院神经内科出院的994例非心源性卒中患者,出院时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率94.37%.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多的是阿司匹林(59.27%).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OR=0.530,95% CI 0.302~0.930,P=0.0269)、脑出血史(OR=0.131,95% CI 0.040~0.430,P=0.0008)、消化道出血史(OR=0.085,95% CI 0.034~0.210,P<0.0001)与未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有关.结论 中国城市非心源性卒中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率相对不足,应加以改进,并合理规范应用.
-
卒中二级预防:新指南,新看法
有关数据表明,在我国,每12秒钟就有1例新发脑卒中(中风)患者,每21秒会有1人死于卒中。全国每年新发卒中约200万人,死于脑血管疾病约150万人。卒中,已成为我国人群第一死亡原因。
-
脑脉通胶囊稳定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脑脉通胶囊稳定颈动脉易损斑块和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对100例存在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片20 mg/次,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脉通胶囊,观察1年后中医证候评分、颈动脉斑块积分、易损斑块和稳定斑个数、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在中医证候评分、颈动脉斑块积分、易损斑块和稳定斑个数、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脉通胶囊能稳定颈动脉易损斑块,减少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