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常规通气支持技术的研究进展
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常规机械通气技术作为主要的救治手段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因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近年来非常规呼吸支持技术也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
-
气管肿瘤手术中应用体外循环5例
2001年5月至2007年7月间经严格筛选在体外循环下行气管及隆凸手术5例,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35-65岁,平均48岁.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喘鸣.均行螺旋CT检查,3例尚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单纯气管肿瘤3例,侵犯气管隆凸部肿瘤2例.单纯气管肿瘤者,因管腔过于狭窄,置麻醉气管插管可能造成窒息;2例隆凸部肿瘤,除插管亦有窒息的危险,还因手术操作较为复杂,术中常规通气可能不能满足机体需要,为确保安全性,亦同样给予体外转流.
-
高频程序通气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高频程序通气应用于心肺复苏术中的临床效果,为更好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于我院施行心肺复苏术后无自主呼吸的8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2例子。治疗组采用高频程序控制通气,对照组采用常规通气。测定两组0h、2h、4h、12h的动脉血压分压(Pa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OI)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治疗前(0h)PaO2、HR、MAP、O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h、4h、12h后治疗组P a O2、M A P、O 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 R在同一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程序控制通气具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微小、可降低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使用方便、产生二氧化碳潴留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极低出生体重儿高频振荡通气
高频通气(HFV)用于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已20余年,积累了许多实验资料及临床经验,检索到的文献达1300余篇[1].由于通气策略的不断改进,早期HFV常作为对新生儿严重呼吸衰竭常规呼吸机治疗失败后的营救性治疗.极低出生体重(VLBW)儿行常规通气(CV)治疗呼吸衰竭时易产生多种急、慢性肺部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近年来在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减少肺损伤和对肺采取保护性治疗策略方面进行了探讨,简述如下.1 HFV的主要种类及其作用HFV有三种类型:即高频喷射通气(HFJV)(以Bunnell公司的Lifepulse为代表),目前已较少应用;高频气流阻断(HFFI)(以Infransouics公司的Infant star为代表);HFOV(以Sensormedics公司的Sensormedics 3100A为代表).其他尚有德国Drger公司的Babylog 8000及英国的SLE 200等.前述三种呼吸机内部功能不完全相同,但通气容量均近于或小于死腔气容量.HFOV为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类,Infant star虽以HFFI形式进行通气,由于以呼气为主动,其作用也可理解为HFOV.Sensormedics 3100A通气时设高频率,吸、呼比值为1∶ 2,而Infant star行HFV时除设置高频率外尚需与CV联合应用,设2~5/min,间歇强制通气(IMV).
-
高频振荡通气与常规通气在新生儿中的应用和并发症的对比
机械通气(Uechanical ventilation,MV)是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目前应用于临床的MV分为常规通气( Conventional ventilation,CV)和高频通气(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HFV)两大类.其目的为改善氧合和保持通气.CV是通过吸气时应用高的吸气压力和较大的潮气量保持气体交换,维持通气,呼气时肺部弹性回缩,肺泡萎陷,肺泡内气体交换迅速减少;HFV是通过小的潮气量、高的呼吸频率达到气体交换的作用,氧合作用是依赖呼吸机提供一个相对恒定的扩张压,以维持一定的功能残气量而达到佳的气体交换效果,其中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是目前HFV应用中有效的类型.HFOV作为一种肺保护策略,开始被新生儿工作者认识并应用于临床,取得较好临床效果[1].但因对其并发症的担忧,故存在一定争议.现将HFOV与常规通气在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并发症等方面对比作一综述.
-
高频震荡通气与常规通气对ARDS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频震荡通气与常规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动物肺损伤发展的影响. 方法通过生理盐水肺灌洗,建立ARDS动物模型,分别应用高频震荡通气(HFOV)和常规通气(CMV),6h后再行肺泡灌洗.灌洗液细胞分类;处死动物,肺组织分别作干湿重测定、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HFOV和CMV两组间动脉血气分析(pH、PaO2、PaCO2)无显著性差异.HFOV和CMV治疗对肺泡灌洗液中嗜中性粒细胞数目的变化无显著性影响.对反应局部肺水肿状况的湿/干重比值亦无显著性影响.但与CMV相比,HFOV治疗不仅可显著减少肺损伤的范围,而且可降低光镜和电镜的肺损伤评分.结论在获得同样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条件下,与CMV相比,HFOV显著减少ARDS动物肺损伤的发展.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严重感染、休克及创伤等所诱发的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从而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其以肺容积减少、顺应性降低及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病理生理特征.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肺部影像学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除了原发病的治疗、包括液体管理在内的药物治疗,机械通气(含氧疗)是ARDS治疗的主要的和重要的方法,但有异于非ARDS的常规通气,ARDS的治疗则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本文对ARDS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有效性和对预后的影响分析如下.
-
有创与无创序贯通气治疗COPD重症呼吸衰竭
目的 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COPD呼吸衰竭患者救治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36例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并行人工机械通气,在治疗中,当出现PIC窗后,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序贯通气组和常规通气组,每组23例.序贯通气组给予拔除气管插管改面罩机械通气,常规通气组继续有创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变化、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例数、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序贯通气组和常规通气组两组患者发生VAP例数分别为1和10例(P<0.05),总机械通气时间为(11.58±1.16)d和(15.33±1.886)d(P<0.05),住院时间为(15.87±1.68)d和(25.41±1.92)d(P<0.01).结论 以PIC窗为切换点实施序贯通气策略可降低患者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是救治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值得提倡的机械通气策略.
-
婴幼儿肺功能检测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
肺功能是呼吸系统疾病重要的临床检测和呼吸生理研究的手段之一.哮喘疾病即可以通过肺功能检测,并评估其病情严重程度和控制水平来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一些欧美国家已开始重视肺功能检测,并与心电图及胸部X 线等作为常规体检项目开展.目前儿童肺功能分为以下两类:(1)一般肺功能项目检测,包括:脉冲振荡、婴幼儿潮式呼吸、常规通气、阻断技术、体积描记、胸腔挤压等,主要评定病情严重级别、随访及评测预后;(2)气道反应性测定,包括有支气管舒张试验和支气管激发试验.
-
常规通气和双水平正压通气方式治疗严重肺损伤的临床对比研究
临床上常见因重症感染、严重创伤、休克等导致的严重肺损伤性疾病,患者系因肺部过度炎症反应所致的肺毛细血管膜损伤,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肺不张,威胁生命.一旦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可多诱发多器官衰竭,临床病死率极高.机械通气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的治疗严重肺损伤的方法,可有效辅助患者呼吸,提高肺组织氧交换能力,进一步减少肺损伤[1].
-
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严重时需要机械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我们在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病人中随机选择部分病人进行了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将常规通气和序贯通气两组病人在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呼吸及相关肺炎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
单肺患者机械通气方式的研究
临床上常见的"单肺"情况有肺结核所致毁损肺、一侧肺不张和一侧肺手术切除,由于显著的气道-肺容量变化和呼吸力学改变,其通气特点应与常规通气有明显不同.现将3例单肺患者报告如下.
-
肺保护性通气在开胸手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肺保护性通气(LPSV)对开胸手术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37例术前无其他合并症、手术顺利而术后发生ARDS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同步间歇性指令呼吸(SIMV)+压力支持模式(PSV)+呼气末正压(PEEP)或双水平气道压通气(BiPAP)],并根据通气模式的不同分为常规通气组(CMV组,20例)和肺保护性通气组(LPSV组,17例),记录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后24h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氧合指数(PaO2/FiO2)、气道平台压(Pplat)、吸入峰值压(PIP)、PEEP及机械通气时间、气压伤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LPSV组机械通气时间、气压伤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7.3d、5.9%和29.4%,而CMV组为17.6d、15.0%和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LPSV组的气道压,包括PIP和Pplat显著低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1,0.031).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PaO2/Fi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SV可明显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降低了病死率,是开胸手术后ARDS患者的一种有效通气方法.
-
体外循环下主气管肿瘤切除术一例的手术配合体会
原发性气管肿瘤是一种少见疾病,且病状缺乏特异性,确诊时已不同程度侵犯气管,使气道梗阻,外科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1],但是术中常规通气满足不了患者机体需要,因此体外循环成为行之有效的辅助方法.我院于2011年11月完成1例主气管肿瘤体外循环下切除吻合术,手术顺利完成,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