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宫颈妊娠的超声诊断分析
子宫颈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颈管内并在宫颈粘膜内生长发育,在组织学内口水平以下,并在此处生长发育,属异位妊娠中比较罕见的一种,绝大多数发生于经产妇。宫颈妊娠在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如果发生自然流产或刮宫时因宫颈收缩能力差常引起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而威胁妇女的生命与健康。本文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5例宫颈妊娠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5例患者超声表现为胎囊型和不均质包块型两种类型。胎囊型3例;不均质包块型2例。结论:超声检查在宫颈妊娠的诊断中起了重要作用,是宫颈妊娠诊断的首选方法。
-
子宫捆绑术用于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大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子宫捆绑术用于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大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间在我院妇产科剖宫产分娩的9021例产妇,其中术中因宫缩乏力大出血产妇102例,均使用子宫捆绑术,分析产妇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产妇手术前和手术后行子宫捆绑术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的变化,以及孕妇婴儿产后存活率。结果:我们分析认为剖宫产时子宫收缩乏力的主要原因是子宫过度膨胀(巨大儿、双胎、羊水过多)引起,与其他原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和手术后行子宫捆绑术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102例产妇及婴儿均正常存活,无死亡率。结论:剖宫产时子宫收缩乏力的主要原因是子宫过度膨胀,子宫捆绑术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术后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
产科子宫切除1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指征、术式及分娩方式.方法:对19 例做了子宫切除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剖宫产术中子宫切除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子宫切除,其中胎盘因素占首位(8 例,42.1%).结论:子宫切除是抢救产科大出血,挽救产妇生命的重要措施.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
听说过潘聪明的人都愿意为她做些什么.她一直希望有块自己的手表,但家里太穷了,所以当ICU护士巧惠送给她一块电子表时她很高兴,我为她调准了时间后,她一直抚弄着这块手表.这是她手术后第八天晚上,气管切开套管上还连着呼吸机,这八天来她经历了生命中痛苦的时期,经历了心脏手术、大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二次心肺复苏,而以后的治疗中等待她的仍然是未知数.在帮助她与死神的斗争中我们的胜算仍然很小.
-
一例喉癌术后并发甲状腺动脉大出血的急救护理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呼吸道肿瘤中位居第二位,占全球每年新增恶性肿瘤的2.4%.[1]从1873年Billroth完成首例全喉切除术以来,手术一直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2].随着喉癌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喉部肿瘤的手术范围也越做越大.气管造瘘口成型术,成为常见的手术方式,因术式需要上提气管修复造瘘口,就需要把附着气管的甲状腺两侧剥离,甲状腺处于游离状态,且甲状腺附近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有成对的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有时还有甲状腺中动脉;甲状腺上下动脉均有分支,这些分支在甲状腺的上下左右以及与喉部、气管、咽部、食管的动脉分支都互相吻合,构成丰富的血管网[3].喉癌术后甲状腺动脉易大出血,情况紧急且多见,因此护理人员需掌握喉癌术后甲状腺动脉大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
异常妊娠大出血产妇中临床急救护理的应用
目的 异常妊娠大出血产妇中临床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6.1月-2018.1月间收治的45例异常妊娠大出血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23例与常规组22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综合急救护理干预,为常规组患者提供一般抢救护理配合,评价两组患者阴道分娩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阴道分娩率9例(39.13%),高于常规组5例(22.73%),(χ2=6.295,P<0.05);观察组患者完全流产率8例(34.78%),低于常规组12例(54.55%),(χ2=7.907,P<0.05);观察组新生儿存活率15例(65.22%),高于常规组10例(45.45%),(χ2=7.908,P<0.05).结论 护士为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提供综合急救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阴道分娩率及新生儿存活率.
-
综合护理配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综合护理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 将我院64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32例,同时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终止血时间及术后不良症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45.5±6.6)min vs (71.1±10.3)min显著较低(P<0.05),出血停止时间(5.1±2.0)d vs 对照组(8.3±3.9)d显著较短(P<0.05);观察组术后总发生率为12.5%vs对照组37.5%,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术中、术后的综合性护理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不同血液制品早期预防性输注对创伤大出血患者凝血参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制品预防性输注对创伤大出血患者凝血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144例创伤大出血患者,根据输注血液制品的不同分为血小板组、冷沉淀组及联合组.检测3组患者血液制品输注前后PT、APTT、TT、Fib、Plt等凝血参数.结果 联合组输注后PT、APTT、TT较输注前明显缩短(P<0.05),Fib、Plt较输注前明显增加(P<0.05);联合组与血小板组输注后比较,PT、APTT、TT明显缩短,Fib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冷沉淀组输注后比较,PT、APTT、TT明显缩短(P<0.05),Plt明显增加(P<0.05).结论 血小板与冷沉淀联合输注比单独输注血小板或冷沉淀更有利于避免创伤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障碍.
-
剖宫产瘢痕妊娠介入治疗的案例体会
近年来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报道逐渐增多,也随之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在全球范围内仍无统一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主要为甲氨蝶呤的全身、局部及联合用药。介入治疗大大降低了常规治疗切除子宫的风险,是目前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大出血的首选止血措施。目前子宫动脉栓塞联合甲氨蝶呤灌注化疗对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具有显著的效果,是预防和控制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大出血的首选手段。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断价值研究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指的是胚胎在剖宫产手术后子宫切口瘢痕上着床的一种异位妊娠.此种妊娠方式作为剖宫产一种远期并发症,极易对患者造成巨大伤害,例如,随着胎儿不断生长,极有可能穿透子宫,造成子宫破裂,引起大出血,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一旦确诊应立即终止妊娠.近几年,随着择期剖宫产、无医学指征剖宫产术式增多,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病例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因而,寻求一种有效、积极的监测诊断方法成为医学界和患者共同关心的课题.本文就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诊断价值进行探究,以期为临床上对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进行准确有效的诊断提供依据.
-
混合痔HCPT术后后发大出血局部处理
混合痔术后大出血是痔术后常见并发症,2009-2012年4月间,我们采用HCPT微创技术治疗混合痔650余例,曾出现8例术后大出血患者.因HCPT微创治疗后,发生大出血时病灶局部变化和局部处理均有一定特殊性,鉴于上述特点,我们将其用作回顾性总结,呈献给同道,并希望有更深入的探讨和更贴切的预防和处理痔术后大出血的方法.因此,我们将其报告如下.
-
胃穿孔104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胃穿孔临床治疗治疗经验.方法:对2007年12月至2012年11月间共收治的胃穿孔10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4例患者之中,治愈92例,溃疡复发10例,因腹腔内感染,全身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2例.结论:对于有条件的病人,可以指导病人及家属从鼻孔进行胃插管,并用针管将胃内的食物抽取出来.在诊断溃疡穿孔时应注意与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肠系膜动脉栓塞等外科疾病鉴别.对于保守治疗的结果难以估计,一旦治疗失败,再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将增加并发症和死亡率.对于有条件的患者,可进行腹腔镜修补手术.
-
外科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治疗的64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外科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止血的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后止血的成功率为93.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2%,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8%;观察组患者出血复发的现象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预防和处理研究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6例发生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病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综合处理措施,若效果不佳,则给予纱条填塞宫腔治疗法或子宫切除术等.结果:本组16例患者中2例行综合处理后出血得到了控制、13例行宫腔纱条填塞、1例因胎盘早剥纱条填塞无效后行子宫切除术.术后所有患者行抗感染等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做好术前、术中预防及处理,对降低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发生率,提高孕产妇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药物流产致大出血1例
本文就1例药物流产致大出血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
股动静脉断裂伤并大出血失血性休克1例抢救体会
目的:通过临床分析1例股动静脉断裂伤并大出血失血性休克抢救的经历,来探讨实施该抢救时期应当注意的措施.方法:接收病人时要迅速,准确诊断疾病,及时有效的对病人建立一个静脉通道,尽快扩容以保证病人顺利呼吸,提高体内的血氧含量.手术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护士要熟练地配合医生的手术,时时检测病人的症状.结果:在我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应用合理的抢救措施,及时有效地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随后在主治医生指导下,病人得到比较好的恢复,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病人的右下肢功能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抢救过程中,应当及时有效对患者进行止血,这是为重要的一环,同时扩容及时,及时纠正休克,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同时急诊科护士的专业素质在抢救成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
异位妊娠是妇科急腹症,其破裂流产大出血常导致休克,若不及时诊断和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遵医行为的建立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现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36例前置胎盘病人的护理体会
前置胎盘常因多量失血而被迫终止妊娠,因而早产、低体重儿增多.部分病人因阴道反复出血,甚至发生致命性大出血,且出血多在无诱因、无知觉中.如发生在夜间熟睡时常因发现不及时延误抢救,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因此,加强对前置胎盘病人的观察护理十分重要.
-
76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消化性溃疡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往往发病急、病性重.如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在救治的过程中进行严密的观察和细致的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从2004~2005年观察护理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76例,现将10例典型休克病人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腹部多脏器损伤的抢救及护理
腹部多脏器损伤并大出血的病人病情紧急、危重、复杂、处理困难,死亡率高,死因与脏器和血管损伤破裂程度、出血情况、能否及时抢救、治疗有关.因此,护士要熟练掌握抢救护理技术及与医师密切配合,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是十分重要的.我科2003年10月收治2例腹部多脏器损伤并大出血休克病人,经积极抢救及护理,效果满意,2例均痊愈出院,现将抢救配合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