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硫氧还蛋白硝基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中作用
目的 探讨硫氧还蛋白(Trx)硝基化修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过程中作用. 方法 收集非吸烟者肺组织标本10例,吸烟者肺组织标本12例,COPD肺组织标本26例(根据GOLD指南将COPD患者肺功能进行了分级:GOLD2-3级(COPDⅡ-Ⅲ),GOLD4(COPDⅣ)).检测肺组织中Trx的活性及表达量,应用免疫组化及ELISA法检测硝基化酪氨酸含量,应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硝基化Trx含量. 结果 非吸烟组、吸烟组、COPDⅡ-Ⅲ组、COPDⅣ组Trx相对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13±0.03)、(0.29±0.06)、(0.45±0.1)、(0.68±0.21)] μmol·min-1·mg-1,吸烟组及COPD组肺组织中Trx表达量较非吸烟组均上升(t=2.312、2.642、3.312,均P<0.01);非吸烟组、吸烟组、COPDⅡ-Ⅲ组、COPDⅣ组Trx活性分别为[(2.40±0.52)、(2.30±0.60)、(1.40±0.32)及(0.98±0.20)] μmol·min-·mg-1蛋白,COPD组Trx活性较对照组下降(t=2.553、3.852、3.870,均P<0.01).非吸烟组、吸烟组、COPDⅡ-Ⅲ组、COPDⅣ组肺组织中硝基化Trx表达量分别[(1.9±0.2)、(2.8±0.3)、(7.9±1.7)及(9.1±2.7)]μmol·min-1·mg-1,COPD组硝基化Trx较非吸烟组上升(t=3.826、6.332、9.932,均P<0.01). 结论 Trx硝基化修饰后活性下降,在COPD发病过程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抑制Trx硝基化修饰可能成为COPD治疗的新靶点.
-
推进剂中硝基类化合物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推进剂中硝基化合物对推进剂职业工作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严重威胁职业工作人员健康,硝基化合物污染痕迹的准确检测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对国内外推进剂中硝基类化合物的定量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目前常用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在体内外检测中的应用,对推进剂中硝基类化合物定量检测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芳香族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的识别与防治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化学工业生产逐步参与到国际分工与合作中来,在祖国的各个口岸,进出境的化工产品数量和种类繁多.在进出境化工产品的储运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常因不慎接触各种化学物而导致中毒,其中芳香族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较为常见,须引起大家的重视.本文就芳香族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的诊断和防治作一论述.
-
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病例的文献分析
目的 分析文献报告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 检索汇总1979至2013年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文期刊数据库报道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病例的相关文献,筛选文献110篇共计1240例中毒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职业性中毒939例,生活性中毒301例;男性1044例,女性196例;年龄9 d~75岁.接触反应13例,轻、中、重度中毒分别为358例、348例、139例,未分级382例.潜伏期平均(4.5±5.7)h,苯胺类中毒平均潜伏期短于硝基苯类.1146例出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5-硝基邻甲苯胺、2-甲基-4-硝基苯胺以及3-氯-2-甲基苯胺中毒者未见出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MHb与赫恩滋小体(HzB)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3.73%(674/805)和40.19%(129/321).19.31%(62/321) HzB阳性患者并发血管内溶血,30.93%(270/873)的中毒患者肝脏损害,12.25%(50/408)的中毒患者伴有肾脏损害.66例中毒者伴意识改变,36例中毒者出现化学性膀胱炎.口服中毒者可短时间内出现发绀、意识障碍、溶血等严重症状.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治愈率为98.71%(1224/1240),14例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肾功衰竭、失血性休克、心肌梗死、猝死.2例中毒患者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主要临床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血管内溶血及肝肾损害.用特效解毒药物亚甲蓝治疗,临床预后较好,但严重者可死于多脏器衰竭等.
关键词: 苯的氨基 硝基化合物 高铁血红蛋白 赫恩滋小体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
急性对硝基苯胺中毒的临床分析
对硝基苯胺广泛用于化学工业中,是染料工业极为重要的中间体,用于棉麻织物染色、印花.由于生产过程中泄漏、搬运装卸中粉尘吸入和皮肤接触等,常发生急性对硝基苯胺中毒.现将我院2010年6月至9月急诊收治的(4起)15例急性对硝基苯胺中毒病例的临床分析结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5例急性对硝基苯胺中毒患者均为男性装卸工,年龄31~56岁.因工作时通过皮肤接触及呼吸道吸入导致对硝基苯胺中毒.根据GBZ 30-2002<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诊断标准>诊断为轻、中度对硝基苯胺中毒.
-
急性硝基苯中毒五例
硝基苯属于芳香族氨基硝基化合物,主要用于制造染料、药物、橡胶、炸药、涂料、香料等化学工业.在生产条件下,以粉尘或蒸气的形态存在于环境中,直接或间接污染皮肤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其蒸气经呼吸道吸入也可引起中毒,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常发生急性中毒,现将我院收治的5例急性中毒病例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2001年4月30日安徽农民魏某等5人卸一批装有化工原料的铁桶,将铁桶盖砸开,将桶内的化工原料倒于垃圾场.5人从上午8时工作到下午5时先后发病,并转送我院.
-
急性苯胺中毒血液中变性珠蛋白小体的检测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进入人体后,作用于珠蛋白分子的巯基,使珠蛋白变性而成为变性的珠蛋白小体.某厂工人因维修装有苯胺的原料罐时 ,未注意防护,经皮肤及呼吸道粘膜吸收而发生急性苯胺中毒.
-
3-硝基酪氨酸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肾上腺素能受体α1D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3-硝基酪氨酸(3-NT)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α1D-肾上腺素能受体(α1D-A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以0、1、10、100、200μmol/L 3-NT干预24 h,另取培养好的细胞,以100μmol/L 3-NT分别干预0、12、24、48、72 h,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浓度点和时间点α1D-AR mRNA的表达.结果与0μmol/L 3-NT相比,1、10 μmol/L 3-NT对α1D-ARmRNA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100、200μmol/L 3-NT使α1D-AR mRNA的表达降低(P<0.05).以100μmol/L 3-NT分别干预不同时间后,与干预0h比较,干预12 h时α1D-AR mRNA的表达量无变化,干预24、48、72 h时α1D-AR mRNA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3-NT可能通过抑制α1D-AR mRNA的表达,成为导致感染性休克血管低反应性的病理机制之一.
-
3-硝基酪氨酸标准品的制备
目的 制备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3-NT),为定量检测组织中过氧亚硝基阴离子(peroxynitrite,ONOO-)的水平提供标准品.方法 使用淬灭流动反应方法合成ONOO-,与牛血清白蛋白反应生成硝基化牛血清白蛋白,于波长在430 nm处检测其3-NT的含量.结果 本研究成功地合成了ONOO-,并制备了较为稳定的3-NT的标准品.结论 为方便、准确、快速地检测组织中ONOO-的水平提供了基础.
-
化学灼伤手术的麻醉处理
1 病例介绍[例1]女,35岁,体质量66 kg.因硝化反应罐爆炸引起急性苯的硝基化合物中毒,头面及双手深Ⅱ度-Ⅲ度灼伤而入院.灼伤面积18%,5 d后行双手切痂植皮术.术前用药,安定10 mg,阿托品0.5 mg,肌肉注射.麻醉诱导:安定10 mg,氯胺酮50 mg,γ-OH 2.5 g静脉注射,以质量分数0.1%氯胺酮静脉滴注,间断单次静脉注射芬太尼维持麻醉.手术历时210 min,术中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输血400 ml,补液2 500 ml,麻醉经过平稳.
-
马兜铃酸肾病的护理5例
我国曾于1964年首次报告了因服用大量关木通导致急性肾衰竭(ARF)的病例,据研究此类肾损害系由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引起,故国内学者建议称其为"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N).AA是植物界中发现的第一个硝基化合物,是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中所含的共同成分.含AA的来源主要包括我国的:关木通,广防己,马兜铃,天仙藤,青木香,寻骨风,朱砂莲等[1].因我国是中医药生产与应用的大国,有必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警惕,现报道如下.
-
化学品安全数据单(续3)
本期论文涉及化学品包括苯的氨基或硝基化合物、铅等。现选取苯胺、铅两种化学物,进一步对其安全数据单做一简单介绍。本部分所有毒性相关数据均来自2005版《有毒物质数据库》(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或《化学物质毒性效应登记数据库》(Registry of Toxic Effects of Chemical Substances,RTECS)。危险性分类参照2011版《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ing of Chemicals,GHS),分类信息仅做参考。
-
一起职业性中毒性肝病鉴定案例分析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是在职业性接触中吸收化学毒物所引起的中毒性肝脏疾病.常见的肝脏毒物有金属及非金属无机化合物类、卤代烃类、芳香族氨基及硝基化合物类,二甲基甲酰胺、有机磷农药等化学物,近年来时有职业性中毒性肝病报道[1].
-
斯诺普利的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斯诺普利对大鼠长期的毒性反应.方法分3组(50、150、500mg*kg-1)给大鼠灌胃(2ml/100g体重)3个月.结果实验期间无动物死亡,大剂量组雄性动物体重减轻,大、中剂量组尿素水平超过正常范围,其它血液学、生化指标、内脏脏器重量及病理学检查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斯诺普利大鼠灌胃给药,小剂量长期用药无明显毒性,而大、中剂量用药可出现一定的毒副作用.
-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机制和防治
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在工业的生产、操作、存储、运输及使用中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屡见不鲜,由于这类化合物毒性强、对机体危害大,所以,做为医务人员只有了解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的来源、熟悉中毒的基本原理,才能做好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的预防和救治.下面就这些问题和大家讨论如下:
-
给胃手术后的朋友提个醒
残胃为什么较易发生癌?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因为手术的需要,多数病人的幽门部、部分胃窦部被切掉,这样才能和空肠(或十二指肠)吻合上,由于没有了"闸门",肠内碱性液体可随意进入胃内,这些碱性成分破坏健康胃黏膜的保护机制,不断刺激,引起慢性胃炎.残胃中因酸度下降,产生硝基化合物的细菌增多.第二,与吻合口缝合残留丝线长期刺激,张力很高的结扎形成息肉等因素也有关系.
-
应用艾司洛尔和二硝酸异山梨酯对气管内插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和硝酸异山梨酯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后气管内导管撤除期间心血管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ASA Ⅰ~Ⅱ级,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80人,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气管导管撤除前给予生理盐水5ml(Ⅰ组,n=20),硝酸异山梨酯20μg/kg(Ⅱ组,n=20),艾司洛尔1mg/kg(Ⅲ组,n=20)以及艾司洛尔1mg/kg+硝酸异山梨酯20μg/kg(Ⅳ组,n=20).记录患者麻醉前和围拔管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收缩压-心率乘积(RPP),随访患者相关并发症.结果与Ⅰ组相比较,围拔管期Ⅱ、Ⅲ组患者HR、MAP和RPP均明显降低(P<0.05),Ⅳ组患者MAP低于Ⅲ组,更趋于平稳(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低血压和心肌缺血等并发症.结论全身麻醉气管内导管撤除前适量使用艾司洛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心血管反应,合并使用硝酸异山梨酯效果更佳.
关键词: 肾上腺能β受体拮抗剂 硝基化合物 拔管 血流动力学 -
检测肝损伤患者的血清3-硝基酪氨酸的临床意义——附49例报告
目的:研究肝损伤患者血清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3-NT)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肝损伤患者49例,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轻度组(24例)和重度组(25例),选择同期3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3组的蛋白硝基化产物血清3-NT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水平,并对轻度组和重度组的3-NT与丙二醛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肝损伤患者血清3-NT为(3.5±1.1)nmol/L、丙二醛为(9.3±3.9) 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2±0.5)nmol//L和(4.2±1.1) μmol/L(均为P<0.01);肝损伤重度组患者的血清3-NT为(4.0±1.1)nmol/L、丙二醛为(11.5±3.7) μmol/L,明显高于轻度组的(3.0±0.9)nmol/L和(6.9±2.5) μmol/L(均为P<0.01);肝损伤轻度组患者血清3-NT和丙二醛水平无关(r=0.382,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3-NT和丙二醛呈正相关(r=0.439,P<0.05).结论:监测肝损伤患者血清3-NT水平可预测肝损伤的严重程度,特别是对严重肝损伤患者预测意义更大.
-
马兜铃酸和“马兜铃酸肾病”涉及新药研发方面问题的思考
1现状概况近来,有关服用中药而导致的肾脏损害屡见报道,有严重不良反应的中药成分受到重视和研究,马兜铃酸就是其中之一.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是植物界中发现的第一个含硝基化合物,是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所含的共同成分. <中药大辞典>中收载马兜铃属植物的药材品种有马兜铃、天仙藤、白金古榄、朱砂莲、关木通、寻骨风、广防己(汉中防己)、青木香、青香藤、南木香、通城虎、假大薯、淮通、管南香、鼻南雷,都明确含有马兜铃酸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