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作者:段云古;辛维凤;刘在云

    目的:探讨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以减少气管切开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方法:通过对48例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实施严格套管管理、吸痰护理,及时堵管和拔管等措施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48例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均未发生肺部感染痰液堵塞呼吸道引起缺氧和窒息、气管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细致合理的护理是气管切开患者获得预期目标的重要保证.

  • 60例重症脑外伤患者鼻饲营养护理体会

    作者:牟振萍;范龙梅;王淑红

    目的:探讨鼻饲营养在重症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通过有效的观察及护理收获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科住院的60例重症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凡非手术患者入院后第2日或开颅手术后昏迷患者术后第1日印开始鼻饲营养.通过规范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观察生命体征、主要并发症和住院日等的变化.结果:患者鼻饲后消耗减少,主要并发症减少,住院日缩短.结论:鼻饲营养护理对重症脑外伤患者营养状态的改善有显著作用,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自身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康复,缩短了住院日.

  • 气管切开术治疗90例重症脑外伤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谢先举

    目的 探析气管切开术对重症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3月到2013年1月期同收治的169例重症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0例行气管切开术治疗,对照组79例行常规气管插管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住院、带管、应用呼吸机时问以及肺炎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住院、带管时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呼吸机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肺炎发生率和死亡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治疗重症脑外伤患者采用气管切开术操作比传统气管插管术简单,有助于患者早期自助呼吸,对于成功抢救重症脑外伤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输液护理在重症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宋翠翠

    目的 探讨重症脑外伤患者输液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119例重症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8例)予以加强的输液护理;对照组(61例)予以常规输液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治愈率、并发症率和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输液护理,可明显改善重症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 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汤必群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脑外伤手术治疗的116例重症脑外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7%(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改善预后,对术后康复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气管切开术在重症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陈瑞刚

    目的:探究气管切开术在重症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重症脑外伤患者4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各20例.常规组采取气管插管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带管时间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死亡发生率与肺部感染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重症脑外伤患者采取气管切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 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的临床疗效

    作者:白阿民

    目的:对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64例重症脑外伤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住院时间、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在肺炎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应用呼吸机时间方面,观察组的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切开术对重症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明显,能有效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呼吸,从而加快恢复进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作者:叶小莉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治重症脑外伤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GCS评分均得到改善,试验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概率,改善预后.

  • 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的临床观察

    作者:任光辉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重症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术治疗,观察组则运用气管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带管时间(13.5±6.1)d,平均住院时间(30.9±15.6)d;对照组的平均带管时间(15.6±7.4)d,平均住院时间(36.2±14.5)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肺炎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手厥阴经电刺激治疗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临床观察

    作者:刘四新;刘红玲

    目的:探讨手厥阴经电刺激治疗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例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手厥阴经电刺激治疗,并观察刺激前后即时的血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手厥阴经电刺激,对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状态有明显的即刻效应.持续刺激1个月后,治疗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伤后3个月时,治疗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语言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手厥阴经电刺激能提高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可明显促进患者的苏醒.

  • 脑外伤术后急性期康复应介入

    作者:宋为群

    近年来,颅脑外伤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呈持续增高趋势.颅脑外伤尤其是许多重症脑外伤的患者,迫切需要正规、积极的康复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因此,如何改进颅脑损伤的救治,寻求更为有效的康复措施,始终是神经康复科医生面临的严峻挑战.

  • 刺井疗法对实验性重症脑外伤大鼠运动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秋雨;周红军;孟建国;李积胜;王秀云

    目的 观察刺井疗法对实验性重症脑外伤大鼠运动功能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针药组,采用自由落体法致大鼠脑外伤,针刺组给予针刺十二井穴和涌泉穴,针药组在针刺基础上给予中药雅康灌胃,其他两组不予处理.分别于大鼠受伤后不同时间点进行斜板实验和Y迷宫实验.结果 斜板实验显示,脑外伤后48h、72h时针刺组和针药组与模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迷宫实验显示,48h、7d时针刺组和针药组大鼠正确次数与模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刺井疗法能促进重症脑外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以及有效改善脑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 改进液体疗法在重症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奚峰;赵峰

    目的 探讨改进液体疗法在重症脑外伤患者救治中的疗效及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泰兴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72例重症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86)和观察组(n=86)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液体疗法,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进液体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病死率和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急性肾功能不全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液体疗法能够明显提高重症脑外伤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降低急性肾功能不全和电解质紊乱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 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作者:赵灵芝

    探讨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及采取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气管切开后引起的并发症.通过30 例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实施严格套管管理,有效排痰,合理湿化,及时堵管拔管等措施,进行观察与评价,未发生呼吸道痰液堵塞引起的缺氧和窒息,气管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正确合理的护理是气管切开患者获得预期目标的重要保证.

  • 重症脑外伤预后因素探讨

    作者:李壮志;曹任江;于戈;潘杰

    一、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225例,女74例,年龄4~78岁.致伤原因:车祸215例,坠落伤33例,砸伤27例,摔伤18例,不明原因6例.

  • 重症脑外伤液体疗法的应用与护理体会探讨

    作者:常春婧

    目的:探讨重症脑外伤液体疗法的应用与护理体会。方法80例重症脑外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液体疗法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为20.0%(8/40),低于对照组的77.5%(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肾功能不全率为2.5%(1/40),低于对照组的2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脑外伤液体疗法应用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电解质紊乱率和急性肾功能不全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手厥阴经电刺激对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韦鹏翔;孙龙;刘四新;刘靖;刘红玲;张小津;李秀芬;周玉嘉;王革生;门斯烨;王卫卫

    目的 研究手厥阴经电刺激对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18例重症脑外伤昏迷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手厥阴经电刺激.在第1次治疗前,对两组病人均行经颅多普勒检查椎-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ystolic velocity,Vs)、舒张期血流速度(diastolic velocity,Vd)、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搏动指数(pulsitility index,PI).检测结束后立即给以治疗组病人手厥阴经电刺激30 min,刺激结束后在同一体位、同一条件下行第2次检测.对比刺激前后即时的血流变化情况.每天给予手厥阴经电刺激30 min,持续电刺激1个月后再次进行相同指标的检测,比较检测结果.持续治疗3个月,对比治疗3个月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语言功能情况.结果 刺激组患者手厥阴经电刺激对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状态有明显的即刻效应.持续刺激1个月后,治疗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伤后3个月时,刺激组患者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刺激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优于非刺激组.结论 手厥阴经电刺激能提高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对于促进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的苏醒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 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建强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该疗法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54例重症脑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均分为2组,各2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直接插管式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住院时间、带管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长(36.7±12.8)d,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长(34.7±11.5)d,2组患者平均带管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平均带管时间(14.6±8.4)d,观察组患者平均带管时间(13.6±9.7)d,2组患者平均带管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平均使用呼吸机时间(10.6±4.8)d,观察组患者平均使用呼吸机时间(8.8±3.4)d,2组患者平均使用呼吸机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1%和51.9%,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27例患者术后死亡率25.9%,观察组27例患者术后死亡率18.8%,2组患者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较于传统治疗方式,使用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患者操作便捷,能有效缩短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 气管切开术治疗90例重症脑外伤疗效分析

    作者:谢先举

    目的:探析气管切开术对重症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月常德汉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9例重症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0例行气管切开术治疗,对照组79例行常规气管插管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住院、带管、应用呼吸机时间以及肺炎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住院、带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呼吸机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肺炎发生率和死亡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治疗重症脑外伤患者采用气管切开术操作比传统气管插管术简单,有助于患者早期自助呼吸,对于成功抢救重症脑外伤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胃肠内营养及护理

    作者:郑瑞霞

    重症昏迷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全身代谢紊乱,病人呈显著的负氮平衡状态,能量储备耗竭,免疫功能低下从而加重继发性脑损害,早期积极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不仅能够增加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能量和氮摄入量,促进蛋白质合成,恢复氮平衡,而且可以降低感染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1].2005年6月~2008年6月,我们观察护理56例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96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