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同种输血在胃肠道创伤性小的手术中是一个感染并发症的独立性危机因素
-
自体输血与同种输血对脑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细胞因子及脑氧合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究自体输血与同种输血对脑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细胞因子及脑氧合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进行脑外科手术的52例患者,依据其输血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6例.研究组予以自体输血,对照组予以异体输血.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脑氧合代谢相关指标水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手术后1d,研究组IL-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10、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研究组IL-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d,研究组脑耗氧、脑氧摄取量、乳酸生成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d,研究组脑耗氧、脑氧摄取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乳酸生成量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脑外科手术患者予以自体输血,可有效抑制输血后免疫反应,显著改善脑氧合代谢,在脑外科手术中具有重要意义.
-
自体输血与同种输血对老年脑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脑氧合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老年脑外科手术采用自体输血与同种输血对患者围术期脑氧合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乐县人民医院2013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64例老年脑外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同种输血,观察组给予自体输血,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d、术后7d脑氧合代谢指标(脑氧耗、脑氧摄取率、乳酸生成量)、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两组认知功能.结果 观察组术后3d、7d脑氧耗、乳酸低于对照组,脑氧摄取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d MoC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d IL-6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d IL-10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同种输血相比,自体输血可改善老年脑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脑氧合代谢情况和认知功能.
-
自体输血与同种输血对脑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细胞因子及脑氧合代谢的影响
目的:分析自体输血与同种输血对脑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细胞因子及脑氧合代谢的影响,为临床脑外科手术输血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6年6月我院接收脑外科手术患者52例,根据输血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4),观察组采用自体输血,对照组采用同种异体输血,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 d,IL-6、IL-10、TNF-α细胞因子变化情况和脑氧耗、脑氧摄取率、乳酸生成量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 d,观察组IL-6、TNF-α高于对照组,IL-10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IL-6、TNF-α高于对照组,IL-10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脑氧耗、乳酸低于对照组,脑氧摄取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脑氧耗、乳酸低于对照组,脑氧摄取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输血可改善脑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脑氧合代谢情况,可作为脑外科输血的首选方法。
-
聚凝胺配血法检测出抗-Jkb抗体1例
目前已发现人类红细胞有27个血型系统400多个血型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和血小板也有各自不同的抗原系统.每种成分中的抗原都可作为免疫原致使受血者产生相应抗体,引起同种输血免疫反应.因此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测十分重要.为向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成分以达到治疗目的,我科常规采用聚凝胺配血法以来,检测出不规则抗体数例,其中1例少见的抗-Jkb抗体.现报告如下.
-
自身输血装置
自身输血装置应用于外科手术时回输病人自己的血液,该过程称为同种输血.它较同种血库血(其它个体的同型血)有许多优点.首先它防止传染血源性感染病,例如肝炎和爱滋病,以降低病人的危险,并能确保组织相容性和防止输血反应的危险,例如同种免疫,热源反应和变态反应以及溶血等问题.其次,在灾害性情况下,不常见的血库耗尽情况下,一个完整的同种回收程序可储藏血库的储存量.病人自己的血液即时回输平均需要8到10分钟(较快的装置为3到4分钟),优于应用供体血,因为免除了血型检查和交叉试验.同种输血还为这些病人提供了不接受血库的供体血的选择.但是,自身输血装置要对红血球(RBC)进行严格的吸引和处理.科学家们已经获得了处理的RBC具有相同的生存能力和细胞膜和稳定性作为储存同种RBC.另外,它所回收的细胞总体质量要优于供体的全血细胞,因为自身输血处理使用一种选择性滤器,剔除了衰老和损伤的细胞.
-
034 比较凝血酸与大剂量抑肽酶对心脏外科围术期出血和同种输血的影响
-
贺斯人造血浆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外科手术中的血容量(人造血浆)补充问题是麻醉科医师的重要课题之一,成分输血和血浆代用品的合理联合使用,可以达到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进免疫力和凝血功能、减少并发症的目的.贺斯是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属新一代人造血浆代用品.我科自1999年起将6%贺斯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病人,效果良好安全,未发现过敏样反应,减少了同种输血的次数及用量,节约了手术费用.
-
稀释性自身输血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及其与同种输血的比较
目的 探讨稀释性自身输血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以及与同种输血相比的优越性.方法 分组应用自身输血和同种输血,对比术前及术后的血常规和细胞因子.结果 两组血常规无明显差异,细胞因子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对于妇科肿瘤患者术中应用自身输血是更具优越性的.
-
同种输血对食管癌患者体液免疫影响的实验研究
自从人们认识到同种输血具有输血介导的免疫调节作用后,关于癌肿手术患者同种输血与术后肿瘤复发率有关的临床研究报告陆续发表[1,2].一般认为同种输血引起受血者免疫功能改变的主要原因与受血者免疫系统转向Th2型有关.为了研究围手术期同种输血对食管癌患者体液免疫的影响,笔者检测了患者同种输血前后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水平,现报告如下.
-
同种异体输血对肝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同种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严重出血、贫血、多种血液性疾病、晚期肿瘤有辅助治疗作用,对外科复杂手术的顺利进行起到了保障作用.但近年来发现同种输血可能会导致部分肿瘤患者术后复发率增加,5年生存率下降[1],并初步认为与同种输血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有关.为了研究血液中何种成分影响免疫功能,笔者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成分输血后肝癌患者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以探讨解决同种输血的副作用.
-
同种输血介导的免疫抑制作用及预防对策
1 问题的提出Opelz等1973年首先发现了同种输血有益于肾移植患者的移植肾的存活,提出同种输血具有输血介导的免疫调节作用,可抑制宿主对移植肾的免疫排斥反应.一直到80年代初,医学界关注的焦点是同种输血对受血者免疫功能的正面影响.1981年Grant[1]首先根据自己的临床研究提出同种输血可能导致恶性肿瘤手术后癌肿复发率增高的假说.在随后的15年内,大约100篇临床观察恶性肿瘤及30余篇临床观察术后感染与同种输血的关系的文献支持同种输血具有免疫抑制作用[2].许多学者通过临床对照和动物实验证实,同种输血可导致受血者正向调节的细胞因子降低,负向调节的细胞因子增高.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其机制可能是同种输血抑制了受血者的免疫功能,尤其是对细胞免疫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但仍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患者癌肿复发或术后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并不能完全归因于围手术期同种输血.
-
肿瘤病人的成分输血
肿瘤病人因大剂量化疗放疗,使免疫功能更加低下.随着骨髓移植在肿瘤治疗中的推广应用,肿瘤病人的成分输血越来越受到重视[1].例如,全血中的白细胞,不但能传播病毒,而且能产生可溶性介质,这些介质参与同种输血过程中的免疫抑制,促使肿瘤生长和易复发[2]为此,有针对性的选择成分输血对肿瘤病人尤为重要.
-
自体输血在小儿外科的应用
同种输血蕴藏着许多并发症,甚至还有很危险的因素.这些常影响治疗的进行与开展.自体输血用于成人在国内外均有报导,但应用于儿童还很少见,现将我院儿外科进行的小儿自体输血40例报告如下.
-
自体输血与同种输血对产科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自体输血与同种输血对产科患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因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行剖宫产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自体输血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异体同种输血,观察组25例患者给予自体输血,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血液氧合代谢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7 d 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免疫球蛋白(Ig)G、IgM以及血清补体C3 (C3)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毕血氧分压(P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动脉血氧含量(C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科患者给予自体输血可有效减少个体输血对其免疫功能以及血液氧合代谢水平的影响.
-
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同种输血后细胞因子和NO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的探讨
目的: 通过研究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同种输血前后细胞因子和NO的变化,探讨同种输血对食管癌患者细胞因子和NO生成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方法:食管癌手术患者(n=18),以输注去白细胞血液(白细胞滤器采用南京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生成的BC-L型,白细胞去除率为99.5%)的食管癌手术患者(n=16)作为实验对照及健康自愿者为正常对照(n=20),在输血前、输血后第1 d、输血后第5 d分别采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测定技术检测血清中IL-10、IFN-γ和TNF-α的浓度;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浓度;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和C3含量.结果:1.食管癌患者的血清中IFN-γ、TNF-α均低于正常人,IL-10无显著差异.实验组输血后第1 d与输血前相比血清中IL-10、IFN-γ和TNF-α浓度升高,且以IL-10、IFN-γ变化尤为显著(P<0.01);输血后第5 d IFN-γ和TNF-α降低接近输血前水平,并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P值分别为<0.05和<0.01.IL-10仍明显高于输血前水平(P<0.05),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差别无显著.2.实验组输血后第1 d与输血前相比血清中一氧化氮明显降低(P<0.01),并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P<0.01).3.实验组与实验对照组输血前后不同时间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C3无变化,两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同种输血后血清中NO,IFN-γ和TNF-α的降低与IL-10升高有关,而IL-10升高可能是患者同种输血后免疫抑制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可减轻或去除这一作用.因此,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输注去白细胞血液明显优于输注常规血液.
-
储存式自身输血在颅脑外科的应用
异体输血即便采用严格的筛选检查也不能完全避免同种输血合并症的发生,还存在着血液传播疾病的潜在危险,故全面推行自身输血工作,以解决困扰医疗用血中的血源性疾病传播与血源短缺现象,尤其是稀有血型,日益为临床和输血科医生所重视.笔者对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对颅脑外科101例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储存式自身输血,经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同种输血与术后感染
目的 了解患者在围手术期输入同种异体血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地调查了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06~2007年156例胃肠手术患者的病历,伤口感染依据外科切口感染的标准进行回顾性诊断.结果 术后感染在非输血患者组是8.5%,而接受同种输血的患者组术后感染是19.6%,比不输血患者大约高出2倍;患者术后急性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输血组明显高于未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还显示接受手术的患者同种输血量与感染率呈正相关,并且多为细菌感染.结论 术前和术中同种输血是术后细菌感染的一个危险因素,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被认为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
-
同种输血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同种输血对食管癌患者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方法食管癌患者手术常规输血18例,去白细胞输血14例,采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测定技术检测患者围手术期常规输血和去白细胞输血后血清中IL-10、 IFN-γ和TNF-α的浓度.结果常规输血后第1天与输血前相比血清中IL-10、IFN-γ和TNF-α浓度升高,且以 IL-10、IFN-γ变化尤为显著;输血后第5天IFN-γ和TNF-α降低接近输血前水平,并明显低于去白细胞输血组,IL-10仍明显高于输血前水平.去白细胞输血后不同时间IL-10无显著性改变.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同种输血后血清中IFN-γ和TNF-α的降低与IL-10升高有关,而IL-10升高可能是患者同种输血后免疫抑制的重要原因,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可减轻或去除这一作用.
-
同种输血对食管癌患者一氧化氮生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同种输血对食管癌手术患者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方法食管癌手术患者18名,以输注去白细胞血液的食管癌手术患者为实验对照,以20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中NO3-/NO2-来反映NO生成水平.结果①食管癌患者的血清中NO3-/NO2-浓度与正常人相比无差异.②实验组输血后第1天与输血前相比血清中NO明显降低(P<0.01),并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同种输血可导致血清中NO浓度降低,而输注去白细胞血液患者血清中NO浓度下降不明显.因此,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输注去白细胞血液明显优于输注常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