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周围神经干束膜间囊肿一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3岁,右内踝痛伴足底麻木逐渐加重1年.在外院多次拟"踝管综合征"行封闭治疗,疗效欠佳,现因行走不便入院.查体:右内踝下方无红肿,内踝尖下方压痛明显,麻木放射足底和第4、5趾,足底及第5趾触痛觉减退,踝关节活动正常,第4、5趾活动受限.X线片示踝关节及右足未见异常.入院后于局麻下行屈肌支持带切开胫后神经减压术,术中见屈肌支持带压迫胫后神经,张力高,完全切开屈肌支持带,见胫后神经松驰,但胫后神经屈肌支持带部分呈梭形肿大,直径约0.8cm,长约3cm,质软,受压后患者感觉足底麻木.切开神经外膜后见胫后神经束膜间有一长2cm的囊肿,囊壁周围分布多条神经束.分离各神经束后切除囊肿及囊壁,然后缝合神经外膜.随访一年囊肿未复发 ,症状完全消失.
-
腕管的生物力学及与腕管综合征的相关性(上)
腕管的生物力学与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密切相关.腕管由内侧、外侧及背部的腕骨和腕骨间韧带组成,腕管掌部的分界线是屈肌支持带.
-
腕管的生物力学及与腕管综合征的相关性(下)
三、屈肌腱和滑膜腕管内肌腱及其周围组织形成一个复杂的滑动系统.拇长屈肌由桡侧滑囊包绕,其它肌腱则由尺侧滑囊包绕.滑囊是由两层滑膜组织形成的双层空管.内层(脏层)通过滑膜下结缔组织和网状组织组成腱滑膜与屈肌腱相连接[57];其外层(壁层)松散地连接于其附近的组织(如屈肌支持带).内外两层之间有滑膜及滑膜液,使肌腱滑动时内外层间相对运动的摩擦力很低(图3).
-
掌中间隙脂肪瘤一例
患者,女,26岁.因左手掌肿物8年入院.查体:左手Ⅱ、Ⅲ掌骨间距宽,两指指蹼处肿物,大小约2cm×2cm×1.5cm,肤色正常,质软,无压痛.Ⅱ、Ⅲ掌骨间软组织多,挤压时指蹼肿物体积增大.X线片未见异常.初步诊断:左手腱鞘囊肿.治疗:行左手肿物探查术.臂丛麻醉后,行左手掌桡侧S型切口,逐层切开,显露肿物.见其位于掌中间隙,近端在屈肌支持带下,基底附着于Ⅱ蚓状肌肌膜起点.与周围组织较易剥离.取出完整肿物,大小约5cm×5cm×2cm,外观黄色,分叶状,有完整、光滑薄层包膜.切面油腻感,重约35g.诊断为肌间脂肪瘤.术后2周出院,随访6月无复发.
-
针刀疗法治疗跖管综合征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治疗跖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注射消炎镇痛液后用针刀切割屈肌支持带,观察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5例患者治疗后疼痛均完全缓解,麻木感也逐渐完全消失,随访6个月~1年未见复发.结论:针刀疗法治疗跖管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
-
副掌长肌变异一例
在一成年男性右上肢拇长屈肌与示指浅屈肌之间见1变异肌.该变异肌以腱膜形式起自旋前圆肌尺骨头肌腱的止点及上方的桡骨头,以粗腱和细腱的形式分别止于屈肌支持带和掌腱膜.从该变异肌的起点来看,其与拇长屈肌关系较为密切;但从止点判断,其收缩时具有紧张掌腱膜、屈肌支持带及屈腕的功能,其与掌长肌的功能相似,故命名为"副掌长肌".未见有此类肌的变异报道.
-
针刀疗法治疗跖管综合征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治疗跖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注射消炎镇痛液后用针刀切割屈肌支持带,观察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5例患者治疗后疼痛均完全缓解,麻木感也逐渐完全消失,随访6个月~1年未见复发.结论:针刀疗法治疗跖管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
-
简易微创减压法治疗腕管综合征
[编者按]本术式介绍的方法,实质上是一种盲视下的小切口屈肌支持带切开术.单就屈肌支持带切开而言,此法应该是可行的.但由于是盲视,所以不可能对腕管内病变进行观察和处理,如果有神经粘连,肌腱滑膜增厚,腕管内占位等需要行切开时将发生漏诊,导致手术无效.同时,在盲视下切开的安全性值得研究.屈肌支持带松解不彻底是内窥镜松解屈肌支持带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尸体解剖研究可达50%,临床报告为1~35%.血管、神经损伤是内窥镜手术的严重并发症,正中神经、尺神经、指神经、正中神经返支及掌皮支损伤,尺动脉、掌浅弓损伤等临床均有报道.镜视下况且如此,盲视下如何才能避免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要解决这些问题,本术式报告的方法显然不会优于内窥镜镜视下的手术术式.
-
内窥镜下探查腕管正中神经变异二例报道
例1 女,53岁.双手桡侧3指半麻木6个多月,有夜间麻醒史并伴大鱼际肌萎缩.2004年9月到我院就诊.局部检查:桡侧3指半刺痛感减退,拇对掌功能受限.Phalen test (+).肌电图提示为双侧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结合临床诊断为双侧腕管综合征.择期手术:在远侧腕横纹以近2cm、掌长肌腱尺侧行局麻后,将1%利多卡因10ml注入腕管内.随即在该处作1cm长横切口,钝性分离至肌膜,并让患者握拳.从切口内插入5.5mm扩张导管后,嘱患者主动伸指,在此同时将导管插入腕管内,发现阻力较大.以同样方法插入7.5mm导管作进一步扩张时,病人出现剧烈疼痛.于切口处探查,发现正中神经位于掌长肌腱尺侧,为解剖变异.于是改行开放手术作屈肌支持带切除术及正中神经松解术.术后第2天病人手麻基本消失,术后1个月随访,患者已恢复了工作.
-
腕管综合征术前、后感觉神经动作电位与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检测结果的比较(摘要)
目的比较腕管综合征术前和正中神经松解术后(术中)两者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与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对2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术中在切开屈肌支持带及正中神经松解术后,分别测定(1)拇短展肌的CMAP;(2)刺激示、中指,于腕部记录正中神经的SNAP;(3)刺激环指,于腕部分别记录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SNAP.将三者结果与术前的相应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术前拇短展肌CMAP的潜伏期<4.3 ms,术后其潜伏期、波幅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2~4指SNAP的潜伏期比术前平均缩短5%、波幅增加13%左右,两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腕管综合征手术中,在正中神经松解术后行SNAP检测较CMAP检测的结果更为敏感和准确.
-
硬膜外麻醉穿刺导管钢丝微创切割屈肌支持带治疗腕管综合征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穿刺导管钢丝微创切割屈肌支持带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16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男5例,女11例;年龄35~62岁,中位数49岁;Phalen试验阳性12例,正中神经支配区皮肤麻木16例,手部正中神经支配区肌力下降合并轻度肌肉萎缩2例.均通过硬膜外麻醉穿刺针定点穿刺,将穿刺导管钢丝从屈肌支持带深层和浅层穿过,使钢丝环形包饶屈肌支持带远端,通过牵拉钢丝切断屈肌支持带,达到腕管减压的目的.术后观察穿刺针孔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采用波士顿腕管量表(Boston carpal tunnel questionnaire,BCTQ)评定疗效,并行肌电图检查.结果:本组1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穿刺针孔均甲级愈合.12例患者住院治疗,住院时间4~7 d,中位数6 d;4例患者手术后即离院回家.1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6个月,中位数10个月;4例失访.术后3个月时,12例患者的BCTQ评分由术前的(28.6±4.8)分改善为(15.8±5.2)分;手部及腕部功能明显恢复,肌电图显示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均明显恢复,Phalen试验均阴性.1例患者术后腕部切口发生疼痛性瘢痕,给予热敷、红外线理疗等处理,10个月后切口疼痛症状基本消失.结论:采用硬膜外麻醉穿刺导管钢丝微创切割屈肌支持带治疗腕管综合征,能有效缓解正中神经受压症状、恢复正中神经功能,并发症较少.
-
掌长肌腱转位重建屈肌支持带的临床应用
目的:介绍用掌长肌腱逆行转位重建屈肌支持带的方法.方法:应用掌长肌腱逆行转位,折返、重叠、编织等方法,在涉及屈肌支持带延长、松解、缺失等术式中重建屈肌支持带21例(23侧).结果:本组重建屈肌支持带21例(23侧)全部成功,随访16例(18侧),在对抗强阻力下屈曲腕关节无一例出现腕部"弓弦畸形"及肌力减低,正中神经卡压等情况.肌腱按TAM评价法评定:总优良率88.9%.结论:掌长肌腱转位重建屈肌支持带是一种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的方法.
-
屈肌支持带不同比例切开对屈肌腱功能影响的探讨
目的:探索腕部手术时,屈肌支持带切开对屈肌腱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6只尸体手标本,共分5种状态:即为屈肌支持带完整,从近侧中点按不同比例纵行切开屈肌支持带的部分(近1/3、近1/2、近2/3和全切);测量腕关节由0°到屈曲50°时,腕管内各肌腱的滑动距离,分析比较不同比例切开与完整状态的百分比变化.结果:在屈肌支持带切开近侧1/3时,肌腱滑动距离增大4%~7%;切开近侧1/2时,肌腱滑动距离增大7%~9%;切开近侧2/3时,肌腱滑动距离增大12%~14%;全部切开后,肌腱滑动距离增大20%~70%.结论:腕管内手术时,将屈肌支持带切开1/2~2/3,可基本保持屈肌腱的功能.
-
拇指蹼的重建
一拇指蹼的相关解剖拇指蹼(thumb web-space)通常是指拇指和示指之间的第一指蹼(first web-space).由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和骨骼组成.皮肤下面在背侧为第一背侧骨间肌,掌侧为拇收肌.拇内收肌[1]有两个头,横头起自第三掌骨掌面全长;斜头起自头状骨、小多角骨、屈肌支持带和桡侧腕屈肌腱鞘.而拇短屈肌起点也有两个头,浅头起自腕横韧带远段的桡侧、桡侧屈腕肌腱鞘和大多角骨嵴;深头起于小多角骨掌面及头状骨,因此也有将此肌称之为第一掌侧骨间肌.正常拇指蹼的功能解剖基础[1]是(1)小多角骨和第一掌腕关节;(2)第一掌侧骨间肌、拇收肌及其他们之间的筋膜;(3)大鱼际系统的完整性.上述结构病变往往会影响拇指蹼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