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儿先天性前尿道瓣膜症的诊治(附4例报告)
目的 总结小儿先天性前尿道瓣膜症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4例小儿先天性前尿道瓣膜症并结合国内外该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该组资料2例通过尿道镜检查确诊,1例通过磁共振尿路造影及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确诊,1例单纯通过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确诊.2例行尿道镜前尿道瓣膜内切开术,另2例行前尿道瓣膜切除,尿道成形术,效果满意.结论 通过临床症状,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和尿道镜检查,该病的诊断并不困难.手术是治疗该病的唯一方法.
-
后尿道瓣膜同时合并前尿道瓣膜的临床诊断决策
目的 探讨如何减少前、后尿道瓣膜同时存在时的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3例合并前、后尿道瓣膜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类似病例的文献资料.3例均为男性,首次就诊时年龄为3个月、5个月、7个月.后尿道瓣膜切开时年龄分别为3个月、7个月、9个月;前尿道瓣膜切开时年龄分别为6个月、11个月、2岁7个月.首次就诊的主要表现为排尿费力、尿滴沥、尿频、尿不成线及反复出现发热等.首次手术治疗后2例症状缓解不明显,1例排尿困难稍有减轻.结果 3例患儿均是首先发现并切开后尿道瓣膜,术后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再次复查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oiding cystourethrograms,VCUG)等检查才发现前尿道瓣膜,经膀胱镜将其切开,完全解除梗阻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对尿道瓣膜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不明显的患儿及时复查VCUG、尿动力、膀胱镜等检查可避免漏诊合并前、后尿道瓣膜的可能.
-
小儿先天性前尿道瓣膜症6例诊治体会
小儿先天性前尿道瓣膜症是一种先天性尿道发育畸形,临床罕见,容易漏诊或误诊为后尿道瓣膜症.1997年5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6例.现报告如下.
-
儿童前尿道瓣膜致下尿路梗阻(附5例报告)
目的:提高前尿道瓣膜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了解前尿道瓣膜是引起男童下尿路梗阻的少见原因.方法:收集5例前尿道瓣膜患儿的临床资料,全组病例均行排尿性尿路造影,静脉尿路造影、B超检查和膀胱尿道镜检.结果:检查提示5例前尿道瓣膜,2例并发前尿道憩室.所有病例均行经尿道瓣膜切除术.术后症状改善.结论: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是诊断下尿路梗阻的主要方法,膀胱尿道镜检,可证实前尿道瓣膜;经尿道瓣膜切除术为治疗首选.
-
小儿先天性前尿道瓣膜3例报告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前尿道瓣膜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本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均经尿道镜检查确诊,瓣膜均位于前尿道腹侧壁,占据尿道内腔3/5~2/3,近端尿道腹侧壁呈局限性向外膨出,该段尿道腔呈非均匀性扩大.3例均经尿道作瓣膜切开,效果满意.结论:对单纯前尿道瓣膜的诊断,尿道镜检较膀胱尿道造影更有意义.治疗可作经尿道瓣膜切开术.
-
后尿道瓣膜合并前尿道瓣膜一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后尿道瓣膜同时合并前尿道瓣膜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收治的1例后尿道瓣膜同时合并前尿道瓣膜的临床资料,并通过PubMed和万方数据库对后尿道瓣膜同时合并前尿道瓣膜的文献进行检索,并针对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英文文献检索关键词为“anterior urethral valve”和“posterior urethral valve",中文文献检索关键词为“前尿道瓣膜”和“后尿道瓣膜”.结果 患儿,男,27 d,因产检发现双肾积水3月余,发热4d入院.术前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发现后尿道瓣膜同时合并前尿道瓣膜,采用导引钢丝同时行膀胱镜经尿道电切治疗,术后7d拔除导尿管,排尿尿线粗、射程远.术后随访9个月,复查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提示前、后尿道扩张有所好转,未见膀胱输尿管反流.泌尿系统超声未见明显异常.利尿肾动态显像提示左肾功能正常,右肾功能轻度受损,分肾功能左侧51.6%,右侧48.4%.肾功能检查血尿素氮、肌酐均正常.本次检索19例患儿除1例未明确说明,13例术前排尿异常患儿10例术后改善,3例术后随访期间存在轻度排尿困难伴滴尿,18例术前膀胱输尿管反流9例术后好转.结论 后尿道瓣膜同时合并前尿道瓣膜术前主要通过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与膀胱镜检查明确诊断,经膀胱镜同时进行瓣膜切开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
先天性前尿道瓣膜2例报告
先天性前尿道瓣膜为男性儿童较少见的下尿路梗阻原因之一.因其远较后尿道瓣膜少见,迄今在下尿路梗阻的区别诊断中尚未引起足够注意,诊断常有延误,以致因梗阻影响及反复尿路感染而导致严重上尿路扩张及肾功能损害.
-
小儿前尿道瓣膜及憩室的诊断及治疗
前尿道瓣膜及憩室是男性患儿较常见的先天性下尿路梗阻性疾病,和后尿道瓣膜一样,也可引起上尿路损害,婴幼儿常无典型排尿困难症状而延误诊断.我院1988年1月至2008年5月收治13例小儿前尿道瓣膜,其中合并尿道憩室5例,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