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喉癌、下咽癌术后带气管套管患者的护理问题及家庭护理
喉癌和下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全喉切除加气管造瘘及部分喉切除加气管切开是其主要的外科治疗手段[1-2]。虽然部分喉切除患者出院前大部门脱掉气管套管,但一部分患者因喉入口术后血运及淋巴引流障碍引起的水肿或者术后需接受放疗等原因带管出院。如果出院后没有系统的气管套管护理的指导,那么有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本文收集了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全喉及部分喉切除术患者带气管切开套管出院39例,责任护士出院之前对39例患者实施了示范操作及家庭护理健康宣教,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睡眠监测中昏迷一例
患者男,50岁.打鼾10年,近3个月夜间憋气加重伴白天嗜睡.监测前查体发现:口咽部及喉咽部明显狭窄.肺功能检查提示轻度阻塞,清醒状态血氧饱和度85%,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高血压为200/150 mmHg(1 mmHg=0.133 kPa),体块指数为31.9 kg/m2,于2002年7月26日8 pm开始在我院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监测,次日清晨4∶30 am结束多导睡眠监测(当时患者清醒).PSG监测结果: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index of apnea hypopnea, AHI)125.6次/h,平均血氧饱和度68.3%,低血氧饱和度47%.患者清醒起床去卫生间后继续入睡,PSG监测结束后仍进行血氧监测,于5∶45 am发现患者血氧饱和度低至20%,打鼾,不能唤醒,小便失禁,双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心率150次/min,血压105/60 mm Hg.急行气管插管,插管后行间歇正压通气,血氧饱和度由20%逐渐上升到80%.6∶40 am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0%,查双侧Babinski征阳性,Chaddock征阳性.患者神志不清,仍处于昏迷状态,血压108/75 mm Hg,心率98次/min.8∶00 am患者出现躁动,自己拔除气管套管,再次行插管.给予头部低温,甘露醇125 mg和胞二磷胆碱0.5 g 每 8 h一次,辅酶A 100 U、三磷酸腺苷40 mg.1∶00 pm全身麻醉下行气管切开术,转重症监护病房并继续应用呼吸机治疗.患者仍处于昏睡状态,但呼之能应,血压140/70 mm Hg,血氧饱和度96%,心率86次/min,病情保持稳定,于当日11:00 pm患者已能回答问题.发病第2天患者神志清,第4天脱机后血氧饱和度正常达100%,术后第16天带气管套管情况下进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压力调节,调节后AHI为4次/h,低血氧饱和度可达91%.入院后第19天拔除气管套管.现患者夜间接受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自觉夜间憋气及白天嗜睡乏力等症状消失.
-
喉癌喉咽癌术后与出院指导
我科2007年共收治全喉切除者45例,喉成形手术者48例,喉咽癌切除,胃肠咽食管成形者10例,其中部分患者须带气管套管出院,因此需向护理人员进行卫生宣教,具体指导和示范.现将喉癌、喉咽癌术后护理与出院指导介绍如下.
-
喉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
喉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日益增加的趋势.在我国约占全身肿瘤的1%~2%,占耳鼻喉科癌症发生率的11%~22%[1].手术治疗是喉癌首选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喉癌手术会影响病人的发音功能,全喉切除者术后需终身配带气管套管,病人常有较重的思想负担,有的甚至拒绝手术.
-
气管切开患者氧气雾化吸入的改良方法
在ICU中,气管切开(携带气管套管,并无需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雾化吸入,传统的氧气雾化吸入需要护士在一旁协助固定雾化器,一般一次雾化时间为15~20 min,假如10个患者雾化就需要150~200 min的时间.为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更好地看护其他患者,笔者在临床工作实践中,在传统氧气雾化吸入法基础上改良了一种新式雾化吸入法,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气管切开病人高压氧治疗吸氧用具的制作与应用
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抢救过程中常需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是解除呼吸道梗阻、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气管切开病人在空气加压舱内接受高压氧治疗,不能按常规佩戴面罩吸氧,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吸氧方式,为了能使这些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高压氧治疗,争取佳的治疗时间.我科采用麻醉用的呼吸回路自制吸氧连接装置进行吸氧,使病人能够带气管套管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争取早日拔除气管套管,减少或控制肺部感染,促进病人脑部功能的恢复,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制作和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
喉癌术后人工气道的规范化管理
喉癌是头颈科常见的恶性肿瘤[1],手术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2]。术后患者均行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全喉切除的患者终身配带气管套管。人工气道的建立,呼吸道丧失了对正常吸入气体的生理过滤、加温、加湿的能力,患者的自我防御机制下滑,而导致气道堵塞、肺部感染等,如何规范地做好气道管理在喉癌术后是非常重要的,现将头颈外科在气道管理方面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
全喉切除患者自我管理的调查研究
全喉切除术目前仍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之一。这样的患者人工气道会伴其很长时间甚至终生。随着人们对癌症患者自我管理关注度日益增加,国外不少研究者已将自我管理模式引入癌症患者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英国国家癌症研究组织(NCRI)中的癌症经验协作组织[2]暂时将癌症自我管理的定义为:混着有癌症或其他无法治愈疾病的个体使其生活质量优化采用的方法。因此将自我管理理论应用到喉癌带气管套管出院患者中,通过相关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在较长的治疗和以后的生活中,大可能地发挥自我管理能力,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
2例小儿乳头状瘤术后带管出院致意外教训
乳头状瘤为小儿喉部常见的良性肿瘤,常影响发育及通气,目前以支撑喉镜下切除术为常见的治疗手段,但术后复发率较高,病儿术后常需带气管套管出院,定期到医院检查,现报告带管出院后发生意外2例教训.
-
喉癌行全喉切除病人的出院康复指导
喉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东北地区发病率高,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7%~7.6%.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全喉切除的病人术后长期带气管套管,语言功能受到极大影响,甚至于丧失,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总结我科42例全喉切除病人的术后护理和出院康复指导,现将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
紧急救治喉外伤21例临床分析
现将我科20 a收治的喉外伤病人,病历完整的21例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喉外伤21例,开放性伤17例.首诊来我院者18例,外院作初步处理后转入者3例.男15例,女6例;年龄21~67岁.就诊时休克4例,呼吸困难12例.闭合性伤4例,开放伤17例.伤于甲状舌骨膜者多累及会厌2例,刀伤多有颈前肌横断5例.合并颈部皮下气肿2例,气胸1例,失血性休克4例.1.2 方法与结果闭合性喉外伤给予消炎、消肿对症等综合治疗.开放性喉外伤分别进行止血、抗休克、伤口清创缝合治疗.其中15例做了常规气管切开术,术后13例顺利拔除气管套管,其中1例带气管套管出院观察2个月后拔管.另1例甲状软骨损伤严重拔管困难,纤维喉镜检查发现喉狭窄,经喉裂开置放硅胶T形管扩张治愈.伤口Ⅰ期愈合占16例,Ⅱ期愈合1例,吸入性肺炎2例,经抗感染后治愈.误咽占1例,经吞咽训练(头位改变)及改变食物结构(性状)而治愈.
-
喉部手术后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效果观察
喉肿瘤病人通常按肿瘤病变的范围大小行喉部分切除和全部切除术.这些病人术后必须配带气管套管和喉套管,从而形成了人工气道,丧失了原有气道的加湿功能,造成气管粘膜的干燥,纤毛运动下降,呼吸道易受感染和排痰困难.雾化吸人是临床上常规用于湿化痰液,协助排痰,预防术后肺、支气管感染的有效措施.而传统的护理是从气管内滴入雾化液以维持气管粘膜的湿润来排痰抗炎,但效果不理想.氧气雾化吸入在肺部疾病内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得到公认[1].笔者自1997年8月始对喉肿瘤病人术后采用早期氧气雾化吸入治疗,至今已75例.肺、支气管感染及支气管内痰痂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
-
永久性气管造口术的临床应用(附3例报道)
永久性气管造口术用于需要长期佩带气管套管的病人,方法简单,免于长期带管,无损发音,护理方便,且不易发生并发症,必要时还可用手术方法将造口瓣片复回原位.作者于1993~1998年间,对3例患者行永久性气管造口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气管切开术在外科中的应用(附62例报告)
我院自1982年至1999年共行气管切术62例,现将气管切开术在外科中的应用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2例,男性44例,女性18例,男女之比2.4∶1;年龄5~72岁,平均40岁。颌面部损伤12例,颅脑损伤22例,严重胸部损伤16例,严重烧伤8例,破伤风4例。治愈54例,治愈率87.1%;死亡6例,死亡率9.7%。终身带气管套管2例,终身带气管套管率3.2%。2 讨论2.1 气管切开术的生理意义:2.1.1 保持呼吸道通畅:上呼吸道阻塞可因窒息缺氧而危及生命,也可因肺部郁血而影响肺部分泌物的咳出。气管切开可立即解除阻塞,使呼吸道通畅,而有起死回生之效。因昏迷、疼痛、胸壁软化或固定,不能咳出痰液或气管内分泌物致下呼吸道阻塞,经气管切开术后易于将痰液清除,有利于呼吸道通畅。近年临床经验证明,对于这种情况如能当机立断采用气管切开,不少患者可因而得救。2.1.2 减少呼吸道死腔:正常人潮气量约450ml,而呼吸道的解剖死腔约为150ml,呼出及吸入气体均有150ml滞留于死腔内,故有三分之一的潮气量不能参与气体交换作用,有效呼吸量仅为300ml,在呼吸困难时因死腔不变,有效呼吸量减少远较潮气量减少为大,如潮气量减少150ml,则有效呼吸量减少150ml。在气管切开术后,死腔可由150ml减少50ml,潮气量虽仍减少150ml,而有效呼吸量为250ml,较原300ml减少1/6,而接近正常。2.1.3 减少呼吸道阻力:呼吸时气体交换与气体运行阻力有关,呼吸道阻力又受其直径及屈直的影响,气管切开后呼吸不再经喉头及口、鼻、咽、喉部位等,从而减少呼吸道阻力,有利于呼吸时气体运行,使气体交换较为充分。
-
微波治疗声带外展麻痹拔除气管套管2例
例1 男,30岁.因头部外伤3个月带气管套管于1999年3月4日入院.患者3月前因车祸伤及头部,昏迷1周.颅脑CT示脑挫裂伤,即行气管切开术,术后因堵管呼吸困难未拔管.
-
食管重复畸形误诊一例
患儿,男,2岁8个月,因咽后壁脓肿引流术及气管切开术后5个月,拔管困难4个月人院.5个月前,患儿因喘鸣进行性加重2年,呼吸困难1d入住耳鼻喉科,查CT见右侧咽后壁囊性肿物,急诊行气管切开及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呼吸困难解除,带气管套管出院.4个月前拟行拔管,拔管后出现呼吸困难未予拔除.
-
气管开窗术1例报告
对需要做气管切开但不愿带气管套管的病人,可行永久性气管切开术.受Fee和Ward氏气管开窗术(permanent tracheal fenestration)的启发[1],用该术式治疗双侧喉返神经麻痹者,既解除病人长期带气管套管的麻烦,又保留其发音功能,手术简便,随访1年多,无造瘘口狭窄,现报道如下.
-
护理干预对带气管套管出院患者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带气管套管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行全喉切除术后需带气管套管出院患者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出院前只给予常规与套管相关的护理指导,实验组则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对套管自我护理情况、交流方式、应对能力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强化自我护理知识,有助于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
喉癌患者行喉切除术后的出院指导
院耳鼻喉科从1996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对喉癌喉切除术后患者制定了完善的健康教育计划,并对该类患者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6例,男23例,女3例,年龄30~76岁.均系我科收治的中晚期喉癌患者,行喉切除术后带气管套管或气管造瘘.
-
喉癌围术期健康指导
喉癌是耳鼻喉科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的1%~5%,在耳鼻喉科排列第三位。早期治疗常采用喉切除术或喉全切除术,如有颈部转移,需行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创伤大,而术后需要鼻饲,长期带气管套管,并有发音功能障碍等问题,给病人及家属增加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为了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有效地预防术后及远期并发症,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围术期的监护及健康指导,具有特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