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治疗癫痫病的药物分析
1苯巴比妥:是一种有效的、低毒的、价廉的抗癫痫药。在小儿癫痫的治疗中,本药常列为首选。
1.1作用机制:确切的抗癫痫机制未明,可能是:(1)减轻突触后神经递质作用,增强GABA介导的抑制作用,减少谷氨酸能及胆碱能兴奋性;(2)减低与电压有关的钠、钾的传导,增加细胞膜的氯离子传导;(3)作用在突触前,以减少钙进入神经元及阻滞神经递质释放;(4)此外,PB可抑制脑的能量代谢,间接与其抗惊厥作用有关[1]。 -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脑脊液NSE、NO和NOS改变的临床意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神经元损伤的敏感性标志,且具有高度特异性,在各种神经系统疾病时升高的程度与脑损伤程度及预后有密切关系[1].而一氧化氮(NO)是兼有细胞内和细胞间的信使和神经递质作用的气体物质,它既具有通过多种途径传递神经元信息,调节脑血流,保护神经元的功能,在过量的情况下又有广泛的细胞毒性作用;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是NO合成的关键因素[2].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NSE、NO和NOS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变化规律、相互关系,对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
难治性颞叶癫癎患者海马谷氨酸脱羧酶阳性神经元变化
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在投射神经元,可以阻止其过度兴奋.脑内主要的抑制性递质是GABA,GABA系统功能受累是癫癎发病的重要基础之一.
-
胆碱能系统与实验性近视
由于近视眼动物模型的建立,人们认识到近视眼是在神经递质作用下眼球生长重塑的结果.在近视形成过程中眼内神经递质直接调节巩膜的生长状态和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大量研究证明,乙酰胆碱及其受体拮抗剂与实验性近视眼的形成关系密切.因此,本文着重对胆碱能系统在实验性近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黑质内微量注射P物质对大鼠旋转行为的影响
研究表明,帕金森病(PD)的发生是因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导致纹状体内DA释放量减少所致.目前有补充DA,应用M受体阻断剂,脑内刺激及基因移植等治疗方法,但不能缓解所有症状.有人证明帕金森病时,黑质内P物质和GABA的浓度明显低于正常,且降低幅度与发病的严重程度呈平行关系.说明帕金森病的发生可能还与黑质-纹体-黑质之间的其它神经递质作用失衡有关.黑质是P物质和GABA含量很高的核团之一,对黑质的功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黑质网状部微量注射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的P物质对APO诱发的帕金森病大鼠旋转行为的影响.以探讨P物质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
-
一氧化氮与视网膜微循环及其相关病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是一种细胞内和细胞间发挥神经递质作用的小分子内源性反应气体,能够舒张眼微循环血管,调节眼血管的血流,参与血循环性视网膜的生理、病理过程.
-
一氧化氮与肝硬化的关系初步探讨
近年来研究发现,一氧化碳(Nitric Oxide,NO)可能就是一种"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在生物体内作为一种反应性极强的自由基,兼有第二信使和神经递质作用,同时又有一种效应分子.NO在体内扮演着生理和病理的双重角色,它产生异常与临床多种疾病和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为了探讨NO与肝硬化的关系,本文对31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清NO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
急性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兴奋性氨基酸的检测意义
急性颅脑损伤后,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 amino acids,EAAs)的变化已引起广泛重视.兴奋性氨基酸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起神经递质作用,但在实验性的创伤性动物脑损伤中发现,当它们超过生理浓度时却有毒害神经的现象[1].
-
一氧化碳的神经递质作用
一氧化碳(CO)为气体信使分子.神经组织内的CO由它的限速酶-血红素氧和酶分解血红素产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血红素氧合酶主要位于血脑屏障附近,在外周神经系统其分布比较广泛.内源性NO是重要的神经调节因子,对中枢及外周的神经组织均有调节作用.其信使分子作用可能通过激活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作用于细胞色素氧化酶及NOS、影响细胞凋亡来完成.CO与NO两个密切相关的信号系统可能存在有相当程度的互相调节作用,并对神经元功能产生影响.
-
星形胶质细胞和突触传递的相互作用
神经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主要通过化学性突触进行.化学性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相应的受体,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实现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从而完成信息传递.众所周知,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构件除构成突触的神经元外,还有大量的胶质细胞,如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和脉络丛上皮细胞等.传统观念认为,这些胶质细胞对神经元及其附近的毛细血管仅起支持、分隔和辅助代谢的作用.然而,近十多年的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还可与突触传递相互作用,这些作用必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在简介星形胶质细胞和突触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对星形胶质细胞和突触传递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