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无菌性股骨头坏死(ONF)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高SLE合并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认识.方法 对32例SLE合并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抽取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SLE患者作对照,分为股骨头坏死组和非股骨头坏死组,收集整理其临床资料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分析其发病情况、临床脏器累及、实验室检查及其治疗等特点.结果 合并有ONF的SLE患者比无ONF组在临床上以网状青斑与雷诺现象更常见,而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激素的起始剂量、每日高剂量、累积用量与ONF发病无明显相关,而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与ONF的发病密切相关;此外,血脂水平、SLEDAI积分、有无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均与ONF发生无相关性.结论 SLE患者以血管炎为主要临床表现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其脉管系统对激素敏感性增加,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容易并发ONF.
-
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58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0月~2011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的58例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8例患者中,痊愈25例,好转2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7%.结论 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活洛骨康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320例
目的 探讨因气血不通、瘀滞而导致的无菌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以破瘀通经,引气止痛的中药为主,补充血、滋阴壮阳,扶正气的中药为辅进行治疗效果.方法 对320例该病例病人跟踪观察.结果 疗效良好,有效率达95%.
-
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目的 探讨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拟采用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的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效果分布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8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分布和总满意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有助于改善效果和满意度.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坏死患者血脂变化及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一经诊断,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GC)治疗,而应用激素是无菌性股骨头坏死(ANFH)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本研究对2003年以来我院收治的12例SLE合并ANFH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血脂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
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广西玉林市桂南医院收治的90例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90例患者分为氨甲环酸组(n=45)和生理盐水组(n=45).在这两组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前30min及术后3h内,为氨甲环酸组患者静脉滴注氨甲环酸,为生理盐水组患者静脉滴注等量的生理盐水,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输血量、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1)氨甲环酸组患者与生理盐水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50.0±33.6)ml和(510.0±35.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氨甲环酸组患者与生理盐水组患者的平均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90.0±25.2)ml和(369.0±26.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氨甲环酸组患者与生理盐水组患者的平均总失血量分别为(810.0±30.2)ml和(986.0±27.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氨甲环酸组患者与生理盐水组患者的平均输血量分别为(400.0±22.0)ml和(680.0±25.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结论:在对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过程中为其应用氨甲环酸可有效地减少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和输血量,且安全性较高.
-
介入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30例临床分析
我科2006年3月~2007年12月,共收治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30例,采用股动脉导管溶栓及股骨头营养血供,通过股外旋动脉和内旋动脉,介入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30例,收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临床讨论、随访、结果及辅助治疗效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
健骨颗粒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120例临床观察
应用健骨颗粒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120例,另设35例为对照组,以健骨生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5例,显效79例,好转19例,无效17例;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15例,好转8例,无效11例.经Ridit分析,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补肾生骨,益气养血,活血通脉法治疗股骨头坏死有效.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4例,分为并发无菌性股骨头坏死42例(观察组)和无并发无菌性股骨头坏死42例(对照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血管炎、雷诺现象以及Acl阳性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19例患者使用激素冲击治疗,而对照组仅有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血管炎、雷诺现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其脉管系统对激素敏感性增加,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容易并发无菌性股骨头坏死.
-
改良髋外侧手术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术107例
目的:以改良的髋外侧手术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术.方法:健侧卧位,从髂前上棘外下4cm通过大转子外侧,转向股骨上段外侧,长约15cm.于阔筋膜张肌与臀中肌之间分离,在大转子部骨膜下剥离臀中、小肌,显露小转子及股骨颈基底部.牵开臀小肌即可显露髋关节囊,将其十字形切开,撬出股骨头,用板状拉钩置于股骨颈前后侧,即可使股骨头颈及粗隆部充分显露,完成股骨颈截骨、扩髓及置入股骨假体.髋臼侧手术的完成是将股部伸直,于髋臼前后缘用髋臼拉钩牵开, 即可完成去除臼唇、臼软骨及固定臼杯等操作.结果:1年以上随访者 ,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优良率85.1%,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优良率80.0%,未发生与入路有关的并发症 .结论:改良髋外侧切口术中出血少,显露快,手术创伤小,适用于髋关节置换术.
-
带血管大转子骨瓣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手术后护理
带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大转子骨瓣转移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目前在国内外是具有先进水平的新技术.不仅改善坏死骨的血液供应,而且使再造的股骨头承重能力和关节面逐渐向关节成分转化,为髋关节长时间应用奠定基础,尤其是对中青年患者,解除了人工假体置换的弊端.我科自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开展带血管蒂骨瓣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手术12例,均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术后护理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2例,男性7例,女5例;年龄14~49岁.经过18个月随访,对手术前后疼痛、生活能力、髋关节活动度和行走距离四项指标评价的比较,髋关节功能明显提高,总评价优良率达90%.
-
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辅助疗法
股骨头坏死是骨坏死的一种,因坏死是在无细菌的条件下发生的,故又叫无菌性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和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包括骨髓内减压术与钻孔术、血管移植术、游离植骨术、带肌蒂植骨术、截骨术、异体软骨移植术、关节融合术、人工关节置换术;介入新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与非手术之间的疗法;保守治疗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运用中医中药传统疗法并结合现代康复医学的一种治疗方法.
-
双侧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目的 探讨双侧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发育性双侧髋关节脱位48例(96髋)双侧同时行Salter骨盆截骨术,分析患者术后关节功能、髋臼X线片表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随访2~5 a,依据Mckay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术后治疗优良率为96.88%;按Severin标准评定X线表现,术后优良率为94.79%;术后股骨头坏死率4.17%,髋关节功能不良发生率3.13%.结论 双侧Salter骨盆截骨治疗发育性双侧髋关节脱位安全有效,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双侧 Salter骨盆截骨术 无菌性股骨头坏死 -
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情况.结果: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正常儿及发育性髋脱位患儿保守治疗后股骨Alsberg角的演变规律研究
目的 探讨正常儿童及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儿保守治疗后,Alsberg角随年龄的变化规律,及其是否可以早期预测Kalamchi-MacEwen Ⅱ型股骨头坏死.方法 在标准的骨盆正位片上,测量1~10岁正常儿的股骨近端Alsberg角,每个年龄段测量100例,共1000例;同时,测量112例行保守治疗(Pavlik支具或闭合复位)DDH患儿术前的Alsberg角,并与年龄匹配的正常儿比较.对随访至骨成熟期,获得成功复位(同心复位,无股骨头坏死发生)的42例(64髋)患儿,及24例(28髋)发生Kalamchi-MacEwenⅡ型股骨头坏死的患儿,回顾性分析复位后Alsberg角随年龄的演变规律.结果 正常儿Alsberg角随年龄呈下降趋势,1岁时左侧平均为76.5°±3.4°,右侧为76.7°±4.6°;10岁时降至左侧65.2°±4.1°,右侧64.7°±4.3°.左右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不同性别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左侧P=0.072,右侧P=0.342).DDH患儿组,治疗前Alsberg角平均为81.5°±3.9°,年龄匹配的正常儿为74.9°±4.5°(P<0.001).获得成功复位的患儿,复位后Alsberg角逐年下降,后随访时平均为68.4°±6.0°(56°~88°),接近同龄正常儿.在Ⅱ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组,治疗前Alsberg角平均为80.4°±4.6°(74°~86°),后随访时为86.2°±5.5°(70°~97°).结论 正常儿童股骨近端的Alsberg角随生长发育逐年减小,DDH患儿的Alsberg角较同龄正常儿明显增大,但获得成功复位后,Alsberg角逐渐恢复正常发育.但在发生Ⅱ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儿,治疗后Alsberg角不随年龄减小,反而增大.因此,Alsberg角可能是DDH保守治疗后发生Kalamchi-MacEwenⅡ型股骨头坏死的早期预测指标.
-
5例双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应用金属材料制成的人工股骨头代替已损坏的股骨头,是目前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较好的一种方法.我院自2002年以来共收治了5例,其中1例曾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31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31例施行无柄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10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10 ml,术后平均引流量330 ml,平均住院时间13 d.术后平均随访时间7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优8例,良17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0.6%(25/31);随访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近期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作为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临床应用.
-
心理影响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随访的一个重要方面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大规模流行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对SARS的随访研究正在深入进行.就迄今所见国内文献,SARS随访研究主要涉及SARS患者体内SARS-CoV抗体滴度和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影像学改变(胸片、CT、MRI)特别是肺纤维化的转归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肺功能的长期追踪特别是弥散功能和运动耐力的改变,患病期间治疗措施如大剂量激素的后遗症,如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等等.本期我刊发表的论著基本上属于以上范围的研究.在国外以及港台地区的研究还涉及到胸部影像学改变和病毒载量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儿童与成人的不同转归以及妊娠对预后的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陆续有研究涉及到SARS对心理和情绪的影响[1,2],而这一方面是国内研究所欠缺的.
-
骨细胞凋亡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研究
股骨头坏死又名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或无菌性股骨头坏死,主要发生于中青年人,发病年龄大多在30~59 岁之间[1].本病发展到后期可导致股骨头塌陷并继发退变性关节炎,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是一种致残率相当高的疾病.
-
新癀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2例
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本院自1997年1月~2001年5月收治32例,全部采用新癀片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30例,女2例;年龄26~65岁,平均46岁;病程0.5~28年;本次发作时间3小时~17天.有长期饮酒史者24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关节或体表疼痛,且起病急骤.局部伴有肿胀者26例,皮肤发红者21例.肿胀部位压痛明显且界限较为清楚.体温正常14例,低热12例,中度发热6例.伴跛行23例.疼痛部位为第1趾间关节和拇趾关节9例,跟腱部位4例,踝关节周围3例,足部其他部位5例,膝关节4例,肩胛骨周围5例,颈部1例,肩部1例,腕关节1例;伴痛风结节5例,伴关节畸形3例.合并高血压8例,无菌性股骨头坏死2例,糖尿病1例,脂肪肝1例,肾结石、输尿管结石3例.血尿酸>420μmol/L者26例;血沉≤20mm/h者9例,20mm/h<血沉≤50mm/h者17例,血沉50mm/h者6例;白细胞增多者19例;血尿、蛋白尿4例.送X光检查12例,其中7例表现有特征性的骨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