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13例治疗分析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alyposis,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近年来发现其和APC基因有关,多于青少年期发病,病理特征为全大肠内布满多量(多于100个)大小不等的腺瘤性息肉.该病到中年后几乎均有癌变[1].我们对13例FAP患者行全结肠直肠切除,直肠下段粘膜剥脱,直肠肌鞘内回肠J形贮袋肛管吻合术(IPAA)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
膀胱粘膜剥脱治疗高龄浅表性多发性膀胱肿瘤
目的:探讨摘除高龄浅表性多发性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高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行膀胱粘膜剥脱加丝裂霉素粘膜多点注射的治疗情况.结果:术后效果满意,总复发率13.9%.结论:膀胱粘膜剥脱是一种治疗高龄浅表性多发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
-
食管粘膜剥脱1例
患儿男,6岁.因剧烈恶心、呕吐2小时,于1998年4月15日入院.患儿入院前曾进不洁饮食.住院过程中吐鲜血20ml,并带有管状灰白色膜状物约6cm,被患儿咬断吐出约2cm.急诊纤维胃镜检查,发现距门齿约10cm处食管粘膜广泛糜烂、破溃、出血,并见粘膜大片状剥脱.经止血、禁食、抗感染等处理,2周后痊愈,钡餐检查正常.吐出物送病理检查,结果为鳞状上皮细胞、无角化.诊断为食管粘膜上皮剥脱.讨论:食管粘膜剥脱是罕见病,多发生于40岁以后,小儿罕见.本患儿的发病可能与食管粘膜固有层缺乏或结构过于疏松有关,吐出部分以单纯上皮层为主.剧烈呕吐为其主要病因,而酗酒、精神创伤、进食过速、吞咽粗糙干硬食物或鱼刺、返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等为可能诱因.发病前常无任何先兆,发病后内镜检查时可见食管粘膜糜烂、溃疡、出血以及大片状剥脱、缺失等.本病的治疗应根据出血的多少,采取输血、止血、禁食等措施,必要时也可加用抑酸及抗生素以防治感染.由于本症呈自限性经过,预后较好,很少有并发症.为减少本症的发生,要讲究合理饮餐,少食干硬及刺激性食物,避免饱餐后出现干呕或呕吐.对胃食管器质性病变,应及时治疗.
-
家族性大肠腺瘤息肉病二例报道
例1男,16岁.因便血伴腹痛二年而就诊.肛内指诊:距肛缘5cm即触及多枚质软、有弹性、大小不等的瘤状赘生物,退指套有少量新鲜血染.钡剂灌肠片示:整个结肠内有息肉存在,肠腔内多处充盈缺损.纤维结肠镜检查插入18cm处因息肉成团凸向肠腔,不能继续插入.取活检组织两组,病理诊断为:腺体数量增多,上皮细胞形态及染色为不典型改变,核分裂增多,符合腺瘤样息肉.遂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全结肠切除术,直肠粘膜剥脱,腹壁造瘘.半年后行二期回肠直肠吻合术.术后剖开切除肠段,见肠腔内布满息肉,大小不一,串连成堆,集簇成葡萄状,部分已无正常粘膜可见.病理诊断:腺瘤样息肉.随访一年,已复学.
-
灌洗法用于高温水泥熟料致吸入性损伤的护理
高温水泥熟料吸入导致急性肺损伤是一种特殊类型损伤,痰液中可见黑色水泥粉尘,呼吸道粘膜粘附大量水泥粉尘,气道损伤严重,伴有广泛体表性烧伤,以后可引起假膜性坏死性气管、支气管炎,使气道内粘膜剥脱、溃疡出血、假膜形成及分泌物淤滞.气管、支气管灌洗能有效清除气道内异物、分泌物和脱落的坏死组织,使保持气道通畅,减少CO2潴留和肺部感染发生,提高吸入性损伤治愈率.现将灌洗过程中的护理报告如下.
-
静脉滴注氨苄西林致舌粘膜剥脱性溃疡1例
氨苄西林的不良反应以皮疹常见.但用静脉滴注氨苄西林致舌粘膜严重剥脱性溃疡,未见报道,现将1例报道如下:
-
头孢哌酮不良反应的部分文献综述
随着头孢哌酮应用的普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应增加.为了便于正确使用该药,现将其不良反应扼要综述如下.1 致全身表皮松懈袁荣涛[1]报道1例弥漫性淋巴细胞性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20d,因感冒致咽炎,给予头孢哌酮钠2g,加入生理盐水200mL静滴.用药3h后,体温达40.2℃,面部、胸部、背部、手足散在红色丘疹;18h之后,皮疹融合成片状; 24h后全身皮肤暗红色,轻触剥脱,口内粘膜剥脱,溢血,咽痛明显,睑粘膜糜烂.诊断为表皮大疱松懈症,由头孢哌酮过敏所致.
-
经肌袖腹会阴肛门成形治疗高位肛门直肠畸形
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是常见的先天性疾病,无论是否合并有直肠瘘管,都常存在继发性巨结肠.巨结肠切除后,近端结肠经直肠盲端后骶前间隙拖出行腹会阴肛门成形,多损伤骨盆神经和骶前血管丛;结肠未经耻骨直肠肌环中心拖出,不但术中出血多,术后还可发生大便控制机能不全,大便失禁.近10年来,我们采用直肠末端粘膜剥脱、瘘管搔刷结扎及结肠经肌袖内拖出腹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高位肛门闭锁合并直肠瘘畸形7例,经随诊观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裁剪去粘膜回肠代输尿管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裁剪去粘膜回肠替代输尿管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1~2岁本地健康成年杂种犬5条,雌雄不限,腹腔注射麻醉后切除一侧肾脏和输尿管,取带系膜回肠段10 ~ 15 cm,纵向裁剪切除对系膜侧1/2肠壁,剔除粘膜,内置F5号双J管缝成管状,近端与肾盂吻合,远端与膀胱吻合;原回肠端端吻合恢复其连续性,观察术后犬存活状态、新输尿管影像特征、电解质和肾功能变化.结果 术后犬均存活超过5周,精神状况良好,自主排尿;解剖观察腹腔无积液、积脓,新输尿管无缺血坏死,管腔光滑、通畅,镜下见输尿管壁肌层完整、腔面未见肠粘膜结构;静脉尿路造影(IVU)示:输尿管支架位置较好、无移位及扭曲,肾脏、输尿管及膀胱显影,未见造影剂外溢;手术前后电解质与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肠裁剪去粘膜代输尿管具有可行性,有较大潜在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