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生长激素治疗对透析儿童骨骼的作用:一项随机试验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肾性骨病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近,美国学者评估了生长激素对小儿终末期肾病患者骨形态的计量学影响。1994年7月至1999年5月进行骨活检的33例患者,被随机分配到有或无生长激素的治疗组。根据骨形成率对患者进行划分,所有骨更新率高的患者给予骨化三醇腹腔注射治疗。每月检测血清生化,8个月复查骨活检。患者的中位数年龄为11.7岁(四分位数年龄7.6岁,14.1岁);45%的患者为男性,52%的患者处于青春前期。中位数透析时间为0.4 y(四分位数透析时间0.3岁,0.8岁)。骨更新率低的患者接受生长激素治疗后,骨表面骨形成率从15.0(9.6,21.8)μm3/(μm2·年)增加到154.6(23.7,174.3)μm3/(μm2·年)(P=0.05);而骨更新率高的患者接受标准治疗后,其骨表面骨形成率从103.3(57.0,173.4)下降为60.3(20.3,13.7)μm3/(μm2·年)(P=0.03)。另外两组的骨表面骨形成率没有发生改变。各组之间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没有差异。无论患者的骨组织学特征如何,生长激素治疗都能够增加患者的骨形成率(P=0.05),并使患者的身高标准差分数增幅更大(估计的平均变化幅度±SD:0.324±0.076,P<0.001)。结论:无论患者的骨组织学特征如何,生长激素治疗都能改善透析儿童患者的身高;接受生长激素治疗患者的骨形成率增高;生长激素治疗可以改变循环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骨代谢之间的关系。
-
放射线诱发心脏损伤的病理学机制
1960年以前,心脏一直被认为是对放射线抗拒的器官,可能是因为心肌及传导系统的细胞更新率低,而且当时较多应用低能的千伏特级X线,心脏受量较低.近40年来,随着高能射线的广泛应用和纵隔肿瘤治愈率的显著提高,放射线诱发的心脏损伤(radiation-induced heart disease,RIHD)也日益增多,逐渐成为影响放射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
长期硒碘缺乏对发育期大鼠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为模拟硒碘缺乏病区人口世代生存繁衍于低硒或联合低碘环境所致的长期损害,尤其是对子代儿童所致的智力损害,我们与多方学者共同合作建立了人工膳食低硒低碘喂养繁殖的SD大鼠动物模型[1],并历时近两年繁衍至仔四代.在本模型仔三代时大鼠已经表现出不同程度神经行为发育延迟和Morris水迷宫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降低等变化.由于学习记忆等脑功能衰退可能反映为多种神经递质更新率下降、含量减少,因此,本研究对仔四代发育期大鼠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进行了测定,拟求初步探讨其脑功能损害的神经生化机制.
-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纹状体内单胺类递质更新率的影响
目的 观测电针风池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纹状体内单胺类递质更新率的影响.方法 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假手术+电针组、模型组、模型+电针组,通过微透析动态采样以及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HPLC-ED),观察电针风池穴对大鼠纹状体内单胺类递质更新率的影响.结果 假手术及假手术+电针对大鼠纹状体内NE/DA、DOPAC/DA、HVA/DA和5-HIAA/5-HT的比值没有显著影响.手术造模可致NE/DA在缺血15 min、再灌注30 min及再灌注105 min显著下降.手术造模后DOPAC/DA在缺血60 min显著升高,并于再灌后30 min降至低点.HVA/DA的结果 与DOPAC/DA相似.电针治疗后,NE/DA、DOPAC/DA、HVA/DA于电针治疗结束后30 min达到顶峰.5-HIAA/5-HT在手术造模中迅速上升,并于缺血后30 min降至低点,再灌注后75 min达到顶峰,电针治疗对该比值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电针可以特异性地提高脑缺血再灌注大鼠NE和DA的更新率,增强NE和DA能神经元活性,而对5-HT的代谢没有显著影响.提示电针治疗具有相对特异性.
-
肝病细胞死亡的类型、应答调节机制及其临床相关性
健康肝脏的肝细胞死亡(HCD)有助于保持细胞丢失和补充之间的严密平衡,控制器官的自稳。正常肝脏绝大多数肝细胞处于 G0期,其更新率很低,任意时间内仅约0.05%的肝细胞通过凋亡被清除,且主要发生在3区。但当大量肝细胞死亡和肝功能严重受损时,肝脏可表现出快速而强大的再生能力,以避免肝脏主要功能丧失。肝脏对细胞死亡的反应,包括提供细胞外基质以保持肝脏机械结构的稳定性,触发肝细胞再生以修复功能性肝实质,其首要作用乃是保持肝脏的结构和功能。但在威胁生命的急性损伤作用下,细胞死亡反应变得不可控制,成为肝病进展的关键触发因素,促使肝纤维化、肝硬化及HCC 的发生[1]。
-
酪氨酸对心理应激大鼠中枢多巴胺含量及其更新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酪氨酸(Tyr)干预对心理应激大鼠中枢多巴胺(DA)含量及其更新率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心理应激组和3个剂量Tyr干预组(分别经饲料每天给予Tyr 250、500、1000 mg/kg),每组8只.建立大鼠Communication Box心理应激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HPLC-ECD)法测定各组大鼠前额皮质(mPFC)、伏隔核(Nac)和中脑腹侧被盖区(VTA)的DA与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mPFC、Nac、VTA区的DA含量[(0.36±0.15)、(3.47±0.52)、(1.35±0.31)μg/g]相比,心理应激组相应区的DA含量[(0.08±0.05)、(1.88±0.27)、(1.01±0.26)μg/g]降低(P<0.05),DOPAC/DA升高(P<0.01).与心理应激组相比,Tyr 500 mg/kg干预组和1000 mg/kg干预组mPFC、Nac、VTA区的DA含量增加(P<0.05),mPFC、VTA区的DOPAC/DA降低(P<0.05).结论 心理应激导致大鼠mPFC、Nac、VTA区的DA含量下降和DA更新率升高;Tyr干预能提高心理应激大鼠VTA-Nac-mPFC脑区的DA含量,降低DA更新率.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辨证论治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点为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血小板更新率加速.本病以皮肤瘀点、瘀斑、齿衄、便血、月经过多为主症,归属于中医学“血证”“发斑”“葡萄疫”等病范畴,病机关键为脾肾两虚,精血乏源,病位在骨髓,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
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相关参数的观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机体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引起自发性出血.本病血小板寿命明显缩短,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增多,血小板更新率加速.
-
从机体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规律探讨抗病毒治疗的新策略
乙型肝炎患者自体每日可清除外周血中大量乙型肝炎病毒(HBV)根据近对HBV在人体内动力学研究, HBV的半衰期为26.4h, 病毒存活期为36.6h, 日更新率为48%, 所以控制人体病毒感染的关键在于清除HBV ccc DNA, 抑制病毒复制[1,2]。根据目前研究, 可能通过两种途径清除HBV cccDNA, 即非溶细胞性及溶细胞性, 而且以前者为主[3]。至于其具体途径目前尚不完全了解。但是肝脏及肝细胞在清除HBV ccc DNA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无庸置疑的。
-
坚持质量为本抓实公卫服务--耒阳市201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综述
公卫服务质量的高低,关系到群众防病能力的强弱,在维护群众健康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往,由于对公卫服务重要性认识不够,抓得不实,居民健康档案真实率、规范率、更新率都较低。2014年,耒阳市紧扣“先要质量,再要数量,立足实际,追求实效”的主旋律,把质量视为公卫工作的生命线,全面纠正过去片面追求数量的做法,改进绩效考核方式,强化责任追究,挤掉了公卫工作的水份,提高了公卫服务质量,为群众防病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