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胆汁中结合胆汁酸的分析研究

    作者:葛春林;孙涛;孟静娟;王坤;黄鹏

    目的 分析胆囊胆固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患者胆囊胆汁中8种结合胆汁酸的浓度差异,筛选胆固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的代谢性鉴别诊断标志物.方法 采集2013年1-6月行胆囊切除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胆固醇性息肉组(20例)和腺瘤性息肉组(10例);另外选取10例非胆囊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取3组患者的胆囊胆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分析8种结合性胆汁酸的含量.结果 8种结合胆汁酸在10 min内分离完全,各胆汁酸标准曲线在8~ 500 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值为0.9996 ~0.9999,低检测限为3.90 ~ 7.81 μg/ml.腺瘤性息肉组胆囊胆汁中牛磺胆酸(TCA)浓度为(75±51) μg/ml,显著低于胆固醇性息肉组[(228±206) μg/ml,q=3.120,P=0.014]和对照组[(104±40) μg/ml,q=2.950,P=0.027],胆固醇性息肉组胆囊胆汁中牛磺鹅脱氧胆酸(TCDCA)浓度[(604 ±444) μg/ml]显著高于腺瘤性息肉组[(310±182) μg/ml,q=2.560,P=O.048]和对照组[(308 ±21) μg/ml,q =2.970,P=0.023].结论 胆固醇性息肉胆囊胆汁中TCA和TCDCA浓度高于腺瘤性息肉,有望成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代谢性鉴别诊断标志物.

  • 胆汁酸对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中IL-6表达与细胞活力的影响

    作者:王坚;戴佳奇;张超峰

    目的 探讨不同胆汁酸对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中IL-6的表达和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游离胆汁酸以及其对应的甘氨酸结合型胆汁酸作用于胆管癌细胞株QBC939,药物浓度分别为:胆酸(CA)800 μmol/L、脱氧胆酸(DCA)100 μmol/L、鹅脱氧胆酸(CDCA)100 μmol/L、甘氨胆酸(GCA)1200 μmol/L、甘氨脱氧月胆酸(GDCA)200 μmol/L以及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300 μmol/L.以MTT法检测不同胆汁酸刺激24、48、72 h后胆管癌细胞活力的变化,并以ELISA法检测肿瘤细胞中IL-6表达的改变.结果 DCA、CDCA、GCDCA作用48 h后,肿瘤细胞活力比值(A处理组/A对照组)分别为0.61、0.58和1.26;作用72 h后,CA、DCA、CDCA、GCA、GDCA和GCDCA各组肿瘤细胞活力比值分别为0.48、0.50、0.42、1.29、1.30和1.41;与对照组相比,以上各组细胞活力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肿瘤细胞培养48和72 h后,IL-6表达量分别为(198±32)ng/L和(323±34)ng/L,CA、DCA、CDCA、GCA、GDCA和GCDCA作用48 h后IL-6的表达量分别为(106±33)ng/L、(88±29)ng/L、(116±54)ng/L、(413±21)ng/L、(587±32)ng/L和(366±30)ng/L,作用72 h后IL-6表达量分别为(123±66)ng/L、(45±21)ng/L、(74±45)ng/L、(792±13)ng/L、(1310±22)ng/L和(845±18)ng/L;与对照组相比,以上各组IL-6表达量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游离胆汁酸CA、DCA和CDCA能减少胆管癌细胞IL-6的表达,并抑制细胞活力;而结合胆汁酸GCA、GDCA和GCDCA能增加胆管癌细胞IL-6的表达,并促进细胞活力.胆汁酸能通过IL-6途径改变胆管癌细胞活力.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胎盘合体滋养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与脐静脉血总胆酸水平的测定

    作者:丁依玲;唐玲玲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是否存在胎盘合体滋养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及胎儿胆酸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ICP患者10例(ICP组)和正常孕妇10例(正常组),采用细胞形态学计量方法观察两组孕妇胎盘合体滋养细胞体视学参数变化;采用循环酶法检测两组孕妇分娩胎儿的脐静脉血总胆酸水平.结果 (1)ICP组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微绒毛的数目及数密度分别为(21±12)个/视野及(1.9±1.3)μm-3,明显少于正常组的(35±11)个/视野及﹙4.1±3.2﹚μm-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微绒毛平均体积及表面积密度分别为(0.1200±0.0050)μm3、(2.500±0.600)μm2/μm3,明显大于正常组的(0.0500±0.0010)μm3及(1.300±0.400)μm2/μm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CP组胎盘合体滋养细胞线粒体的平均体积、表面积密度及体积密度分别为(0.0200±0.0020)μm3、(0.600±0.010)μm2/μm3及(0.0800±0.0090)μm3/μm3,明显大于正常组的(0.0100±0.0050)μm3、(0.500±0.030)μm2/μm3及(0.0500±0.0020)μm3/μm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ICP组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内质网的平均体积、表面积密度及体积密度分别为(0.0200±0.0010)μm3、(0.900±0.010)μm2/μm3及(0.0900±0.0050)μm3/μm3,明显大于正常组的(0.0100±0.0030)μm3、(0.500±0.030)μm2/μm3及(0.0500±0.0010)μm3/μm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ICP组胎儿脐静脉血总胆酸水平为﹙8.6±3.2)μmol/L,正常组为(4.6±1.5)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P患者高水平的胆酸可能损伤胎盘合体滋养细胞的细胞器,影响胎盘对胆酸的运输功能.

  • 克拉玛依地区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作者:高显兰;董晓萍;杨文艺;徐宗喜;阿不力孜;阿扎提;王玉梅;邢崇玲

    目的了解本地区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发病率及发病特点.方法从妊娠20~24周开始普查,动态观察至36周以上,以总胆汁酸酶循环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TBA>28.5μmol/L为异常,同时复查肝功能加以确诊.结果共普查1275例,确诊为ICP的患者102例,发病率为8.00%.妊娠33~36周ICP的发病率(66/351,18.80%)明显高于其他不同孕龄组(P<0.01).少数民族孕妇ICP的发病率(47/328,14.33%)高于汉族孕妇(55/947,5.81%)(P<0.01).有ICP高危因素的患者ICP发病(10/67,14.93%)高于无高危因素组(92/208,7.62%)(P<0.01).结论克拉玛依地区ICP的发病率为8.00%,为ICP的高发地区.少数民族孕妇ICP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汉族发病率.ICP的发病与孕周、孕妇年龄、家族、服药史等有一定的相关性.TAB在整个孕期的波动范围较大.

  • 雌激素和胆酸负荷对妊娠大鼠肝胆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田小芸;孙敬方

    目的观察雌激素和胆酸负荷对妊娠大鼠肝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只近交系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试验1组:于妊娠第16天,颈后皮下连续注射5天苯甲酸雌二醇,5 mg/(kg*bw);试验Ⅱ组:于妊娠第16天尾静脉连续注射5天游离胆酸,2.4 mg/(kg*bw);对照组:以等量的生理盐水颈后皮下连续注射5天.所有动物于肝胆汁收集前后采血,分离血浆.收集羊水和胎鼠血浆,测定血浆、羊水和胆汁中总胆酸(TBA)、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K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固醇(CHOL)各值,并作统计分析.结果雌激素试验I组与对照组相比,胆汁收集前后母鼠血浆中TBiL、AST显著升高,CHOL显著下降.胆汁中TBiL、AST、ALKP、CHOL显著升高,TBA显著下降.胎鼠中TBA和对照组相比显著高,TBiL下降.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胆汁收集前后孕鼠血浆中TBA显著升高;胆汁收集前ALKP、CHOL下降.胎血中AST显著升高.结论雌激素可以引起母鼠的肝内胆汁淤积,使胎鼠血TBA升高,但不直接损伤肝细胞.胆酸也可导致母鼠肝内胆汁淤胆,也不直接损伤肝细胞,但对胎鼠血胆酸没有直接的影响而影响胎盘功能.

  • 妊娠大鼠肝内胆汁淤积症模型的建立

    作者:田小芸;孙敬方

    目的建立雌激素与胆酸负荷下的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动物模型,方法 48只Wistar妊娠大鼠,随机分为3组,雌激素组:于妊娠第16天,颈后皮下连续注射5天苯甲酸雌二醇,5 mg/kg体重,胆酸组:于妊娠第16天尾静脉连续注射5天游离胆酸,2.4 mg/kg体重.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于妊娠第21天,手术装置胆总管瘘管,连续收集4次胆汁.胆汁收集前后取血、收集羊水,作石蜡切片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测定胆汁分泌量,血浆与胆汁生化指标与激素水平.结果雌激素(E2)处理后胆汁收集前后,血浆、羊水中和胆汁中E2均极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胆酸处理组.血浆中TBiL、AST均显著升高,CHOL显著下降.经雌激素和胆酸处理后的大鼠胆汁分泌量不同时间段均显著减少,胆流速度显著减慢.病理观察显示,试验处理后孕鼠肝脏呈肝内胆汁淤积.结果说明本试验已成功复制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动物模型.

  • 胆囊息肉样变患者血清中八种结合胆汁酸含量的分析

    作者:黄鹏;赵梅芬;孟凡斌;孙涛;贺春旭;陈镜宇;张家利;黄加鹏;葛春林

    目的:通过分析胆囊胆固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患者血清中8种结合胆汁酸的浓度差异,寻找胆固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的代谢性鉴别诊断标志物。方法采集2013年3至11月行胆囊切除的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胆固醇性息肉组(18例)、腺瘤性息肉组(9例),胆囊结石患者为对照组(20例)。取3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清,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分析血清中8种结合性胆汁酸的含量。结果8种结合胆汁酸在10 min内分离完全,各胆汁酸标准曲线在3.91~500.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值为0.995~0.999,低检测限为3.91~7.81 mg/L。腺瘤性息肉组血清中甘氨胆酸(GCA)浓度为(3.48±1.66) mg/L,显著高于胆固醇性息肉组[(2.16±0.71) mg/L, q=5.182,P=0.001]和对照组[(2.15±0.45) mg/L,q=5.313,P=0.001]。腺瘤性息肉组血清中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浓度为(12.67±1.74) mg/L,显著高于胆固醇性息肉组[(10.53±3.04) mg/L, q=3.253,P=0.026]和对照组[(10.72±1.58) mg/L,q=3.015,P=0.038]。腺瘤性息肉组血清中牛磺鹅脱氧胆酸(TCDCA)浓度为(6.79±2.90) mg/L,显著高于胆固醇性息肉组[(4.47±2.35) mg/L, q=3.412,P=0.020]和对照组[(4.72±2.11) mg/L,q=3.091,P=0.034]。结论 GCA、GCDCA 和TCDCA在腺瘤性息肉患者血清中的浓度显著高于胆固醇性息肉患者,有望成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代谢性鉴别诊断标志物。

  • 胆汁酸对大鼠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石如玲;姜玲玲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 PPARα)是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对脂肪酸、血浆脂蛋白等多种脂类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

  • 胆汁酸对高脂诱导肥胖小鼠的血糖和体重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马慧娟;刘晶;张柳;吕秀芹;宋光耀

    目的 研究胆汁酸对高脂诱导肥胖小鼠血糖和体重的影响,并分析其安全性. 方法 32 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HFD组)、高脂饮食加0. 1% w/w胆酸干预组(0. 1 CA组)、高脂饮食加0. 25%w/w胆酸干预组(0. 25 CA组)和高脂饮食加0. 25%熊去氧胆酸干预组(UDCA组),每组8只. 干预后测定血糖、胰岛素、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 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的水平,采集肝脏组织称重并进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 0. 25 CA组小鼠体重低于HFD组,总胆汁酸较HFD组升高,ALT水平、肝脏重量较HFD组升高(P<0. 05,P<0. 01),伴有脂滴数增多;UDCA组小鼠血糖水平较HFD组降低( P<0. 05 ) ,总胆汁酸水平、肝脏重量、脂滴数和血ALT水平与HFD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 05). 结论 对高脂诱导肥胖小鼠给予UDCA可降低其血糖水平,而胆酸可降低其体重,但应注意较高剂量胆酸可能导致的肝脏毒性.

  • 胆汁酸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敏;黄明星;郭列军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率增加,已成为一个新的全球卫生问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为其进展形式,预后不良,亟待寻找预防疾病进展并进行治疗的方法.胆汁酸作为一个重要的代谢物和信号分子,能够在肝内和肝外组织调节脂类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以及能量平衡.胆汁酸与其受体如法尼酯X受体和Takeda G蛋白偶联受体5、胆汁酸转运蛋白、肠道菌群等相互作用,可以在不同层面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病机理.总结了胆汁酸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厝)病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 肝X受体在胆固醇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陈裕;范晓飞;郑忠清;王邦茂

    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对维持机体代谢及正常的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肝X受体(LXR)是肝脏中丰富表达的一种核受体,通过在肝细胞层面调控胆固醇及胆汁酸的合成、转化及转运来影响胆固醇代谢过程,在维持机体胆固醇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LXR能抑制食物中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从而降低机体外源性胆固醇水平,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机体总胆固醇水平,预防高胆固醇血症、胆结石等的形成.从肝脏和肠道两个层面对LXR调控胆固醇代谢的机制进行了总结.

  • 胆汁酸的肝肠循环及肠道微生态在胆汁淤积性肝病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贾昊宇;杨长青

    胆汁淤积性肝病是指由病毒、细菌、寄生虫、药物、毒物、自身免疫、酒精、结石、肿瘤和遗传代谢等一系列原因导致胆汁淤积发生而引起的肝脏疾病,主要表现为胆汁流量的改变和胆汁酸毒性的过度积累.在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发病过程中,不仅有内源性胆汁酸的肝肠循环作用的参与,且肠道微生物群也通过调节代谢和免疫反应发挥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肠道微生物群与胆汁酸的肝肠循环之间也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胆汁酸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反之,肠道微生物也能够影响胆汁酸池.近年来针对胆汁酸的肝肠循环、肠道微生物群与胆汁淤积性肝病之间关系的研究日渐深入,为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提供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

  • 肝硬化患者中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林;马雄;王勇峰;吴叔明

    背景:胆汁酸在肝内合成和分泌,因此可以作为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指标之一.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2例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资料,比较TBA与其他常规肝功能指标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肝硬化组的TBA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水平为健康对照组的6.9倍,异常率为74%,显著高于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和碱性磷酸酶(ALP)(P<0.01).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TBA水平显著高于代偿期患者(P<0.01).结论:TBA是反映肝硬化患者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之一.

    关键词: 胆酸类 肝硬化 诊断
  • 肠道顶端钠离子/胆汁酸转运体及其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作者:王翰瑜;陈胜良

    胆汁酸在脂类的消化、吸收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顶端钠离子/胆汁酸转运体( ASBT)位于回肠刷状缘侧,发挥重吸收胆汁酸的作用,对于维持机体胆汁酸稳态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关于ASBT的表达调控及其与肠道炎症、肿瘤、肠道分泌、运动和感觉功能、肠道微生态、肠-肝轴等关系的研究提示其在一些消化道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这些疾病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牛黄解毒片的质量考察

    作者:张建超;林宁

    牛黄解毒片其配方由牛黄、大黄、黄芩、石膏、桔梗、雄黄、冰片、甘草8味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功能,主治咽喉肿痛、牙痛、耳痛、口鼻生疮等症.其中牛黄为主药.牛黄中的主要成分为胆酸类,具有清热镇惊作用.为保证药品质量,我们对武汉和山西2个厂家的牛黄解毒片中的胆酸进行了含量测定,现报道如下.

  • 法尼酯X受体与肠道疾病的关系

    作者:齐艳荣;曹海龙;高建新;钱晶瑶;王邦茂

    法尼酯X受体(FXR)是胆汁酸的生理性受体,可以感知细胞内胆汁酸水平,是调节胆汁酸代谢及转运的关键物质.研究FXR与肠道疾病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FXR的作用机制,为早期发现和治疗肠道疾病提供新靶点.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和胆酸水平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曲皖君;于婷

    目的:通过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及禁食后/餐后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探讨 NLR 的临床诊断价值和 NLR 与禁食后/餐后血清 TBA 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研究周期为2010年8月至2015年5月,纳入研究的为确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127例,留取禁食后/餐后血清 TBA、NLR、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标本并立即送检。其中,符合轻度 ICP 诊断标准者79例(轻度组),符合重度 ICP 诊断标准者48例(重度组)。对照组采用同期125名正常妊娠无并发症处于第3周期的初产妇。结果孕妇年龄为18~42岁,其中轻症组平均(28.0±3.8)岁,孕周平均为(37.2±2.7)周,重症组平均(27.6±3.2)岁,孕周平均为(37.8±3.2)周。ICP 患者轻、重度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孕周及 BMI 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 ALT、AST、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甘胆酸、NLR 以及住院天数和28 d 死亡率在各组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C 曲线分析表明,NLR 在诊断 ICP ROC 曲线下面积为0.912±0.02(95% CI:0.879~0.946,P <0.01),NLR 在分辨轻重症ICP 患者 ROC 曲线下面积为0.787±0.03(95% CI:0.728~0.846,P <0.01)。无论空腹还是餐后,TBA 水平在轻症组和重症组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在轻重症 ICP 组,NLR 与禁食后及餐后 TBA 水平之间均存在正相关(r =0.350,0.236,0.260,0.240,P <0.01)。结论NLR 可用于诊断 ICP 和对 ICP 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44例临床分析

    作者:胡波;梅飞龙;曹善珠;王福君

    目的分析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血中总胆汁酸、肝酶与羊水粪染的变化关系.方法对44例ICP患者临床特点及血生化指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ICP患者血液总胆汁酸升高并与羊水粪染呈正相关,肝酶大部分轻中度升高.结论提高对ICP的认识,加强产前检查,做到早诊断,对降低母亲及胎儿的危害具有临床意义.

  • 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立维;张健民;荣文

    胆汁酸只在肝脏内合成,是促使胆汁形成的原动力之一.人体胆汁酸池约为1.5~4.0g,正常情况下血清总胆汁酸(TBA)含量非常低(约5umol/L),其水平增高对肝胆系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本文将39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TBA与其他常规肝功能指标进行比较,旨在探讨TBA测定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胆酸类 肝硬化 诊断
  • 血清胆酸测定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田颖;陈军;马秀玲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产科重要并发症之一,国内对ICP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尿三胆和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现报告84例ICP患者血清胆酸、肝功能指标测定结果并作一分析.资料与方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