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转腕摧峰增崛崎,秋毫茧纸常相随——毛笔文化
毛笔,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毛笔是汉族在生产实践中发明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勤劳智慧的汉民族又不断地总结经验,存其精华,去其糟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几千年来,它为创造汉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促进汉民族与世界各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毛笔是汉民族对世界艺术宝库提供的一件珍宝.
-
安琪YE 美味的秘密——访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朝晖
YE,是英文Yeast Extract(酵母抽提物,亦称酵母味素)的缩写,是一种源自食用酵母的新型调味料,它以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用酵母为原料,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将酵母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等降解后精制而成,主要成分为多肽、氨基酸、呈味核苷酸、B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
子宫肌瘤妇女应用曼月乐宫内节育器的研究进展
子宫肌瘤或称之为子宫平滑肌瘤,是一种源于平滑肌的良性肿瘤,大多数患子宫肌瘤的妇女没有明显症状,它的主要临床症状有月经过多、痛经、盆腔压力增加伴有疼痛和生殖功能障碍[1].
-
沉香的醇浸出物和沉香四醇含量测定及品质分类
目的:分析与评价国内外沉香药材的质量,对沉香品质进行分类.方法: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沉香鉴别项下相关要求测定样品醇浸出物的含量;采用HPLC法,Altima C18色谱柱(4.6 mmx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0.1%甲酸水(B)梯度洗脱,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252 nm,柱温30℃,测定样品中的沉香四醇含量;结合醇浸出物和沉香四醇含量结果探讨沉香品质分类.结果:沉香四醇在2.0~ 750.0μg(r =0.999 6)与其峰曲线下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2.1%,RSD 2.8%.52种沉香样品中沉香四醇质量分数在0.10%~6.60%,醇浸出物质量分数为6.07%~57.06%.沉香醇浸出物与结香方式、种源无相关性.沉香四醇含量高低与种源、结香方式有一定的相关性.种源为白木香的人工和天然沉香2种结香方式中沉香四醇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67%,0.15%,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天然沉香种源为Aquilaria malaccensis与A.crassna,沉香四醇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2.57%,0.70%,两者有差异(P<0.05);与白木香(0.15%)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沉香按沉香四醇含量高低进行品质分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
牻牛儿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
目的:研究牻牛儿苗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方法:23个样品进行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分析,利用NTSYS软件计算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并用UPGMA方法聚类,构建亲缘关系系统图.结果: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4条多态性明显、反应稳定的引物,在23份供试材料DNA中共扩增出18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42条,占76.8%.材料间ISSR标记遗传相似性系数(GS)在0.458 ~0.916.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供试材料均可区分开,并聚为6组.结论:分子标记研究结果与牻牛儿苗的地理位置、形态性状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较好地揭示了牻牛儿苗种源间的遗传关系,可为牻牛儿苗资源划分和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
不同种源玉竹多糖含量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不同种源玉竹多糖含量比较及分析,为玉竹种质资源利用与良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国主分布区玉竹野生种质资源21份,考察农艺性状、经纬度与海拔,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用Excel,SPSS,DP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供试玉竹种源间农艺性状与多糖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湖南与四川种源多糖含量较高,其次为浙江种源;多糖含量与叶宽、根状茎直径、海拔相关性较低,在叶大而狭长,茎较粗,果实较大的低经纬度种源中较高;12个性状可简化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44%;21个种源可划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植株较高大,茎较粗,果实大,叶片较多而狭长或宽厚,根状茎产量高,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结论:共筛选出8个优良种源,良种选育时,可优先在湖南与四川平昌种源中选择,其次为浙江临安、浙江磐安与吉林抚松种源.
-
甘草种源种子形态与萌发特性的地理变异研究
目的:研究甘草种源种子形态特征与萌发特性的地理变异规律,探讨地理变异模式和生态学机制,为甘草种子区划和种子调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现地调查收集种源种子材料,随机抽样测定形态和千粒重,通过室内发芽实验观察种子萌发特性.结果:甘草的种子形态特征大致呈现自西向东,种粒逐渐增大的经向变异趋势.发芽特性呈现随海拔高度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增加,平均发芽速度加快的垂直变异趋势,并且平均发芽速度呈现自西向东发芽时间逐渐延长的经向变异趋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甘草种源种子的种粒大小与该产地年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种子发芽速度在干旱、高温、强日照生态环境下加快的变异趋势.结论:甘草种子形态特征和萌发特性存在显著的地理变异,地理变异的形成与种源适应该产地的生态环境有关.
-
不同种源胡芦巴生长发育特性初步观察
目的:为胡芦巴的良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不同种源胡芦巴,在北京和宁夏隆德种植,定期调查生长发育情况,后进行收获期考种。结果:不同种源胡芦巴在苗期形态、生长特征、产量及质量性状方面存在差异。结论:在北京和宁夏隆德种植胡芦巴,国外印度种源、国内宁夏种源表现较好。
-
鱼腥草种源挥发油类物质多样性及遗传基础的研究
目的:揭示全国鱼腥草主产区种质资源挥发油类物质多样性及其遗传基础,为选育优质、稳定的鱼腥草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用气相色谱法测定22个种源鱼腥草中挥发油成分,并比较不同种源挥发油类物质峰面积、形态特征、分子标记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种源鱼腥草中既存在共有挥发油成分,又存在非共有挥发油成分,且共有挥发油成分峰面积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挥发油成分绝对峰面积、相对峰面积、RAPD分子研究的遗传距离分别聚类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并可从形态特征上进行区分.结论:不同种源鱼腥草中挥发油类物质存在多样性,不仅与形态特征相关联,还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根据挥发油成分、形态与分子标记鱼腥草可划分为2个类型.
-
不同种源益母草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
目的:阐明不同种源益母草的遗传关系.方法: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来自益母草主要分布区19个种源样本.结果: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20个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共扩增出164条带,其中117条带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条带比率(PP8)为71.34%,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9个益母草种源聚为3类.结论:分子标记研究结果与益母草的地理位置、形态性状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较好地揭示了益母草种源间的遗传关系,可为益母草资源划分和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
不同种源肿节风反丁烯二酸和异秦皮啶含量研究
目的:揭示肿节风反丁烯二酸和异秦皮啶质量分数的变异规律,为肿节风资源利用与药材质量优化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建立异秦皮啶与反丁烯二酸的HPLC测定方法,并测定全国21个不同种源肿节风药材中异秦皮啶与反丁烯二酸的质量分数.结果:不同种源肿节风反丁烯二酸和异秦皮啶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海拔从低到高,两者质量分数都逐渐减少;与经度、纬度关系密切,其中异秦皮啶质量分数在肿节风自然分布中心区高;肿节风反丁烯二酸和异秦皮啶质量分数地理变异规律不同药材部位表现不一,茎比叶密切.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肿节风反丁烯二酸和异秦皮啶质量分数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肿节风药材中此2种成分的质量控制.研究结果基本代表了我国肿节风药材质量及其差异的现状,与传统观点认为"江西、福建、浙江所产肿节风药材质量较佳"一致,建议上述区域列为今后肿节风药材良种选育与基地建设的重点.
-
草珊瑚光合特性研究
目的:了解草珊瑚光合特性,为草珊瑚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种植在浙江林学院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内采自20个全国主产区草珊瑚种源的植株光合特性进行系统测定与比较.结果:草珊瑚的光饱和点均在800μmol·m~(-2)·s~(-1)左右,光补偿点在14.70~48.68μmol·m~(-2)·s~(-1);各不同种源草珊瑚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上下午各有一高峰,在11:00-13:00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主要因子有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二氧化碳浓度(CO_2S)和蒸腾速率(T_r),其与净光合速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值分别为-0.89(P<0.01),-0.75(P<0.05),0.69(P<0.05).结论:草珊瑚具有良好的耐荫性,通过遮荫和洒水以降低小环境温度,提高湿度,可减少"午休"现象出现的时间,提高光合效率.
-
一年生甘草药材产量与甘草酸含量的广义遗传力及其遗传相关性分析
目的:估算甘草药材产量和甘草酸含量的广义遗传力及其与各生长指标和生物量指标的遗传相关关系,为优质甘草培育技术体系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法布置多点种源试验,采用HPLC测定甘草酸含量,采用经典遗传学的方法估算广义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系数.结果与结论:甘草酸含量受产地环境和自身遗传双重因素的影响,但产地环境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单试验点广义遗传力(h2)估算结果表明,药材产量(w下)和甘草酸含量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663 2,0.751 1,受中等偏上遗传控制,具有一定的遗传改良潜力.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在表型上还是遗传上,株高和地径与药材产量(W下)均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这暗示株高和地茎可作为评估甘草药材产量的地上指标;甘草酸含量与侧根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株高、地径、芦头直径(D芦头)、总生物量(W总)以及地下部分生物量(W下)等指标在遗传上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这暗示在甘草遗传改良中,高产和高含量难以兼顾,在制定遗传改良方案时,要根据具体改良目标权衡考虑.
-
遗传和环境对唐古特大黄功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
以采自青海省6个唐古特大黄种源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四川若尔盖、甘肃宕昌和河北沽源3个试验点布置种源试验,采用HPLC测定功效成分含量.探讨遗传与环境及互作效应对唐古特大黄游离蒽醌类、结合蒽醌类、酚酸类和二蒽酮苷类4类功效组分(包含14种功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为大黄人工栽培中优质产地和种源选择提供依据.多点种源试验结果表明遗传和环境对唐古特大黄各功效成分含量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酚酸类成分含量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他3类成分含量受环境和遗传共同影响,其中环境因素所占比重较大.提示优质唐古特大黄的栽培应优先考虑环境,再选择种源.四川产地环境可能有利于唐古特大黄结合蒽醌类成分含量的积累,甘肃产地种植环境可能有利于游离蒽醌类、酚酸类和二蒽酮苷类成分含量的积累.根据功效组分含量和比例初步推断,种源T4可作为潜在的清热解毒和逐瘀通经专用药材的种质,种源T3和T6可作为潜在的泻下攻积专用药材的种质,该研究结果对大黄精准药材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利用DGGE和454测序研究不同浙贝母种源对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探讨不同种源浙贝母根际真菌群落多样性差异,以了解浙贝母的土壤微生态机制.利用变性凝胶梯度电泳(DGGE)和454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不同种源浙贝在同一块地种植其根际真菌的多样性及组成.DGGE结果表明,本地种源(宁波种)根际真菌Shannon指数高于南通和磐安种源.测序结果显示宁波产地的浙贝根际真菌主要由子囊菌、半知菌、接合菌以及一些未知真菌组成.其中,3个种源根际大部分真菌种类相同,但每个种源均有特异性真菌.454测序结果发现磐安本地种真菌多样性高于宁波和南通等外地种,与DGGE结果相同,这可能是本地种进化适应的结果.磐安实验地的根际土真菌包括Fungi_incertae_sedis,Ascomycota,Mucoromycotina,Basidiomycota,Chytridiomycota等10个门,其中前5门几乎占据了整个群落的90%,其真菌的种类和数量均超过宁波实验地,充分显示出产地的差异以及宏基因组测序的优越性.磐安种根际真菌隶属于10门29科28属159种,宁波种6门20科19属136种,南通种8门37科47属289种,非根际土则隶属于7门25科24属102种.其中Dothidea,Capnobotryella,Conidiobolus等属仅存在南通种,而Pyrenochaeta,Glomus,Pseudonectria等则只存于磐安种,暗示这些真菌的存在与浙贝母相关.种源和产地实验发现本地种的真菌多样性高于外地种,每个种源根际均有特异性真菌,说明根际真菌多样性及组成是由浙贝母种源和产区的土壤类型共同决定,而这些真菌等微生物通过与土壤-根际微生态系统的互作,反过来会进一步影响浙贝母的生长.
-
先天性中耳胆脂瘤1例
先天性胆脂瘤又称表皮样囊肿或珍珠瘤,是一种源于皮肤外胚层的先天性肿瘤,为胚胎早期神经沟封闭时,皮肤外胚层的剩件残留发展而成.按其部位,可分为颅外型和颅内型.颅外型的可以发生在中耳和乳突,因其发病隐匿,易被误诊,延误治疗.目前国内外有关先天性中耳胆脂瘤的文献不多见,本文就收治的1例先天性中耳胆脂瘤报告如下.
-
儿童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影像表现一例并文献复习
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是一种源于支气管黏膜腺体及其导管的肺部少见恶性肿瘤.本病既可发生在成人,也可发生在儿童.近我院收治年仅8岁的儿童1例,并复习国内文献,对中国儿童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临床和影像表现作一讨论.
-
颅内高密度表皮样囊肿的CT表现与临床分析
表皮样囊肿又称胆脂瘤或珍珠瘤,是一种源于皮肤外胚层的先天性肿瘤.占颅内肿瘤1.4%~3.0%.CT通常表现为无强化的低密度影,表现为高密度者非常少见,容易误诊.
-
一年生甘草生长特性、甘草酸含量的地理变异及其生态学机制的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甘草生长特性和甘草酸含量的地理变异格局,探讨其地理变异格局形成的生态学机制,为甘草优质高产栽培生产实践中的产地选择和种子调拨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盆栽法布置试验,烘干法测定生物量,HPLC法测定甘草酸含量.结果 ①株高、小叶宽、顶叶长和地上部分生物量随纬度增加(自南向北)而减小;小叶数、芦头直径、侧根粗度随着经度的增加(自西向东)而减小,甘草酸含量随着经度的增加而升高.②小叶长、小叶宽、顶叶长、顶叶宽、总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年均温等温度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5);株高与各月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甘草酸含量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甘草在一年生阶段,生长特性和甘草酸含量存在显著的地理变异,地理变异的形成与种源适应该产地的生态环境有关.
-
人参种源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
目的 阐明不同种源人参的遗传关系.方法 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来自人参主要分布区17个种源样本.结果 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0个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共扩增出95条带,其中80条带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84.21%,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7个人参种源聚为4类.结论 分子标记研究结果与人参的形态性状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较好地揭示了人参种源间的遗传关系,可为人参资源保育和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