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尿道下裂患者SRD5A2基因突变的研究

    作者:徐家杰;李森恺;李强;范巨峰;王艳萍;李养群;沈岩

    目的探讨SRD5A2基因在尿道下裂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96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PCR扩增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SRD5A2基因全部外显子序列.结果96例中有14例发现了8种突变,5种错义突变,1种同义突变,1种无义突变,1种移码突变.分别位于第1、4、5外显子.其中Gln6stop,His232His,Phe234Leu及移码突变没有报道过.结论第4外显子是突变发生的热点区域,约1/10尿道下裂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SRD5A2基因结构异常.

  • 5α-还原酶缺乏症86例SRD5A2基因检测结果与临床表型分析

    作者:宋艳宁;范丽君;赵岫;巩纯秀

    目的 分析5α-还原酶缺乏症的分子遗传学和临床表型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07年至2017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与遗传代谢中心就诊的86例5α-还原酶缺乏症患儿SRD5A2基因变异结果和临床表型(外生殖器表型以Prader分级)特点,并通过文献比较不同地区患儿的变异差异.结果 86例患儿中共有15例SRD5A2基因纯合变异(17%),71例复合杂合变异(83%).本组共172个等位基因的变异,主要位于外显子1和外显子4上,其中外显子1变异频率为23.8%(41/172),外显子4变异频率为55.8%(96/172).86例患儿中共检测出19种SRD5A2基因变异类型,其中5种为新发变异(p.A228F,p.E57D,p.V124D,p.A117D,p.E197K);65例患儿有p.R227Q位点蛋白的变异(76%),31例患儿有p.Q6*蛋白变异(36%),其他少见类型如p.R246W,p.R103*等.常见蛋白变异位点的频率在我国南北方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RD5A2基因p.R227Q蛋白变异临床表型Prader 3~4级约占82%,Prader 0~1级仅占2%;p.Q6*变异临床表型Prader3级占50%;p.R246Q变异临床表型主要为Prader 3级,表现为男性化不全(小阴茎合并尿道下裂);p.G203S变异临床表型Prader 2级20%,Prader4 ~5级73%;各变异类型对应的各临床表型例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86例患儿中共发现了19种SRD5A2基因的变异类型(含5种新发变异),76%含p.R227Q变异.不同变异会有不同的临床表型,同一变异所产生的临床表型也各不相同.各变异频率在南北方间无明显差别.

  • 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的临床研究热点

    作者:陈艳

    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是由SRD5A2基因的失活突变引起的,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先天性代谢性缺陷病.由于该基因突变种类繁多,引起的酶缺乏程度各异,患者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型,从不典型的男性性征至完全的女性性征(小阴茎、会阴阴囊型尿道下裂和完全的女性表型),而且青春期开始出现男性化.这些患者的临床表型可能迥乎不同,基因型也具有多样性,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依旧在深入探讨中.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与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及其他46,XY性分化障碍性疾病在临床上具有相似性,应注意鉴别诊断.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激素检测、尿类固醇分析以及基因检测等.激素诊断的参考值仍需要进一步综合研究,诊断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化.多数患者在青春期前后会发生抚养性别身份从女性到男性的转变,会出现性别焦虑.患者存在性别社会认同以及其他伦理学争议.治疗方面,性别分配以及社会性别管理,诸如手术方式也有待进一步研究.该文对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临床特点、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鉴别诊断、诊断依据以及治疗策略以及未来的挑战进行综述,以助于减轻患儿由青春期性别转换带来的痛苦,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 52例尿道下裂患者5α-还原酶2型基因突变研究

    作者:王瑞芳;董治亚;王伟;沈丽萍;肖园;王秀民;陆文丽;孙文鑫;倪继红;陈凤生;王德芬

    目的 分析中国人群儿童尿道下裂患者5α-还原酶2型基因(SRD5A2)突变的发生率,探讨该疾病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择2006-01-01-2011-12-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52例尿道下裂患儿,观察临床特征并行辅助检查,采用PCR直接测序方法对SRD5A2基因的1-5外显子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在52例患儿中共发现了包括4个突变位点的7例SRD5A2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3.5%),其中5例为复合杂合突变(p.G203S/p.R227Q,p.L20P/p.R227Q,p.L20P/p.R227Q,p.L20P/p.G203S,p.R227Q/p.R246Q),另2例为纯合突变(p.R227Q和p.L20P).结论 SRD5A2基因突变可能为中国儿童尿道下裂的常见病因之一,对尿道下裂患儿应在性别决定和外科手术矫治前即行SRD5A2等基因的分子筛查,以期对本症更有效的防治.

  • 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8例分析

    作者:侯乐乐;梁立阳;欧辉;孟哲;张丽娜;李栋方;李平甘;罗向阳

    目的 分析儿童期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例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基因检测特点.结果 8例患儿中有7例社会性别为男性,l例社会性别为女性,均有外生殖器发育异常病史,体格检查可见外生殖器外观异常,包括小阴茎、阴茎下弯畸形、尿道下裂、阴囊壁裂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激发试验提示睾丸组织存在且具有分泌睾酮功能;SRD5A2基因检测共发现5个位点突变,包括c.282-1G>C、c.586G>A,p.(Gly 196Ser)、c.680G>A,p.(Arg227Gln)、c.159G>A,p.(Trp53X)、c.607G>A,p.(Gly203Ser),其中c.680G>A,p.(Arg227Gln)突变和c.607G>A,p.(Gly203Ser)突变出现频率高.结论 儿童期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均有外生殖器发育异常表现,性激素检查和hCG激发试验有助于判断睾丸组织功能,确诊需行SRD5A2基因检测;本组病例发现c.680G>A,p.(Arg227Gln)突变和c.607G>A,p.(Gly203Ser)突变可能为中国人群中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患者的热点突变.

  •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作者:杨瑞娟;周裕林;李健;郭奇伟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IS)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男性假两性畸形,属于性发育障碍疾病(DSD)的一种.患者的染色体核型为46,XY,目前认为是一种伴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患者可表现为一系列雄激素抵抗性临床症状,从无生育能力但外貌正常的女性到完全正常表型有原发性不育或者无精少精症的男性不等,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就AIS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疾病的认识,对提高患者的诊疗有所帮助.

  • 5α-还原酶2缺乏症5例临床表型与基因型分析

    作者:丁宇;王剑;李娟;程青;李辛;王秀敏;黄晓东;沈亦平;沈永年

    目的:探讨5α-还原酶2缺乏症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例5α-还原酶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联性。结果5例患儿都表现为阴茎短小(3例类似阴蒂外观),睾丸发育不良。5例患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激发后睾酮/双氢睾酮(T/DHT)比值10.26~64.99。基因检测显示,1例为纯合突变c.680G?>?A,4例为复合杂合突变;突变性质主要为错义变异,其次分别为缺失、重复、无义变异。结论5α-还原酶2缺乏症的临床表型均有外生殖器发育异常,基因检测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 5α-还原酶2型缺陷症患儿4例临床特征及早期诊治

    作者:程彤;朱惠;朱文娇;王浩;韩兵;赵双霞;吴万龄;刘阳;程开祥;乔洁

    目的 分析4例5α-还原酶2型缺陷症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该病的早期基因诊断、相关治疗及对患儿预后的重要性.方法 收集4例5α-还原酶2型缺陷症患儿的临床病史资料,测定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及双氢睾酮(DHT)等激素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所有患儿SRD5A2基因的5个外显子区域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4例患儿的血清性激素均处于青春期前水平,患儿1、3的基础DHT均处于正常范围,对患儿1和2进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激发试验.4例患儿共发现p.G203S、p.R227Q、c.655delT和p.Q6X等4种SRD5A2基因突变类型,且均携带p.V89L多态性位点.此外,在患儿1和4中发现,早期使用DHT软膏的患儿阴茎长度明显增加.结论 对于尿道下裂伴小阴茎的患儿,应早期行基因诊断,明确5α-还原酶2型缺陷症的诊断.幼儿期或儿童期采用DHT软膏配合手术治疗有利于患儿尽早明确社会性别,改善其长期预后.

  • 65例染色体核型为46,XY的尿道下裂患者AR和SRD5A2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郑小琴;毛宇;邱碧原;彭春艳;马誓;唐向兰;杨季云;杨正林

    目的 观察临床诊断为尿道下裂、染色体核型为46,XY的患者AR及SRD5A2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尿道下裂患者的遗传病因.方法 运用Sanger测序技术对2015-2017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的65例临床诊断为尿道下裂、染色体核型为46,XY的患者AR和SRD5A2基因编码区进行检测.对检出候选致病突变行家系分析,对新突变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65例尿道下裂患者中,8例患者在AR基因上存在半杂合子突变,共7个突变等位基因,其中2个突变未报道过: c.1792A > C、c.2581A > T.25例患者在SRD5A2基因存在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共17个突变等位基因,其中4个突变未报道过: c.269A > C、c.350C > A、c.365A > G、c.662T > G.SRD5A2基因1号和4号外显子为突变热区,c.680G > A、c.16C > T为突变热点.AR和SRD5A2基因突变检出率为51% (33/65) .结论 在染色体核型为46,XY尿道下裂患者中存在AR和SRD5A2基因突变.6个新突变丰富了AR和SRD5A2基因突变谱.

  • 25例尿道下裂患者的核型及SRD5A2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袁诗敏;钟昌高;李秀蓉;杜娟;李汶;卢光琇;谭跃球

    目的 对25例尿道下裂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SRD5A2基因突变分析,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对25例尿道下裂患者进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及SRD5A2基因的突变分析,基因检测阳性结果者进一步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家系分析.结果 25例患者中2例存在染色体异常,8例患者的SRD5A2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临床表型均为近端型尿道下裂.涉及p.G203S/p.R227Q、p.R227Q/p.R246Q、p.Q6X/p.Q71X、p.L20P/p.G203S、p.Q71X/p.R227Q共5种基因型6种突变类型,突变率占全部尿道下裂患者的32% (8/25),占染色体正常尿道下裂患者的35% (8/23),占近端型尿道下裂患者的44.4%(8/18),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这些突变都具有致病性.结论 核型异常和SRD5A2基因突变是导致近端型尿道下裂的主要病因,该研究结果为患者的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