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妊娠期黄疸的临床分析
2001年10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人民医院和第三医院联合查房.会议由第三医院产科李诗兰主任主持.会议就妊娠期黄疸的病因进行讨论.
-
42例妊娠期黄疸病因分析及诊治要点探讨
目的 分析妊娠期黄疸的病因,探讨提高妊娠期黄疸的临床诊治技术,进一步提高对妊娠期黄疸的认识,降低母儿的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确诊的42例妊娠期黄疸病例.结果 死于妊娠急性脂肪肝1例,死胎1例.结论 提高医患双方对该病的认知率、早诊早治对降低母儿死亡率极为重要.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15例临床分析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为妊娠期特有的一种以黄疸为表现的病征,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占妊娠期黄疸的1/5,临床特点是"先出现全身瘙痒,继而发生黄疸,一般在妊娠晚期发病产后迅速消退.我院自1990年1月~1997年1月对有瘙痒症状的孕妇,常规测定血、尿胆红素,确认本病15例,现分析如下.
-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和胆结石的诊断与处理
急性胆囊炎和胆结石是妊娠期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仅次于阑尾炎,居第二位.发病率为1‰~8‰[1].70%的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妇女胆结石症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2].由于妊娠期胆囊形态与功能的变化,胆囊组织细胞核及胞浆都具有雌激素、孕激素的受体,减轻胆囊对缩胆囊素的反应,胆囊排空率降低,残余量增加,空腹胆囊的容量增加,胆汁淤积,加上血清胆固醇升高,易导致胆囊炎、胆管阻塞、胆结石形成.胆石症占妊娠期黄疸病例的7%左右.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机理以及对母儿危害的分析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的合并症,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约占妊娠期黄疸的1/5,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种以黄疸为表现的病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胆汁淤积为特征.目前病因不十分明确,观察发现,发病原因与体内雌激素水平、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有关.
-
妊娠期黄疸的病因及母婴预后
妊娠期黄疸是妊娠期较常见的疾病,是孕产妇死亡的第6位原因[1],居非直接产科死因中的第2位[2].其病因复杂,不同孕期的黄疸原因各异,处理方式和预后也不同.我们回顾分析了妊娠期黄疸195例,探讨妊娠期黄疸的临床特点及其母婴预后.
-
茵陈蒿汤为主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症10例
肝内胆汁淤积症(简称ICP)常发生在妊娠晚期,由于肝小叶中央区胆管内胆汁淤积,引起瘙痒、黄疸,成为主要症状。以往认为该病是良性过程,对母儿无不良影响,自70年代以来逐渐认识该病对母儿均有危害,尤其对围产儿影响更大,有导致胎儿早产,宫内窘迫,胎死宫内者。西医对该病的治疗尚在探索阶段,本院从1997年至1999年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共治疗该病10例,效果良好。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 10例为孕28~38周,主要症状为瘙痒,程度不一,随孕期增加而进行性加重,夜间尤甚。同时有部分病例伴有轻微黄疸、恶心、腹胀等症状。肝功能检查: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升高,血清甘胆酸(CG)46.4±20mg/L。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药物治疗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又称妊娠期特发性黄疸、妊娠瘙痒症或妊娠复发性黄疸,约占妊娠期黄疸的1/5.其病因不甚清楚,但发病和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增高密切相关.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8例分析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为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可致早产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死胎、死产及产后出血,本病在妊娠期黄疸中占第二位,为产科逐渐引起重视的高危妊娠之一.我科自1993年以来,确诊本病8例,现分析如下:
-
健脾利湿中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18例
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ICP)是孕妇特有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妊娠中晚期出现皮肤瘙痒、黄疸,肝功能异常,胆酸及碱性磷酸酶升高.ICP占妊娠期黄疸的25%~40%,发病率为0.08%~4%,本病可导致23%胎儿窘迫,36%~37.2%胎儿早产,使围产儿死亡率高达11%~20%.笔者采用健脾利湿中药治疗ICP 1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产科处理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in pregnancy,VHP)是我国常见妊娠合并症之一,超过半数的妊娠期黄疸为病毒性肝炎所致.
-
妊娠期黄疸的病因和诊断
妊娠期黄疸(jaundice in pregnancy)是妊娠期较为常见的疾病.20世纪80年代我国纪克宁报道的妊娠期黄疽发生率为0.066%,国外文献报道,妊娠黄疸的发生率为1:429,且大多数为初产妇,病因有妊娠期合并症及与妊娠有关的疾病(见表1).其中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占首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占第二位.另外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妊高征引起的HELLP综合征均可直接引起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导致妊娠期黄疸,起病急、病程短,严重危及母儿的安全.及时发现妊娠期黄疸的病因,做出正确诊断,是十分必要的.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又称妊娠期特发性黄疸、妊娠瘙痒症或妊娠复发性黄疸.约占妊娠期黄疸的1/5.病因虽不甚清楚,但发病和雌激素密切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与种族遗传有关.过去认为对母婴无不良影响,但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该病的早产率、宫内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高,已引起产科临床的关注.1883年Ahlfeld首次报道,1954年Suanbory和1955年Thorling分别提出本病的病理,并对其临床表现,生化改变和组织病理学进行了系统的描述,随后不少学者对ICP的流行病学及诊断学作了深入的研究.
-
妊娠期肝病及处理原则
妊娠期黄疸由妊娠期特发及并发两大类肝病引起,对孕妇及胎儿均有不利影响,甚至危及其生命.就相关病因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对广大临床医师在实际工作中做出具有预见性的诊断及给予恰当的处理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妊娠期特发性黄疸及处理原则1.1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ICP):ICP是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以胆汁瘀积、皮肤瘙痒为特征的一种妊娠特性肝病,病因不明,大多预后良好.治疗上包括以下方面:①缓解瘙痒的药物如抗组胺药、苯二氮革类药物及消胆胺等.②改善胆汁瘀积,促进胎儿组织器官发育成熟的药物.地塞米松是治疗ICP之首选药物.③对抗雌激素导致的胆汁分泌紊乱的药物:S一腺苷甲硫氨酸(SAME)、熊去氧胆酸(UDCA)均可预防由雌激素诱导的胆汁瘀积,对ICP患者症状及生化指标均有改善.
-
妊娠期黄疸67例临床分析
妊娠期孕妇出现皮肤和(或)巩膜黄染者在产科临床上屡见不鲜,为了提高临床对妊娠期黄疸的认识,现对长沙市二医院7年间收治的67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
中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40例
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ICP)是孕妇特有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妊娠中晚期出现皮肤瘙痒、黄疸,肝功能不正常,胆酸及碱性磷酸酶升高。ICP占妊娠期黄疸的25%~40%,中国发生率为0.08%~4%,本病可导致23%胎儿窘迫,36%~37.2%早产,使围生儿死亡率高达11%~20%。故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的重视。由于该病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还无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案,有学者推荐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