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归脾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归脾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例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氨肽素,1g/次,3次/d;波尼松,10~20mg/次,3次/d.治疗组35例归脾汤(黄芪炙45g,阿胶、白术、人参、茯神、龙眼肉、酸枣仁各15g,白芍、山药、木香各10g,甘草炙6g,远志、当归各3g;肌肉出血加紫草10g,仙鹤草30g;月经淋漓不断加五味子10g,山萸肉15g;鼻出血、牙龈出血加藕节25g,五倍子10g);水煎服,1剂/d,水煎400mL,早晚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口服,200mL/次.连续治疗28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症状积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5.7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症候积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归脾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氨肽素联合小剂量环孢素治疗糖皮质激素耐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氨肽素联合小剂量环孢素治疗糖皮质激素耐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用氨肽素联合小剂量环孢素治疗糖皮质激素耐药的ITP患者58例,监测治疗前后血小板数目、骨髓中巨核细胞数、产板型巨核细胞数,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58例治疗6个月后显效14例,占24.1%,良效22例,占37.9%,进步4例,占6.9%,无效18例,占31.1%,总有效率68.9%.结论 氨肽素联合小剂量环孢素可作为糖皮质激素耐药的ITP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
芪茜合剂治疗小儿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0例
笔者于1998年2月~2001年7月,运用以芪茜合剂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对60例小儿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进行治疗观察,并设立以氨肽素为主治疗的42例作为对照,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总结如下.
-
注射风疹疫苗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患儿男性,8岁.于注射风疹疫苗后8小时出现全身皮肤粘膜出血点、紫癜、瘀斑,口腔粘膜血泡,鼻衄.无发热,无汗、脾、淋巴结肿大.血常规:WBC:7.6×109/L.Hb:130g/L,BPC:20×109/L.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巨核细胞增多,全片(1.5cm×2cm)共见巨核细胞108只,以小巨核为多.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点,d1-5,以后改为强的松45mg,晨起一次顿服.另辅助应用氨肽素及止血治疗后,出血症状渐消失,血小板恢复正常.随访7个月无复发.
-
妊娠合并血管性血友病1例
一、病情摘要患者,22岁,妊1产0,主因"发现血管性血友病2年,停经38周"于2001年11月10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月经量中等,末次月经2001年2月25日,预产期2001年12月2日.妊娠3个月我院门诊查血小板计数为65×109/L,给予氨肽素、维生素C口服,孕期血小板波动于46×109/L~82×109/ L,妊娠14周行血友病类疾病凝血检查,异常项Ⅷ因子促凝活性(Ⅷ:C)35%(正常对照为100%),Ⅷ因子抗原(ⅧR:Ag)10%(正常对照为100%),Ⅷ:C/ⅧR:Ag1.17(正常对照为1.0),无自发出血倾向,未进行特殊治疗.患者7岁乳牙脱落时牙龈出血1h不止,应用云南白药后血止,未诊治.
-
妊娠合并血管性血友病1例
一、病情摘要患者22岁,主因发现血管性血友病2年,停经38周于2001年11月20日收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经量中等,孕1产0,末次月经2001年2月25日,预产期2001年12月2日.孕3个月在本院门诊产前检查,血小板计数为65×109/L,给予氨肽素、维生素C口服,孕期血小板波动于46×109/L~82×109/L.妊娠14周行血友病疾病凝血检查,结果Ⅷ因子促凝活性(Ⅷ-C)为35%(正常对照为100%),Ⅷ因子抗原(ⅧR:Ag)10%(正常对照为100%),Ⅷ:C/ⅧR:Ag1.17(正常对照为1.0),但无自发出血倾向,未进行特殊治疗.患者7岁乳牙脱落时牙龈出血1 h不止,应用"云南白药"治疗后血止,未进一步诊治.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继发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一例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农民,49岁,因"头痛1年,加重伴左侧肢体乏力,抽搐4 d"于2006年12月20日入院.患者3年前开始排"酱油样小便",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减少(具体不详),酸溶血(Hams)试验(+),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诊断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给予"司坦唑醇、泼尼松、再造升血片、氨肽素"治疗后,小便颜色转为黄色.
-
第94例血小板减少-双下肢浮水-发热-进行性呼吸困难
病例摘要患者男,55岁.1997年因腹泻于外院发现血小板(30~35)×109/L,未诊治.2000年5月出现刷牙时易牙龈出血、鼻衄,伴乏力,外院查血小板20×109/L;血肌酐(Cr)正常,尿素氮(BUN)8.2 mmol/L;B超:脾厚48 mm;骨髓象: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活检(-),考虑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氨肽素、肌酐治疗,因血小板无明显升高而停药.
-
达那唑、胸腺肽与氨肽素联合治疗成人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目的总结达那唑、胸腺肽与氨肽素治疗成人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15例慢性难治性ITP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显效,4例良好,3例进步.随访3~50个月,均存活.结论达那唑、胸腺肽与氨肽素治疗成人慢性难治性ITP疗效满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比长期使用激素治疗有显著的优越性.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达那唑 胸腺肽 氨肽素 -
附红细胞体病二例
例1,男,27岁,兽医.因面黄、乏力、发热2个月于2003年12月16日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给猪打针时不慎划破手指,之后出现发热,体温38℃,伴乏力、面黄,曾在他院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口服复方皂矾丸2盒自觉无好转,且上述症状有所加重,又经康力龙、氨肽素治疗15 d,输血3次共600 ml,无好转,于2003年12月15到我院诊治.
-
升板止血汤治疗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升板止血汤对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诊断为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120例,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于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肽素口服,观察组给予升板止血汤口服治疗,观察时间为3个月.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容(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Th2、Th17与Treg亚群T细胞比例,计算Th1/Th2,Th17/Treg比值变化.参考《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准》,比较2组患者临床有效率.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PLT、PCT水平升高,MPV水平降低,血清TNF-α、IL-17水平下降,TGF-β1水平升高,外周血Th1/Th2,Th17/Treg比值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强的松服用剂量以及小维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升板止血汤可以提升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数量,下调血清炎性反应水平,调节体内细胞免疫功能失衡,对于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具有较好疗效.
-
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150 例疗效观察
1992年2月~1995年1月采用氨肽素、西咪替丁、中药冲剂等综合治疗150 例银屑病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50 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06 例,女44 例;年龄16 岁~70 岁,病程30 d~50 a,大多数为1 a~5 a,所有患者均有在外院(个体医生)不规则口服或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服用中药(药名不详)等治疗史,疗效不佳,就诊中初发者48 例,复发者102 例.寻常型128 例,关节型8 例,红皮型6 例,脓疱型5 例,混合型3 例.
-
氨肽素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氨肽素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疗效.[方法] 260例ROU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人行传统治疗,而实验组病人应用氨肽素口服,3次/d,4周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期间溃疡愈合时间及复发时间、溃疡个数.[结果] 氨肽素可以减轻疼痛,加快愈合,明显延长复发时间,减少溃疡个数.实验组有效率96.4%,对照组6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氨肽素治疗ROU 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氨肽素对60Coγ辐射小鼠免疫损伤的保护作用
氨肽素是从哺乳动物毛爪中经高科技工艺提取分离的水溶性蛋白质,临床上作为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型再生障碍贫血、过敏性紫癜及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疾病[1].近年来临床用于肿瘤手术、放疗、化疗后的机体免疫治疗及血液治疗.为探讨氨肽素免疫增强机理,我们以60Coγ辐射小鼠引起免疫损伤为模型,结果如下.
-
慢性乙型肝炎恢复期重症血小板减少1例
患者,男,40岁。因“乏力、纳差、尿黄半月”入院。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食欲下降,伴恶心、尿黄,到当地医院就诊,查肝功能异常(具体不详),给予保肝、退黄、对症治疗,肝功能损害继续加重,到我院门诊就诊,以“慢性乙型肝炎”收入院。既往史:“患者20年前体检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当时查肝功能正常,未用药治疗,此后未定期复查肝功能,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入院查体:T36.5℃,BP 130/90 mmHg ,HR 78次/min ,R19次/min ,神清,慢性病面容,全身皮肤巩膜深度黄染,肝掌阳性,未见蜘蛛痣,心肺无明显异常,腹平软,剑突下压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腹部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辅助检查:肝功能:TBil 181.7μmol/L ,DBil 143.5μmol/L ,ALT 141 U/L ,Alb 36 g/L。入院初步诊断: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度。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抗HAV、抗HCV、抗 HEV、EB病毒DNA、抗CMV阴性;甲胎蛋白133.54 ng/mL ;肝功能:总胆汁酸:171.2μmol/L ;碱性磷酸酶225 U/L ;总胆红素205.0μmol/L ;直接胆红素187.5μmol/L ;间接胆红素:17.5μmol/L ;总蛋白64.6 g/L ;白蛋白34.1 g/L ;谷氨酰氨基转移酶127 U/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17 U/L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67 U/L ;电解质、肾功能正常;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 )8.07×109/L ;中性细胞百分数56.8%;红细胞计数(RBC)4.90×1012/L ;血红蛋白测定(Hb)139 g/L ;血小板计数(PLT)70×109/L ;HSV DNA定量:1.13×106 IU/mL ;上腹部M RI:1.肝硬化。2.汇管区水肿,结合病史考虑为肝炎后改变。3.胆囊炎。入院后给予保肝、退黄、抗病毒(恩替卡韦)、支持治疗以及行人工肝治疗1次,5月20号复查肝功能:总胆汁酸136.0μmol/L ;碱性磷酸酶146 U/L ;总胆红素96.1μmol/L ;直接胆红素92.2μmol/L ;间接胆红素3.9μmol/L ;总蛋白61.7 g/L ;白蛋白34.7 g/L ;谷氨酰氨基转移酶59 U/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1 U/L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6 U/L ;凝血酶原时间14.60 s ;血常规:WBC 4.95×109/L ;N 52.5%;RBC 4.06×1012/L ;Hb 119 g/L ;PLT 40×109/L。给予“氨肽素”口服升血小板治疗,5月27号复查肝功能:总胆红素61.7μmol/L ;直接胆红素57.0μmol/L ;间接胆红素4.7μmol/L ;总蛋白67.3 g/L ;白蛋白38.1 g/L ;谷氨酰氨基转移酶51 U/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1 U/L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8 U/L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拷贝/mL ;PL T :22×109/L继续口服“氨肽素”,5月31号复查血常规:PL T :5×109/L ,未见出血征象,请血液科急会诊,给予IL‐11升血小板治疗,并输血小板1个治疗量,做骨髓细胞学检查示:1、取材稀释2、巨核细胞生成及成熟障碍。再次请血液科会诊,建议:1.密切监测血常规、凝血象,行骨髓活检进一步检查,必要时可行骨髓 EC T检查。患者拒绝行骨髓活检,6月3号复查血常规:WBC 3.63×109/L ;N 47.3%;RBC 4.00×1012/L ↓;H b 118 g/L ;PL T 45×109/L ,继续保肝、口服“氨肽素”治疗,6月16号复查血常规示:PL T 50×109/L ,肝功能接近正常出院。出院后多次复诊,PL T 70×109/L ,停用氨肽素,血小板无下降。
-
参麦注射液治疗因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我院自1997年至今采用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与口服利血生、鲨肝醇等升白细胞药物联合治疗放化疗后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效果满意.现小结如下.1一般资料:46例患者中胃癌8例、食管癌4例、乳腺癌15例、宫颈癌3例、卵巢癌2例、结肠癌5例、肺癌3例、肝癌2例、胰腺癌2例、膀胱癌2例.年龄小41岁,大74岁.术后放化疗者39例,非术后放化疗者7例.全部病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2治疗方法2.1联合治疗组:①采用杭州产(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参麦注射液50ml中含红参、麦冬各1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②取利血生、鲨肝醇、氨肽素常规治疗量口服,疗程同上.2.2对照组、采用利血生、鲨肝醇、氨肽素等升白细胞药常规治疗量口服,疗程同上.
-
氨肽素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观察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主要以血小板减少为临床特征,部分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早期的研究发现,自身抗体介导网状内皮系统清除血小板是引起其计数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期的研究[1]表明,ITP发病机制可能还包括T、B淋巴细胞功能紊乱并干扰巨核细胞分化成熟、体内产生自身抗体致敏血小板等,同时还发现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可以直接破坏血小板,因此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糖皮质激素成为治疗ITP的一线药物[2].
-
妇血宁与氨肽素不连续体系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特征研究
目的研究妇血宁与氨肽素及其片剂不连续体系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特征差别.方法用妇血宁与氨肽素及其片剂进行不连续体系SDS-PAGE,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妇血宁及其片剂在整个泳道均有分布,在分子量大于90 000和小于20 000的区域染色较深,在泳道的前端有至少1条明显的条带;氨肽素及其片剂成分主要分布在分子量小于20 000的区域,在整个泳道无明显的条带;妇血宁和氨肽素与其相应的片剂电泳图谱没有明显的不同.结论在此SDS-PAGE条件下,妇血宁与氨肽素各有不同的电泳特征,可用于妇血宁和氨肽素及其片剂的鉴别.
关键词: 妇血宁 氨肽素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扶正升板汤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2例
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病因大多是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临床上迁延难愈,治疗难度较大.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治疗ITP的首选药物,对多数病例来说都能收到较好的近期疗效,但长期缓解率为10%~20%,不少患者需长期服用以维持治疗,存在较多的副作用.笔者运用温阳济阴、益气补血、凉血摄血的方法治疗ITP 32例,取得较好疗效,同时设立氨肽素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
血小板减少并血栓形成5例护理体会
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血栓形成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5例,男1例,女4例,33~67岁.脑部血栓3例,下肢静脉血栓2例.使用糖皮质激素者4例,服用血宁片者4例,口服再障生血片、氨肽素、达那唑者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