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子宫肌瘤微创治疗的进展
子宫肌瘤(uterine fibroids)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其确切的名称应为子宫平滑肌瘤(uterineleiomyoma).子宫肌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30岁以下少见,20岁以下极少见,由于妇女年龄、种族及评价方法的不同,肌瘤发生率约为20~50%.大多数肌瘤是无症状的,因而确切的发生率未明.黑人妇女的发生率比白人妇女高3~9倍,且发病年龄偏早[1].迄今为止,子宫肌瘤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大量临床观察和实验证明肌瘤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的肿瘤.在高雌激素环境中,如妊娠、外源性高雌激素等情况下生长明显,而绝经后肌瘤逐渐萎缩.随着子宫肌瘤与内分泌的相关研究进展,证实肌瘤组织具有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其密度超过周围正常肌组织.有报道应用外源性激素及克罗米芬后子宫肌瘤增大,抑制和降低性激素水平可防止肌瘤生长,甚至缩小肌瘤及改善临床症状,提示肌瘤是性激素依赖性疾病.70年代,Townsend等采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异构酶技术证实子宫肌瘤是克隆性肿瘤,每个肌瘤瘤体是由单一细胞起源的,且在子宫中的发生是独立的.1995年,Hashimoto等采用X染色体伴性磷酸甘油酸激酶(PGK)基因的差别失活技术证实了上述学说[2].
-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神经变性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的新热点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是糖酵解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催化3-磷酸甘油醛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体内各种组织或细胞的能量代谢均需GAPDH参与.
-
不同洗涤液对自体血回收后红细胞ATP及2,3-DPG含量的影响
由于外科手术用血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是解决血源紧张与防止血源性传染病的重要途径[1,2].如何降低自体血液回收过程对红细胞的损伤,是目前研究的课题之一.我们于2005年8月至2006年3月,采用两种不同洗液对术中自体回收血液洗涤,并对洗涤前后红细胞三磷酸腺苷(AYP)和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含量的变化进行检测,以了解两种洗液对红细胞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
肿瘤标志的基础与临床应用(八)
7.3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又称磷酸烯醇转化酶,是糖酵解中的关键酶,催化2-磷酸甘油酸裂解生成水及烯醇式磷酸丙酮酸.NSE存在于神经组织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当这些部位患癌症时,NSE都会升高.在小细胞肺癌、神经纤维瘤、嗜铬细胞瘤、甲状腺瘤、骨髓瘤、类癌、胰腺癌患者中,可见到NSE升高.
-
磷酸甘油酸激酶的研究进展
磷酸甘油酸激酶(Phosphoglycerate kinase PGK)是糖酵解的关键酶,也是每种生物得以生存的必须酶,该酶的缺乏可引起生物体代谢等功能的紊乱.PGK是一个单体的、高度柔曲性的糖酵解酶,它主要由两个球形的结构阈构成,在与底物结合的过程中发生显著的构相改变,终发生催化效应.该酶在一些细菌细胞中只有一种,而在大多数生物体内则含2~3种同工酶,这些同工酶除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不一样外,还表现出独特的生物学功能.PGK存在于所有的有机生命中,在整个进化过程中,它的序列是高度保守的.人们根据这一保守特点,罗列出9个PGK蛋白质指纹,从而为未知的PGK序列提供生物信息学的鉴定依据.本文主要从PGK的基因结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人们如何通过PGK进化树和指纹等方法来鉴定物种和未知序列这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
泻浊纳气醒神法对慢性Ⅱ型呼吸衰竭大鼠骨密度的影响
实验室诊断慢性Ⅱ型呼吸衰竭的主要依据是动脉血气分析,主要测定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从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影响血液氧气和二氧化碳运输的主要因素有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和红细胞膜带3蛋白的含量[1,2].从中医学角度来看,慢性呼吸衰竭属于中医的“肺衰”范畴,其病机为痰浊闭阻、肺肾气衰,因此,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参照文献报道的方法,造成缺血合并二氧化碳潴留的动物模型,同时用糖皮质激素赋予中医的肺肾气虚证候模型,用中药泻浊纳气醒神汤作为干预因素,观察大鼠骨密度,以探讨该药剂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