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M-CSF核内稳定表达细胞系的构建和鉴定

    作者:涂剑;滕淑静;张晓红;赵雪琴;唐圣松

    目的:构建真核细胞pCMV/nuc/M-CSF载体,建立M-CSF核内稳定表达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M-CSF的核内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扩增人M-CSF活性片段,将M-CSF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nuc,强制性把M-CSF引入细胞核内,通过PCR、测序鉴定筛选阳性重组体pCMV/M-CSF,脂质体介导转染HeLa细胞,经G418筛选后,用RT-PCR、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其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分布.结果:琼脂糖电泳结果显示插入片段为1 400 bp左右,与预期M-CSF分子大小相当;DNA测序分析表明插入质粒的M-CSF无读码框移位,并与来源序列一致.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表明,转染pCMV/M-CSF的HeLa细胞能稳定表达M-CSF mRNA与M-CSF蛋白,且表达的M-CSF定位于HeLa细胞的细胞核.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细胞pCMV/nuc/M-CSF载体,建立了M-CSF核内稳定表达细胞系.

  •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DEL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作者:强卫国;朱鼎良;Gogusev J;Marche P

    目的:在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性疾病中,作为一种突出的特征,动脉管壁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VSMC)的异常积聚常伴随巨噬细胞的存在.VSMC增殖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血管再狭窄等常见血管病变的共同病理表现,对于VSMC过度增殖的机制研究已引起广泛重视.

  • 外源性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

    作者:

  • 液泡膜ATP酶亚基的N末端结构域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协同极化巨噬细胞影响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作者:连丹丹;马贵亮;孙宸;毛伟征

    目的 探讨液泡膜ATP酶亚基的N末端结构域(a2NTD)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协同作用,以及极化的巨噬细胞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巨噬细胞后分为4组:对照组(RPMI 1640),实验I组(M-CSF100 ng/ml),实验Ⅱ组(a2NTD 500 ng/ml)和实验Ⅲ组(a2NTD 500 ng/ml加M-CSF 100 ng/ml),刺激48 h后应用双重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巨噬细胞膜表面抗原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10和IL-12的分泌情况,并用CCK-8法检测巨噬细胞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巨噬细胞膜表面抗原CD68在4组巨噬细胞膜上均有表达(+),平均吸光度值(MD值)分别为:对照组0.092±0.005,实验I组0.095±0.006,实验Ⅱ组0.094±0.005,实验Ⅲ组0.094±0.005,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206在对照组弱表达(一),MD值为0.025±0.004;在实验I组和实验Ⅱ组均有表达(+),MD值分别为0.191±0.012和0.197±0.136,在实验Ⅲ组超强表达((*)),MD值为0.285±0.011;除实验I组与实验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实验I组和实验Ⅱ组细胞分泌IL-10水平分别为(85.65±13.64)ng/L和(87.77±14.25) ng/L,均高于对照组[(71.67±7.56) ng/L,P<0.01];分泌IL-12水平分别为(9.91±1.50) ng/L和(10.15±1.80) ng/L,均低于对照组[(16.87±1.10) ng/L,P< 0.01].实验Ⅲ组分泌IL-10水平为(116.98±14.27) ng/L,高于其余各组(均P<0.01);分泌IL-12水平为(5.31±0.88) ng/L,低于其余各组(均P<0.01).析因分析显示,在对IL-10和IL-12分泌量的影响上,a2NTD和M-CSF具有交互效应(均P<0.05).各组巨噬细胞均能加快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且实验Ⅲ组巨噬细胞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速度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其他各组(均P<0.01).结论 a2NTD与M-CSF在促使巨噬细胞极化及细胞因子分泌上具有协同作用,协同极化的巨噬细胞能明显增强胃癌细胞增殖能力.

  • 肾间质巨噬细胞积聚的调节因素及阿托伐他汀的作用

    作者:田少江;贾汝汉;丁国华;陈玲;彭隽

    肾小管-间质巨噬细胞的积聚程度与间质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巨噬细胞的积聚程度主要受趋化因子和增殖因子的双重调节,小管间质骨调素(osteopontin OPN)的表达与巨噬细胞的趋化相关,巨噬细胞的局部增殖主要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相关.

  •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培养小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中的应用

    作者:胡晓;何嫦;王静;周恬;柳夏林

    目的 建立稳定有效的小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并研究小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培养中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使用方法. 方法 取1 d C57乳鼠视网膜,吹打至碎片后接种于DMEM/F12完全培养基中,待混合胶质细胞充分长出后并分层后,恒温振荡法分离上层细胞,所得细胞使用抗体iba-1及F4/80双标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种类.将所得细胞,按添加mM-CSF方式进行分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加入50 ng/ml mM-CSF且换液后补充;C组:加入100 ng/ml mM-CSF且换液后补充;D组:加入50 ng/ml mM-CSF且换液后不补充.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分组小胶质细胞培养情况;用MTT法检测10、50、100 ng/ml不同浓度mM-CSF对小胶质细胞培养增殖效果. 结果 所得细胞经iba-1及F4/80双标免疫荧光双染证实为小胶质细胞.培养10 d后,A组细胞逐渐减少;B组及C组细胞增殖明显,但形态变为长梭形;D组细胞增殖,并呈典型小胶质细胞分枝状.MTT实验结果显示100 ng/ml浓度mM-CSF刺激下细胞增殖强,50 ng/ml浓度mM-CSF次之,而10 ng/ml浓度mM-CSF刺激细胞增殖能力弱. 结论 本研究发现恒温振荡混合视网膜胶质细胞可以分离小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单次使用50 ng/ml浓度mM-CSF可以有效促进小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存活并增殖.

  • M-CSF、IL-1和TNF-α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谢丹;文剑明;吴惠茜;张萌;姚俊霞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骨巨细胞瘤(GCT)形成及其溶骨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和细胞培养技术,观察M-CSF、IL-1和TNF-α在18例GCT中的表达及其对GCT溶骨的影响.结果:在GCT中,M-CSF主要由纤维母细胞样基质细胞(FC)分泌;巨噬细胞样基质细胞(HC)主要分泌IL-1和TNF-α,少数多核巨细胞(MGC)也可产生TNF-α.外源性的TNF-α能加强GCT中FC对骨质的破坏.结论:GCT中HC和MGC分泌的IL-1和TNF-α,可以刺激FC的溶骨和浸润性的生长,从而增强GCT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而FC产生的M-CSF可能促进了GCT中MGC的形成.

  • L929细胞条件培养液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U937细胞DNA断裂损伤

    作者:庞战军;周玫;陈瑗

    目的揭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是否与其保护单核细胞免受过氧化损伤有关.材料与方法用富含M-CSF的L929细胞条件培养液(L929-CM)作为M-CSF来源,以凝胶电泳、DNA断裂定量等方法观察了M-CSF对叔丁基氢过氧化物(tbOOH)诱导的U937细胞DNA断裂损伤的影响.结果 tbOOH可以引起U937细胞的DNA断裂损伤,且损伤随tbOOH作用时间的延长而趋明显;而L929-CM可以减轻tbOOH诱发的U937细胞DNA断裂损伤.结论 M-CSF对单核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减轻其氧化损伤.

  • 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骨保护素、破骨细胞分化因子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强;王坤正;党晓谦;时志斌;裴宪武;柏传毅;贾学武

    目的 观察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雌激素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PMO)的可能细胞因子途径.方法 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和雌激素组(己烯雌酚片,0.0225mg·kg1·d-1,灌胃).假手术组仅牵动卵巢,其余两组均行卵巢切除术.12周后取第3-6腰椎做骨密度检查.取股骨提总RNA.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上述因子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1)相对于去卵巢组,雌激素组大鼠腰椎骨密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相对于去卵巢组,雌激素组大鼠骨组织OPG的mRNA表达增高,M-CSF的mRNA表达下降,ODF/OPG值下降.结论 雌激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效应可能与其调控OPG,M-CSF的表达和ODF/OPG值有关.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M-CSF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唐方明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病后各时间段血浆的巨噬细胞集落因子(M-CS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ACS患者和健康成人各30例,采用ELISA法检测ACS患者发病后第1、2、3、7、14天血浆中的M-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同时检测30例健康成人的M-CSF、CRP和TNF-α作为对照.结果:ACS患者发病后第1、2天血清M-CSF、CRP和TNF-α的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1);但ACS患者血清CRP和TNF-α的水平只在发病初期(1~3d)增高,而M-CSF在整个急性炎症过程中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M-CSF是反映炎症过程的敏感指标,检测M-CSF有助于临床医生判断ACS急性炎症过程是否结束,对ACS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减轻应激训练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对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春玲;武金才;麦蕊;李小克

    目的 探讨减轻应激训练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对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进行肝癌根治术治疗的肝癌患者92例,根据随机平行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加强应激训练,包括行为训练、心理干预和认知干预,观察CSF-1表达变化情况与预后情况.结果 患者的手术全部顺利完成,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下地活动的时间以及肛门排气的时间都比对照组明显要少(P<0.05).手术后2周将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血清CSF-1值分别为(69.35±11.84) pg/mL和(103.98±18.14) pg/mL,都明显低于术前1d的(255.35±18.83) pg/mL和(254.10±20.19)pg/mL(P <0.05),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两组HAMA和HAMD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观察组较术前1d及对照组术后14 d HAMA和HAMD评分都明显降低(P<0.05).结论 减轻应激训练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能抑制血清CSF-1的表达,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 单链抗体表达研究进展

    作者:邓亮;舒建昌

    单链抗体(single-chain antibody fragment,scFv)由抗体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通过15~20个氨基酸的短肽(linker)连接而成.在目标特定的scFv上连接放射性核素、生物毒素、药物,将极大增强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Kanter等[1]研究发现将个体基因型scFv和细胞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免疫刺激肽组成融合蛋白,是一种有效治疗淋巴瘤的疫苗.Wang等[2]通过抗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抗单端孢霉毒素(ZEN)scFv基因融合.表达为抗DON和抗ZEN scFv,结果显示双功能抗体成功构建.并可应用于DON和ZEN检测.

  • 树突状细胞与移植免疫耐受

    作者:孙景武;孙世波

    自 1973年 Steinman首次报道树突状细胞以来,树突状细胞的研究一直受到免疫学界的关注.由于树突状细胞在组织中的含量极微,细胞来源的困难限制了对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1992年Steinman实验室首次建立了用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从小鼠的骨髓中大规模培养制备树突状细胞的方法.此后很快成功的用GM-CSF加TNF-a从CD34+造血干细胞中扩增到大量的树突状细胞,使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获得突飞猛进的进展,成为当今免疫学及相关学科的一大热点.下面就树突状细与移植免疫耐受的关系介绍如下.

  • 阿托伐他汀调节肾间质巨噬细胞积聚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田少江;贾汝汉;丁国华;彭隽;陈玲

    目的:探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引起的肾间质纤维化模型的不同时期,阿托伐他汀引起肾间质巨噬细胞积聚减少的机制.方法:4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UUO、UUO+阿托伐他汀治疗3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管间质骨桥蛋白(OPN)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以确定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确定血清中OPN和M-CSF的量.另外,用HE染色评价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并查各组血脂.结果:单侧输尿管梗阻第3天间质OPN表达明显增加.术后第10天,肾间质M-CSF表达明显增加,当应用阿托伐他汀后,二者均明显减少.各组血清的OPN和M-CSF的量及各组血脂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使间质纤维化早期肾间质OPN袁达减少,病变后期,可使局部M-CSF表达下调.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该途径降低相应各期巨噬细胞的积聚程度并减轻间质纤维化.

  •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邓凯贤;郑玉华;柳晓春;汪洪;胡路琴;陈永连;王玉玲;黄晓斌;李林夕

    目的 检测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宫颈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确诊的宫颈癌患者49例、CIN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血清标本,分别运用ELISA及MEIA法检测M-CSF、SCC-Ag表达水平.结果 M-CSF和SCCAg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CIN组(均P<0.01).M-CSF在CIN组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高级别CIN组显著高于低级别CIN组(P<0.05),但SCC-Ag在CIN组及正常对照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SCC-A和M-CSF显著提高宫颈癌检出率.M-CSF在宫颈癌及高级别CIN患者术后均降低至正常水平,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Ag则只有在宫颈癌组手术前、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SF可能成为宫颈癌和CIN诊断中有用的血清学指标,可望用于预测CIN和宫颈癌的转归.

  •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胰腺癌BxPC-3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

    作者:亓翠玲;何亚军;曹静桦;李梦诗;李斌;章倩倩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对胰腺癌BxPC-3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方法 利用Transwell小室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研究M-CSF对胰腺癌BxPC-3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在Transwell小室(小室的滤膜上铺或者不铺Matrigel基质胶)的上层加入BxPC-3细胞,小室下层加入500 μl含5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M-CSF刺激,对照组加入对应浓度的无菌磷酸盐缓冲液,CO2培养箱中孵育16 h后,用结晶紫染色,显微镜下观察M-CSF对BxPC-3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结果 M-CSF组BxPC-3细胞迁移的数目比对照组多,M-CSF组BxPC-3细胞侵袭的数目也比对照组多(P均<0.01).结论 M-CSF显著促进了胰腺癌BxPC-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 集落刺激因子防治化疗粒细胞减少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晓桦;刘志辉

    集落刺激因子(CSF)是一组多潜能的造血细胞生长因子.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已有多种 CSF进入临床.目前,在临床上用于防治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 CSF主要是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尽管这两种 CSF的作用机制有一定差异,但对肿瘤化疗后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均有明显的防治作用[1,2].随着 GM-CSF和 G-CSF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一些存在问题已逐渐显现.现将 GM-CSF和 G-CSF的临床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介绍如下.

  • 细胞因子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近期预后的评价

    作者:李静;黎莉;安丰双;张运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对评估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病人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将60例UAP病人按照Braunwald分组分为ⅠB组、ⅡB组和ⅢB组,另选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UAP各组住院期间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UAP组的IL-6、MCSF、MCP-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ⅢB组的血清IL-6、MCP-1水平显著高于ⅠB组和ⅡB组(P<0.01或0.05),MCSF水平随着Braunwald分级的增加而升高(P<0.05或0.01).UAP患者 IL-6、MCSF、MCP-1升高者的近期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显著高于IL-6未升高者、MCSF未升高者和MCP-1未升高者(P均<0.05);有心脏事件组的IL-6、MCSF、MCP-1水平也显著高于无心脏事件组(P<0.05或0.01);UAP病人近期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与IL-6、MCSF、MCP-1相关(P均<0.05).结论 血清IL-6、MCSF和MCP-1水平对于预测UAP患者的近期不良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同期大容量双侧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秦志强;龙胜泽;黄中华;陆爱玲;黄桂香;黄国兰;吕劲;刘时才;李静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指磷脂蛋白样物质在肺泡腔内积聚所导致的一种罕见疾病.虽然近年来有报道外源性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和经纤维支气管镜分段肺灌洗治疗PAP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2,3],但迄今为止,全肺灌洗(whole-lung lavage,WLL)仍是公认的治疗PAP的标准方法[4].全肺灌洗既可以两肺分次进行,也可以两肺灌洗同期进行.查阅文献,广西尚无同期大容量双侧全肺灌洗治疗PAP报道,现将我院治疗的1例报告如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 肿瘤坏死因子α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作者:商玮;徐子涵;刘春丽;李婧;郭郡浩;蔡辉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集RA患者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后经贴壁法纯化后获得单核细胞,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F组,分别加入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0 ng/ml+TNF-α0 ng/ml、RANKL 100 ng/ml+TNF-α0 ng/ml、RANKL 0 ng/ml+TNF-α5 ng/ml、RANKL 100 ng/ml+TNF-α2.5 ng/ml、RANKL 100 ng/ml+TNF-α5 ng/ml、RANKL 100 ng/ml+TNF-α10 ng/ml进行诱导培养.细胞培养14天后通过细胞形态学特征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鉴定所得细胞,并对TRAP染色阳性细胞进行计数.免疫印迹法检测TRAP染色阳性的各组细胞核因子 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蛋白的表达.结果 TRAP染色显示,A组、C组获得的细胞不具有典型破骨细胞特征,B组、D组、E组和F组的细胞符合破骨细胞TRAP染色特征.D组、E组和F组TRAP阳性细胞计数、RANK及NFATc1蛋白表达均高于B组(均P<0.05).结论 在缺乏RANKL的条件下,TNF-α不能独立诱导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但存在RANKL时TNF-α能增加RANKL诱导生成的破骨细胞数量,这可能与其上调RANK、NFATc1蛋白的表达有关.

312 条记录 14/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