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232电子耳蜗植入后前庭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
电子耳蜗植入患儿中枢听觉系统发育的敏感期:耳蜗植入年龄的探讨
-
外伤性气迷路一例
气迷路是指迷路中有气泡存在,气迷路非常罕见.临床上气迷路多由于外伤引起,国外报道常见原因为颞骨骨折,其次为医源性如镫骨手术和电子耳蜗植入[1-4].气迷路可导致患者眩晕和听力下降.现报道1例因外耳道异物手术后导致前庭腔积气.
-
可植入式传声器在全植入式电子耳蜗中的研究
电子耳蜗植入技术在过去的30年中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在全世界范围内,已有约40 000例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接受了电子耳蜗植入,经过术后的康复训练,他们之中的大部分成人甚至可以通过电话与人交流,大部分儿童可以与健康儿童一同接受正规教育[1].
-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的研究进展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是先天性内耳畸形的一种类型.前庭水管(VA)在胚胎发育时期受阻导致VA异常扩大,扰乱了内淋巴循环的平衡,导致耳蜗神经上皮损伤,产生神经性耳聋.LVAS的基因研究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为多见,与该疾病有关的基因位于7q31,与PDS基因重迭.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儿童时期的听力损失,有家族发病倾向,听力学检查以感音神经性聋为主,呈进行性下降的趋势.外伤、剧烈运动可诱发眩晕及突聋.影像学检查有特征性改变.目前保守治疗主要针对突发性听力下降,手术治疗的效果十分有限.对于LVAS伴双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聋(SNHL)的患儿来说电子耳蜗植入是安全有效的.
-
电子耳蜗植入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
电子耳蜗是目前仿生学科技含量较高的一种电子装置,主要用于帮助配戴助听器效果不好或者根本无效的极重度或全聋患者.电子耳蜗将声波转换成微弱的电流信号,并将此电流信号传到内耳(耳蜗)中,刺激耳蜗中不同位置的听神经纤维.听神经纤维受到电流的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并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在大脑中形成听觉.
-
神经营养因子在听觉神经元保护中的作用
耳聋是常见的健康问题之~,在世界范围内约有7千万的耳聋患者.在成年患者中,感音神经聋约占80%.对于重度一极重度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唯一的治疗手段是通过电子耳蜗植入来刺激残存的初级听觉神经元.
-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顽固重症耳鸣
1 耳鸣的发病率及病因耳鸣是一种无外界声刺激时存在的扰人的听觉感受.它与听觉幻觉的区别在于后者常常听到有意义的声音(如言语、音乐或警号等).可以为检查者听到的耳鸣通常称为客观性耳鸣,多由肌肉活动或血管结构、功能异常引起.大量的耳鸣不能为检查者听及,称为主观性耳鸣.人群中耳鸣发生率估计为13%~18%[1,2],其中耳鸣严重导致求医的约占人群的2.4%[2],而65岁以上人群中约9%可有耳鸣主诉.听力障碍者耳鸣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拟接受电子耳蜗植入的患者人群中有耳鸣者约占27%[3],而患感音神经性聋的儿童中约1/3的有耳鸣[4].
-
耳蜗的磁共振成像技术
由于各种耳蜗骨化,感音性及药物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耳聋,近年来采用电子耳蜗植入,直接将22根微电极插入耳蜗底旋鼓阶,以刺激耳蜗神经而改善听力.采用高分辨CT扫描,仅显示耳蜗的骨性形态,对耳蜗的通畅程度、有无淋巴液尚不能显示.而MRI主要用于决定耳蜗骨化患者鼓阶是否充满液体[1].笔者旨在探讨耳蜗的MRI技术,为人工内耳术的开展,提供良好术前影像学诊断方法.
-
电子耳蜗植入术后谵妄1例
患儿,男,5岁4个月,26 kg,因发现双耳听觉障碍2年余于2011年3月21日入院,诊断为双耳极重度神经性耳聋,无其他神经系统性疾病史,2011年3月24日在全麻醉下行右侧人工耳蜗植入术.入室后常规心电监护,顺序静脉注射东莨菪碱0.01 mg/kg、咪哒唑仑0.1 mg/kg、氯胺酮1 mg/kg、芬太尼2 μg/kg、丙泊酚1 mg/kg、顺式阿曲库铵1 mg/kg及地塞米松3 mg,面罩吸氧3 min后行气管插管(ID 5.0).
-
语前聋儿童电子耳蜗植入术17例
目的探讨电子耳蜗植入术在语前聋儿童中的应用特点.方法 1998~2002年共施行该手术17例,分析其术前选择、手术特点及其注意点,特别注意手术前与患儿家长的谈话.结果 17例中,15例植入顺利,1例耳蜗部分硬化,经手术清除骨化灶后插入全部电极,另1例完全骨化,对侧残余听力较好,经与患儿家长商量后放弃植入.结论儿童电子耳蜗植入手术与成年人大致相似,但术前应想到有耳蜗结构异常的情况存在,术前术中保持与家长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
-
耳鼻咽喉科学新进展
耳鼻咽喉科学与其他临床学科一样,随着新理论、新技术的进步,近年也取得了新的发展.电子耳蜗植入手术治疗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及鼻眼相关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喉癌下咽癌切除及功能性重建手术等,一改传统的根治性手术治疗,为既注重根治性效果,又强调保留功能的微创性手术,使耳鼻咽喉科学又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学科的发展,作为临床二级学科的耳鼻咽喉科,在大的医院开始进行三级学科分化,建立起耳科、鼻科、咽喉科以及头颈科,甚至在三级学科内进一步细分为亚科如耳显微外科、临床听力学等,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对学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
人造电子耳蜗植入者有患脑膜炎的危险
Cochlear implants are electronic devices that allow sound perception in some people with profound sensorineural deafness.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recently identified a possible association between cochlear implants and bacterial meningitis in 52 people worldwide. The meningitis occurred in children and adults aged 21 months to 72 years and included 12 deaths.
-
小儿耳鼻咽喉科新进展
随着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及儿科学的发展,小儿耳鼻咽喉科学作为一个交叉学科,与其他临床学科一样,随着新理论、新技术的进步,近年也取得了新的发展.本文就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干预、电子耳蜗植入、小儿头颈肿瘤、儿童鼻内镜手术、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几个方面的发展作一介绍.
-
电子耳蜗植入术后麻醉恢复室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等高新技术的出现,电子耳蜗是至今为止让全聋患儿回到有声世界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植入内耳的电极,绕过内耳受损的部分,用电流直接刺激听神经,使患儿获得听力[1]。我科麻醉恢复室自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电子耳蜗术后患者33例,均为青春期以前小儿。由于此类患儿年纪幼小,不能将自己的反应进行有效表述,因此,对麻醉复苏护理有了更高的要求。我科通过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通过口型、手势、图片等方式与患儿进行交流,给予了正确、及时、有效的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